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觀點專欄》讓金門成為台灣第一座繩索認證基地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587

  ﹝文:吳晨知;整理撰稿:邱翌瑄﹞
在戶外運動與專業救援領域中,繩索技術是一項跨足多個場景的重要技能--從攀樹、攀岩,到工業高空作業、急救與高空救援,無一不需要穩定、專業的繩索操作。而若要建立完整的教育與認證體系,就必須有一個能全年運作、具備多樣場域的訓練基地。
從這個角度來看,金門或許正站在一個絕佳的機會點上。
首先,金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氣候條件。
這裡全年氣候穩定,颱風與地震的影響相對少,訓練不易中斷。對繩索訓練來說,穩定性就是安全與效率的保障。此外,金門距離廈門僅數公里,天然具備跨境培訓與國際交流的潛力,不僅可吸引國內學員,也能開拓大陸與東南亞市場。
其次,金門的場域多樣性幾乎是天然教室。
從古樸聚落的大榕樹,到沿岸的花崗岩峭壁,從閒置軍事坑道到廢棄碉堡,每一處都能模擬不同的繩索應用情境--森林攀樹、懸崖垂降、建築高空作業、坑道救援等。這種天然資源,一旦規劃成專業課程,不僅實用,更能增加學員的沉浸感與真實感。
再者,政策與資源的連動讓金門具備實施的可能性。
金門長年推動運動觀光與戶外活動,加上閒置營區、老建築活化的政策方向,繩索認證基地能與觀光局、教育處、消防單位乃至文化部門形成跨領域合作,並爭取各部會的專案補助。
最重要的是,經濟與品牌效益可期。
香港在上世紀末期就曾以繩索訓練中心吸引國際學員,不僅帶動教練、裝備、住宿餐飲等產業鏈,更建立了在亞洲的專業地位。金門若能複製並升級這個模式,不僅是台灣第一,也有機會成為兩岸戶外教育與救援技術的交流樞紐。
金門不必等待完美的時機,因為條件已經在這裡--穩定的氣候、多元的地形、跨境的位置、活化的空間,以及一群已經在推廣繩索教育的在地人。
接下來需要的,是將這些元素串聯起來,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繩索認證基地,從金門開始,向全台、甚至全亞洲輸出專業與安全的價值。
金門,不只是戰地記憶的島嶼,也能是未來繩索技術的高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