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防杜大陸垃圾污染金門海域吳成典促政府處理
針對中國大陸垃圾污染金門海域和沙灘,並可能引發傳染疾病,縣籍立法委員吳成典經向行政院提出書面質詢,建請政府應予正視,統合相關單位處理,並透過管道向中國大陸當局反映,要求加強環保觀念,以防杜垃圾污染生態。 立委吳成典指出,金門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大陸九龍江口,與廈門市隔海相對,每年農曆四月至八月間吹起的西南季風,連帶的把中國大陸廈門的海上垃圾吹到金門來,包括瓶瓶罐罐的醫療廢棄物、死豬、死狗等動物屍體,以及數以萬噸的垃圾,嚴重污染金寧鄉慈湖堤外沙灘及金沙鎮大東山海灘景觀,並發出陣陣惡臭,讓居民擔心會引發傳染病。 他表示,慈湖是金門著名賞鳥地點,更因海岸線上,仍留有諸多戰役遺跡,成為觀光客到金門參訪必到的景點,大東山海灘亦是如此,兩地均屬於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然由於該處人力有限,雖然金門縣環境保護局、金寧鄉及金沙鎮環保隊員全力協助清運,但面對持續漂流的垃圾,仍是力不從心。 吳成典指出,維護環境清潔,保障人民健康是政府的責任,面對中國大陸漂來的海灘垃圾問題,環保署實應成立專案小組,補助經費,統合衛生署、內政部營建署及金門縣政府,研擬具體清運計畫,畢竟以金門地區有限的環保人力,實無法清理完數以萬噸的垃圾。 他並建請政府應透過管道,向中國大陸當局反映,要求加強環保觀念,防杜垃圾漂流入海,從治標與治本雙管齊下,來共同維護金門潔淨的海灘與自然的海洋生態景觀。
-
廈門愛樂藝術總監鄭小瑛談土樓回響
因為身為客家女兒,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鄭小瑛對於以閩西山歌素材為音樂基調、反映客家人奮鬥發展史的交響詩篇「土樓回響」,有著較一般人更為深刻的體會與感情。 鄭小瑛的故鄉在閩西永定縣。父親鄭維是1916年考上第二批庚子賠款的公費留美學生,也是當時第一批從永定大山裏走出國門求學的客家子弟。 地處福建西部山區的永定縣,是聞名遐邇的「土樓之鄉」,土樓數量之多,結構之奇巧,歷史之悠久,堪稱世界之最。客家土樓主要有三種典型:五鳳樓、方樓、圓寨,具有充分的經濟性,良好的堅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禦性,獨特的藝術性等多種優越性。 遷移到異鄉以客居地為家的「客家人」,為了防禦盜匪搶劫和騷擾,同宗族的人相邀,合夥修建了一座座封閉式土樓,每戶都是一家數代同樓而居。凝聚著客家人智慧的土樓,也成了客家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精神的展現。 二○○○年十一月,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於客家人的祖地福建龍岩舉行,為迎接該盛會,鄭小瑛決定用現代的交響樂來表現古老的土樓文化、客家精神,於是邀請了少年時代曾在閩西生活過的作曲家劉湲,以客家的歷史文化為素材,創作一部頌揚客家精神的「土樓交響樂」,並由香港崇正總會、世界客家研究會會長鄭赤琰定名為「土樓回響」,而這首「土樓回響」也獲得了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 以閩西山歌素材為音樂基調的交響詩篇「土樓回響」長達三十七分鐘,共分五個樂章:「勞動號子」、「海上之舟」、「土樓夜語」、「碩斧開天」、「客家之歌」,把客家人當年從中原逃亡遷徙到南方的苦難經歷,和他們來到客居地聚族而居,齊心協力辛勤拓荒建新家的苦難生活歷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展現人在他鄉異國的客家兒女,懷念故鄉的土樓情思。