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民間闢設刀劍博物館有譜了
金門古今刀劍展即將於明(三十一)日圓滿落幕。展出人王度、金合利鋼刀總監吳增棟昨日相約,於金合利鋼刀廠伯玉路現址樓上,闢設刀劍博物館,再續刀劍緣! 王度、金合利鋼刀總監吳增棟古今配的「金門古今刀劍展」,從十月一日在文化局展出至今,每日都吸引相當多喜歡刀劍藝術的民眾前往欣賞,鄉親品刀論英雄,人氣十足。王度收藏的三百把自戰國到清代的古刀劍,包括多款大刀與各式長兵器,其中一鞘雙刀的明代東廠雙刀,長達四百多年歷史,係第一次公開亮相,展出總價值高達新台幣二億元,十分珍貴難得。另外,金合利鋼刀總監吳增棟也精心挑選自己的砲彈鋼刀作品參與展出,呈現古今相互爭輝的場面。充滿歷史風情的各式寶刀、兼具產業與現代藝術的砲彈鋼刀,則讓鄉親大開眼界。 甫獲金門縣榮譽縣民的王度表示,數十年的收藏生涯,共收藏五萬多件計三十八種項目的收藏品,分別存放在五個倉庫裡。此次刀劍展結束後,他將分別贈送一百把(每把價值一萬元)清末明初大刀隊的大刀給金門縣政府、金合利鋼刀廠收藏。 之所以贈刀給金合利鋼刀廠,王度表示,因為他視為妹夫、妹妹的金合利鋼刀總監吳增棟、洪秀暖夫婦,規畫在金合利鋼刀廠伯玉路現址二樓闢設刀劍館,讓他相當認同,遂有贈刀決定。 談起二人聯合展出的因緣,金合利鋼刀總監吳增棟指出,他原本不認識王度,但因從事製刀業,喜歡購買閱讀相關書籍,王度十年前出版的「息齋藏劍-王度美術刀劍珍藏冊」一書,自然也是他購買收藏的主要重點,作者王度也成了他仰慕對象,只是一直都只聞其名未識其人。 吳增棟說,二○○四年某天,台北仁愛扶輪社來金參訪,並到金合利鋼刀廠參觀,其中,某位訪客搶著要打造一把菜刀,並遞上名片要求署名,他定睛一看,竟是他慕名已久的王度,他堅持不收錢,也拿出王度的書索取簽名,讓王度十分感動,結下二人日後的因緣,王度允諾有機會一起舉辦「古今刀劍展」,也因此成就這場二人聯手參展的金門古今刀劍展。 此外,王度也說,一旦適當地點選定,計畫捐贈大批珍貴刀劍給縣府收藏,成立刀劍博物館。 為何獨鍾金門?旅居美國的王度表示,一九七六年返國參加國慶,在僑委會安排下,搭乘C119老母機首度來金門參訪,留下好印象;數十年後,二○○四年與台北仁愛扶輪社再度來金,重遊莒光樓時,被其他團員發現他竟在陳列展出的相片中,讓他驚喜;後來,又結識吳增棟夫婦,成為好友,對金門印象更佳,因此,才會願意捐出珍貴的收藏品給金門。 對於吳增棟夫婦不以生意角度考量,反而從文化的保存推動著眼,在賣場廣設遊客休息區、製刀文化展示區,又有意在賣場二樓闢設刀劍博物館,王度相當嘉許,認為唯有透過現代與古代精華的結合,豐富製刀業的文化內涵,才能真正吸引觀光客,讓產業發展可長可久。
-
李縣長親自護送《恩主公》返駕牧馬侯祠
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於昨日功德圓滿落幕,在法會期間駐蹕法會外壇護持的各境主王爺昨日也陸續返駕,縣長李炷烽昨上午親自護送金門「恩主公」牧馬侯陳淵返回庵前牧馬侯祠,他並代表法會籌備處敬獻每尊駐駕法會護持的各境主王爺金牌一面,感謝法會期間駐駕護持法會功德圓滿。 「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自二十二日晚間祈福點燈後,隔天展開七永日的法會佛事並於昨日功德圓滿,在法會開始前(二十日、二十一日)並邀請各境主王爺駐駕法會護持,各境主王爺也在長老與信眾的簇擁下前抵法會駐駕,共同祈祝兩岸消災和平。