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門瞭望》到古寧頭看「海上兵馬俑」四百年蚵田
特約主筆:李金生 金門縣政府產業發展處攜手社區、業者自3月起推出5條農村特色遊程,在沉浸式的過程中深度體驗金門聚落的獨特風情與魅力。其中,一條路線是漫遊古寧頭人文遺跡與下海體驗蚵民辛苦日常的「古寧戰地石蚵聚落探險趣」。 金門縣志記載,明萬曆癸未年間(1583年),進士李獻可自大陸福建同安、惠安一帶引進花崗石條的牡蠣養殖,開啟金門養蚵的先河。如今,大金門自後浦南門海以迄湖下、古寧、后沙、瓊林、劉澳、浦邊、洋山、西園和小金門雙口、上岐一帶,沿線羅列大、小蚵田,形成海岸特殊地景與聚落文化氛圍,其中又以古寧頭最具完整性。 2006年金門縣李氏宗親會組團赴大陸謁祖,金寧鄉長李文俊等人與會,還專程到奉祀李獻可的家廟致祭,感念先賢昔日傳授插石養蚵技術,造就今天浯洲養蚵產業,澤被萬千後人的事蹟。 1994年,曾有地質與水文學者抵金考察,調研報告指出金門北海岸后江灣一帶泥灘地富含有機質,最適合甲殼類和牡蠣等灘塗生物棲息,這也是瀕危海洋生物,史前「活化石」鱟的最佳繁衍環境條件。縣府因此在2000年陳水在縣長主政時,畫定古寧頭西北海域800公頃潮間帶為全國唯一「鱟」保育區。 做為昔日人丁旺盛,開枝散葉海內外的古寧頭聚落,村民世代「以海為田」遍插蚵樁養殖,綿延不絕的壯觀蚵林,也曾被軍管時期來金參訪的外賓讚譽有如「海上兵馬俑」,允為福建沿海最獨特的地景之一。 大陸福建舊泉州府轄下的同安、惠安,乃至於閩、廣交界的詔安一帶都有蚵田,「海上牧場」放眼十分遼闊,肥美的海蚵被視為營養價值極高的「海中牛奶」,深獲消費大眾歡迎。 2017年12月,來自廈門的「中國新天國際會展企業公司」員工一行87人,在金門縣水試所員工的導覽下,魚貫走進古寧頭北山蚵田,一睹「海上兵馬俑」壯觀地景,同時也在北山出海口撿拾來自對岸的垃圾,在和煦的冬陽下,共度一個不一樣的金門假期。這是小兩岸近年最有溫度,也最接地氣的交流紀錄之一。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群做為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海外石材展組團機構員工,在得知雙腳踐踏的灘塗區曾是「金門戰役」國共激戰的海域時,也有感而發說道「和平真好!」對自己能悠閒走過海灘,望著一水之隔的廈門海濱樓影,感覺特別的幸福和美好! 近年來,作為有「石蚵仔故鄉」之稱的金寧鄉,每年以當地的石蚵、小麥兩大經濟作物為主題,推出內容豐富的「小麥石蚵文化節」,吸引全島各地鄉親和遊客報名參加外,也有返鄉僑親專程與會,堪稱地方一大年度盛事。 讓遊客實地下海體驗,一直是遊古寧蚵田最有感的地方,金寧鄉公所曾於北山出海口舉辦「古寧親子笑蚵蚵~來當一日蚵農吧!」活動,鄉長楊忠俊偕鄉親一起體驗「粒粒皆辛苦」的蚵民日常,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事,年年登場的「千人剖蚵」盛大場面,更是攻占各大媒體版面。 陳福海縣長關心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在縣務和專案會議中一再提示,人文與歷史內涵共融結合與觀光發展的重要性。此次預定展開12場的特色農業體驗活動,也被視為新成立的縣府產發處出手之作,期待在委外機構與地方團體、聚落的協力合作下,為未來類似的主題活動起一個好開頭。
-
金城鎮代會鎮務考察多處工程 籲重視品質與施工安全
