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防範清明掃墓引發火警打火弟兄警戒
清明節掃墓追懷祖德,連日來金城消防分隊除加強分發家戶防火宣導單等作為,並呼籲民眾出門前水桶或保特瓶攜帶適量的水,燒完冥紙後臨走時,將殘火澆熄,金城消防分隊同時將派遣水箱車至金城地區各主要墓區巡邏及警戒,並提供民眾燒熄冥紙殘火之水源,需要的民眾可直接向執勤同仁拿取使用。 今(四)日為清明節,金城消防分隊提供民眾燒熄冥紙殘火之水源之時間及地點包括:省政府後方:上午十時至十一時。冠軍瓷磚旁:中午十一時至十二時。歐厝村旁:下午二時至三時。延平郡王祠:下午三時至四時。金三角餐廳旁:全天供應。有需要的民眾可直接向執勤同仁索取使用。 金城消防分隊長詹智超指出,清明節時分,緬懷祖先,地區民眾已陸續撥冗祭祖,以感念恩德,金城消防分隊籲請民眾在祭祖出門前,能以水桶或保特瓶攜帶適量的水,燒完冥紙後臨走時,將殘火澆熄,以防止星星之火發生林木火警及影響祖墳周圍之自然景觀。 而在公墓掃墓時,可善加利用縣立殯儀館製妥之鐵製金紙桶,避免冥紙飛揚,若在山中或農田附近時,可用鋤頭將雜草清除相當範圍,並挖個較深的土洞再行燒冥紙,同樣可達到減少冥紙飛揚之效果,金城消防分隊連日來也加強家戶分發防火宣導單及各項救火整備作為,詹智超特別提醒民眾在掃墓時不任意燒雜草、不隨意丟煙蒂、不放爆竹煙火、不忘收拾垃圾,期望在民眾配合的共識下,讓往年清明節過後地區處處可見一片焦黑的景觀不復出現,讓春天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色繼續美化我們的住居環境。 記者許加泰/金寧報導 清明節為慎終追遠的傳統優良習俗,消防局依據以往清明期間火災發生數據統計,山林火災發生率均較其他月份高出許多,金寧分隊加強清明掃墓山林火災之防範,呼籲民眾配合防火,以預防災害於未然。金寧消防分隊指出,為防範清明節期間民眾掃墓,因燃燒冥紙、燃放鞭炮,而引起林野火災,除了加強清明節各項防火宣導工作,並於轄區各墓地及易發生災害之場所特別加強為民服務及防火宣導等一連串宣導活動,包括,於墓地現場加派消防人力及車輛警戒,防止野火餘燼引燃; 提供民眾熄滅焚燒冥紙餘燼之水源,宣導民眾注意熄滅火種、火星;並結合轄區相關單位,於各墓地加強雜草清除,減少起火源,及火災預防工作。 金寧消防分隊表示,火苗總因無心而起,防災總是有備而得,呼籲民眾清明掃墓應隨時提高警覺,勿亂丟煙蒂、任意燒雜草,燃燒冥紙應確實熄滅餘火後,始可離去,離去時並請將火種熄滅,切勿因一時的疏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金寧消防分隊也結合義消完成各項山林滅火裝備、器材及人員之整備,希望在充份的事前準備及民眾充分配合之下,防災工作更能徹底,落實將災害減至最低。 記者洪志慶/烈嶼報導 清明節已至,烈嶼地區各墓地陸續出現掃墓祭祖人潮,烈嶼消防分隊於清明期間結合烈嶼義消分隊與婦女防火宣導隊烈嶼組於轄內民眾公墓展開清明期間擴大墓地防火宣導,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宣導活動來避免火災發生。 烈嶼消防分隊分隊長石兆珀率同烈嶼義消分隊長林萬塔與婦女防火宣導隊烈嶼組組長洪梨花等一行,昨日起前往轄內各主要墓地及烈嶼民眾展開清明期間擴大墓地防火宣導。 防火宣導隊伍先於民眾公墓入口設立消防服務站、分送水袋、懸掛清明防火宣導標語,然後並深入墓地各角落與掃墓民眾致意,並散發宣導單,提醒民眾整理墳墓時勿任意焚燒雜草,焚燒火燭紙錢後應注意熄滅火種及火星,以免火災發生。