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管處委託調查指應結合自然景觀遊憩觀光注入人文元素重振小型產業市場
金管處辦理「沒落與新生|金門小型產業調查研究」演講,由金城國中許維民老師主講,暢談如何利用傳統產業特色,創造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金管處表示,自金管處成立以來,針對基礎資源進行調查研究,累積到目前已有四十多項的研究成果,包含動物、植物、人文、戰役、經營管理及規劃報告等多方面;並委託許維民擔任「金門小型產業調查研究」研究計畫主持人,經過近一年的田野調查,完成成果報告。 金管處指出,金門早期由於戰地軍管的特殊角色,長期十萬大軍駐守,蘊藏豐沛的經濟商機,讓金門的小型產業有著活絡的市場,但因為戰地角色的轉變,國家精實國軍方案等影響,使得以前豐富的小型產業轉趨沒落。 而許維民在調查研究期間,深入地區各城市與村莊,調查與蒐集,並深度訪談,透過文字與鏡頭詳實紀錄,豐富的研究成果,展現金門文化資產的多樣風貌,為了讓大家對於小型產業相關文化資產有更多的認識,故邀請許維民主講「沒落與新生|金門小型產業調查研究」期讓民眾更加了解。 許維民在演講提及,傳統的金門農業社會,在農隙之餘,利用自有的材料以簡單的工具加工後,形成可用的器物,若有多餘則求售於市場,久而久之,許多家庭副業漸具規模,形成市場交易的產業之一,這是小農經濟社會的產物。 而金門擁有豐富的人文特色,在傳統產業上,如能善加利用,創造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產業,不但可留住外流人口,同時也可促進金門的產業升級。 金門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社會背景、政治因素、經濟結構等諸多因素,在過去五十年,地區的產業發展幾乎是依賴阿兵哥消費的經濟型態,彼時軍營與民居比鄰而居,軍民關係十分密切,這是十分特殊又有趣味的空間關係。 在那時期,金門唯一大型產業就屬政府所經營的「金門酒廠」的高粱酒產銷,以及「金門陶瓷廠」的酒瓶瓷器,也只有在政府所經營的產業才能頗具規模,產業所需的資本、技術、行銷管道等才能具備。 此外民間產業均是屬家族經營式的「手工業」型態,或是「家庭副業」,在研究中較深入調查的十項產業,均是如此。因此金門傳統產業的扶持,政府的奧援是不可缺少的。 包括,「海蚵」、「紫菜」等的減產,需賴政府宣導養蚵的科學方式,注意海域環保的事務及輔導海蚵的產銷方式。 「糕餅」類如何發揮「土餅」的特殊性,應思考如何能與「洋餅」抗衡,獨樹一幟,獲得消費人口的青睞。另外,「芋頭」、「花生」、「菜卜」等農產品,應朝能發揮高效益的經濟收入方向發展,改變非只是販賣素材的型態,增加收益。 許維民也指出,期望能透過該研究,啟發年輕一輩考量當地自然景觀、人文背景及市場因素,開創地方文化產業,並結合觀光遊憩活動、推出鄉土文化的經濟新產業,除了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亦可帶動觀光休閒產業發展。 而傳統小型產業,由於敵不過科技的量產,已成為「夕陽的產業」,甚至要淪為「消失的產業」,已然逐步要遭受淘汰,今日少數碩果僅存的師傅,雖仍投注在這些老行業,延續傳統產業,讓世人知悉它的價值性。 因此,未來期能以該項研究為基礎,近一步更廣泛的進行田調紀錄,搜尋更多金門傳統產業的面貌,讓那些在口耳相傳的記憶產業,得以留下完整的紀錄,亦可使金門的小型產業紀錄更加完備。 另外,也藉此為當地俗民文化留下紀錄,並廣為宣傳,提振當地傳統產業經濟的發展。
-
中颱珍珠來勢洶洶李縣長提醒全民及早因應