金城鎮鎮民代表會召開「第十三屆第十二次臨時會」,十五日議程排定進行視察金城鎮轄區內建設發展狀況,代表會主席郭永隆及多位代表,與金城公所主任秘書許世丞等人,共同前往了解轄區內多處公共工程的建設狀況,並針對現場所看見的情形,聽取公所說明與提出各自的建議。 第十三屆金城鎮民代表會第十二次臨時會,開議時間為四月十四日(星期一)開始,至四月十六日(星期三)為止。15日排定議程為鎮務建設考察,由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代表陳天成、林金英、蔡宗儒、倪于媃等多位代表出席,並在金城鎮公所主任秘書許世丞、建設課長汪揚、民政課長蕭天沛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工程現地進行考察,了解現況。 15日的鎮務考察,先後前往視察「中正國小側門通學步道改善」、「安和公園聯外道路(民權路三十巷一弄至民權路七十巷十一弄)拓寬暨排水改善工程」以及「後豐港來鳳宮周邊排水改善」等工程,另外泗湖社區民眾陳情自宅建築工程及公共社區衝突的陳情案件,與會代表也利用下鄉考察機會,前往實際現勘了解。 中正國小側門每當放學之際,學生與接送車輛眾多,行人安全備受考驗,該處通學人行步道甫完成不久,但近期發現步道鋪面有碎裂情形出現,細究原因是因石板路面不利於熱溶膠鋪面的咬合,因此若有車輛壓過極易造成龜裂破碎。金城鎮公所說明,將會研擬更有效的方式進行修復,另與會代表有提出新式材料的建議,公所也會納入考慮,找出最合適的方法。 安和公園聯外道路擴寬在年後展開施工,目前進度已先行將一旁原有停車格之植草磚排除,後續進行管線埋設,及整體路面開挖,預計將在七月完成;後豐港來鳳宮每遇暴雨必定淹水,造成民眾怨言,公所刻正進行排水動線、深度的探查,以利後續工程施作,金城代表會15日利用下鄉機會,前往實地聽取公所簡報及了解現況;而民眾陳情自宅興建,因其下有水溝行經希望能予以移除,公所方面將報請縣府於下週派員邀集公所、建築師會勘,尋找解決辦法。 15日出席的代表對於各項工程的建設,也希望公所能重視工程品質與施工安全,務必將其完善,以帶給鎮民更為優質的生活環境。 第十三屆第十二次臨時會,十六日為最後一天的議程,排定的議程為:進行一、審議鎮公所提案。二、審議代表提案。三、審議人民請願。四、臨時動議等議程後,正式閉會。
-
移民署新住民家庭教育活動 傳遞照護宣導與手作樂趣
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金門縣服務站日前辦理一場「居停留法令宣導暨家庭教育」的活動,邀請「小芬手作工作室」負責人邱智芬教導新住民彩繪蛇年開運擴香石,並結合金門縣衛生局照管專員陳力全對新住民宣導長期照顧服務,讓新住民朋友於手作活動中,瞭解長期照顧服務提供的項目及服務。 移民署金門服務站表示,邱智芬來自廈門,與臺灣籍的配偶結婚後就選在金門定居長達二十年了,目前在沙美開設「小芬手作工作室」,擅長各種手作藝術,也常受邀擔任金門地區各公、私部門的活動講師,教導手編繩、多肉植物水泥盆DIY、蝶古巴特風格拼貼及彩繪擴香石。擴香石原料為表面有毛細孔的矽藻土、石膏粉或礦石,能使滴入之精油香氣更加散發,配合今年蛇年,這次活動彩繪蛇造型的擴香石,增添開運運勢。 金門縣衛生局照管專員陳力全則向與會者說明,長期照顧服務是針對預期或已達六個月以上無法生活自理的民眾,提供各種照顧及服務。另外,在活動中也向在場新住民分享長照2.0制度及其服務內容與資源介紹,例如聘有外籍看護工家庭如何使用長照服務、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認識失智症及其服務資源,更提供1966長照專線給在場有需要的新住民朋友使用。 金門縣服務站站主任鄭明昌表示,不論是被照顧者本身或是家屬,在長期照顧過程皆承受極大心理及經濟壓力,可使用政府提供長期照顧服務資源,減輕長照負擔。另外,移民署持續推動各種多元文化活動,幫助來自不同背景的新住民朋友及家庭更快適應及感受這片土地的溫暖。
-
疑精神不濟 駕駛擦撞路樹與圍牆