那親切委婉的客家山歌旋律,氣勢恢弘的銅管樂,伴隨著富有客家特色的大鑼大鼓,在鄭小瑛熱情洋溢的感性指揮下,一次次地震撼著觀眾們的心靈。 由劉湲作曲、鄭小瑛指揮,反映客家人奮鬥發展史的交響詩篇「土樓回響」,在創作技法上,將西方交響樂的表現形式與中國民族音樂直接融合在一起,中間穿插了閩西山歌王的演唱和客家樹葉吹奏表演,使東方古老神秘的土樓藝術與西方現代浪漫的音樂藝術融為一體。 「土樓回響」第Ⅰ樂章為「勞動號子」,主題淳樸真摯,銅管與打擊樂以一唱一和的方式體現了勇氣與力量,「客家自古出中原,鬥轉星移往南遷,心齊同把土樓建,勞動號子穿雲天」,訴說的正是一脈相傳的客家精神。 第Ⅱ樂章「海上之舟」,表達為了生存,客家人不得不離鄉背井飄洋過海向外發展的無奈。「迎風鬥浪涉重洋,血汗造就客家郎,生死全憑真勇氣,一曲山歌牽肚腸」,展現了在滔天巨浪中拚死搏鬥的客家英雄形象。而一曲「過番歌」,更道出了無盡的牽掛,字字讀來都是血淚,「阿哥出門往南洋,飄洋過海出外鄉,祝哥身體愛保重,保重身體得安康,人爭口氣佛爭香。阿哥出門往南洋,二人情份愛久長,堂上雙親我孝順,一切事情我擔當,親哥在外莫思量。阿哥出門往南洋,妹有言語祝親郎,親郎賺錢愛寄轉,家中還有老爺娘,離鄉背井望春光」。 第Ⅲ樂章「土樓夜語」,是一首深情的夜曲。「土樓有方也有圓,月兒常缺也常圓,祖地改顏親人喚,清風明月寄思念」,樂曲彈奏的是兒女們與母親的遙相祝願、萬里相思。 第Ⅳ樂章「碩斧開天」,所謂「盤古碩斧開天地」,客家人亦如此。充滿動力的曲調,表現了客家人生生不息、勇於開拓的大無畏精神和魄力。中段抒情委婉,象徵客家人崇文重教,尊祖朔根的細膩感情。 第Ⅴ樂章「客家之歌」,是一首沉緩的三拍子進行曲。從遠到近,雄渾有力、堅韌不拔地頑強交響,表現了客家人團結一心,合力拚搏的頑強精神。
-
育英托兒所推出母親節系列活動親子同樂
又到了溫馨的五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母親節、表達對媽媽的愛,昨日育英托兒所舉辦慶祝母親節系列活動,推出「為母搥背」、「奉茶」等項才藝表演、親子同樂遊戲,小朋友又唱又跳的演出,無形中拉近了親子間之距離,精彩演出,讓家長與子女沈浸在一片歡樂氣氛中。 育英托兒所慶祝95年母親節活動,昨日上午九時在該所活動中心溫馨展開,全所師生與學生家長近百人熱烈參與,系列活動推出「為母搥背」、「奉茶」、「洗足」、「帶動唱」等項親子同樂遊戲活動,向母親表達敬意歡度母親佳節快樂。 小朋友演出連串的才藝表演表達母親的慈恩浩蕩,撫育子女的辛勞,最後也安排向媽媽們獻上一朵康乃馨,讓媽媽們深感窩心,無形中拉近了親子間之距離,家長也熱絡參與,透由連串的才藝表演,親子同樂,精彩演出,家長被小朋友天真歡樂氣氛感染,掌聲熱烈,托兒所內也洋溢著溫馨的歡樂氣氛,讓幼生小朋友提前歡度快樂母親佳節。 家長高興與子女們一同參與親子活動,現場譜出一幅幅合家歡的畫面,也為童年親子同樂的情境留下永遠回憶。
-
中正國小想念旅行與水共舞
樂聲縈縈水飆舞|前後、高低、右或左;童音朗朗足隨韻|蹦跳、避閃、擺又扭。中正國小親師生的校外教學及「想念旅行」,不但在社服館見習了金門的公共福利服務,也從館前的水舞,體驗了休閒活動的妙趣。 配合生活課程的「休閒活動」和「公共福利服務」兩個單元,中正國小二年六班的師生及家長,一行人約四十餘人,在授課期間,專程到社福館進行校外教學,讓學習活動成為一場知性、感性兼具的溫馨五月|想念旅行。 中正國小的陳舒怡老師說:想念旅行的深層意涵就是師生情誼的惜緣及紀念之旅。在下個學年,學生就要接受重新編班(同班同學將變成同校同學);因此老師和學生希望藉由這樣的想念旅行,留下美好的回憶,並由家長也相隨左右。 這次的想念旅行,親師生在社福館中,見識到金門的兒童、青少年、婦女福利、殘障協會等人民團體和社福組織,瀏覽了政府當前的福利政策。小朋友雖然不能全盤明白所見所聞,卻可以先在腦海中建構一些印象。 這一場與水共舞的想念之旅,結局就是親師們帶著新鮮、刺激的笑意,滿載而歸。
-
廈門愛樂迷人音符風靡浯島