在防火宣導告一段落後,石兆珀等一行人仍絲毫不敢大意,除實施山林防火巡邏勤務物、民眾公墓警戒外,並於現場提供民眾水源。 烈嶼消防分隊指出,清明掃墓祭祖是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習俗,然而,這段期間亦是消防人員最忙碌的時候,因為往往因民眾掃墓燃燒紙錢不慎,引發山林田野火警,造成無謂損失。為避免山林田野火警的發生,並減少火災損失,消防分隊不斷的推廣消防常識,加強民眾防火警覺,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烈嶼消防分隊呼籲民眾,在清明期間掃墓祭祖應小心火燭,焚燒紙錢後應將殘火餘燼撲滅始可離去,以免火災發生。烈嶼消防分隊也將持續針對轄內各墓地展開清明期間擴大防火宣導活動,希望透過一切的努力來達成「零災害」的消防願景,讓民眾渡過一個免於火災威脅的清明佳節。 記者洪志慶/烈嶼報導 烈嶼消防分隊於昨日至西口國小辦理防災演練,結合員工舉行自衛消防編組演練及消防人員搶救演練,傳授防火及逃生常識,指導員工實地進行火場逃生體驗滅火器、操作及心肺復甦術等搶救災害、預防火災、緊急救護等演練,讓學生及教職員工留下深刻印象,期使實際情況發生時能充分將危害損失降到最小。 烈嶼消防分隊同仁在隊員戴紹恩帶領下,辦理這項防災演練,第一階段是消防常識講解|火場逃生之要訣,拒用瓦斯鋼瓶之宣導,清明掃墓之注意事項及居家防火注意事項,尤其是清明節在即,為預防民眾因掃墓不慎而發生火警事件,隊員戴紹恩特別提出「四不二記得」|「雜草不亂燒」、「煙蒂不亂丟」、「冥紙不飛揚」、「爆竹不燃放」;「記得滅餘燼」、「記得收垃圾」等訣竅提供民眾。 第二階段是心肺復甦術之操作|救護技術也使用在一時,一但有重要事件之發生,心肺復甦術就是救人的秘訣,如果在黃金六分鐘之內實施心肺復甦術急救的話,很可能就因此救活一個生命。 火場中致命的往往是濃厚的煙霧,烈嶼消防分隊特別「創造」了煙霧逃生教室,讓西口國小全校師生體驗火警發生時該如何逃生,火場內伸手不見五指的,逃生要採抵姿勢,沿牆壁及地板逃生。 戴紹恩強調,演習的目的在於防患未然,希望透過實務操練,建立正確的防火觀念,並學習如何在火災發生時逃生,期使實際情況發生時能充分將危害減至最小。
-
環保局研訂「環保多用心、垃圾變黃金」資源回收計畫
為鼓勵本縣全體軍民一同投入環保行列,養成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之良好環保習慣,金門縣環保局研訂「環保多用心、垃圾變黃金」資源回收行動計畫,預定從下(五)月中旬起實施,採「回收資源與廚餘,有機會得大獎」的獎勵方式,以回饋配合資源回收者,希望能達到減少地區的垃圾量,增加垃圾資源回收再利用,營造地區潔淨的自然環境的目的。 環保局這項「環保多用心、垃圾變黃金」資源回收行動計畫實施的期程,將自下(五)月中旬至九十四年一月下旬止。該局將從本(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展開密集的宣導,結合各鄉鎮公所清潔隊巡迴各社區舉辦宣導說明會,凡出席者每戶並可獲贈一只資源回收袋與一個廚餘回收桶。 關於回收資源與廚餘發放摸彩券的方式,環保局指出,凡是民眾收集之資源回收物品,交由鄉鎮公所清潔隊或該局指定場所回收,其中,紙類五公斤;寶特瓶一公斤(約二十五支);塑膠容器類一公斤;鋁罐類零點五公斤;鐵罐類三公斤;鋁箔包或紙盒包一公斤;玻璃瓶五公斤(約十支);燈管三支;乾電池一公斤。