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縣農會展開秋冬馬鈴薯栽培農戶申購調查
為推廣秋冬季節馬鈴薯栽培,提升農民收益並穩定本地作物供應,金門縣農會展開「114年秋冬季推廣馬鈴薯栽培農戶申購調查」,請各農事小組及班隊協助詳實調查所轄農友申購意願與數量,並儘速將名冊送交農會推廣部統計彙整,以利後續作業順利推動。 縣農會指出,為加快統計進度並利於農民作業安排,金門本島地區農友可直接撥打推廣部電話(082-322376)登記申購;烈嶼地區則請洽農會烈嶼鄉倉庫(082-363226)辦理登記。農會也提醒,申購數量請依照栽培面積實際需求登記,數量以5公斤、10公斤、15公斤等單位為原則,並以每箱20公斤為包裝規格。 根據農會說明,今年由地區農業試驗所提供之「台農一號」馬鈴薯種薯僅有6,000公斤,將依照全縣農民實際申購量進行分配。若有不足,將視需求另行自台灣引進同品種種薯,確保農民栽培需求無虞。馬鈴薯種薯每公斤售價60元,預定於10月中旬開始發放,屆時農會將再通知各申購農友至指定倉庫領取。 農會表示,馬鈴薯栽培對於秋冬輪作調節、田間管理與增加農戶收入皆有助益,盼各農事小組、產銷班體積極配合調查作業,協助農民把握栽培良機,共同促進金門地區農業穩定與發展。
-
縣府爭取到一億餘元中央預算補助 全力催生「金門縣樂活館」 總質詢建設考察 府會攜手會勘城鎮之心周邊片區規劃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五次定期會,第二組總質詢,昨日下午議程排定進行縣政建設考察,實地會勘金城體育館的周邊運動設施與相關建設,現場勘查金門縣樂活館工程預定地。 昨日下鄉視察時間排定為下午兩點三十分,由縣長陳福海率領教育處、工務處、城鄉發展處、體育場等相關局處人員,陪同議員洪成發、唐麗輝、王國代、許大鴻、吳佩雯等人,進行實地會勘金城體育館周邊運動設施與建設。 縣府目前爭取到一億餘元的中央預算補助,將進行「金門縣樂活館」的新建工程,預定地點在城中籃球場與金門縣壘球場之間的空間,此外,城鎮之心公園旁亦將設計一座「八人制足球場」。 城鎮之心興建完成多年,但整個金城體育館延伸至雄獅堡等周邊區域,都是劃定為體育場館設施用地,議員吳佩雯認為,城鎮之心完工時間並沒有很久,如今又要再大興土木,將已經完成的建設重新來過,認為事前沒有經過詳細的評估。 不過,議員唐麗輝表示,地區的體育界都有共識,該處區域應該以運動公園的概念進行發展與打造,包含所有戶外運動設施都應該納入其中,讓整片區域落實運動公園化,如同現在的宜蘭羅東運動公園一樣,但可惜的是城鎮之心在建設之際沒有徵詢在地運動界的意見,沒有將運動公園化理念納入。唐麗輝也表示體諒,城鎮之心建設若不依據中央規劃進行建設,承辦人員將可能遭受處分,她也不樂見公務員背負如此大的責任。 縣長陳福海指出,會責成縣府同仁規劃計畫務必要長遠考量,不應因後來的計畫造成先前的規劃遭到浪費,會要求縣府同仁在任何計畫展開前,要好好傾聽各界的民意。 此外,陳福海也向考察的議員們說明,體育館前停車場也將比照北堤停車場(東門菜市場部分)進行收費,落實使用者付費,為了增加周轉率以及民眾使用意願,降低長時間停車造成一位難求的問題,將採取前一小時免費,方便周邊購物民眾來利用。 另針對體育館周邊環境,陳福海在陪同議員視察過程中,也提醒相關單位,該處不僅是運動場域,更是許多觀光客會造訪停留之處,部分角落髒亂務必要注意;同時對於附近中華電信、台電的電箱設備,他也認為業管單位可以進行美化。 吳佩雯、唐麗輝則是建議,其實在地有許多美術人才,中正國小、金城國中也成立有美術班,可以借用他們的專才之外,另也可提供一個平台給孩子們有揮灑的空間。對此陳福海也當場指示教育處,跟台電、中華電信進行溝通,了解議員的建議是否可行。
-
2025金門暑期親子嘉年華 強打15項活動
為迎接暑假觀光客,金門縣政府將於7月1日至8月31日推出「2025金門親子嘉年華」觀光活動,推出系列活動高達15項,並以時下最受歡迎的體驗式遊程為主軸。活動主題日將在7月5日熱鬧登場,於金湖鎮新市公園舉辦,該日邀請到知名劇團輪番上陣表演,打造適合親子共遊的夏日盛典。6月4日觀光處邀集各相關單位會勘,就7月5日舉辦場地周邊的交通管制、環境整潔、安全性等進行協調與規劃,務使活動舉辦能順利圓滿。 縣府觀光處4日與金湖鎮公所、林務所、衛生局、社會處、警察局、動植物防疫所、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環境保護局、養護工程所、昇恆昌金湖廣場等相關單位在金湖鎮新市公園進行會勘,為即將於7月5日舉辦的主題開幕日預作規劃準備。 