因為二年前縣長李炷烽的一席話,「讓砲聲消除,樂聲飛揚」,促成了昨晚廈門愛樂樂團與金門鄉親一場美麗的約會,在廈門愛樂樂團的精湛演出下,不論是「鹿港廟會」的熱鬧激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綿蜜糾纏,或者是「土樓回響」的百轉千迴,都成了昨夜金門島上最迷人的音符。 由廈門愛樂樂團擔綱演出的「當『土樓』在美麗的海島金門『回響』」─廈門愛樂「2006相約在『金』」音樂會,昨(十三)日晚間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演出,吸引滿場聽眾,中國大陸知名的廈門愛樂樂團,以氣勢磅礡的交響樂音提前和鄉親歡度溫馨的母親節。 廈門愛樂樂團一行九十人,係由被西方媒體稱為「世界最佳女指揮家」的鄭小瑛指揮帶領,來金盛大演出。除昨晚外,今(十四)日晚上七時三十分起,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還有另一場交響樂表演。另外,今(十四)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在金門縣文化局視聽室舉辦音樂講座「大師與愛樂者的對話」;下午一時三十分至四時三十分,在金城國中辦理青少年管弦樂研習活動。 昨晚的音樂會中,縣長李炷烽、夫人吳麗鳳、台北市立國樂團團長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團長陳澄雄伉儷、教育局長盧志輝、文化局長李錫隆與地區各界人士近千人,前往欣賞廈門愛樂樂團精湛的演出。 縣長李炷烽對於廈門愛樂樂團來金演出,展開熱情臂膀歡迎,他認為,金廈文化交流日趨頻繁,象徵著砲聲已遠、樂聲飛揚年代的到來,目前地區已有五、六百位學子參與管弦樂團的學習與深造,廈門愛樂樂團的來訪,對地區音樂的發展更是一大助力,他期望過去音樂沙漠的島鄉能消失,代之以歌舞昇平的新金門。 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鄭小瑛則強調,因為二年前縣長李炷烽期望「砲聲消除、樂聲飛揚」的一番話,讓她決心來金,傳播音樂的種子,她也提到加上教育局長盧志輝、課長許能麗的盛情邀約,共同促成了金廈同台的盛事。 昨日演奏曲目包括膾炙人口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何占豪、陳鋼曲)、交響詩篇「土樓回響」(劉湲作曲),還有根據閩南歌仔戲音調素材創作的「鹿港廟會」(鮑元愷曲)、「北京喜訊到邊寨」(鄭路、馬洪業曲)等,金門縣合唱團也參與演出,精采的表演,博得滿堂采。 成立不到八年、卻已享譽中外的廈門愛樂樂團,在現任藝術總監、首席指揮鄭小瑛的領導下,1998年9月9日在廈門舉行首演,已在大陸八省二十五市進行了巡迴演出,為聽眾帶來了包括古今中外一百四十多套不同曲目的五百一十八場精彩的音樂會;特別是表演時,經常採取邊講邊演的「鄭小瑛模式」,更使剛剛接觸交響音樂的聽眾倍感親切和受益。除了首席指揮鄭小瑛外,樂團副總監、常任指揮王鈞時、首席客席指揮林濤也都有傲人的指上功夫。 昨日演奏的交響詩篇「土樓回響」,源自於世界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的構想、並由劉湲作曲,充份彰顯客家土樓和客家精神。一問世便得到了音樂界的關注,更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的共鳴,在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首演後,感動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這部作品獲得首屆中國大型器樂作品「金鐘獎」的唯一金獎,也是大陸樂壇近年收穫的最具影響的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 鄭小瑛,將這部作品帶到了日本、美國,以及香港、北京、上海、重慶、西安等三十來個城市演出,均得到了廣泛的讚譽,特別是它的最後一個樂章「客家之歌」,無論在日本或美國都由當地合唱團參與互動歌唱,每每形成熱烈的高潮,也成為音樂會中最令人回味感動的一幕。