縣長李炷烽在二十日上午九時十分許並曾以法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身分率同籌備會委員前抵庵前牧馬侯祠迎請「恩主公」。 昨日上午九時許,李炷烽縣長並親自護送「恩主公」神駕返回庵前,村老並於庵前路口迎駕,李縣長也陪同神駕繞境抵達牧馬侯祠,親自奉持恩主公神像安座,隨後也率同法會籌備委員及村中長老依循古禮虔誠地向「恩主公」行上香、獻金箔、獻金牌等儀式,感謝「恩主公」及村民共同護持此次法會圓滿順利。 昨日各駐駕法會的浯島邑主城隍爺及各境王爺、寺廟等神駕也在各村里、寺廟的長老、信眾的到場迎接與擁護下返駕,沿途旌旗飛揚、鑼鼓喧天,鞭炮聲四起,熱鬧非常。 縣長李炷烽也代表法會籌備處敬獻每尊駐駕法會護持的各境主王爺金牌一面,感謝法會期間駐駕共同護持法會功德圓滿,他也感謝鄉親及各界人士的支持與贊助。
-
水陸大法會莊嚴殊勝功德圓滿
經過了七永日莊嚴隆重的儀式,金門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昨日下午在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及法師、信眾等兩千多人繞境祈福、燒法船送聖後劃下了圓滿句點。同時肯定此次法會莊嚴殊勝,甚至遠勝於台灣舉辦過的任何一場法會,盼所有百姓都能得到祝福,也盼兩岸永久和平。 由縣府主辦,金門佛教弘法基金會承辦的「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自廿二日下午灑淨、晚間點燈,廿三日清晨的「梁皇早課」以來,一連在縣立體育館與金城國中體育館的內、外壇舉行七永日,包括大陸廈門南普陀寺,以及台灣、金門等兩岸三地佛教與志工團體齊聚在金門,共同為過去歷年來在戰役中死亡的國軍、大陸解放軍將士,以及所有六道眾生、冤親債主超薦,也為金門這塊土地上的所有鄉親祈福,更為國家社會的安定祈求。 整個法會昨日進行最後一天的儀式,下午一時在外壇持續頌唸藥師經、梵剛經,內壇由明乘長老主法進行圓滿供、圓滿香後,展開繞境送聖儀式。包括縣長李炷烽伉儷、立委吳成典、縣議員洪成發、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榮譽理事長張邦育等人均身著海青全程與會。下午二時四十分許,繞境送聖儀式首先在水陸法會會旗開道下,縣長李炷烽、立法委員吳成典和信眾手拿大幡、小幡、鮮花、紙蓮花、平安燈、提壺、寶蓋等,參與法會的鄉親、志工們則在法師、長老的率領下,在金城城區巡繞,隊伍由體育場出發,繞經民族路、莒光路、中興街、民權路、民生路前往省府前雄師堡外的南門海,為地方民眾消災祈福,場面相當壯觀。 下午四時在明乘長老主法下,來自台灣和大陸廈門的法師於南門海濱誦經,信眾們在法師、長老們的引領下展開「送聖」與燒法船。信眾們依然雙手合十,口宣佛號,在進行簡單的儀式之後,將所有的紙蓮花、平安燈、榜文、各熄牌位、受薦先靈牌位等全部放在法船上後引火,象徵所有亡靈都乘著法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為整場法會劃下圓滿句點。 此次金門地區啟建的水陸大法會,不但邀請到大陸廈門南普陀寺方丈聖輝,以及該寺知客、副寺、僧眾六十餘人,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圓光佛學院院長如悟、能仁家商董事長明乘等,也都應邀在法會中擔任各項職務。地區的宗教社團如媽祖會等,亦組成隊伍襄助各項庶務。地區、旅台及海外鄉親的參與狀況亦相當熱烈,遠在海外的僑親也特別組團返鄉參與,盛況堪稱空前。 今年金門水陸大法會,是繼二零零四年後再一次舉辦,目的是為超薦兩岸戰亂亡魂,祈祝庇佑永久和平,信眾並推動興建「金門大佛」計畫,準備在東半島金龜山興建高二百一十公尺的亞洲第一大佛。