4月15日下午13時5分許,一名李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沿環島北路由金沙鎮中蘭往沙美方向行駛,疑似精神不濟,於環島北路四段警光會館路段,擦撞對向車道路樹及斗門營區圍牆,導致車頭及前擋風玻璃毀損。事發當時,斗門營區陳姓士官長聽見撞擊聲響,立即偕同營區官兵施以援救並通報警消,警消獲報後迅速到場處理及協助送醫,駕駛人經酒精測試,並無酒駕情事,僅身體擦挫傷,目前在金門醫院治療,肇事責任由警方調查中。 金湖分局提醒用路人,車禍意外屢屢發生,除了酒後駕駛之外,精神不濟就開車上路也可能導致車禍,而這些意外是可以避免的,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況,不可精神不佳仍開車上路,才不會導致遺憾發生。
-
湖小大班畢業生完成登山夢 成功登頂太武山
為讓孩子們在幼兒園階段畫下難忘且具意義的句點,金湖國小附設幼兒園日前舉辦「太武山登山挑戰」活動,邀請全體大班畢業生參與,並由教師與家長共同陪伴。在藍天與翠綠山林的見證下,孩子們一步一腳印,成功登上太武山頂,不僅挑戰自我、突破極限,也為幼兒園學習旅程增添難忘的回憶。 金湖國小位於太湖畔,遙望太武山。平時孩子們在操場遊戲時,總會望向遠方山頭,童稚地發問:「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爬那座山?」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深深觸動了教學團隊的心。於是,老師們開始籌劃一場結合自然體驗與畢業教育意涵的活動,讓孩子們用自己的雙腳,走向夢想中的「遠方」。 在活動當天,一大早,孩子們在老師與家長的陪伴下整裝出發。雖然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但每個人都背著屬於自己的小背包,精神抖擻地迎接挑戰。途中,孩子們在山林步道上觀察植物、聆聽鳥鳴,也學習調節體能與情緒;當有人覺得疲累時,夥伴間一句「加油!」成了最好的鼓勵。 幼兒園老師表示,此次登山活動的重點並不在於「登高望遠」,而是希望孩子們透過真實的感官體驗,學習面對挑戰、克服困難,並從中建立自信與自我肯定。尤其在彼此扶持、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更能培養孩子們珍貴的人際互動與團隊精神。 家長們則紛紛表示,能看到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一段艱辛旅程,是最好的畢業禮物,也讓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充滿信心。 登頂後,校長陳佩玉親自頒發「攻頂證書」給每位畢業生,並在山頂向孩子們祝賀與勉勵。她表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透過登山過程中的自我挑戰與團隊合作,不僅讓孩子收穫勇氣與堅持,也象徵他們準備好迎接下一個學習階段的挑戰。 陳校長也特別感謝教師團隊的用心規劃與家長的全力支持,讓此次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她指出,幼兒階段是人格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期,金湖國小幼兒園一直重視0到6歲教育的多元性與生活化,透過自然、藝術、遊戲與體驗課程,讓孩子在探索中學習,在行動中成長。 此次「太武山登山挑戰」活動,不僅是畢業前的一次特別紀念。更是陪伴孩子在成長路上穩健前行,勇敢迎向屬於自己的新旅程。
-
烈中會考祈福 全校考生前進奎閣祈求考運順利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國中教育會考,烈嶼國中於會考前舉辦「九年級會考祝福活動」,以主題口號「會考開鴻運,烈中挺你行!」串起醒獅獻瑞、師長祝福、祈福儀式與溫馨贈禮等,用行動為九年級學子注入滿滿勇氣與祝福。 烈中會考祈福活動於朝會時間揭開活動序幕,全校學生整隊入場,精神奕奕地集合完成,由教師與家長們共同見證這場為九年級同學祈福加油的活動,現場氣氛溫馨,一道道目光都蘊含著最深的祝福,送給九年級的同學們,在春光煦煦、充滿希望的四月晨曦裡,烈嶼國中校園洋溢著一股鼓舞人心的力量。 