針對中度颱風「珍珠」可能來襲,縣長李炷烽昨提醒全縣縣民,應做好防颱準備工作,以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縣長李炷烽表示,由於自己即將啟程赴大陸福州參加「海交會」等活動,但碰上中度颱風「珍珠」將來襲,去與不去還在猶豫,心中也對颱風來襲忐忑不安,但仍會交代副縣長注意颱風動態,同時提醒縣民加強防颱準備,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中央氣象局昨天下午已將大雨特報提昇為豪雨警戒,預估十五、十六日兩天,受鋒面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灣北部山區、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中部山區及南部地區亦有局部性大雨發生的機會。中度颱風珍珠目前在東沙島海面,未來可能朝廣東沿海,以及台灣海峽南部逼近,氣象局表示,如果轉向東北,對於台灣西半部地區將帶來很大的威脅,請民眾隨時注意颱風動態。 氣象局並表示,行進方向持續偏北的今年第一號颱風中度颱風珍珠,昨日下午的位置在東沙島南方海域,距離鵝鑾鼻南南西方約1000公里的海面,預估週二,將以北北西,13~15公里速度,移動到鵝鑾鼻西南方約800公里的海面,未來的動向,有可能逼近台灣海峽南部,甚至對陸地產生威脅。而中度颱風珍珠昨日下午的位置在東沙島南方海域,並以每小時11公里轉15公里的速度,朝北北西前進,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45公尺,相當於14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55公尺,相當於16級風,7級風暴風半徑300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100公里,預測今天上午八點的位置,在北緯16.8度,東經114.8度,也就是在東沙島南南西方約480公里之海面上。
-
《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李縣長重申金門觀光遠景在大陸
縣長李炷烽昨日接受遠見雜誌記者專訪,對於發展觀光議題,他強調,中央應給金門政策和實質開放小三通中轉。而金門發展觀光並應發揮地理優勢與獨特軍事和生物多樣性、豐富閩南建築等資源,以朝多元性發展。 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的遠見雜誌特約記者林靜宜、攝影李復盛、業務黃聖元,昨日上午九時在金門縣政府行政室新聞課課長傅仰土陪同,針對金門發展觀光、金門高粱酒、社會福利等議題,專訪了縣長李炷烽。 李炷烽指出,金門地區自民國八十二年開放觀光以來,短短十餘年間,因快速變相的短利經營與惡性競爭,造成現今萎縮現象,只有逢選舉年才稍為好一些。而在觀光業削價競爭,服務品質不好,口碑不佳,觀光自然每況愈下。 他指出,離島交通大部分靠空中航運,但金門受制天候影響,往往班機飛航造成旅客搶票糾紛。雖然交通部已同意國際包機,在金門航空站為國內第三大載客量機場,卻是航站空間小得可憐,航班集中時,搭機旅客讓航站擁擠不堪,金門縣政府雖然一再呼籲政府加快投資來符合基本需求,議會也做出建請交通部趕快投資擴充金門航站決議,否則應容許地方投資改善,但交通部仍是以主管部門遲遲不見行動。 李炷烽指出,大陸蓋一個機場二、三年就完成,反觀我們就比不上人家來得有效率。如果交通部不肯投資改善,金門也能以酒廠貸款方式來蓋,以讓地方特色產業像海蚵、麵線等,可以集中在航站內賣給觀光客和鄉親帶著上飛機。 李炷烽也抨擊中央,對於開放大陸觀光客只能到金門觀光,卻不能中轉赴台灣觀光,在政策設計用意實在「莫名其妙」、「不可思議」,一味在兩岸築起一道高牆,的確有欠妥當。 他並強調,話講得白一點,金馬和大陸密不可分,過去金門捍衛著台澎,但隨著局勢改變,未來金門真正的前途在大陸。而金門應是兩岸的金門,而不是台灣的金門,金門要如何往前走,中央應充份尊重金門人的心聲。 李炷烽也表示,金門的觀光遠景在大陸,因此除了爭取大陸能開放政策外,也希望中央政府能簡化大陸觀光客來金的手續。