-
老人進香
進香祈福! 二○○六年金門傳統道教文化觀光祭所舉辦的「健康長壽子孝孫賢」老人進香活動在昨天展開,共有三百多人參加。 進香的行程包括萬安堂、田浦東嶽廟、山西北嶽廟、官澳龍鳳宮、田墩西嶽廟和天后宮、沙美大士宮、洋山營源廟、呂厝鶯山廟等。
-
樂不可抑
容或老殘,樂不可抑! 九十五年身心障礙者休閒體育昨天在社福館舉行。身心障礙者在家人的陪同下,把身心上的諸多不便,暫拋腦後,快快樂樂地參加休閒活動。 這項活動由社團法人金門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主辦,主題為「大手牽小手、跨越障礙走」邀請父子、母子、祖孫組隊參加。活動項目包括七手八腳、雙人趣味保齡球、雙胞胎(氣球遊戲)。由各鄉鎮公所帶隊參加。 圖中的阿婆與兒子一起參加保齡球遊戲。看阿婆擲球的樣子,似乎玩得還挺有勁的。
-
金門老人權益促進會歡慶重陽
重陽節將屆,金門縣老人權益促進會昨日舉辦慶祝重陽節及成立六週年會慶,理事長傅子貞和會員們共聚一堂來慶祝屬於老人的節日。傅子貞也頒獎表揚高齡會員,並和高真民教授吟詠閩南語唐詩,增添活動的古意氣氛。 這項聯誼活動,於昨晚六時舉行,近百位會員開心的聚餐聯誼。理事長傅子貞感謝老夥伴們的支持,讓該會會務順利的進行,可以說是地區所有老人會組織最為健全、辦活動最有績效成果。他希望未來能辦更多活動,提供伙伴們更好的服務。 傅子貞也表揚高齡會員許國繁、許加炎、楊玉釵,祝福他們身體老康健。 餐會中,傅子貞也和老夥伴一起合唱生日歌,共切蛋糕,場面洋溢著溫馨的氣氛。
-
金鼎國小節水研習李縣長盼教師以身作則
為激發學校共同推動校園節約用水的理念和具體措施,金門縣愛護水資源協會辦理的「九十五年節約用水─國小及幼稚園教師研習」活動,昨日假金鼎國小進行,縣長李炷烽期望教師以身作則來節約用水,重視節約能源教育,輔導學生節約用水,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態度,付諸行動愛惜水資源。 這項研習於昨日上午九時舉行,由金門縣愛護水資源協會理事長張雲羽主持,縣長李炷烽也專程到場提醒教師要加強愛護水資源及節約用水的環境共識,共為推廣節約用水觀念付出一份力量。
-
用藥安全大會考今初賽前還可報名
挑戰兩萬元獎金,成為用藥安全小達人,「用藥安全大會考」歡迎親子以及師生共同組隊參加,報名日期延至今(十月廿九)日初賽第一關截止前,請尚未報名之親子或師生上網報名挑戰,詳情請至http://www.med-safe.com.tw網站查詢。行政院衛生署為讓「用藥安全自我照護」觀念從小紮根,自十月底起舉辦「用藥安全大會考」活動,鼓勵親子、師生共同組隊,透過網路答題過關方式,爭取最高兩萬元獎金。
-
全國郵局自動櫃員機今暫停服務十六小時
中華郵政公司因進行營運主機電腦提升作業,今(29日)凌晨二時至下午六時,全國郵局ATM自動櫃員機、網路郵局、語音服務、郵局帳戶於其他銀行 ATM跨行提款、轉帳及自助服務機等,全面暫停服務十六小時,詳情可至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www.post.gov.tw)查閱。郵局指出,主機電腦提升作業若能提前完成,將會提早恢復自動櫃員機等服務。
-
是田浦還是田埔?金門古地名有爭議!