-
湖小體操隊厚繭練就成飛雁杜正勝好感動
騰凌身輕巧|如雁燕去來;重繭爭光彩|翻滾吧!女孩。金湖國小體操隊昨天為教育部官員及各新聞媒體演出空翻及高低槓。部長杜正勝檢視小朋友手上的厚繭,為她們的苦練表示感動。 杜正勝表說:小朋友的體操表演乾淨俐落,動作標準。教練讓我看過了女孩子們的手|都結繭了!這就是苦練的成果。他說:臺灣有一部紀錄片叫︽翻滾吧!男孩︾,內容是描述一群小朋友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向目標努力,看了讓人很感動。如今,各位就是|翻滾吧!女孩。 參加這次演出的小選手有陳燕玲、蔡雁琳(全能、平衡木和低單槓第三名、地板第四名、跳箱第五名)、蔡錦怡、蔡宜妮、劉曉芸、劉姿雨、張婉韻(平衡木及跳箱第一名、平衡木第四名)、蔡佳珍(平衡木第一名及第三名、跳箱第二名、低單槓第六名、全能第四名及第六名)、楊鈺婷(全能第五名、跳箱第四名)。她們在教練梁萍和黃宗瑞的調教下,過去三年,已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一級組或二級組中,創造了美麗的成績。全隊的三年成績分別是全國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二名。 昨天傍晚,蔡雁琳、蔡佳珍等九名女孩為杜正勝等表演地板和高低槓,在一個接一個,一次又一次的翻滾中,搏得了滿堂彩。 湖小的體操在克難中成軍,成績卻表現得很亮麗,讓全國體操界刮目相看;甚至被高雄縣、屏東縣等以體操為發展重點的縣分列為重要的對手。不過,湖小校長和教練們表示,金門體操的發展仍有很大的不足,最需要的除了設備外,還要有國中階段教練。好不容易培養好基礎的選手,未來升上國中之後,還必須延續下去,才能大放光彩;體操選手的黃金階段,是在十五、六歲左右。 限於設備的不足,選手只能進行一級和二級的訓練,其中有幾個人的水準不比陸選手差,但三級以後,除了空翻,還必須加入轉體、複合走、橫走、直走等各種變化,具有很大的危險性。若沒有百分之一百的安全措施,選手只要摔過一次,就不敢再練了;用目前的場地,完全無法訓練。 目前,湖小的場地尚缺少海棉坑、滑車::等。為了準備十月分的比賽,今年暑假,湖小的選手一定得到大陸進行移地訓練,否則就無法在三級比賽中與人爭競。所需的經費問題,已由福建省政府委員陳滄江向各部會爭取,預計要七、八十萬元新臺幣。陳滄江昨日也在現場;關於移地訓練的經費,他說會有好消息。 設備的問題,等體操館建成之後,將可獲得解決;但缺少教練和年度常訓的經費,才是問題的核心。梁萍和黃宗瑞等人表示,最好將體操館納編於縣立體育館之下,由體操館禮聘四名教練(國中階段二人、國小二人),並以金門全縣做為體操選手培養和選拔手的搖籃。 陳麗玉表示,為了紮根體操運動,湖小每個年級都有體操課,以後還將培養幼稚園的種子教師,讓幼生可以先練練基本動作。體操運動,絕非只是少數選手的專利。 當小朋友表演體操時,陳麗玉在簡報中提及體操發展的困境;金門縣教育局長盧志輝也在場。杜正勝表示,詳細的問題,可以和教育部體育司長何卓飛聯絡及說明。 杜正勝看完表演後,除了肯定湖小選手苦練有成之外,還勉勵她們要繼續努力,藉體操運動,讓身體更健壯,腦筋更靈活,將來變成國家的選手,到世界去爭光。 他還要小朋友們一定要相信:體育好,書就一定讀得好!希望她們不但體操要好好練,書也要好好練,兩者要同時兼顧。
-
五個孩子的媽覃惠宣是位不凡的新移民