會考祈福活動,由全國冠軍的烈中醒獅隊帶來祝福表演,醒獅翻躍跳躍、鼓聲震天響起,不僅為整場活動注入滿滿的活力,更象徵著喜氣與吉祥降臨烈中考生。每一下鼓點,都像是在告訴學子們:「我們相信你,一定行!」接著,由家長會會長林長竣、校友會會長蔡金爵、榮譽會長李良財、校長與各處室主任接連上台致詞。他們或感性、或堅定地向學生們送上祝福,「只要堅持到底、你們的努力不會白費,全校師長與家長們永遠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 烈嶼國中指出,此次活動也獲得金門縣文化局的支持與鼓勵,特別致贈每位學生一份奎閣魁星爺應試文具袋,內含筆、尺與祝福卡等實用小物。文具包不僅象徵知識與工具的加持,也是一份來自縣府的祝願,願孩子們手握夢想,筆書未來。 活動尾聲,由會長們與學校師長準備祈福用品,前往金城市區奎閣向魁星爺進行莊嚴的會考祈福。在家長會與校友會用心規劃之下,會長與師長們依循古禮,準備考試祈福用品,焚香敬拜魁星爺,並由家長會會長林長竣帶領全體祈福成員,宣讀功名祈福文疏,文疏一紙,香煙裊裊,所有的期盼與努力都化作無形的力量,隨風傳遞上天,願魁星爺庇佑烈中每位考生順心如意、獨占鰲頭。 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表示,這場融合傳統與創意的會考祈福活動,不僅是一場對考生的精神鼓舞,更展現出烈中深厚的人文關懷與全校動員的教育力量。
-
在地草本結合高端保養技術 金門農工展現技職創意實力
國立金門農工為推動新興科技教育與創意生活應用結合,近日辦理「科技美學—天然微萃草本實驗室」研習,共45位師生熱情參與,在製皂浪漫工坊黃瓊慧老師專業指導下,學員手作「一條根冷感舒緩乳液」、「珍珠微囊精華液」與「精品香氛」等天然保養品,現場學習氣氛熱烈,香氣四溢、技術與美感兼具。 此次課程特別選用金門在地常見草本植物「一條根」,並融合薑麻油、丁香油、冬青油等具有舒緩效果的成分,搭配乳化與調香技術,調製出具有冷感舒緩機能天然乳液,呼應金門濕熱氣候與長者日常保健需求,讓師生更深刻理解在地植物並結合生活應用。 課程中的「珍珠微囊包覆技術」,製作出視覺吸睛、結構精巧的微囊型精華液,廣泛應用於高端市場商品中,在百貨公司各大化妝品櫃位販售的美妝品牌皆隨處可見,此技術穩定性高,並可延緩有效成分釋放,提升產品質感與附加價值,讓學生體會到「原來高端專櫃的技術,也能在課堂上親手實現。」 此外,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精品香水調香體驗」,課程導入香水三段式國際調香邏輯,開放參與師生使用多款香氛精油進行個人喜好香水調配。從前調柑橘香,到中後調花果木質層次及定香,師生在操作中不僅學會分層與平衡,更感受到香氣如何傳遞記憶與情感,課後紛紛驚嘆:「原來香水真的可以自己做,而且還能像精品一樣好聞!」 金門農工校長吳志衍表示:「本校致力於打造兼具科技力與設計力的學習場域。新興科技美學研習不僅是跨領域學習展現,更可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技術如何與地方特色、產業創新接軌。我們也期待未來將這樣的實作課程延伸到中小學端、走進社區、創造屬於金門的特色品牌。」 校方表示,金門農工長期以來積極推動實作導向與跨域融合的課程設計,期盼透過創新教學,培養學生具備未來產業所需的技術能力與創意思維。無論是結合地方特色的一條根應用,或是導入化妝品產業的高端製程技術,皆是為了讓學生在實作中看見產業鏈條、理解產品價值,進而提升學習動機與職涯探索的可能性。未來也將持續結合中央資源與地方優勢,深化技職教育的內涵與廣度,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教育品牌。 校方指出,此次活動為教育部國教署補助之「前瞻基礎建設—高級中等學校新興科技教育遠距示範服務計畫」系列研習之一,研習過程中也培訓學生協助場地佈置與製作輔助,展現出教學現場的參與熱度與協作精神,同時也顯示金門農工扎根在地、實作創新、設計導向的技職美學教育成果,而課程研習所開發的學生自製成品也將於金門農工本年度5月21日至5月26日升學博覽會展示,屆時歡迎地區民眾撥冗蒞臨農工禮堂展場,給予農工指導鼓勵。
