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新制羽球規則縣立體育場將辦說明會
行之多年的羽球規則將面臨重大變革,根據國際羽總(IBF)在上(五)月初通過的新羽球規則,未來羽球比賽將改採21分每球得分制,而非以搶發球權得分制;由於當中有許多新規則與現行規則差異不少,為讓地區羽球同好瞭解,金門縣羽球協會將於十一日上午在縣立體育場視聽室辦理一項「新制羽球規則說明會」,並自即日起受理報名。 金門縣羽球協會這項規則說明會報名地點為日大玩具,聯絡人李仁土,電話325576,或E-mail:Kelvin.tang@msa.hinet.net,除了事先報名外,為免向隅,在說明會當天現場也準備五十個名額受理現場報名,超過第五十名的球友無法發給資料。有關課程內容亦可上金門縣羽球資訊網活動訊息網站參閱(網址為http://andrewtang.myweb.hinet.net)如有疑問請洽唐敏毅,電話0911193695。 金門縣羽球協會表示,國際羽總(IBF)在今年5月6日的東京年會上通過新規則,改採21分每球得分制,不再以搶發球權得分,而是類似排球的得分規則,同時取消雙打二位發球及改成與單打相同的發球底線等。此項羽球新制的變革與舊規則有很大的差異,將直接牽動未來羽球運動的訓練方式及戰術運用,也大大縮減了比賽時間,間接延長選手打球的年齡,體力負擔也不再那麼重要,技術的提昇及抗壓性成為能否贏球的關鍵,歡迎羽球同好踴躍參加,充實相關知識,以做為今後的訓練因應參考。
-
縣府全力打造金門成為永續島嶼
金門位處大陸東南沿海,資源匱乏,島嶼發展深受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的影響,從戰地政務轉型到發展觀光,從軍政一元化到開放後多元發展,此一重大轉折引入了大量觀光客,且伴隨著島民意識的抬頭,要求擴大就業市場,推動各項公共建設,以求安身立命,儼然成了島民關注心聲。 由於政治環境使然,金門處於兩岸間之轉折點,自2001年開放「小三通」以來,過境人數年有成長,2005年金門航空站進出量一百四十四萬八千人次,僅次於台北、高雄,在整體發展變遷中,如何建構一個足以適變自如的生存環境,使金門的經濟、社會、文化與自然生態能夠平衡穩定的互動發展,為金門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為使金門成為獨具風格的永續島嶼,金門縣長李炷烽於2004年宣示:「今後,金門應發展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極力推行基礎與公共建設,展現海島生態之美,維護生物多樣特性,發展成為生態的金門;以整體規畫方式,善用人文與自然資源,發展精緻生態旅遊,使成為優質觀光的金門;建立金廈互利、共容、和平交流的良性發展空間,使成為兩岸共生共榮的金門;在改善健康醫療環境之前題下,落實永續經營理念,以具體有效的行動策略,提昇民眾生活品質,使成為生活的金門;建構優質自然文化環境,邁向健康活力島嶼社會,使成為永續的金門」。 2004年六月,金門縣政府完成「金門永續發展策略規畫書」,以環境生態為基礎,提昇居民的生活品質為目標;以生物環境的承載量,作為經濟發展的限制條件;以共同解決環境生態問題,打造美麗共生的淨土;以永續發展的理念,突破傳統政經意識型態的矛盾對立。 為了達到使金門成為永續島嶼的目標,金門縣政府並成立地方永續發展委員會,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投入,共同推出最佳的發展願景,訂出各種行動方案,落實永續發展的策略行動與目標。金門縣政府表示,金門永續發展策略規畫是金門縣施政的發展藍圖,具有政策引導的效力,所擬具之縣政建設計畫,縣長李炷烽一再昭示應參據「金門縣地方永續發展策略規畫」的主旨與內容。此外,2004年十一月第八屆世界島嶼會議所通過的「金門宣言」,與2005年三月行政院核定之「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均納入各項建設之指導原則。以減低不當的建設所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由於此一理念深植於縣政團隊的成員,並與民間建立伙伴關係,透過群策群力的作為,發揮實質作用,於2005年八月獲康健雜誌評選為全國最快樂城市第一名,文化、教育競爭力均名列第一,治安、衛生名列第二,國民保健及提昇經濟發展名列第三,縣市治理力總排名第二,展現政府與民眾共同參與的成功與效益。