符合上列任何一項贈送摸彩券一張。而民眾將廚餘交鄉鎮公所清潔隊回收一次,亦可換取集點券一張,集滿五張集點券,可向各該局或鄉鎮公所清潔隊換取摸彩券一張。 至於抽獎將分為四次,平均約兩個月一次,每張摸彩券只限參加當次抽獎一次。抽獎地點於環保局會議室或各鄉鎮公所,中獎者將於抽獎日三日內在金門日報、環保局網站(http://www.kepb.gov.tw)公佈。 得獎人應於每次兌獎期限內(約在抽獎日二十天內),憑摸彩券正本及身份證正本至環保局領取,逾期未領,視同棄權;偽造摸彩券經該局查證屬實者,取消獲獎資格並移送司法機關;若獎品逾期未被兌領,獎品則繼續累積至下一次抽獎;得獎獎品不得要求轉換現金或其他商品;獎品依所得稅法相關規定辦理所得扣繳;該局保留更換等值獎品及變更活動內容或終止活動的權利。 而抽獎獎品包括:電冰箱、平面電視、洗衣機、組合音響、旋風大烤箱、溫熱開飲機、電磁爐、高級腳踏車、高級涼風扇,及環保宣導品等,每期抽出的獎品約有五百四十個。
-
防金融犯罪到銀行開戶需拍照存證台銀金門分行配合財政部要求已開始實施
配合財政部四月一日起全面實施銀行新開戶拍照存檔措施,台灣銀行金門分行上個月建置完成架設數位相機或網路攝影機正式上路,一般民眾也都願意配合辦理開戶拍照的手續,認為這樣可以減少金融犯罪。過去只要拿身份證,本人到現場就可以開戶,現在多了照片,對存款戶更有保障。 為防範人頭戶金融犯罪,財政部要求銀行辦理存款開戶時,應予以拍照,採新存戶開戶留存影像方式辦理,台灣銀行金門分行在今年三月底前建置完成,並已全面啟用實施。目前,台灣銀行分行營業廳服務台均裝設有錄影機設備,只要調整鏡頭就可對新存戶開戶留存影像,絕不會干擾客戶。 台灣銀行金門分行指出,新存戶開戶留存影像的過程十分簡化,客戶只要在服務台填寫資料時,對著鏡頭看一下即可被數位相機鏡頭拍下「大頭照」,過程可以說「不知不覺」,也不會增加新存戶任何麻煩,經拍下大頭照將與印鑑等一起永遠存檔,至於,數位相機鏡頭的影像則保存六個月。 金門分行表示,未來再走向電腦化,行員在電腦上叫出客戶資料時,照片也同時在螢幕上跳出以資辨認。開戶拍照對人頭戶的氾濫將有遏阻作用,對存款戶更有保障。尤其,以前作業上就常常遇到客戶帶著上頭是十幾年前照片的身分證到銀行開戶,照片和本人的相貌看起來有所差異,使銀行辨認增加不少困擾。現在開戶多了照片,對存款戶而言將更有保障,同時,將有效減少金融犯罪。
-
週末桌球排名賽優勝名單出爐
金門縣九十三年週末桌球排名賽昨日下午假金城國中體育館揮拍競技,縣立醫院的陳根雄與金城鎮王麗娟分別拿下社會組男、女單打冠軍;中正國小傅思瑋、古寧國小李冠蓉取得國小男子組、女子組第一名。 昨日下午假城中體育館展開的週末桌球第三週排名賽,在經過激烈競爭後,優勝選手名單分別出爐! 社會男子組第一名縣立醫院陳根雄、第二名地政局翁志雄、第三名金城國中張浩然、第四名金湖國小林賜福。社會女子組第一名金城鎮王麗娟、第二名金城國中董姿俐、第三名金城國中李昂。國小男子組第一名中正國小傅思瑋、第二名中正國小傅俞維、第三名金湖國小葉重佑、第四名金湖國小葉政佑。國小女子組第一名古寧國小李冠蓉、第二名金湖國小吳慕萱、第三名金湖國小楊芸;第四名中正國小莊翕筑。
-
小小音樂家聯合音樂會新生代展現音樂才華秀成果