他指出,大陸觀光前景無限,以去年大陸各地到廈門的遊客言,根據統計有一千多萬人,只要政策許可,大部分的大陸觀光客都有意來金一遊。而大陸也有五千萬人有意願到台灣觀光,因此,只要允許讓這些到廈門的遊客順道來金一天,或大三通後有一成大陸觀光客前來金門觀光,並在手續上予以簡化,就會有很多大陸觀光客想來金門造訪,而這才是金門未來觀光發展希望所在。 李炷烽也感慨指出,金門目前困難點就在就業問題,許多在台工作鄉親,中年失業回到金門想找工作都很難。雖然看在中央眼裡覺得這是小事情,但對地方來說,這卻是金門的大事情。 至於在小三通議題上,李炷烽認為對封閉離島的金門下一代在視野和胸襟開闊,不再侷限小島,以及提供金門鄉親一個置產投資管道,和學生前進廈門學習音樂,均有很大的幫助。儘管在經濟效益雖然不大,但金廈近在咫尺、一衣帶水,金門未來的發展受大陸影響會遠比台灣來得大。 李炷烽也指出,現階段兩岸小三通是我方去對岸的人多,大陸來金旅遊的少,這是事實。但也有人蓄意要愚弄民眾、破壞小三通,認為小三通造成金門資源流失,但他個人覺得,這是市場的擴大和金門經濟力量的延伸,有了小三通這個窗口的打開,也期待大陸東南九省市觀光人潮引進金門,讓金門觀光與經濟更開展。 他也強調,兩岸不應該再有戰爭發生,世界上也不能再有戰爭,因為戰爭造成的對方傷害,受害的也是本身自己,因此,戰爭不應該存在,他個人和金門縣民也都反對戰爭。 對於舉世聞名的金門高粱酒話題,李炷烽強調,金酒不但是金門重要的生命線,也是國家寶貴的資產,半世紀以來,中央只會收取大量的金酒繳稅稅收,但從來不曾將它當做國家資產協助促銷,對於二年前金城廠發生火災,金酒公司損失不貲,但中央財政部等連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也沒有,實在令人感慨。慶幸的是,金門高粱酒在大陸通過了商標註冊,金酒也在廈門、泉州、福州設點,在金門高粱酒品質不亞於大陸茅台酒、五糧液,實在希望大陸消費者和各界多多品嚐。 李炷烽也指出,有許多來廈門的遊客,都願意花近百元人民幣搭船巡遊金廈水域,看看大膽島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石牆,聊慰不能登岸的遺憾,這樣的觀光客源潛力無窮,不過,還是需要中央政府能具有大思維、前瞻性看法才能落實。他並舉例指出,以金門過去有豐富的金融管制經驗,中央如能在金門開窗口做兩岸金融匯兌的試驗特區,應是惠而不費的好政策。 說到社會福利規劃方面,李炷烽認為這是站在人權和政府有責任照顧弱者立場,但不是花錢了事,也要有排富條款設計。而老人年金並是他在民國八十二年競選金門縣長第一個提出的。他表示,自己就任縣長以來,一切的發聲只為地方和爭取金門權益,絕不是自己所願要砲打中央,自己講的都是真話。他也呼籲鄉親,大家要實事求是,以避免價值觀的被扭曲。 李炷烽也指出,推動新生兒罕見疾病篩選、蓋一個殘障福利中心,以及專職媽媽津貼的開辦,都是縣府在推動社會福利努力的方向。尤其專職媽媽津貼的開辦,係為鼓勵媽媽在關鍵時刻,多花心思在孩子教養上,照顧好下一代,畢竟錢可以慢慢賺,照顧孩子成長黃金時刻稍縱即逝。另外在獨居老人送餐、紙尿布贈送、家戶配酒等,一切的施政作為,均為朝打造大同世界努力。 他並指出,金門居住環境良好,除了適宜發展休閒旅遊和渡假觀光,更適宜老年人養生,因而推動養生村發展也是未來要努力的目標。 談及金門縣政府做了那些努力?李炷烽指出,縣府做了很多努力,但因為受限太多,百姓仍舊不滿,在中央政策無法充份支持前,這些的努力都只是茶壺內的努力。李炷烽表示,觀光產業發展受政策的影響最大,假若開放大陸觀光客來金,一定可以大大促進金門整體發展。 李炷烽說,這些政策都是中央可以做、又不必多花錢的,但中央仍舊不同意。即使接收軍方釋出的部分廢棄營區,也因為無法開放營業,而失去接收意義。像軍方這般給顆雞蛋,但捧在手上只能看不能吃,徒讓地方備感無奈。
-
烈嶼鄉金寧鄉數位中心揭牌