五個孩子,三樣組態;二重婚姻,一種母愛!金門有一個擁有五個孩子的新移民,她的身份是生母,也是後母|她的五個孩子,有不同的爹或媽,但她都一樣的疼。能被後夫孩子喚一聲媽,不禁就要熱淚盈眶。 這位新移民叫覃惠宣(見左上圖/張建騰攝),她的丈夫(後夫)有兩段婚姻,她自己也有兩段婚姻,她自己在大陸有一段不如意的婚姻,育有兩個孩子;嫁到金門,後夫原先就有兩個孩子;兩人結婚後,又共育了一個孩子。兩人的聯集是三段婚姻和五個孩子。 覃惠宣說:我並不是自誇,我真將他們視如己出。我是五個孩子的媽媽,你們說我偉不偉大! 覃惠宣是婦女會的一次聚會,表白自己的處境。她並不把當後母或當五個孩子的媽媽看成是一種壓力。她說,她甘心為丈夫照顧他和前妻所生的孩子,並與自己親生的三個孩子一視同仁。 五月是歌頌母愛的季節,覃惠宣就是一個願意扮好母親角色的新移民;她覺得既然與後夫因愛結合,不但要照顧好兩人共同的結晶,還要把兩人前一段婚姻所生的子女們照顧好。 她覺得後夫與其前妻生下的一子一女,非常懂事;出門必會面告她這個母親。當他們第一次開口叫她媽媽時,她熱淚盈眶;以後仍時時有所感動。 ︽顏氏家訓︾中說:「後夫多寵前夫之孤,後妻必虐前妻之子:::」,這是中國人對後母的刻板印象,只要能超越這種刻板印象,就是不凡。母愛向來是最具體的偉大;「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更是人性的光輝。
-
金城社造中心健康體能趣味競賽熱鬧登場
由金城社區健康營造續辦健康體能趣味競賽活動,昨天假縣立體育場熱鬧登場,縣長李炷烽與來自各鄉鎮社區志工同歡共樂,看到各鄉鎮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快樂心情組隊參與活動,讓活動在大家熱烈參與下順利完成喝采,希望透過系列健康運動推動,帶動全民天天運動的熱潮,讓本縣社區健康營造的參與者活力與精神得以充分展現。 為積極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工作,落實「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的目標,來自各鄉鎮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包括有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等二百多位社區天使、志工,昨天一早齊聚縣立體育場之室內籃球場展開健康體能競賽,縣長李炷烽、省府秘書長翁明志、金門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劉家芳、縣議員許華玉、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陳天成、縣衛生局長陳天順及金城衛生所主任均到場同樂。 縣長李炷烽與來自各鄉鎮社區志工同歡共樂,看到各鄉鎮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快樂心情組隊參與活動,讓活動在大家熱烈參與下順利完成喝采,希望透過系列健康運動推動,帶動全民天天運動的熱潮,讓本縣社區健康營造的參與者活力與精神得以充分展現。 縣議員許華玉指出志工服務是不計酬勞,犧牲奉獻,希望縣政府能多多照顧,下次辦活動希望衛生局能編列預算,讓各鄉鎮社區天使都有自己一套隊服,展現出各隊的團隊精神與活力,縣議會將盡量支持讓預算通過。 衛生局局長陳天順致詞時希望透過相互觀摩、參與,讓社區健康營造精神深植人心,並在社區深耕。他也強調,促進全民健康是衛生局及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希望透過系列健康運動推動,帶動全民天天運動的熱潮。 大會首先由五行健康操表演拉開序幕,隊伍皆盡情展現自己的創意健康操,來自各鄉鎮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及由金城鎮各社區組隊,總計十二支隊伍共計二百多位社區天使、志工展開各項運動競賽活動,現場一陣陣熱情掌聲及加油聲,為趣味競賽掀起溫馨、動人氣氛。 昨日活動內容有趣且健康帶勁,包括有「肺活接力」、「一心一意」、「步步高升」等趣味項目,每項優勝隊伍並獲省府秘書長翁明志頒獎表揚,趣味競賽總冠軍隊伍是北門社區志工隊、亞軍金沙鎮社區天使隊、季軍前水頭社區志工隊;活動中縣衛生局也配合推出戒煙拒菸衛教宣導,強力推出「健康的事就要你來插手」,金門地方法院檢察署加強宣導反賄選,彰顯政府查賄、反賄決心,台電公司金門區營業處也藉機教導媽媽做好節約用電撇步,金城消防分隊分發宣導資料加強防火宣導,讓活動熱鬧氣氛加溫。
