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檢討水頭港區臨時通關作業缺失

縣政府昨日召集相關單位檢討水頭港區小三通臨時通關中心作業,副縣長楊忠全希望相關單位相互密切協調配合,力求便民,也要求每週二、五客船進出港、通關時間應制度化,分開通關時段,以免讓旅客候等,港務處也應做好港區正積極進行的海關大樓、風雨走廊、防波堤及舶地浚深工程的工地安全措施及因應港區工程施工停車場之動線規劃與標示,以對民眾不便減到最小程度。
這項檢討會,係於昨日上午九時假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副縣長楊忠全主持,縣府建設局長陳朝金、觀光局代課長張國土、港務處、縣警察局、警察所,及中央駐金單位、金門岸巡隊。
副縣長楊忠全指出,為了提供民眾往返大陸通關的方便,縣府在水頭港區興建的小三通臨時通關中心,於上星期五進行通關作業測試,在相關單位相互配合,整個通關作業流程還順暢,民眾也給予肯定,但試辦階段與實際達到目標總會有落差,水頭港區雖然是國內港,但整個通關作業卻比照國際港方式來辦理,這也是非常特殊現象,高雄港、基隆港還有脈絡可循,水頭港區也因在試辦,尚有許多項目再加強、檢討改善。
楊副縣長表示,海關大樓已在水頭港區興建,未來兩岸小三通民眾往返門戶就在水頭港區,這也是政策性,一定要做的,他希望在海關大樓完工前,透由試辦階段來吸收更多經驗,改善缺失,讓旅客進出通關更方便。
會中也針對八月十六日實際測試作業過程,提出缺失檢討,包括:兩艘船同時辦理通關,旅客混雜,為使旅客瞭解通關時段,應於適當位置設置公告牌讓旅客知道,並予廣播週知,及派員引導通關;為做好門禁管制,非通關人員應配帶通行證;應做好及規劃警力派遣;金屬探測器尚未按裝;緊急疏散圖應予標示;室內牆壁,建議作適當佈置,以增加美感;檢查櫃台、及矮櫃與地板應再處理,並提供椅子;應提供作業人員之飲水設備及相關設施;施工中之工地安全措施應再加強。
針對各項問題,楊副縣長也當場作出裁示,包括:公告牌、隔離設施、掛圖、檢查櫃台地板與矮櫃及飲水設備,由港務處購置;港務處對於進出船舶時間預報應送金城警察所,以便調派警力由縣府(含港務處)提供各單位使用桌椅等,其財產處理以撥用;因應港區多項工程施工,港務處應在二星期內會同相關單位提出停車場之動線規劃與標示。
為避免客船同時辦理通關,造成旅客候等的狀況發生,楊副縣長要求分開客船通關時段,由民間馬可波羅號客船先辦理通關,公營太武輪居次,並應向大眾公告時間制度化,讓大眾瞭解進出港、通關時間,試辦到交通部公告為止。
楊副縣長也要求在非通關時段,休息室、及廁所應開放提供來往大小金門民眾使用。
楊副縣長也同意先由縣府購買金屬探測器,目前先由岸巡隊協助安裝及執行安檢,未來相關權責歸屬問題,將待中央核定。
目前港區正進行風雨走廊、及海關大樓等工程,楊副縣長也要求港務處務必做好工地安全措施,確保零事故發生。
有關室內牆壁佈置,楊副縣長表示也可開放民間業者作商業廣告用途。
楊副縣長也希望各單位執行工作時,遭遇的問題可隨時提出,透由協調改善,讓整個臨時通關中心愈來愈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