烈嶼數位機會中心在經過教育部驗收後,昨在羅厝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舉行揭牌儀式,邁入另一個新的里程,也肩起生活資訊化之重要任務;烈嶼鄉長林金量希望學員們再接再勵,終身學習,並充分享受學習資訊之樂趣。。 揭牌儀式首先由烈嶼國中同學表演祥獅獻瑞,為活動揭開了序幕後,由鄉長林金量、縣議員洪麗萍、代表陳秀治、鄉公所秘書呂合成、羅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暨烈嶼數位機會中心召集人吳龍山、社會課長林長固等人員,為「烈嶼數位機會中心」舉行揭牌儀示,並請林鄉長頒發第1期電腦基礎班結業證書21人,合影留念,林鄉長希望學員們再接再勵,終身學習,並充分享受學習資訊之樂趣。 鄉長林金量表示,感謝教育部計畫,讓烈嶼鄉親們,有更多之學習平台與良好學習環境,未來若有需要,也會給予支持,讓學習環境更好,也讓更多鄉親可以學習,林鄉長也說,畢竟電腦已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不分年齡,人人都要來學習,才不會和社會脫節;林鄉長特別表示感謝羅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暨烈嶼數位機會中心召集人吳龍山熱心帶動及社區總幹事暨數位機會中心執行長洪國泰辛勤默默的付出,不論計劃擬定、爭取經費補助、致力投身於社區各項公共事務等等,均為各社團、社區之模範,希望社區資源能更加交流分享,使E化實際成為生活之內涵,人人享受豐富、便捷、無障礙之資訊生活環境。 記者許加泰/金寧報導 設於金寧鄉圖書館二樓的金寧數位機會中心,昨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主導成立的盤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翁自然感謝教育部的補助經費,協助偏遠地區居民接觸電腦,學習與世界接軌的機會。省府秘書長翁明志、金寧鄉長李文俊和鄉代會主席陳成勇也歡迎民眾多多利用,學習現代科技資訊的產物,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利用電腦網路與世界接軌。 這項揭牌儀式,昨日上午九時舉行,由盤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翁自然主持,包括,省府秘書長翁明志、金寧鄉長李文俊和鄉代會主席陳成勇、校長王添泉、盤山村長翁水河、安美村長蔡輝進、古寧村長李朝金、消防局秘書翁克文、縣網中心李智能老師以及鄉公所社會課長王四川等到場表達祝福之意。 金寧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DOC)是由盤山社區發展協會協助成立,盤山社區在金門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的協助下,獲十五部電腦,暫時設置於金寧圖書館二樓,成立以來,並以規劃電腦基礎課程第一、二期,供社區民眾學習,昨日,翁自然也頒發學員結業證書,稱許他們這一份求知學習的精神。 省府秘書長翁明志表示,教育部依據「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數位台灣計畫」,執行「創造偏鄉數位機會推動計畫」,推動縮減城鄉數位落差政策的精神而設置數位機會中心,以推動縮減城鄉數位落差,主要的目的,包括,創造方便偏遠地區與弱勢團體上網及收訊之環境,提升偏遠地區、弱勢族群及團體上網率,以縮減數位落差;協助偏遠地區民眾、教師及學生,運用數位技術,發展當地文化特色、文化數位保存及數位化傳播,促進文化傳承及宣揚永續發展;協助偏遠地區民眾、教師及學生提升資訊應用能力,促進發展當地文化、農林漁牧或觀光等特色產業發展,健全活絡當地經濟。 翁明志說,現代人不學習電腦,就如同以前人不讀冊一樣,他鼓勵大家多多利用數位中心內的資源來學習電腦,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無遠弗屆汲取新知。