-
金門婦權會推出文化交流園遊活動
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昨日上午假縣立體育館後方廣場舉辦「世界心‧金門情」文化交流園遊活動,吸引不少大陸、外籍新娘攜家帶眷前往同歡、話舊,也提前渡過溫馨的母親節。 「世界心‧金門情」文化交流園遊會,安排地區婦女舞蹈表演、卡拉OK歡唱、摸彩活動,衛生局也設有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查,而最吸引大小朋友目光的,是二、三十個各國特色小吃攤位,如:涼拌干貝珠、八珍豆腐圓、紅豆米茲粑、廈門沙茶肉串、涼拌三絲、酒釀甜湯、蝦餅、魚餅:::等,讓這些來自異國的外籍新娘朋友們,有機會共聚一堂,談心話舊。 會場上,除了看到許多大陸、外籍新娘或抱或揹著小孩參加外,也有婆媳相偕出席,或是由老公陪同參加,場面十分溫馨。對地區不定期舉辦系列關懷活動,大陸、外籍新娘都相當感動、開心,而對金門的各項福利措施,大家也頻頻表示肯定。 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鄭倪佩輝、總幹事唐麗輝表示,地區新移民家庭的比例越來越高,外來文化也順勢衝擊著本地文化,為促進族群融合,特別舉辦「世界心‧金門情」文化交流園遊活動,希望藉由活動的交流,從這些新移民家庭的身上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地方風俗民情和美食文化,進而促進文化的融合,在不同文化中尋找相似之處,以解決因文化的不同而產生的社會問題。 鄭倪佩輝、唐麗輝等人除向在場婦女朋友祝賀母親節快樂外,也鼓勵大陸、外籍新娘走出家庭,多參加社會活動,更希望以後不只是看到大陸、外籍新娘出席參加,也能看到全家共同參與的歡樂畫面。 也帶著子女參加園遊會活動的社會局代局長黃雅芬則表達政府對大陸、外籍新娘照顧的重視,也呼籲鄉親能把大陸與外籍新娘當做是自己的女兒,多多疼惜、照顧,也盼望她們能全心投入金門這塊土地,好好照顧家人。 黃雅芬也對鄉親的若干不正確觀念提出說明,她表示,部分人以為外籍新娘子女在各項發展上會較差,並不正確,以優生學來說,其實應該會更好,她指出,根據瞭解,外籍新娘子女在小學一、二年級前,語文方面可能較本地子女稍遜,但三年級以後,這種差別現象就不會存在。 由於地區大陸、外籍新娘人數已達一千二百多人,其中大陸新娘八百多人,外籍新娘四百多人,為充份照顧大陸、外籍新娘,黃雅芬提到,縣府刻正積極爭取成立外籍配偶福利服務中心,希望為大陸、外籍新娘做更完善、全面的服務與照顧。 黃雅芬也肯定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於民國八十九年成立後,積極對大陸、外籍新娘提供各項服務,也透過爭取多元就業管道,協助外籍新娘教育子女、加強語文能力。成立於民國八十九年(西元二○○○年)十二月的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係以「服務社會、倡導兩性平權、爭取婦女權益、改善婦女環境」為宗旨。五年多來,在人力、經費有限的狀況下,仍然熱熱鬧鬧地舉辦了「婦女學苑」、「知性講座」、「秋之饗宴」、「法律諮詢」、「家暴個案管理」等活動與服務,同時更有專為外籍新娘而進行的訪視伴讀服務、個案管理、各類講座及文化交流、「外籍配偶服務之家」等等活動;去年更獲得勞委會全國執行多元就業方案績優單位表揚。
-
金寧鄉后沙社區發展協會正式掛牌成立