-
《金城盃羽球賽》各組績優名單出爐
第九屆金城盃羽球錦標賽,經一連兩天在縣立體育場競技後,昨日下午五時圓滿頒獎閉幕,金城鎮長蔡輝詩、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陳天成等人頒獎績優隊伍。蔡輝詩感謝羽委會總幹事李仁土和裁判們等工作人員積極投入賽程,讓各組比賽都能順利進行。也期許下屆比賽時有更多隊伍投入比賽,並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讓羽球運動、競技水準更加提昇和普及。 這項由金門縣政府、金門縣體育會指導,金城鎮公所與金門縣立體育場主辦,金城鎮民代表會、金門體育會羽球運動委員會、金城鎮體育分會協辦的第九屆金城盃羽球錦標賽假縣立體育場舉行二天,計有十三組、三百一十五位選手進行單打、雙打、團體的比賽,昨日的賽程,上午八時三十分起即展開社會團體組預賽、混合組雙打、國小男、女組單打、社會團體組決賽等賽程後,並在昨下午四時四十分舉行閉幕典禮,由金城鎮長蔡輝詩、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陳天成和邀請金沙鎮長陳昆第分別頒獎各組績優選手。 第九屆金城盃羽球錦標賽,經一連兩天揮拍競技後,各組成績分別為:社男甲組單打:第一名:謝世祥、第二名:楊宿澤、第三名:呂世竹。社會男子乙組單打:第一名:楊世全、第二名:簡添豐、第三名:楊世安。社會男子乙組雙打:第一名:張偉哲、黃建興,第二名:楊世全、簡添豐,第三名:洪子聖、蔡志輝。社會男子甲組雙打:第一名:林明儒、呂世竹,第二名:李策勵、葉松青,第三名:謝世詳、楊世安。社女組雙打:第一名:許力蓉、李欣玫,第二名:李含治、林薇瑄,第三名:梁立平、辛憶豔。社女組單打:第一名:李欣玫,第二名:王淑涓,第三名:許力蓉。社會男女混合組:第一名:林淙皓,許力蓉,第二名:李欣玫、楊世安,第三名:張俊堯、許宜馨、楊宿澤、楊麗月。高男組單打:第一名:金中吳宗翰,第二名:高職林彥璋,第三名:金中郭俊葳、熊英傑。高女組單打:第一名:高職梁立平,第二名:高職林倢如,第三名:高職王筱雯、陳郁楓。長青組雙打:第一名:王允著、林賜福,第二名:李立邦、董春聲。國小女子組單打:第一名張嘉芸、第二名張芊慈、第三名楊馨怡、王欣怡。國小男子組單打:第一名陳威佑、第二名陳鵬文、第三名翁偉哲、莊博丞。國中男子組單打:第一名吳睿昀、第二名盧子傑、第三名傅思瑋、汪書豪。國中女子組單打:第一名陳盈君、第二名吳巧、張似瑋)、第三名翁柏楊、翁佳筠。社會男子團體組:第一名金城鎮、第二名金沙鎮、第三名廷傑。社會女子團體組:第一名康金、第二名金門高中。
-
高粱酒載太多起飛不久就栽了
A君是當年「六六空難」生還的六名金門民眾之一,二十多年前的剪報,他還完好如初地擺放在抽屜裡。談起這段人生中最大的轉折,他望著窗外越來越急的梅雨,長嘆口氣。 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六日中午,天氣陰沉,A君因公赴台,趕搭每周僅有二班的政委會軍用飛機C119,由於尚義機場正在擴建,飛機停在跑道上,他們這些乘客還搭軍車前往。 中午十二時三十五分左右,飛機在跑道上奔馳,準備起飛。一路上碰碰聲響不斷,「也許是引擎不順吧」,A君閉上眼,軍用飛機C119機齡已老,鄉親戲稱「老母機」,響聲不斷早已習以為常。 C119機形肥短,乘客沿機身兩邊對坐,中間走道則置放行李。當天的行李、高粱酒很多,堆滿走道,讓A君無法舒展雙腿。 A君坐在機尾出口處,由於碰碰響聲如同放炮,持續甚久,他瞄向窗外,見機身無法拉高,飛機起飛二、三分鐘了,還看得到料羅灣岸。 