-
隔代教養活動報名要快名額有限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訂於五月二十日辦理「公孫、嬤孫一家親」隔代教養活動,將以家庭為單位,歡迎兩代或三代家庭成員共同組隊參加。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表示,這項隔代教養活動,由於預計只招收共十二個家庭,人數約六十人,因此有意參加家庭可在上班時間以電話或傳真報名,報名電話:312843、傳真電話:312845,聯絡人李小姐。報名地點: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大同之家育幼組院內)。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並表示,辦理「公孫、嬤孫一家親」隔代教養活動的目的,主要係藉由活動計畫過程,讓參加家庭可獲得親職教養知識之增進,與學習雙向溝通之技巧,及自我覺察能力之提升等。
-
幫老菸槍戒菸有獎徵答傳授技巧
為落實菸害防制工作,建構無菸環境,金城衛生所今(十五)日將假金城鎮珠沙里公所辦理「菸害防制暨健康體能宣導活動」,邀請戒菸專家傳授戒菸的技巧,現場並舉辦有獎徵答活動。藉由菸品危害的宣導與健康體能促進運作雙管齊下的方式,能讓民眾對菸的危害有正確的認知,並且能夠支持拒菸反菸行動,嚮應遠離菸害,共創無菸環境及健康體能,要活就要動,養成規律運動,促進身體健康。
-
護士節有獎徵答30人中獎
為慶祝國際護士節,衛生局辦理醫學常識衛教宣導活動,日前在公開抽獎於一千二百多張名信片中抽出林駿杰等三十位幸運兒,衛生局表示,得獎人應於五月三十一日前親自或委託他人攜帶相關證明文件至衛生局服務台領取,逾期視同放棄。 得獎名單為:林駿杰、陳淑娟、許焜煌、楊寶蓮、吳慕萱、黃鼎鈞、莊志斌、張宗源、洪瑋汶、陳 揚、張宗智、呂國輝、洪明芬、邵晴、莊雲麟、盧秀玲、許丕旺、李俊輝、莊鈺昕、吳信浩、吳小萍、吳慕瑾、莊鎮豪、陳憲韋、陳 馨、張宗盛、蔡其豪、許騰火、張素玲、王之言。
-
外籍母親有期盼有等待
母親節的願望為何?有的外籍新娘只要孩子健康,有的希望坐月子時能享受重溫慈母愛,有的則期望快快拿到身份證。 嫁到安岐、來自越南的黎氏蘭清笑著搖頭,「我們那裡沒有過母親節」,來金門三年的她,談到金門的生活,頻頻點頭說好,家住越南鄉下的黎氏蘭清,認為金門較熱鬧,生活較舒適,至於母親節的願望,她笑笑說,希望孩子健康長大。 來自海南島海口市,嫁到金門三年的林蓉,母親節最大的願望,就是下一胎生產時母親可以來金門幫她坐月子。林蓉表示,由於大陸新娘要滿六年才可以拿到長期居留,大陸親友才能依親來金,因此,她們這些大陸新娘幾乎都無法享受到親生母親幫忙坐月子的福份。 林蓉說,坐月子那段期間,是來金門最難過的時候,每每想到懸念的家人無法來金探望,她就難過得掉淚。因此,她很希望有一天,她生產坐月子時,母親能方便的來金門,為她補身子。 因為與金門老公是自由戀愛結婚,因此,林蓉來金門的適應過渡期較短。不過,海南島是觀光勝地,海口市又是個大城市,金門相對落後許多,在海南島從事旅遊業的林蓉,生活悠閒充實,習慣每天享用廣式早茶,而且海南島休閒活動多,平日生活節奏快,金門生活對她而言,她笑說太簡單了。 嫁給地區老榮民的譚恩美,有著山東人的率性脾氣,來自青島的她,雖然已來金三年,但坦言對金門的生活仍不太習慣,金門社會網絡綿密,人情壓力大,流言蜚語多,讓譚恩美相當不認同,加上地區工作難覓,整天只能關在家裡,想起未來日子,她搖搖頭,又長嘆口氣。 雖然每人願望不同,但大陸新娘們談起身份取得問題,倒都意見一致。大陸新娘認為,她們要八年才能拿到身分證,越南、印尼等外籍新娘卻只要一半時間(約四年)就可拿到身分證,平平都是金門媳婦,為何差別這樣大?