金寧鄉后沙(嚨口)社區發展協會,昨日掛牌成立,這也是金寧鄉第十二個成立的社區發展協會。首屆理事長許明吉大力推銷一條根、貢糖獨特的地方產業,期望透由協會組織的運作,能爭取更多的資源,來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也促使兩個村落更緊密的情誼與和諧。 這項掛牌儀式,於昨日下午四時在后沙舉行,村民以「家有喜事」的心情,熱絡參與活動,現場並有茶會,歡迎來賓和鄰舍的鄉親,許多外地的后沙(嚨口)女兒也帶著家人回娘家,整個社區有如辦喜事般的熱鬧。 縣府社會局代局長黃雅芬也代表李縣長祝福該社區發展協會的成立,來服務兩個村落的鄉親。議長謝宜璋也偕同議員楊永立、李沃士、許華玉到場祝賀。金寧鄉長李文俊和鄉代會主席陳成勇帶領鄉公所社會課長王四川、課員李文理、許國泰來幫忙張羅,協助活動的進行。 議長謝宜璋也誇讚后沙有一項地方美食,就是蚵乾包肉粽,小時候經常可以吃到嚨口阿姨親手包的肉粽,獨特的美味,讓他迄今還是相當的懷念。他也期望后沙、嚨口的地方土產能有發展,縣政府、議會和鄉公所也願意提供協助。 李文俊喜見金寧鄉又多一個社區成立發展協會,聚合社區居民的力量來參與地方事務,關心地方建設。他說,目前不管是中央補助地方或是縣政府提供各項補助社區的經費,按規定都要透由協會的組織來執行,因此,唯有成立社區發展協會,才能「師出有名」的向中央或是地方政府來爭取經費,推動社區事務。他希望該會成立後,聚合居民的熱忱,發揮組織運作的力量,為社區居民做更多的事,提供更好的服務。 陳成勇也期望相關單位能補助多一點經費,協助起步較晚的后沙(嚨口)社區發展協會來推動會務,服務鄉親。 在村民的掌聲中,理事長許明吉與來賓一同為該會揭牌,展開組織運作。現場也端出多項蚵仔酥等地方美食,也有卡拉OK,洋溢著喜慶的熱鬧氣氛。
-
廈門愛樂樂團一行拜會李縣長
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指揮鄭小瑛等一行六人,昨日下午前往金門縣政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強調樂於協助金門音樂發展,將助金門青少年管弦樂團未來成立的師資提供。 廈門愛樂樂團昨天上午由藝術總監鄭小瑛率領,小三通到金門展開交流演出,為第一個到金門表演的中國交響樂團,受到金門縣長李炷烽的歡迎,雙方都希望以樂聲取代砲聲,讓美好的音樂飄揚在金廈海峽。 廈門愛樂樂團一行九十人,是應金門縣政府邀請,在昨日上午由廈門搭乘小三通班船抵達金門,這是樂團繼二零零四年七月間推派代表應邀到金門指導青少年管弦樂團後,第二次到金門,但卻是首次全團到金門演出,受到金門音樂協會拉紅布條歡迎。 縣長李炷烽昨日下午三時,在縣政府特別接見樂團藝術總監鄭小瑛、副總監兼常任指揮王鈞時、首席客席指揮林濤、行政總管黃春峰、辦公室主任朱志凌等,感謝他們把音樂帶來金門。 鄭小瑛懷念兩年前到金門訪問時受到熱情的接待,她說,這次到金門,特別實踐諾言,把二零零一年榮獲中國首屆金鐘獎唯一金獎、由劉湲作曲的交響詩篇「土樓回響」呈現給金門民眾,還有梁祝協奏曲、中西名曲,樂團是傾巢而出、傾囊把最美妙的音樂送到金門,落實李炷烽縣長所提出以樂聲取代砲聲的號召。 她說,「土樓回響」由廈門愛樂樂團帶到了日本、美國、香港及大陸北京等三十多個城市演出,均得到熱烈回響和讚譽,預定今年十月間經港澳地區中轉到台灣演出,這次是先到金門熱身表演,期待未來能直航台北演出。 廈門愛樂樂團除了曾跨海到金門指導,隨著小三通的便捷,金門青少年管弦樂團團員經常利用寒、暑假到廈門接受指導,縣長李炷烽十分感念廈門愛樂對金門的關愛,為金門播下音樂種子。 八年前成立的廈門愛樂樂團,為中國第一個民辦公助的職業交響樂團,至今已演出了五百多場交響音樂會,與數百位國內外著名音樂家合作過,積累了近一百五十套交響音樂會的曲目,今年被廈門市民投票選為廈門市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廈門愛樂樂團昨晚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演出,音樂會名稱訂為「當『土樓』在美麗的海島金門『回響』」─廈門愛樂「二零零六相約在『金』」音樂會。此外,鄭小瑛將於今(十四)日上午十時在金門縣文化局主持音樂講座「大師與愛樂者的對話」,與地方音樂老師交流座談,廈門愛樂部分團員則將指導青少年管弦樂研習活動。 而鄭小瑛也對於金門學生好學,家長熱情,留有相當深刻印象。她並對金門朋友對音樂學習的熱情,表示值得廈門老師的學習。