正納悶著,看見二位空軍士官匆忙跑出,試圖解開走道中央固定行李的伸縮繩,準備打開機尾後的二扇門,將過重的行李丟掉。A君鬆開綁在身上的安全帶,幫忙他們拉開機門。飛機突然如坐電梯般往下掉落,行李四處飛撞,接著機尾便斷裂、碎掉,A君和這二位空軍士官全被彈出機外。飛機往前衝了五十多公尺後,沉入海中。 被撞昏的A君,直到落海吃到海水後才又驚醒過來。二位空軍士官拚命朝陸地方向游去,A君原本跟在後頭,但因風浪太大,決定保持體力,用仰式、蛙式留在原地漂浮等待救援。二位空軍士官最後體力用盡,消失在海浪中。 孤獨無援的A君,在茫茫大海中,內心相當惶恐,但想到家中出生才三個月的孩子,不希望孩子沒了父親,因此,重燃起熊熊的求生意志。在原地停留半小時後,A君轉過頭,改朝機頭方向游去,和張峰杞等幾位生還者相會,靠著幾根浮木,在海上互相照應。大約五十分鐘後,才被相關單位從海上救起,渾身發抖地送往花崗石醫院。 九位生還者即使送到醫院,剛開始消息也全被封鎖,連父母家人都不能前往探視。直到傍晚,在軍中擔任雇員的妹妹,才通過各種關卡,闖關來探望。 國內報紙也是直到事發多日後的六月十日才見報。消息來源還是來自海外,據瞭解,因地區飛機起降,中共都會進行監視,因此,飛機失事的第一時間內便獲得消息,中共在對東南亞華人廣播時,便將這消息傳出,意在醜化台灣的交通設備落後、不安全,部分華僑收聽後,輾轉打電話到台灣求證,才將消息曝光。 失事現場極慘,讓人不忍卒睹,有的屍體漂流到馬山外海,經與中共協商後,屍體才得運回;有的因綁著安全帶,直到二、三天後打撈機身,屍體才浮上來;有的則隨著強大海流,沉入海中,根本找不到屍體。 A君的好友、同事,在這場空難中不幸喪生,前一刻,猶記得談笑風生,轉眼間,卻已天人永隔,「六六空難」讓他上了一堂嚴肅的人生功課,也令他對人生有了全新的體悟,但是,當年料羅灣上一片哀號,各種鬼怪傳聞不斷,即使在二十多年後,A君仍然無法忘懷,六月六日料羅灣上的那一幕幕慘痛記憶。
-
23年前料羅灣六六空難不堪回首話當年
明天就是六月六日,民國七十二年的六月六日,是金門交通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一個讓許多金門人心碎的日子,一段讓人不忍回顧的悲傷往事。 重回料羅灣,天很闊,海很藍,偶而濺起的朵朵浪花,更增添料羅灣幾分嫵媚,面對美景,誰又知,海潮兇險、人世無常?二十多年前發生在料羅灣的往事,許多鄉親早已不復記憶,或者是,刻意地選擇遺忘。 六月六日斷腸時,當天中午,一架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戰地政務時期金門最高決策機關)的班機-空軍C119飛機,在起飛不久後,即墜入料羅灣,機上四十七人,三十三人死亡,五人失蹤,只有九人生還(六位金門民眾、三位軍方人員)。 由於當年為戰地政務軍管時期,這起空難消息全被封鎖,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國內報紙,遲至六月十日才見報。 根據生還者表示,由於事發當時正值部隊午休時間,在當年將官大如天的軍管年代,沒人敢擾長官的清夢,於是,在層層上報的繁複過程中,待趕往出事現場救難時,已是五十分鐘後的事,救援工作的遲緩,憑添不少海上冤魂。 在救人急如星火的同時,竟有軍方長官要求當時的縣長倪慶裕打撈由飛機上落海的大批金門高粱酒,讓忙於救難的倪慶裕感嘆不已。 三十多條人命,化為海上冤魂,還有若干人因為海流強大,連屍體都找不著,成了遺屬一輩子的痛。 當時金門沒有民航機,對外空中交通只能搭乘軍用班機,因為免費,若遇意外事件而致遭受損害傷亡者,軍方不負任何賠償責任。雖然軍方事後基於慰問之意,對於死亡及失蹤者贈送慰問金十萬元、受傷者一萬五千元,但是,卻難以撫平家屬內心最深沉的悲痛。而區區數萬元,又如何彌補該事件所造成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次空難事件,被稱為「六六空難」,四十七人中,僅僅九人生還,除了三位軍方人員(正駕駛李順彰、副駕駛薛桓浩、領航員劉啟光)外,只有六位金門民眾幸運生還,包括現任縣府主計室主任黃景舜(當年三十二歲)、現為金沙鎮公所秘書張峰杞(當年二十九歲)、教師陳耀明(三十歲)、教師陳賢德(三十六歲)、陳德才(六十一歲、軍眷、四川人)、陳翁源(三十六歲)。 