-
資訊媽媽快樂學電腦
即使是母親節,金城數位機會中心裡,婆婆媽媽們仍專心聽著電腦老師的講授,認真地上網演鍊,以旺盛的求知精神,歡渡屬於她們節日。 雖然沒有盛大的揭牌儀式,也沒有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但金城數位機會中心每一期都湧進一波波的報名人潮,為了趕上時代,為了消弭代溝,婆婆媽媽們甘心再做老學生。 這群老學生們包括:周麗碧、楊素秋、張明月、林文慧、林淑語、蔡能嬌、黃玉密、李素貞、蔡采芸、張雲釵、陳靜儀、鄭靜宜、林梅櫻,以及萬紅叢中一點綠的張庭輝等人。 家庭主婦的周麗碧、張明月指出,好多年前學過電腦,但都還給老師了,她很高興有機會重新學習,更開心和孩子們多了話題、增了溝通管道。 經營餐飲的楊素秋則欣見金城數位機會中心成立,讓她們免費學電腦,以及許多其他的電腦課程,學了文書處理後,用來進行餐飲店裡的管理工作,頓時輕鬆不少,「未來還要學網路攝影、英文、書法」,楊素秋笑著說,比學生時代還認真。 林淑語表示,小孩大了,較有空出來參加活動,她很開心有機會學習電腦,也會用電子信箱跟在台的子女通信連絡,覺得很有成就感。而在金城數位機會中心裡,也讓她認識不少好姐妹,結交不少好朋友。 遠從尚義搭公車來學習的林文慧,則以歡喜心看待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她誇讚老師教得好、學生也認真,多學一些電腦技能,她相信對自己再就業幫助會很大。 現場唯一的男學員張庭輝,赴台習藝多年後,返金後在附近經營「小館子」,店裡的蛋包飯遠近馳名,主廚兼小弟,生活十分忙碌。 聽到有免費學電腦的機會,且是長期性的,他原本不太相信,沒想到真有這種好康的事,雖然從事餐飲業相當辛苦,但張庭輝把握機會報名,更不放棄任何一堂課,常常收拾客人餐盤,洗碗打掃後,打起精神又匆匆忙忙趕往數位機會中心聽課。 婆婆媽媽學「文書處理」,也學「非常好色」軟體,學會後,母親們打開電腦,現做一張母親卡,要送給她們的老母親,讓老母親們分享她們學習的喜悅。 位於傅錫琪紀念館對面的金城數位機會中心,已慢慢成為這群婆婆媽媽的學習天堂、生活上的好朋友,想學甚麼,也會向中心反映,參與課程規劃。
-
歡度母親節婆婆媽媽笑顏開
金沙忠孝新村社區發展協會昨辦理母親節慶祝活動,會中播放「江山美人」等電影,勾起媽們的回憶,而除了切蛋糕祝賀外,也贈送社區內六十三位年滿七十歲以上高齡母親,禮券以及花束致意。 忠教新村社區發展協會昨辦理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社區內所有媽媽們參與,除了切蛋糕祝賀外,亦播放江山美人等電影,讓媽媽們欣賞,齊聚一堂聯絡情誼。 而據忠孝新村社區發展協會表示,社區內共有六十三位年滿七十歲以上高齡母親,昨除了於活動現場致贈花束、禮券致意外,對於行動不便或不克前往參與的媽媽們,也一一前往祝福,表達社區民眾共同的祝福,傳達社區的關懷。 