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特載》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的解讀

發布日期:
記者: 薛承泰報導。
點閱率:492
字型大小:

在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當中,馬總統採用一般國際使用的大島指數,指出近十年來最高的倍數是民國90年的6.39倍,99年為6.19倍,證明並沒有擴大;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以最高百分之五為最低百分之五的75倍,指出這個倍數比過去高,來證明貧富差距擴大,之後,並在電視媒體上傳散。
筆者要指出,國內外最常用來說明「貧富差距」(正確說法應為「家戶所得不均」)的兩個指標,一為吉尼係數,二為最高百分之20家戶的可支配所得與最低百分之20家戶的可支配所得的倍數(簡稱大島Oshima指數),大島指數一般採五等分而少用更高等分的比較,乃基於抽樣誤差的考量,分的愈細誤差愈大。
究竟兩位候選人所談的「貧富差距」究竟有何不同?首先,蔡主席所用的資料來源和馬總統不同,時間也不同。大島指數是計算自主計處每年「家庭收支調查」,代表台灣地區約八百萬家戶,調查內容主要為前一年家戶的所得與消費支出。世界主要國家也都有相同的調查,對於調查方式、抽樣以及「貧富差距」的計算,都有一套規範,才能作為國際間的評比,我國的「貧窮線」也是根據該資料來計算,行之多年。
蔡主席所用的資料是民國98年綜合所得稅申報資料,報稅戶為534萬戶,不僅不能代表全國家戶,「戶」的內容也不同於一般家戶。更重要的,這個資料本來就不是用來說明「貧富差距」現象,因為繳稅最高的層級(百分之五或十或二十)和最低的層級,所計算出之倍數若較過去大時,其實包括兩種意義。第一,就是蔡主席所認為「貧富差距倍數擴大」;第二,則是「貧富繳稅差距倍數擴大」。後者反映富者相對增加所繳的稅,不是嗎?其實,採綜所稅申報資料比較適合觀察「再分配的效果」,觀察繳最高稅率者(40%)對總稅收的貢獻是可行的作法;例如,91年時繳40%綜所稅者,貢獻了總稅收的33%;但97年與98年,兩年的貢獻均超過40%(99年資料尚未公佈),這似乎也支持了第二個意義。不可否認,採用不同資料或不同層級切割點來做比較,會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按國際慣例才是比較中肯得作法。
另外,筆者指出,以「戶」為單位來計算「貧富差距」除了經濟因素(所得與各項收入的變化)之外,也會受到家戶型態變遷的影響。以89年與99年戶口普查來對照,十年間台灣地區人口增加約80萬人,但戶數卻增加95萬戶;儘管目前人口已快接近零成長,家戶數每年仍以十萬戶的速度增加;而增加最快的乃為「單人戶」,且當中的老人明顯攀升!因此,除了整體戶數增加快過於人口數,導致平均每戶人口數減少,居住型態同時也呈現老化與單親化,這些「新弱勢」家戶之所得偏低,毫不意外地落入最低所得層級;這也是形成近十年來我國「貧富差距擴大」的重要因素!這點國內經濟學者也已數度證實。
最後,不論採用大島指數或是吉尼係數,在國際間的比較我國表現一直都不差,金融海嘯期間也是,這不是在粉飾太平而是客觀事實。然而,政府並沒有忽視「貧富差距」趨勢仍是偏高的現象,也瞭解不是爭數字如何解讀的問題;因此,政府在近幾年,除了強調以社會福利與賦稅為再分配手段來改善差距,也努力來克服國際經濟因素並逐步提高實質薪資水準,民眾才會有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