由金門縣立文化中心、金城國中、雅韻樂坊主辦的「小小音樂家聯合音樂會」,昨日晚間七時三十分起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推出有鋼琴、小提琴獨奏、小提琴二重奏、長笛三重奏、金城國中弦樂團演出,是吸引許多愛樂聽眾踴躍到場聆賞,共度音樂紮根的美好夜晚。 這場並由金門縣政府指導,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協辦,音樂種子樂團承辦的「浯洲菁音.明日之星」小小音樂家聯合音樂會,昨晚演出時,包括金門縣政府計畫室主任楊肅池、金城國中校長李再杭、音樂種子樂團團長梁明玲等人,也與到場二百多位觀眾欣賞了地區音樂生力軍的成果展現。 這場音樂會,參與演出的成員除了有音樂老師和音樂種子樂團成員,並有地區優秀的音樂學子展現平日訓練成果。演出節目推出有鋼琴、小提琴獨奏、小提琴二重奏、長笛三重奏、四手聯彈、金城國中弦樂團室內樂演出。演出曲目有:獵人之合唱、結婚進行曲、南都夜曲、菩提樹、舞曲、拉佛莉亞舞曲、巴古達的酋長、嘉禾舞曲:::等。
-
金寧寧園藝文中心將陸續推出十五項動靜態藝文活動
在文建會補助經費下,金寧寧園藝文中心將陸續推出十五項動靜態藝文活動,藉由美術、陶藝、音樂、舞獅、紙粘土、舞蹈、民俗技藝的研習活動,來傳承傳統藝術並培養藝術人才;透過結合社區廟會慶典活動、自然古蹟文化之旅來增進人與人、社區與社區的感性生活。 文建會於今年度補助新台幣一百萬元,由金寧寧園藝文中心籌畫一系列的藝文活動,包括:(一)管樂隊研習班:辦理青少年管樂隊研習活動,研習地點在寧園藝文中心。(二)兒童歌仔戲團研習:扶植兒童歌仔戲團傳承研習及演出,研習地點在湖埔國小。(三)兒童鼓樂隊研習:辦理兒童鼓樂器研習活動,研習地點在古寧國小。(四)陶藝藝術創作營:辦理社區陶藝創作研習,地點在金寧中小學。(五)舞獅陣研習班:辦理舞獅傳承研習及演出,地點在寧園藝文中心。(六)現代瑜伽研習班:辦理現代瑜伽舞蹈研習及演出,地點在寧園藝文中心。(七)社區藝文才藝巡迴研習班:辦理各項藝文及手工藝研習:巡迴金寧鄉六大社區(六場次)。(八)兒童打擊樂研習班:扶植兒童打擊樂團傳承研習及演出,地點在金鼎國小。(九)端陽舞風情:辦理全縣社區舞蹈交流及休閒活動,活動地點在金寧中小學寧園藝文中心。(十)紙粘土雕塑藝術研習營:提供民眾學習創作紙粘土雕塑藝術活動,活動地點在寧園藝文中心。(十一)暑期陶藝藝術營:辦理社區陶藝創作研習,地點在金寧中小學。(十二)美術才藝藝術營:辦理水彩研習班,地點在金寧鄉圖書館。(十三)中秋節系列活動:提倡鄉民正當休閒歌唱活動,地點在寧園藝文中心。(十四)民族舞蹈研習班:辦理民族舞蹈研習及演出,地點在寧園藝文中心。(十五)大自然知性之旅:辦理鄉民生態野鳥欣賞巡旅,活動地點在慈湖。 文建會除了補助寧園藝文中心推動執行一系列藝文活動,同時也補助新台幣二百萬元,做為充實改善寧園藝文中心內部展演設施的經費。寧園藝文中心主任委員楊瑞松感謝文建會的提供經費,讓該中心能依九十三年度地方文化館推展鄉土文化、藝文活動及經營管理計畫,籌畫舉辦一系列藝文活動,豐富民眾的生活。 楊瑞松指出,該展演藝文中心,三年來辦理各項藝文活動,在這期間雖遇到許許多多困難與盲點,但透過文建會與縣文化中心的輔導協助,參與台省各鄉鎮展演設施辦理研習觀摩的經驗及辦理一連串的活動心得,從摸索之中慢慢釐出可循的營運模式,從鄉公所到經營管理委員會都有共識,希望能在文建會大力支持下,盡全力推展該鄉藝文活動,讓藝術文化落實於民眾生活中。 楊瑞松表示,九十三年度計畫著重於傳統技藝研習活動,結合金寧鄉學校場地及藝文工作者辦理各項藝文活動,內容涵蓋知識性、教育性、藝術性、生活性、休閒性等等文化傳承活動,希望透過各類文化的活動,能讓民眾從生活學習中,產生文化意識觀念上的認知,進而體認自身是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文化的創造者,培養社區居民熱愛藝術、認識文化,建設金寧鄉成為一個富而好禮、文質彬彬的新藝術文化鄉。