記者李金鎗/金城報導 在康乃馨盛開的季節,金城鎮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昨日辦理慶祝95年母親節系列溫馨慶祝活動,活動安排進香祈福、走訪水頭商港、衛教、節約用電宣導及影片欣賞等項目,在協會理事長黃耿駿、議員許華玉夫婦的帶領下,社區近百位媽媽們高興的度過不一樣知性之旅的母親節。 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昨天上午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九十五年母親節慶祝聯誼活動,協會理事長黃耿駿、議員許華玉夫婦及金水里長黃國民向婆婆媽媽們賀節致敬,另每位媽媽也獲贈康乃馨花祝福,活動安排前往萬善堂進香祈福、走訪水頭商港、衛生局配合舉辦「勇於向二手菸說不菸害防制」宣導活動、台電金門區營業處辦理「節約用電」宣導會及影片欣賞等項目,藉由活動向所有「婆婆媽媽」致敬賀節,現場歡樂聲連連,氣氛溫馨,也讓社區洋溢一片溫馨氣氛。 議員許華玉表示,溫馨五月第二個星期天就是母親節,為弘揚母愛的偉大,表達對母親者的敬意,倡導孝親美德,社區每年也都辦理慶祝母親節活動來表彰媽媽的辛勞、肯定其持家的付出、努力。並期勉為人子女的要及時行孝,把握機會讓她們歡喜、快樂,也祝賀地區所有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記者許加泰/綜合報導 昨日是一年一度母親節,東門社區發展協會安排社區志工媽媽和家人前往東半島多處廟宇進香祈福,理事長黃水忠、志工服務隊隊長蔡麗珠祝福媽媽們「母親節快樂」,家庭幸福美滿。 這項活動,昨日上午八時二十分展開,近百位社區志工媽媽們歡喜相招逗陣來參加活動,家人也一起陪同來過節,媽媽們都刻意打扮一番,以參加喜慶的心情來參加活動,喜悅之情溢於臉上。 黃水忠希望藉由活動來感謝志工媽媽們投入許多時間來參與服務工作,也鼓勵為人子女者克盡孝道,回報親恩,使家庭幸福美滿,社會溫馨有愛。 黃水忠一行人前往金沙鶯山廟、北嶽廟、及田浦城隍廟等廟宇進香祈福,過一個溫馨的母親佳節。 記者陳麗妤/金湖報導 送愛與關懷到家!金湖鎮公所在鎮長李成義的帶領下,率同各課室主管前往八位模範母親家中頒獎表揚,將祝福達到家中,並與家人共享這一份榮耀。 慶祝母親節,金湖鎮公所評選出八位模範母親,在鎮長李成義的帶領下,率同各課室主管,分別溪湖里陳咸謨、山外里陳鈺諄、新市里黃幼女、正義里許少女、瓊林里呂圓粒、新湖里黃麗寶、料羅里呂金華、蓮庵里呂陳甜等八位模範母親家中頒獎表揚,將祝福達到家中,並與家人共享這一份榮耀。 金湖鎮公所在鎮長李成義的帶領下,率同各課室主管前往八位模範母親家中頒獎表揚,將祝福達到家中。金湖鎮公所表示,一改以往公開表揚方式,今年度將祝份祝福帶到八模範母親家中,期望能讓八個家庭每一位成員共同分享媽媽的喜悅與榮耀,並將合影留念的照片贈送給模範媽媽,做為紀念。
-
