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戶外公演鼓動台灣藝術下鄉風氣
「::呼朋引伴、扶老攜幼,共赴這一場天地蒼穹間的文化之約,雲門戶外公演所締造的壯闊美景,年年在台灣各城市、鄉鎮綻放,今年將首度渡海到金門」。這是雲門舞集對戶外公演的描述與紀錄,也表達對此次金門公演的期盼與即將抵金綻放的心聲。
雲門自一九九一年以後的壯舉之一,就是幾乎年年推出的免費大型戶外演出。豐富精良的舞碼,廣受民眾的歡迎,十年了!二○○五年國泰藝術節|雲門舞集戶外公演,將首度跨海抵金演出,對於此行抵金,雲門也在公演電子報中用文字表達出期盼:
雲門戶外公演首度渡海金門!「數萬人,在廣場上,夜空下,有時一起淋著雨,有時一起吹著風,仰首望眼處,是美,是感動,是心靈被觸動。呼朋引伴、扶老攜幼,共赴這一場天地蒼穹間的文化之約,雲門戶外公演所締造的壯闊美景,年年在台灣各城市、鄉鎮綻放,今年將首度渡海到金門。」
雲門舞集表示,「平地起高樓」的戶外舞台,每搭一次就是新台幣三百萬元的預算,雲門在一九九一年後的幾年時間,在無經費的贊助下苦撐,自一九九六年起獲得國泰人壽集團「締約五年」的贊助,五年後再度續約,一連十年,讓雲門戶外演出可以每年在台灣三到四個縣市登場。
今年是第十年了!九年來已有超過一百萬人次,共享那藝術饗宴。回顧歷年的演出,一九九八年到花蓮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市民,在那一夜都來到雲門的戶外舞台前;二○○三年到美濃時,超過半數的鎮民,來看雲門演出。
除了花蓮、美濃外,雲門也進一步指出,一九九六年首度到高雄,假中正文化中心廣場舉行,人群「像水一樣流進來」,爭睹雲門。現場觀眾六萬人,擠不進來的不計其數,高雄警方差點要出動大批警力來維持秩序,被雲門同仁勸阻。那天,高溫和人氣,讓廣場在散場後,地面餘溫久久不散。
雲門舞集指出,回顧每一年的公演,都相當令人懷念。一九九七年首度到台中,演出時,先是大雨,後變小雨,但依然吸引近三萬名觀眾冒雨到省立體育場看雲門舞集─「紅樓夢」。甚至有很多人下午三點多就到場,陪著雲門人從雨中等到雲開。
同一年,在台北演出,出現「黃海」,演出時細雨不斷,中正紀念堂廣場上,數萬名觀眾全程欣賞「流浪者之歌」。舞台上金黃稻米潺潺,舞台下眾人的黃色雨衣也形成了一片「黃海」綿綿,成為那年夏天台北最動人的一幅「夜景」。
一九九八年首度到花蓮,在美崙田徑場公演,出現了從來未有過的人潮,十一萬人口的花蓮市有三萬多人都來看雲門。那也是雲門戶外演出以來碰到最「大」的舞台,面對太平洋起舞,海風薰人。同年在台北的那一場為雲門25週年「經典作品集錦」,吸引了各方觀眾,中正紀念堂廣場人山人海,連國家音樂廳的長長階梯上、迴廊邊,都擠滿了人,讓戶外公演觀賞人數飆到一場十萬人的新猷。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九九九年,九二一震災,撫慰災民的演出。那年十二月,將戶外演出搬到嘉義民雄的中正大學,和台中東勢的河濱公園,以「薪傳」等作品,鼓舞民眾的生命力。
「讓我們更勇敢一點!」在東勢,不像都會區早早就有觀眾等候,但到了七點,民眾剎時從堤防、階梯,四面八方湧出。整晚有三、四萬人,包括一位百歲老婆婆,與雲門互相鼓舞。
同一年,在花蓮演出遇到颱風挑戰,第二度到花蓮,遇到「瑪姬」颱風撲台,臨時提前一天演出。觀眾不減熱情,甚至比前一年人更多,約四萬人流連雲門舞台。
二○○○年首度到中興新村,四萬人匯聚中興新村大運動場,成為南投罕見盛事。地震餘威猶在,演出結束後,當天午夜兩、三點地牛再動,收工回飯店不久的雲門同仁,有人馬上抓了手機衝出,後來才發現情急之下抓的是電視遙控器,深刻的體悟到九二一災民當時的心情。
而二○○一年首度到台東,卻遇「西馬隆」颱風來襲,儘管風雨不斷,依然有數千名台東鄉親扶老攜幼來到縣立體育場。該場演出,並順利為台東基督醫院重建募款。
此外,二○○三年首度到美濃,一九八○年代帶動台灣「藝術下鄉」風氣的雲門,當時曾到美濃搭起野台,為小鎮民眾起舞。睽違二十三年之後,二○○三年雲門創團三十週年,將大型戶外公演帶到了美濃,重現「薪傳」。
在那場演出中,滿天星斗的美濃國中操場上,當音樂響起,有位兩度在美濃看到雲門的觀眾,留下這一段話:「叫我熱淚盈眶,已經很久不曾為這塊土地感動。」
二○○五年國泰藝術節|雲門舞集戶外公演,將首度跨海抵金演出,對此,雲門舞集表示,已經十年了!雲門在每一場公演均留下令人感動的畫面,而七月三十日將在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長於台灣的金門演出,相信屆時一定可以為觀眾、為雲門留下更多美好的記憶,以及更多令人動容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