-
影像四月天攝影展有請鄉親觀賞
由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辦,金門縣攝影學會承辦的「影像四月天攝影展」,昨日起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第一展覽場展出五十三件由黃建銘等三人走訪兩岸創作的攝影作品,歡迎各界把握展期踴躍到場欣賞攝影藝術之美。這項並由金門縣政府指導的「影像四月天攝影展」,展期自四月三日起至四月十六日止。展出的攝影作品有黃建銘、姚水泉、陳森照三人提供的人物、景觀、山水、建築等題材的作品攝影寫生,前往一觀就能像親自造訪攝影地點、景物的親近。
-
民生老照片特展重回文化中心亮相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辦的民生老照片巡迴鄉鎮特展,在巡迴過烈嶼鄉、金沙鎮、金湖鎮、金寧鄉後,昨日回到金門縣立文化中心第二展覽場展出,計展出文化中心精選、蒐集的民生老照片百餘幅,歡迎鄉親踴躍前往觀展,以透過鏡頭的管窺,重溫一下先輩所走過的路,尋回已逝的過往,並且從過去啟發未來,讓世界聚焦金門,同時讓地區民眾更深化對鄉土認知。 這項民生老照片巡迴鄉鎮特展,是自九十三年三月六日起至四月八日止,巡迴地區各鄉鎮展出,烈嶼並列為首站出發。特展是由金門縣政府指導,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辦,金城鎮公所、金湖鎮公所、金沙鎮公所、金寧鄉公所、烈嶼鄉公所協辦。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也鼓勵鄉鎮公所員工、學校師生及民眾踴躍到場參觀欣賞。 老照片巡迴各鄉鎮特展,是於三月六日至十一日在烈嶼鄉體育館展出;三月十三日至三月十八日在金沙鎮公所五樓展出;三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金湖鎮圖書館展出;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一日在金寧鄉圖書館展出;四月三日至八日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第二展覽場展出。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指出,在歷史洪流的激盪下,風雲變幻,滄桑浮沉,時間卻總也不能倒流,過往的軌跡,進展的梗概,除了影像瞬間外,似乎很難再去尋覓消逝了的歲月印痕。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費了很多時間,透過很多關係,蒐集了金門一些塵封了數十年的舊照片,這些刻記金門過往歲月的罕見絕版影像,不少都是首度面世的「稀世珍寶」,是大家共同的記憶。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並指出,這些老舊照片,彌補了軍管時期金門沒有照相機,鮮少留下影像空窗期的缺憾,紀錄了近百年來的金門風塵和歲月鼻息,文化中心特別挑選出普羅庶民的精彩照片,以年代來分類,公開陳展,希望大眾回味、細嚼。