海帶軟糖研發成功水試所將傳授製作技巧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近期成功研發一項休閒產品|海帶軟糖,軟度甜度適中,愈吃愈順口,嚐起來有獨特天然海帶香味,齒頰留香。水試所近日將舉辦海帶軟糖教學活動,傳授海帶軟糖製作技術,歡迎地區貢糖業或有意致力糖果加工業者踴躍報名參加。 海帶是一種典型而且屬大型的褐藻之一,生長於海洋中,除了具有葉綠素以外還含有多量的褐藻素,由相關文獻之應用瞭解海帶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灰分、醣類、碘、鐵、鈣、鎂、砷等微量元素,也是讓人體新陳代謝順暢的好幫手。 水試所指出,由於海帶營養價值高,且本縣較適合海島氣候型冬季低溫期長之海域養殖,水試所同時於四年前在新湖漁港外海右側實施掛苗養殖。為配合政府發展一鄉一特產之商品特色,將年度採收之海帶進行加工研發工作不遺餘力,先後陸續發表海帶醬、海帶萃取物提煉製成保濕化妝品等多項成果展,頗受各界好評。 水試所近期更多方嚐試研發創新另一休閒產品|海帶軟糖,經過試吃者同感「軟度甜度適中,愈吃愈順口,嚐起來有獨特天然海帶香味,讓人覺得唇齒留香,餘味未盡」,咸認為加工技術已具雛型。 水試所表示,為帶動地區業者商機,願將海帶軟糖製作技術傾囊相授,預定近期分梯次開班授課,歡迎地區貢糖業或有意致力糖果加工業者即日至十七日止攜帶身分證件(有工廠登記證者尤佳)、材料費(每名酬收材料費300元)至水試所行政課報名參加;該所將於截止收件彙集後依先後順序排定時程另行通知,水試所並提供場地及加工機具等進行授課,未盡事宜歡迎電洽326408行政課諮詢。
-
民進黨金門黨部選出31名縣黨代表
民主進步黨金門縣黨部昨日順利完成縣黨代表重選,在約六成八的高投票率中,順利產生三十一名黨代表,並將於二十八日選出縣黨部執行委員、評議委員。 民進黨金門縣黨部昨上午九時起展開黨員投票選舉黨代表,有投票權的七百八十名黨員,在七十八名候選人中選出三十一席,到場投票有五百二十八人,投票率百分之六十七點六九,創民進黨金門黨內選舉的最高投票率記錄。 由於上(四)月二十三日黨代表選舉時爆發黨員冒名投票,經中央黨部裁定重選,因此昨日重選中央黨部相當重視,並指派組織部副主任王閔生跨海監督。選舉過程中在查驗身分、驗票等也相當審慎、嚴謹,不容再出差錯。 昨下午四時在投票時間截止後隨即進行開票、計票作業,選舉結果,應選出三十一名黨代表,其中有九人同得十一票搶八席,最後經由抽籤產生最後的八席。由於縣黨部主委、全國黨代表即將於月底舉行,此次選舉可視為兩派人馬的熱身賽,隱約可以嗅出暗中較勁的味道。 昨日當選的縣黨代表分別是(依抽籤號次):林金鋼、蔡錦海、黃延良、蔡允澄、莊瓊華、葉和樂、陳佩嵐、董倫擇、許自勤、許嫈嫈、張閩政、李詠柳、黃淑珍、蔡建福、吳候偉、陳國泰、陳金雄、翁郭梅、楊世發、胡允朝、萬玉華、趙詩姿、許亞仁、楊忠石、王澤生、王文鑫、翁國平、蔡明珠、呂振亞、許燕潭、王炎明。 金門縣黨部表示,新當選的黨代表將於本(五)月二十八日票選出縣黨部執行委員、評議委員,當天黨員也將票選縣黨部主任委員、全國黨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