「田浦」是擁有悠久歷史的金門古地名;明代曾經在此設置巡檢司城,成為海防要地,因此又名「浦城」或「田浦寨」。浦城海日是昔時金門(浯洲)八景之一。當地既然臨水,浦字的偏旁似乎宜作水字邊;但現存文獻,還是有田浦、田埔、田鋪等多種版本。 田浦的地名牌目前刻的是田埔,但許多耆老和資深媒體人都認為田浦才是合乎歷史的寫法。土字偏旁的埔,在福建和廣東的方言,都是指平坦的地方,似乎不足以表達浦城地理形勢上的的特性。至於金字邊的鋪,可以解釋為店面、床位或驛站,好像也不會比浦和埔的用法更合理。 究竟是田浦還是田埔?這個地方的名稱,一直有爭議,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提出。有人說田浦是真正的古地名,田埔則是國軍進駐後才錯用的。 以國史而言,清修︽明史︾的地理志中,記載著同安縣的西南有守禦金門千戶所;金門所的東南則有田浦巡檢司。︽明史︾所用的田浦,正是水字邊的浦。此外,清代以來的古︿金門全圖﹀,標的也是田浦。民國後重編的︽福建通志︾,用的是田浦。清代︽金門志︾用的是田浦。民國五十七年所立的「重建田浦城隍廟記」,用的也是田浦。 比上述文獻更早的是明代洪受所寫的︽滄海紀遺︾;這本書的︿建置之紀﹀也是用田浦。書中說,田浦巡檢司城的周圍有一百五十丈,高一丈八尺。明代瓊林進士蔡獻臣在︽清白堂稿︾(明代刊本)中,用的也是田浦。︽清白堂稿︾的作者是明代同安志(萬曆壬子志)的編者,由此可見,田浦才是最可能的正確用法。 不過,如果田埔是由浦字遷訛成埔,類似的錯誤,例子卻並不只一個,例如一九九四年,大陸出版明代何喬遠所撰的︽閩書︾,田浦就寫成田鋪。不知是明代原典寫的是鋪,還是後來錯植。 中研院史語所網路版的清代︽金門志︾,卷四︿規制志.舊署﹀記載:「峰上、田埔、陳坑巡檢司署俱在十八都。官澳巡檢司署在十七都::。烈嶼巡檢司署在二十都。」卷五︿兵防志.明兵制﹀記載:「萬曆九年,陳坑、田埔併司裁革。」這兩段文字,都作田埔;不知是原典如此,還是建檔時出的錯。 金門有「Kinmen」、「Jinmen」、「Quemoy」等譯名,有浯洲、浯島、仙洲的舊稱;田浦有田埔、田鋪、浦城、田浦寨等異名,相映成趣。似乎,異名越多,越顯得不凡。 其實,文獻記載的出入很多,又何止是浦與埔的差別?例如︽滄海紀遺︾說田浦巡檢司建於洪武二十五年,但根據︽金門志︾所載,卻是明洪武二十年。︽金門志︾說浦城周圍一百五十丈,但︽泉州府志︾則作一百六十丈。 綜合各種舊典所載,周德興在峰上、官澳、田浦、陳坑、烈嶼等地設巡檢司。每巡檢司配從九品的巡檢一員、司吏一名。每司原編弓兵一百名,後來一度裁減到只剩十二人。田浦寨曾經設有煙墩三座。 田浦的日出是浯洲八景中的第一景,被稱為「浦城海日」。其餘七景則是:仙陰瀑布、雙陽霽景、珠江夜月、豐蓮積翠、董嶼安流、洗馬湖光、嘯尺棲雲。 浦城於明初興建,明代中晚期(萬曆甲寅)曾經重修。民國五十七年,長江部隊也曾經重修。如今,以泰山廟管理委員會為首的地方人士,又希望重修。田浦目前最著名的是泰山廟。 田浦的各個異名在文獻原典,或官方文書的原文中,是不是確實存在?可不可以,或要不要併存?或許可以請文史專家先調查清楚再說!但村名牌、住址等正式名稱,終歸還是要責實正名,採用統一的寫法。
-
五大士焰口佛事引導六道眾生皈依上進
為期七永日的「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昨日續進行第六天的佛事,昨下午並舉行「五大士焰口」佛事,由聖修等五位法師入壇主法,率同兼法會籌備主委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及總功德主王水衷等代表及各諸山長老,藉由佛事儀軌與咒力,讓所有亡者飽食,身心安定下來聽聞佛法,並希望藉著超薦功德力,使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水陸大法會昨進入第六天,外壇佛事昨日清晨五時起即展開金剛經早課、上午八時金剛經、下午一時三十分藥師經。內壇佛事則從上午九時進行佛供,上午十一時三十分起供下堂。 昨日下午五時起展開的「五大士焰口」,由聖修、常仁、淨龍、靈光、靈湛等五位主法法師慈悲入壇主法。藉著佛事儀軌與咒力,讓所有亡者飽食,身心安定下來聽聞佛法。法會籌備會志工在體育館大門前擺設上千桌的焰口桌,大家盡心盡力,只希望亡者能藉著超薦功德力,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首次見識到這個壯觀的場面的民眾也都印象深刻。 