-
美國之音前進金門採訪小三通議題
美國之音中文部記者楊寶利,昨前進金門採訪,除就小三通議題專訪了縣長李炷烽,並順道訪問了前往縣府拜會的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鄭小瑛。 楊寶利是於昨日下午二時二十分,在金門縣政府行政室新聞課課長傅仰土陪同,針對小三通試辦五年多來,有關旅客進出、貨物、人員往來交流等,專訪了縣長李炷烽。 李炷烽指出,小三通讓隔閡半世紀的金廈恢復連結,這是必需的趨勢。而小三通自民國九十年啟動,今年已進入第六個試辦年頭,雖然進出人數由第一年的二萬多人,到去年的五十餘萬人次,但台商只是中轉,並沒有真正帶給金門生活消費的商機,且中央對於小三通的試辦沒有發展的誠意,在人員上對於身分有所限制,這違反了憲法平等原則,因此,小三通試辦至今,還有許多不符民意的需求,是期待中央開放幅度擴大,有中轉金門才有生機。 他並認為,只要持有中華民國護照的,就應該可以透過小三通進出兩岸,這是金門最大的期待。但中央總是在兩岸築起一道高牆,做沒有必要的必要設限和規定,就像貨物不能中轉。因此,只有讓人來人往,貨物自由中轉兩岸,金門才能有生機,否則,無異像「空中樓閣」。 李炷烽也以小三通試辦五年多來,自己走過每一階段,覺得感受深,例如兩岸郵件快遞,對岸已準備好了,只是我方關稅總局一再拖延,讓人一點也看不出中央對小三通更開放的誠意。 他也以金門到對岸,原本二十公里的距離,但卻走了二千公里,是強調兩岸交流不是壞事,交流往來有助彼此走向和平和穩定。對於小三通試辦的效益問題,李炷烽認為有一點點的效益,例如象徵兩岸來往的讓敵意漸失,對封閉離島的金門下一代在視野和胸襟開闊,不再侷限小島,均有很大的幫助。儘管在經濟效益雖然不大,但金廈近在咫尺、一衣帶水,金門未來的發展受大陸影響會遠比台灣來得大。 李炷烽也指出,現階段兩岸小三通是我方去對岸的人多,大陸來金旅遊的少,這是事實。但也有人蓄意要破壞小三通,認為小三通造成金門資源流失,但他個人覺得,這是金門經濟力量的延伸,有了小三通這個窗口的打開,也期待大陸東南九省市觀光人潮引進金門,讓金門觀光與經濟更開展。 至於兩岸未來如果真的大三通,對金門小三通是否造成不利影響?縣長李炷烽認為,兩岸大三通是必然趨勢,他個人樂見大三通的實現,畢竟兩岸關係又向前進展更好,在金門以發展觀光為主軸,每年大陸有一千多萬人次到廈門旅遊,去年一年大陸去香港旅遊民眾有一千二百萬人次,只要大三通啟動,在相互需求前提下,來金門觀光只要有一成,對金門經濟活絡自然有所助益和帶動。 李炷烽也指出,金門地方小,雨量稀少,水資源不足,電力靠火力發電供應成本高,發展工業根本不可能,在歷史的偶然下,金門保留了戰場神秘感和獨特的軍事資源,只能賣觀光,如果能將戰爭資源變成觀光賣點,一定能吸引不少中外遊客的前來金門觀光旅遊。 他也強調,兩岸不應該再有戰爭發生,世界上也不能再有戰爭,因為戰爭造成的對方傷害,受害的也是本身自己,因此,戰爭不應該存在,他個人和金門縣民也都反對戰爭。 對於舉世聞名的金門高粱酒話題,李炷烽強調,金酒不但是金門重要的生命線,也是國家寶貴的資產,半世紀以來,中央只會收取大量的金酒繳稅稅收,但從來不曾將它當做國家資產協助促銷,對於二年前金城廠發生火災,金酒公司損失不貲,但中央財政部等連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也沒有,在稅拿了大部分,實在令人感慨。慶幸的是,金門高粱酒在大陸通過了商標註冊,金酒也在廈門、泉州、福州設點,在金門高粱酒品質不亞於大陸茅台酒、五糧液,實在希望大陸消費者和各界多多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