飛機副駕駛薛桓浩事後接受訪問時表示,飛機在起飛沒幾分鐘,就因右邊發動機熄火,迫降海面。由於飛機高度不夠,沒辦法安全降落,因此,只好拉起機頭,讓機身機尾先降落,等到貼近海面時機頭才墜落下去,也因此增加機上乘客的生還機會。 薛桓浩說,機上大多數的人,可能還來不及察覺是怎麼一回事,就已經跟著飛機摔下去,很多人因昏迷而淹死,薛桓浩指出,他當時也看到有一些人下意識地抓住身邊的東西,但是不久後還是沉了下去。 薛桓浩表示,因飛機前頭衝向海洋力量較小,因此,前座的人生還機會較大。那時,受傷的幾個人泡在水中,海水淹至頸部,奄奄一息。大約出事後一小時,他們才獲救。 薛桓浩坦言,C119飛機本是運輸機,不適於載客,出事那天,乘客與裝載的物資的確不少,不過,一般情形下本可應付,但因熄了一個引擎,因此,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憾事。 王世柱、冉啟迪、李志成、呂秀川、黃馨磊、楊新孚、董金旋、盛群彥、許秀忍、蔡雪娥、楊玉翠、顏天淵、顏陳要治、張振輝、陳玉葉、傅甲子、許寶雪、董水德、黃祝銓、董總蔭、黃高吉、陳君旺、陳育回、許乃民、陳聰平、池美蓮、陳久志、池亭瑩、洪良、黃含治、陳國霖、楊秋福、王金海、許金花、黃誌磊、歐陽琮、陳英傑、陳大維,數十條人命、數十個破碎家庭,用寶貴的生命,書寫六月六日、充滿悲情的金門歷史檔案。
-
空中交通走過一段辛酸路
半世紀來,由單靠軍機運輸、到租用民航機、以至於開放民航機飛航,金門的空中交通從無到有,由早期每週二班次到現今一天六十多班次,金門的美麗天空不再是禁區,而鄉親的安全也越來越有保障。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入駐金門,十月在西洪五里埔興建機場,民國四十年六月,國防部核准復興航空公司班機行駛金門,每週定時班機一次,不定時若干次,金門籍居民不收費用,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因「八二三」砲戰停航。 之後,改由空軍總部班機接航,每月四次(後改為每週二次),該班機係政委會租用,乘客以公教人員、眷屬及老弱婦孺為優先。 政委會(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直屬國防部,是戰地政務時期金門最高行政決策機關,主任委員由金門防衛司令官兼任,秘書長為防衛司令部政治作戰部主任兼任,金門縣政府為其直屬單位,中央駐金單位則受政委會督導與聯繫協調。 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六日發生金門空中交通史上最悲慘的「六六空難」事件,造成三十三人死亡,五人失蹤,只有九人生還,金門空中交通安全逐漸獲得相關單位的重視。由於地區軍經建設突飛猛進,中外人士到金參訪絡繹不絕,為改善空中交通,提供更好的服務,民國七十三年四月七日,國防部增加波音七二七客機開航,每天一至兩架次不等,為台金開啟噴射客機新紀元,因公赴台之公教員工及病患急難民眾也准其搭乘。 近年因台金來往人數繁多,民國七十六年春,經由國防部及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協調各有關單位,由遠東航空公司開闢台金民航航線,並於九月十一日首航,為台金空中民航交通創下新里程,更帶動地區繁榮進步。 隨著台金、兩岸交流互動增進,遠航、立榮、復興、華信等航空公司相繼入駐金門設點,直飛台北、高雄、台中、嘉義、台南等多個城市,台金每天來回班次也多達六十餘班次,和昔日落後的空中交通情形相較,已不可同日而語。
-
表演精彩風靡福建正義《跳鼓陣》載譽榮歸
正義國小「跳鼓陣」鑼鼓鏗鏘,舞出傳統民俗技藝特色,在福建省第二屆少兒藝術節「舞動兩岸」舞蹈比賽表演活動中,造成轟動,風靡福建,載譽榮歸。正義國小校長李根樂表示,跳鼓隊跨出了一大步,與各路人馬進行一場十分有意義的文化交流。 正義國小跳鼓陣日前組隊赴大陸參加福建省第二屆少兒藝術節「舞動兩岸」舞蹈比賽活動,並與來自福建各地以及馬祖的表演隊伍,於開幕典禮擔崗演出,鑼鼓鏗鏘、傳統民俗技藝、舞藝特殊,自然、生動不矯作的演出,於造成轟動,名聲傳遍福建各地。