-
小小消防員夢想啟航 醫遊館攜手消防隊溫暖啟動外展服務
消防車的鳴笛聲,對孩子而言不再只是遠方的回音,而是一段可以親身參與、親手觸摸的夢想旅程。由金門縣政府主辦、中華青年公共事務倡議協會承辦的「金湖托育資源中心-醫遊館」小小消防員體驗營-外展服務活動,於4月13日正式啟動,首站在金城鎮熱鬧展開,接著走入金寧鄉,吸引超過百組親子家庭踴躍參與,為金門注入溫暖的學習氛圍。 此次活動以「從遊戲中學習安全」為主軸,讓0至6歲幼童能透過實際體驗和互動探索,培養危機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活動內容結合消防知識與體驗遊戲,包括穿戴消防裝備、操作滅火器、模擬逃生路線,並邀請金門縣消防局隊員現場指導,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勇敢與應變。 醫遊館主任陳靜儀表示:「我們辦這些活動,不是為了追求活動成效或數據,而是希望創造更多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擁抱、信任、相伴的時光。真正的學習,其實常常發生在奔跑的腳步與笑聲裡。」 活動現場除了消防隊專業人員外,還有醫遊館年輕的志工團隊全程陪伴孩子進行遊戲與教學,引導孩子在互動過程中認識火場逃生的重要性,也讓家長實地感受托育教育結合生活安全的實踐方式。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孩童們戴上小小消防帽、滿臉期待與興奮,許多家長則表示:「這是孩子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消防車與設備,看著他們充滿勇氣的模樣,我們也被感動了。」 活動中還有一段溫馨插曲,由中華青年公共事務倡議協會理事長特地準備現炸「雞排」慰勞消防隊辛勞,由金香樓複合式餐飲精心料理、親送至分隊,表達對守護居民安全的消防人員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隨著活動展開,醫遊館的消防教育外展服務陸續走入金湖鎮、金沙鎮,期望讓更多家庭有機會參與這樣寓教於樂的互動體驗。醫遊館也將持續結合在地資源,規劃更多融合教育、安全與親子互動的特色活動,讓每一個金門家庭,都能在這座島嶼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與幸福記憶。
-
金森金事四月講座將帶民眾探索金門岩層中的故事
金門植物園金森金事友善環境行動系列講座,4月訂於4月27日辦理【石在金彩-金門地質的故事】講座,邀請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林英生到場分享。該活動訂於今(17)日上午9時起受理網路報名,每場次可核發環境教育人員時數,額滿為止,報名可掃描QRcode(如圖)連結報名,若有相關疑問可於上班時間電話洽詢。 金門植物園指出,4月份金門植物園的《金森‧金事》友善環境系列講座,邀請各界一同聆聽講師轉譯岩層的語言,挖掘深埋在金門地下的精彩故事,活動場次時間如後: 4月27日(星期日)上午9時至11時,地點為金門植物園生態教室。主題【石在金彩-金門地質的故事】講座,講師為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林英生,並將帶領民眾探索金門的岩層與地質分布。講座開放30位名額,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報名參加。 4月27日(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30分,地點為太武山玉章路步道,主題是【岩料觀察家】講座。講師林英生將帶領大家進行岩石踏查走讀,透過實地觀察裸露的岩石搭配講師的專業解說,讓民眾認識金門常見的岩石長相,以及各自隱藏什麼含意。講座開放20位名額,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報名參加。