而在世紀回首,撫今溯往,透過鏡頭的管窺,讓大家有重溫一下先輩所走過的路,尋回已逝的過往,並且從過去啟發未來,讓世界聚焦金門。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任李錫隆指出,文化中心用心搜尋金門的老照片,是企圖勾起大家最真最美的回憶,藉由鏡頭寫生探視浯島往事,來一齣浯島「思想起」的老照片巡禮。並以懷舊的心情看待這些文化資產,以感恩的心情回顧過去的歲月痕跡,並從老照片中看出金門的新視野。他並強調,老照片雖為舊世紀的產物,卻如同歷史的窗口,每一幀照片都在訴說不同的故事,讓人從中追溯著金門來時路。在這些珍貴的鏡頭中,我們跌入歷史的迴廊裡,緬懷著共同記憶;同時穿越了時空隔離,於心靈深處與前人交會,在時光隧道中分享典藏生命的悸動。 李錫隆指出,老照片充滿舊時的記憶,卻典藏豐富的新視野,讓我們倒轉舊時光,共同感受古浯洲的驚奇,見證老金門的風華。金門老照片,寫滿昔日的歷史,讓人在文字記述之外,重捨舊時的回憶。而隨著豐碩的視覺記憶,我們一起邁入新世紀,緬懷浯島往事,擁抱仙洲風華。蒐集老照片,典藏老金門,在新世紀裡喚醒原味的感動,讓鄉情與記憶在春天裡共舞。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民生老照片巡迴各鄉鎮特展,計劃源起於金門縣政府以「文化立縣」為重要的縣目標,當前努力推展各項文化建設,以培養縣民文化素養,並揭示「文化本土化」的理念。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肩負推動、維護金門文化的重大責任,極力於地方老照片的蒐集,不但適時的保留了地方文化,更具體的提供了人們欣賞地方文化、藝術的興趣。
-
金湖國小戶外教學活動
金湖國小校長陳麗玉昨帶領六年級學生進行一趟戶外教學之旅,參觀金門縣畜試所及林務所,讓小朋友體驗大自然與人工結合之美,更加入了人文情懷,學生藉由學習單的教學內容與景點的對照,更加深了對在地金門的認識,渡過一個知性的兒童節。 金湖國小這次戶外教學活動,昨日上午八時展開,在校長陳麗玉的帶領下,學生第一站參觀金門縣畜試所,安排學生聽取簡報、參觀資料館,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很認真的作筆記,又多認識許多動物,讓小朋友了解地區的動物自然生態資源,進而愛護生態,才能永享青山綠水的環境。接著走訪林務所,帶領學生深入觀察自然生態,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學生認識周遭環境,並利用鄉土教學資源,配合各科課程,培養多元化學習方式,經歷一趟輕鬆有趣知性之旅。 整個參觀行程中,各班導師也暫當解說員,向同學們進行講解,而大家也動手填寫學習單,將整日的收穫紀錄下來,在歡樂與知性的氣氛下,結束戶外教學行程,不僅讓學生體驗大自然與人工結合之美,更加入了人文情懷,學生藉由學習單的教學內容與景點的對照,更加深了對在地金門的認識,度過充實又有意義的一天,渡過一個知性的兒童節。
-
以環保作觀光後盾
金城鎮浯江口新闢建的觀光好景點-建功嶼,擁有著豐富的淺灘生態和早年軍方據點的雙重特色,觀光客絡繹於途。 由於通往建功嶼的石板道路因海潮因素而滋生青苔,金城鎮公所清潔隊調派人員支援清苔任務,要往來的遊客行得便利與安全,讓環保工作與觀光的主題相契合!