-
紅十字會金門分會前進金鼎國小宣教
紅十字會是大家的!紅十字會金門分會總幹事許金象昨日帶領金門技術學院紅十字青年服務隊到金鼎國小舉辦「紅十大手牽小手生命安全教育營」活動,向小朋友介紹紅十字的由來,青年學子也學以致用教導小朋友基本的創傷急救處理和簡單的傷口包紮,為小朋友上了一堂社會服務課。 金鼎國小校長王添泉也向小朋友機會教育,介紹紅十字會創會已有一百多個年頭,因為有社會各個階層人士持續不斷地投入志願服務的行列,才有今天的紅十,而這個屬於大家的紅十字會是一個「希望的苗圃」,在這個苗圃裡,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心,然後把這些愛心,澆灌到每一個苦難的角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帶給面臨災荒、戰爭、疫病、貧困的人們,溫暖而幸福的希望。 王添泉鼓勵小朋友要學習紅十字會志工們這一份犧牲奉獻的服務精神,將來長大服務社會,也能盡一己之力。 王添泉也特別感謝金門技術學院課外活動組組長崔春華、紅十字青年服務隊指導教師李德如帶領三十多位熱忱的青年學子來引導小朋友參與活動,並透由說故事、元氣小子、急救高手以及智慧王等活動,來讓小朋友認識紅十字會,學習基本的救護,讓小朋友收穫滿滿。紅十字會金門分會總幹事許金象表示,總會為落實深根的服務教育,推動「紅十大手牽小手生命安全教育營」活動,預定在金門的國小舉辦三場,昨日是首場,透由青年學子的熱情活力,讓紅十字服務的精神,往下深根。 許金象說明紅十字會的緣起,他說,紅十字會是一個國際性的人道救援組織,起源於一八五九年歐洲的蘇法利諾戰爭,當時一位瑞士銀行家亨利杜南在旅行途中目睹戰爭的殘酷,不忍傷兵死傷遍野,無人照料,於是動員組織當地居民不分國籍提供收容與救護服務。返國後,亨利杜南將所見所聞所感撰寫成「蘇法利諾之回憶」,在歐洲地區獲得極大的迴響。書中並呼籲成立一個民間中立的救援組織,以便在戰事發生時可以提供傷兵人道的援助,這就是紅十字會成立的源起。由於杜南的這顆「關懷之心」,成為國際上人道精神的濫觴。而杜南把關懷化為人道力量,並且不求回報的身體力行,這就是紅十字會百餘年來推崇的核心價值--博愛、人道與志願服務的精神。 許金象表示,我國紅十字會則成立於民國前八年(一九○四年),當時稱做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是由當地中外人士為協助救護日俄戰爭東北戰場受害者而組成。紅十字會成立至今,經歷了戰亂、疫病、災荒,對國家社會有極大的貢獻,也普受眾人所敬重,是我國近代史上歷史最悠久的民間組織。稟承日內瓦公約呼籲各國政府立法保障紅十字組織,我國政府也在民國四十三年由總統正式頒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法」成為我國唯一經立法通過成立的民間組織。 許金象表示,在這一百年與時俱進的歷程中,紅十字會經歷了日俄戰爭、清末的動盪與紛亂、民初的軍閥割據、八年抗戰、以至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遷徙來台,在國家多難之秋,紅十字會也歷經多次的改組與重整,在國人遭逢一次次戰爭無情肆虐的年代裡,紅十字會不僅沒有缺席,還有無數的無名英雄用生命和行動,印證了紅十字的精神。民國四十年以後,從家庭衛生保健的倡導、急救教育的推廣、兩岸開放探親後的各項服務工作,以至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除了在第一時間投入緊急搶救行列並長期參予重建工作外,目前更積極在全省籌設備災中心,培訓救難志工,強化動員機制,當國內外有災難發生的時候,紅十字會也一樣不會缺席。 紅十字會做些什麼?許金象說,一百年來的開荊闢地,在博愛、人道與志願服務的園地裡,用行動展現「有苦難的地方就有紅十字會,有紅十字會的地方就有希望。」