-
社區團體法規王全民挑戰活動兌獎截止至4/18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舉辦「社區團體法規王·全民上線來挑戰」活動,自3月17日開跑以來,受到廣大民眾熱烈響應,社會處於4月1日於該處以電腦隨機抽獎方式抽出中獎者共100名,並同步螢幕側錄以示公平、公正,並於4月2日上午10時,將中獎名單公布於金門縣社區培力育成中心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4dV6aL)公布。 社會處指出,此次兌獎時間為114年4月7日(星期一)至4月18日(星期五)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請於上班時間領取),兌獎地點為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請洽社會行政及鄉親科承辦人李社工),請中獎民眾於規定兌獎時間攜帶手機(出示手機粉絲專頁按讚證明)及身分證件前往社會處兌領(星期六、日不兌領),逾時未領取獎品者視同放棄。 本次抽獎活動,參加有獎徵答者計1,317人,排除未達滿分、基本資料不詳實及重複者,參加抽獎者計1,032人,中獎者共100名,社會處公布得獎姓名及身分證後四碼,名單如下: 【philips 50型4k google tv顯示器】1名:蔡○宏8667。 【金酒禮券5,000元】2名:周○珍6963、孫○華5637。 【金酒禮券3,000元】5名:洪○諭5384、張○團5535、蔡○琪7543、黃○忠8612、許李○寬5623。 【金酒禮券2,000元】5名:黃○玲1485、蔡○純7000、李○玉8851、周○蔭0481、李○証9286。 【金酒禮券1,000元】10名:李○慧2376、林○勇7220、莊○盛6682、陳○媛2239、洪○來5577、李○輝0222、洪○軒1747、洪○馨1784、施○琳6097、洪○君0552。 【雙層提鍋】20名:陳○0081、李○峻2529、張○蓮0890、翁○地4344、劉○華8780、邱○霞5518、薛○蔓8401、洪○甄8699、劉○馨0626、陳○雨3653、劉○杰7628、許○鶴5255、王○羨6854、吳○瑾1527、王○劍3122、林○斌6501、方○瑮7214、蔡○蕎7058、林○燕4214、陳○雯8618。 【304手提冰壩杯】37名:蘇○玉7261、黃○吟2748、陳○君4233、李○鶯7409、邱○治5240、王○心5599、曾○淇1245、張○固2924、楊○蘭3220、李○脩9597、徐○5062、翁○鳳4232、周○卿8845、唐○富4621、吳○諦7609、王○容5892、蔡○慶5922、王○蕙8289、馮○勛2269、董○霞2291、陳○成6260、朱○安1643、李○萍7732、張○展6550、林○豔2423、李○怡9606、高○友3081、歐○佩4127、顏○安5004、洪○萱4525、林○娟0226、陳○蕙3151、王○美4406、劉○瑜4315、莊○芳1220、范○輝6442、李○珊5027。 【旅行用折疊提袋】20名:鄭○琴2249、李○寧8304、李○軒9866、成○萍2987、蔡○嚴1327、陳○德3580、陳○欣4148、薛○嵐3369、陳○雲7061、呂○卿6357、黃○偉4182、楊○蓁5208、翁○云5450、林○2574、莊○旖3315、薛○群1056、楊○晴3089、楊○文5319、蔡○澄9870、羅○補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