-
兒童自然文化教育講座昨在大小金門各辦一場
由金門縣立文化中心、金門自然學友之家主辦,烈嶼慈幼關懷協會承辦的金門地區兒童自然文化教育講座活動,昨日上、下午分別在烈嶼國中、金門縣立文化中心各辦一場,並由國語日報的陳秀惠老師為參加學生指導和探討數學遊戲中有關機率的問題,讓參加學生從遊戲中體會致勝的秘訣,並引起對數學更大的學習興趣。 金門地區兒童自然文化教育講座活動,昨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在烈嶼國中、下午二時至四時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三樓會議室辦理各有一場講座,同時是由國語日報科教老師陳秀惠主講「賽馬與賓果─談機率」,也吸引大、小金門許多國小五、六年級學生踴躍參加。 昨日的活動,陳秀惠老師也以「抽籤」、「硬幣與統計」、「丟骰子」、「賓果遊戲」、「賽馬」等活動,讓參加學生探討數學遊戲中機率問題,並試著從觀察中體會出致勝的秘訣。參加學生也對於活動的能一邊玩遊戲,一邊探討數學的運用,是學習興緻高昂,也覺得收穫良多。 金門地區兒童自然文化教育講座活動,五月八日將由游鴻池老師主講「萬能袋─砝碼規則」,也歡迎有意參加的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逕向烈嶼國中洪永善(電話三六二四二五)、上岐國小余平禧(電話三六二四○九)報名。
-
各湖庫水位嚴重下降烈嶼地區將實施晚間減壓供水
地區數月來未出現豪大雨,造成各湖庫水位嚴重下降,自來水供應告急,尤其是小金門各湖庫已近乾涸,雖然水廠自今年二月下旬即採行經由大小金門海底管線每日從大金門地區輸運自來水補充烈嶼地區自來水的因應措施,但仍是入不敷出,為延長供水天數,金門縣自來水廠昨日表示,該廠將從六日起針對烈嶼地區實施晚間減壓供水,如旱象未解,本月中旬將持續針對烈嶼地區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水廠廠長翁自保再度呼籲各用戶共體時艱,節約用水,已度過缺水危機。 水廠指出,地區已數月來未出現豪大雨,雖然有下了幾場零星的雨,但雨水無法匯集流入各湖庫,各湖庫並沒有明顯的進帳,水位嚴重下降,自來水供應拉警報,尤其是烈嶼地區各湖庫已近乾涸,可用蓄水量僅剩二萬立方公尺,如不靠大、小金門海底管線補充,以目前用水量每天一千七百噸計算,只能維持二十天。 水廠廠長翁自保指出,水廠深感烈嶼地區供水吃緊,自今年二月二十日起原由太湖系統利用大、小金門海底管線每日補充三百噸改由太湖及金城系統分別供應六百噸,上(三)月十六日起更提高為八百噸,但為恐影響該兩地區自來水供應,自來水廠於金城地區開鑿深水井一口,正洽台灣電力公司金門營業處協助優先供電中,在未供電前,自來水廠於上月三十一日起利用發電機自行發電抽水供應烈嶼地區,每天勉強供應一千噸。 翁自保表示,為延長供水天數,水廠將從六日起針對烈嶼地區實施晚間減壓供水,如地區持續乾旱,自來水廠將於四月中旬針對烈嶼地區實施第一階段限水。翁自保呼籲各家戶應節約用水共體時艱,所造成之不便,並請用戶能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