這是長久以來,紅十字會對自己深刻的期許。目前,紅十字會在全省設有總分支會共廿七個單位,包括偏遠的金門、馬祖和澎湖離島也有紅十字會隨時提供緊急災難的救援服務,同時,也提供急難救助的服務,在受災人最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此外,紅十字會援用社會的資源免費開辦居家照顧服務員訓練,並要求受訓學員每週提供四小時的志願服務工作做為回饋,三年來幫助了近五百位學員二度就業,同時以提供了超過五萬七千個小時以上的志願服務,不僅輔慰了獨居老人桎梏的心靈,也幫助獨居老人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同時紓解社會潛在的壓力。
-
基層選舉競選活動今起開跑
金門縣第九屆(烏坵鄉第七屆)鄉(鎮)民代表暨村(里)長選舉將於六月十日投票,依公職選舉罷免法規定,將自今日起正式展開候選人競選活動。金門縣選委會特別提醒候選人競選活動應注意事項,以免違法受罰。 金門縣選委會表示,地區參與是項選舉的人數,村里長共計七十人,鄉(鎮)民代表則共有七十八人。而依公職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競選活動期間,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為五天。 關於競選辦事處及助選員,公職選舉罷免第四十六條規定,候選人於競選活動期間,得在其選舉區設立競選辦事處及置助選員。候選人競選辦事處及助選員設置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違背設置規定者,依公職選舉罷免第九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經監察人員制止不聽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有關宣傳品、廣告物之設置,公職選舉罷免法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候選人印發以文字、圖畫從事競選之宣傳品,應親自簽名;除候選人競選辦事處及宣傳車輛外,不得張貼」。第二項則規定:「候選人懸掛或豎立標語、看板、旗幟、布條等廣告物,不得妨礙公共安全或交通秩序,並應於投票日後七日內自行清除,違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違反上述第一項之規定,按公職選舉罷免第九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關於宣傳車數量,公職選舉罷免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候選人為競選活動使用宣傳車輛,其數量,每人不得超過二十輛。但以直轄市或縣 (市) 為其選舉區者,每人不得超過十輛。以鄉 (鎮、市) 為其選舉區者,每人不得超過三輛。以村、里為其選舉區者,每人不得超過一輛」。同條第三項規定:「政黨為競選活動使用宣傳車輛,其數量,每直轄市、縣 (市) 不得超過十輛。但以村、里為其選舉區之補選不得超過一輛」。同條第四項規定:「政黨及候選人為競選活動使用宣傳車輛,應懸掛選舉委員會製發之標幟」。同條第五項規定:「政黨及候選人為競選活動使用之擴音器,以裝置於宣傳車輛或競選辦事處為限,並不得妨害其他政黨及候選人發表政見」。違反上述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至第五項規定者,按公職選舉罷免第九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經監察人員制止不聽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關於競選活動時間限制,公職選舉罷免第五十五條規定:「政黨及候選人或其助選員,不得於規定期間之每日起、止時間之外,從事公開競選活動」。目前競選活動每日起、止時間為上午七時起至下午十時止,違反上述規定,按公職選舉罷免第九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經監察人員制止不聽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另外,金門縣選委會也提醒候選人清白參選,不要賄選,以免當選無效,又要吃上官司。
