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行鳥繁殖生態全紀錄鳥友驚豔

高蹺行鳥有纖細的長腿、優雄的體態,因此有長腿仙子的美稱。(董森堡攝)
地區生態保育傳喜訊!素有鳥類界「長腿仙子」美稱的高蹺行鳥在金門地區出現第一件有真實影像觀察的繁殖記錄,慈湖魚塭發現三隻高蹺行鳥幼雛繁殖成功,小高蹺行鳥毛茸茸的身軀配上長長的鳥腿,模樣極為討喜可愛。這批幼雛的誕生證明了地區溼地生態的珍貴性與多樣性的鳥類生態。
地區資深鳥友林政道是在一個多月前,於慈湖一帶的魚塭區發現當地的高蹺行鳥繁殖產卵,並在魚塭區地上巢位中發現四顆鳥蛋。繁殖期間,由於親鳥搭築的巢位過低,一度遭到下雨暴漲的水勢威脅,所幸經地區鳥友商討後,決定求助金管處幫忙抽水,才順利解除水淹鳥巢的危機。
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巢位曝光引來不肖人士的覬覦,四顆鳥蛋在繁殖過程中竟遭不明民眾取走,主管單位國家公園金門管理處雖知情,但卻束手無策、不知所措。眾鳥友氣憤難當、萬念俱灰,原以為金門第一筆有影像記載的高蹺行鳥繁殖記錄就此消失,沒想到奇蹟竟就此發生。
本地另一名資深鳥友許進西上週再度前往慈湖魚塭進行生態觀察時,就在魚塭中發現兩隻高蹺行鳥幼雛現身,接下來的幾天中又再發現第三隻幼雛,許進西急忙以相機拍下雛鳥涉水覓食的畫面,為金門地區鳥類生態寫下一筆珍貴的記錄。
熱心的鳥友們將這此照片貼上網路與台灣鳥友們分享,眾人皆一致認為,這三隻高蹺行鳥幼雛的莫名消失與誕生,證明了慈湖溼地生態的珍貴性,也警示政府單位應該重視該地環境的巡邏維護,讓更多遊客與民眾可以觀賞到金門多樣化的鳥類生態,創造生態觀光的價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