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烘焙DIY─李玟Coco:在金門,用甜點共享療癒時光

李玟以甜美的笑容與溫柔的口氣,讓大小朋友都在烘焙過程中找到樂趣,也因此吸引了許多熟客成為「自由作」的常客。(攝影:邱翌瑄)
﹝採訪整理:邱翌瑄﹞
「從麵粉開始親手完成一份甜點、帶著成就感回家分享,這不單單只是烘焙,而是一種幸福及療癒。」
坐落於金城與金寧的交接處的「自由作烘焙DIY|金門店」,總是瀰漫著奶油與麵粉交織的香氣。主理人李玟(英文名:Coco),從小在金城長大,帶著對甜點的熱情走出金門,學習、歷練,再帶著經驗回到故鄉。她希望透過甜點,為金門人創造更多溫暖的陪伴時光。
返鄉的契機:從金城女孩到甜點創業者
Coco自小便在金城長大,求學一路從國小、國中到高中都在金門完成。大學時期,她選擇赴台灣就讀,並在課餘時間深耕烘焙興趣。
「其實我從學生時期就很喜歡烘焙,只要放假就會在家裡做小點心。」Coco笑著回憶。對她來說,烘焙並不是課業壓力下的消遣,而是一種帶來單純快樂並療癒的事情。
畢業後,她選擇進入台北的甜點店工作,從門市、製作到課程規劃,累積第一手經驗。她也曾自掏腰包參與各式專業課程,考取烘焙證照,讓自己在專業上更具信心。這些經歷,成為她日後返鄉的重要基礎。
「回來金門,是因為想在這裡提供一個舒服溫馨的DIY甜點空間。」Coco坦言,金門的下午茶文化蓬勃,但大多以現成甜點販售為主,她看見了一個新的可能||一個不必自己準備食材、不必添購器材,就能隨時享受烘焙樂趣的場域。
DIY的魅力:從成就感到療癒
「在這裡,你不用擔心麵粉用不完會過期,不用為了做一次蛋糕而買下一整套模具。只要帶著一顆想嘗試的心,就能在兩三小時內完成一份專屬的甜點,然後帶著笑容與作品回家。」
「自由作」最吸引人的,正是這種「零門檻」的手作體驗。從餅乾、杯子蛋糕,到派、六吋蛋糕,都能在專業老師或平板教學的引導下完成。價位從430元到千元不等,與台灣本島相同價格。Coco強調:「雖然金門有運費成本,但我們沒有把這筆費用轉嫁給消費者。更重要的是,總店對食材品質要求很高,我們絕不會因為壓低成本而犧牲品質。」
店內擁有20台烤箱,最多可容納40人同時製作,適合生日派對、親子活動、學校團體課程。
Coco最難忘的一次經驗,是帶領幾位年紀尚小的孩子完成蛋糕。「一開始覺得對年紀小的孩子來說難度太高了,但在我們換一種說法、循序引導下,他們居然完成了漂亮的成品,甚至賣相不錯呢!當孩子們驚喜地喊著:『這是我做的!』,那種閃亮並帶著滿滿成就感的眼神,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她說,烘焙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療癒」:孩子學會耐心等待與動手嘗試,成年人則能在揉麵與攪拌的節奏中找到紓壓的出口。
在地連結:醬油甜點與社區合作
雖然是加盟體系的金門店,但Coco希望金門店能發展出獨有的「在地系列」。
她舉例,位於四埔社區時,注意到社區有傳統製醬油的工廠。她開始嘗試將醬油融入甜點,從餅乾、蛋糕到派類,逐步測試。「一開始大家覺得醬油餅乾很奇怪,但後來我們研發出醬油菇菇鹹塔,意外受到年輕人及長輩喜愛。」
這些嘗試不僅是創新,更是一種文化延伸。她相信,「甜點可以說故事,而金門的食材就是最好的篇章。」
除了產品研發,她也積極與學校合作。例如去年中秋節,有幼兒園邀請她帶孩子做月餅。雖然工序繁瑣,但為了讓孩子們能體驗,特地將前置工序完成,留給孩子最後的包餡、塑形。她笑說:「那天我們扛著烤箱進校園,雖然前置作業需要耗費更多時間準備,但看到孩子們拿著親手做的月餅,並露出驕傲小表情覺得自己很棒時,頓時覺得一切都值得。」
金門限定的嘗試:婚禮小物與客製化或是異業合作
與台北總店不同,Coco把金門店定位為「實驗基地」:
●婚禮小物:為新人設計專屬的小甜點,成為幸福的伴手禮。
●社區合作點心:例如與金門醬油業者合作,開發鹹口味甜點。
●客製化或是異業合作:與活動單位、旅宿業合作,提供少量客製點心,讓活動更有溫度。
她說:「未來希望建立一個『金門限定系列』,把各鄉鎮的特色食材融入甜點,讓來金門的人,不只帶走伴手禮,更能帶走一段甜點裡的金門故事。」
烘焙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生活
在Coco看來,烘焙是一種「生活化的科學」。發酵是化學反應,溫度、濕度與比例決定成功與否。為了讓初學者不至於挫敗,店內都會貼心的預先幫客人,提前準備好食材及器材,避免因比例錯誤而導致失敗。
「我們希望降低難度,讓人專注於DIY的樂趣。」Coco解釋。這樣的設計,也讓長輩或孩子更容易上手。
她特別提到,有一回幾位七、八十歲的長輩來參加體驗課程,沒想到他們手腳俐落,完全不輸年輕人。「有些甚至進度超前就完成了,真的很厲害!」她笑說。
不同年齡層的人在這裡,都能找到專屬的樂趣。對孩子來說,烘焙是一場創意挑戰;對年輕人來說,是種暫時的療癒及紓壓;對長輩來說,則是一種生活延伸。
與社區共好:從烘焙延伸出的更多可能
除了經營門店,Coco也開始思考如何與金門的觀光與教育更多結合。她曾被邀請參與社區活動、文化節慶等,透過特色結合,將烘焙延伸出的更多可能,期望將在地的歷史與文化轉化為甜點載體。
「我們不只是做甜點,而是希望讓烘焙成為金門文化的一部分。」她說。
未來,她也希望透過客製化或是異業合作,與旅宿業、觀光活動串連,讓遊客在體驗後,還能將甜點帶走,甚至把金門的味道帶回家。
烘焙背後的故事:幸福的味道
採訪尾聲,Coco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有位媽媽帶著小朋友來做蛋糕,孩子回去後堅持要把蛋糕切給爺爺奶奶吃。他很驕傲地說:『這是我做的!』那種分享的喜悅,就是最單純、最真實的幸福。」
對Coco而言,烘焙的價值早已超越甜點本身。它是一種陪伴、一種交流,也是一種幸福的味道。
「自由作烘焙DIY|金門店」不僅僅是一間烘焙工作坊,而是打造了一個溫馨的空間。這裡融合了親子教育、在地食材、文化創新與生活美學,無論是生日驚喜、親子時光,還是單純想療癒自己,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你的甜點時刻,讓甜點不只是甜點,而是幸福療癒且紓壓。
在金門的午後,走進這間小小的店鋪,你可能會遇見一群孩子為蛋糕裝飾,也可能會看見長輩俐落地揉麵,更可能在空氣裡嗅到故事與回憶的香氣。
而Coco,用她的堅持與創意,正一步步烘出屬於金門的甜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