-
吳啟騰帶領學員領略浯島生態之美
由烈嶼國中承辦的「金門縣2006年環境教育資源調查與DIY研習活動」,首梯次於昨日展開,烈中校長吳啟騰帶領學員探索金門獨特的生態環境,為學員上了一堂寶貴的自然課。吳啟騰歡迎台灣有更多的教師也來巡禮金門,推銷金門的環境之美。 吳啟騰表示,這項活動是由金門縣政府主辦,烈中承辦,主要是為讓地區教育人員了解金門環境教學資源之概況,針對生態環境之探索,發現金門環境之美,並透過DIY研討、座談與公開說明會之過程,深切體會金門生態之奧妙。同時也配合縣政府鼓勵台灣中小學來金辦理戶外教學活動政策,加強培訓解說人才。 首梯次的活動於昨日上午展開,進行自然生態環境教育資源探訪與公開說明會及座談會。學員們前往林務所進行植物探索、生物多樣性之認識、植栽培育DIY,也到農試所了解金門農作物之改良、認識、花木培植與推廣,環教座談會。學員也參觀防疫所與畜試所,了解金門未來畜牧業之發展與推廣,品嚐畜試所土產奶製品不一樣的味道,也前往水試所參觀金門魚產開發與推廣、鱟生態館、魚類標本館、養殖地(九孔、魚、蝦)、魚產製品加工推廣。各單位也派員引導解說,讓學員收穫滿滿。 下午也安排一場公開說明會與座談會,校長吳啟騰等專家再為學員上課,並進行參訪心得交流,彼此分享經驗。 今(四)日第二梯次的活動是以人文史蹟與環境教學資源尋覽與教學活動設計為探索議題,除了探索浯江溪與周邊環境,也將安排學員參觀莒光樓,文史資料,影片之觀賞以及參觀翟山坑道、古崗樓、文台古塔,金門酒廠之歷史資料探討,也將探索水頭塔、茅山史蹟、塔山電廠能源探索與了解認識。
-
大考准考證五日寄發
95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准考證,將在5日寄發,考生若至8日仍未收到准考證,集體報名者洽代辦單位詢問,個別報名可以打電話詢問大考中心(02)23643677查詢。 大考中心提醒考生,收到准考證要核對姓名、身分證號、性別、報考科目、考區及相片等資料,若與報名時不同,要在12日前向大考中心更正。考生可以上大考中心網站查詢http://www.ceec.edu.tw,並提供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
-
台灣文學獎徵件開跑了
由行政院文建會指導,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的「2006台灣文學獎」徵件開跑了!徵選類別區分有長篇小說、散文、新詩三種,歡迎地區有興趣的文友踴躍創作參加。 這項以鼓勵文學創作,培植發掘文藝人才為主旨的文學獎,徵選類別、字數和獎金、獎額等,分別是: 長篇小說(含歷史小說):字數六萬至十五萬字,主題不拘,首獎獎額三十萬元、推薦獎獎額十五萬元。散文:字數三千至六千字,主題不拘,首獎獎額十萬元、推薦獎獎額六萬元、佳作獎額四萬元。新詩:以四十行為原則,主題不拘,首獎獎額十萬元、推薦獎獎額六萬元、佳作獎額四萬元。 應徵條件,限中華民國國籍者。應徵之作品必須是中文書寫、未曾發表或未結集成冊之作品,翻譯作品恕不受理。至於收件日期自即日起至2006年八月二十日止(以郵戳為憑)。收件地點:郵件務必以掛號寄出,並於信封上註明投稿「2006台灣文學獎」。投稿作品請寄:「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一號,國家台灣文學館收」。並應繳交資料有:投稿作品一式六份和報名表一份、電子檔一份(請以Word格式儲存在光碟或磁碟片)。這項文學獎徵件,並預定於2006年十一月上旬決選出得獎者,得獎人名單由主辦單位發布新聞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