在莊嚴的誦經聲中,主法五位法師於佛前獻花供養祈福,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及功德主代表及各諸山長老、上座法師至誠於佛前獻果、燈、香等供養,隨後並繞行焰口桌,緊接著舉行佛前大供與誦經祈福。 法會籌備會指出,「焰口」與民間所知的「普渡」概念相似,由主法的法師誦經念佛,持頌咒語,打開餓鬼喉嚨,讓他們可以進食,並引導六道眾生皈依上進,祈望能聞經開悟、脫離苦海。 「焰口」中能被施食的多數為不相識的眾生、無主孤魂,受到幫助,他們何其感恩,生生世世中找機會報答。而施食給我們的祖先,正好報答了為人子孫應盡的孝道。 昨日下午各村里也配合法會選擇適當的地點,集中以素食進行「金門水陸法會護法軍將爺」的犒軍祭拜。 水陸大法會今(二十九)日為最後一天,內壇今日佛事為,上午八時進行圓滿供、上午十一時圓滿香、下午一時三十分送聖。至於外壇今日佛事,清晨五時起進行藥師經早課、八時梵剛經、十時午供、十二時延生普佛、下午二時送聖等儀式。於圓滿供、圓滿香及送聖,全部完成後,將於外壇(齋食區)發放平安米、大悲水,法會籌備會歡迎大眾踴躍參加。
-
水陸大法會焰口桌不絕如縷五天累計逾二千五百桌
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由於信眾對法會熱烈的讚助護持,每日報名參加法會的人數持續增加,光是焰口桌,每天都超過二百桌以上,再加上法會已備桌數,昨日就已超過一仟桌。這樣的盛況,不僅金門地區從來沒有過,在台灣亦屬少見。這次法會的焰口桌數,五天累計已達二千五百多桌,在短短時間裡必須籌足一千張桌子來擺供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負責籌備桌子的是楊誠友所長,他為了達成這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跑遍全金門各大餐廳、廟宇、公司團體,可謂功不可沒。 焰口的普供桌,每桌有八盤菜,不包含飲料,光是盤子就需要八千二百個。從做菜、裝盤擺式到最後的端上供桌,耗費的人力和功夫驚人,不得不讚嘆這些志工的努力和毅力。焰口供桌最大的特色就是全部素菜,再加上一定比例的配料,讓每盤供菜都色香味俱全;由於這些來自台灣的志工對素菜的製作都非常有經驗,都做得一手好菜。一片桌海,整齊的排列,各桌插上焰口桌旗,迎風飄揚,壯觀無比,也顯示了齋主供養十方法界無數眾生十足的誠意,讓受供的眾生都能法食俱足。據供品組組長詹林慧齡表示,每次供拜完之後,大家吃到這些供菜都津津有味,而且供過的菜吃了也保平安。 籌備會委員李台山指出,「焰口」一詞正確來講是「放焰口」,顧名思義就是餓鬼道的眾生腹大,咽喉燒燙如火焰,又細如針孔,這樣的眾生無法進食,必須經由高僧法師以經咒為他們打開咽喉,才可吃下東西,所以稱之為「放焰口」。不過放焰口施食供養眾生,並不是法會唯一的目的,這是過程之一。為了要召請這些先靈眾生,來道場聽經聞法,就得先讓他們吃飽,「衣食足然後知榮辱」,法會在過程中,先備有施食、冥衣給眾生,而後為他們開示,至要求守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飲酒,從思想到行為,一一規勸不貪不瞋不痴不再犯錯,就遠離煩惱,也就離苦得樂,這就是法會教化的生靈真正的目的。 金門人口有限,能在短短兩年間舉辦兩次這樣大型的水陸大法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單就焰口桌一項,將超過二千五百多桌的製作,就令人人仰馬翻,但卻都能在預定的時間裡完成。擔任本次水陸法會副總召集人詹益居士,連日來帶領著來自圓光佛學院的志工投入,功勞最大也最辛苦。 志工們不眠不休,每天早上四點開始備料、製作(磨米、蒸糕、包粽、切菜、油炸、裝盤),一直到晚上供拜完成大約已近午夜十二時,還要收回供品,分裝整理、冷藏、發送安排,完成時又是二、三點了,工作精神令人敬佩。 放焰口的供桌到底要多少?當然越多表示願力越大,來吃飯的人多就表示來聽經聞法、皈依受戒的眾生更多,讓他們早登極樂,令金門鄉土清淨,便就達到法會的目的了。 三大士焰口就是三位高僧大師,每句咒語唸三次,五大士焰口就是五位高僧大師,每句咒語唸五次,時間比較長,五大士焰口都放在最後一場,場面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