本次會勘由觀光處副處長何桂泉主持,秉持縣長陳福海「友善金門、多元旅遊」的施政精神,「2025金門親子嘉年華」將各單位於暑假舉辦的活動串聯起來,為此已經召開多次協調會議,整合公部門的相關活動及遊程,另外也邀集30多家在地業者參與,推出超過60種在地特色體驗遊程,整體活動涵蓋人文導覽、生態探索、角色扮演、親子共創等內容,各項活動充滿互動性與深度體驗。 觀光處表示,7月5日活動主題日,將邀請《藝響臺灣文化劇團》、《海波兒童劇團》二大知名劇團表演,將帶來充滿歡樂的見面會與歌舞律動。此外,還有《小丑泡泡派對》、《嘉年華大遊行》等活動輪番上演,活動從白天到夜晚都精彩、熱鬧。 觀光處預告,「2025金門親子嘉年華」系列活動高達15項,非常精彩、有趣,有「金門親子體驗遊」、「海島生活節」、「後浦十六藝文特區音樂季」、「金門街頭文化藝術節」、「金湖海灘花蛤季」、「金門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金寧!音浪玩水節」、「臺灣原住民族豐年節慶活動」、「烈嶼親子童玩節」、「金門美食讚聯合行銷活動」、「跑動金門」、「金門秘境時光機」、「時光繁星-夏日灣市集」以及「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8月1日開跑的「尋找風獅爺APP活動」等充滿互動與驚喜的活動,另亦將訊息透過不同媒介讓大陸朋友也來感受不一樣風情。 觀光處指出,在暑假舉辦的「2025金門親子嘉年華」活動相當多且精彩,相關活動內容請上「金門觀光旅遊網」查詢(網址:https://kinmen.travel/ )。
-
總質詢結束 議會今起進行議案讀會及分組審查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五次定期會,昨(4)日在總質詢議程結束後,隨即召開「自由提問」議程,議長洪允典稍後敲槌,宣布昨日議程結束,今日將進行議案讀會及分組審查。洪允典希望縣府能多溝通,府會間共同為縣政建設的發展來努力。 在為期五天的縣政總質詢期間,議員針對鄉親關切的各項議題及縣政發展方向,踴躍提出建言。質詢內容涵蓋扎根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提升、環境衛生改善、金酒公司營運、觀光產業發展、停車空間規劃、城鄉風貌營造、文化古蹟保存及警政治安維護等面向,展現對民生議題的高度關注。 此外,議員們亦聚焦於金門未來發展的前瞻性課題,如產業發展定位、道路系統擘劃、轉型正義推動與土地資產活化等等,期盼透過多元討論與積極監督,共同推動金門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議長洪允典在會議最後也裁示,希望縣府尊重議員,有任何困難盼能與議會議員多加溝通協調,而非僅以公文說明。希望府會之間能彼此有更多的商量,共同尋找縣政難題的解套之法。
-
《縣政總質詢》歐陽儀雄:爭取小三通增班 強化運量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五次定期會,昨日總質詢議程,副議長歐陽儀雄針對歷史建築的登錄、後續修繕質詢公部門看法;小三通運量恢復到年運量一百三十萬,假日一票難求,要求相關單位盡快爭取增班,強化運量。 歐陽儀雄表示,金門地區在民國九十年代之際,在地方上將不少建築登錄列入歷史建築行列,但時至今日這些建物還有很多間遲至現在都尚未修復,且部分已經出現崩毀或是建物漏水的情況。 歐陽儀雄指出,接到泗湖地區民眾陳情,指其建物被列為歷史建築,但後續沒有協助修建維護,導致漏水毀壞,認為既然是陳年問題,應該要重新檢討在歷史建築登錄之初,若民眾沒有意願(當初非主動申請,而是官方登錄的)。民眾陳情雖屬於個案,但該問題也應該視為通案來處置,他理解相關法規牽涉很廣,認為歷史建物該檢討就檢討,該廢止就廢止,不然就應該好好的花時間去修復。 縣長陳福海說明,歷史建物,文化局尊重地主,他也認為若不具備歷史建築強度,應該要從善如流,歷史建築有分中央與地方補助,如地方預算不足又無法滿足民眾需求,那就不要列為歷史建築;真有其登錄必要就應該向中央積極爭取補助,地方給予相對應補助來共同努力修復。如果修復是多年以後的事,那公部門確有必要好好跟民眾說明。 疫情後小三通人數逐步恢復,目前已經到了年運量一百三十萬,歐陽儀雄指出,民眾反映搭乘人數增加了但船班並沒有相對應調升,尤其是每逢週五、六、日等天更是一票難求,他建議縣府應要滾動式調整,爭取增班或是適時增開加班船;增班若需要兩岸協商,他也希望陳福海盡快談,已經有許多民眾反映週末期間船班客滿,連臨時候補也很困難。 陳福海回應,船班調整需要兩岸協商,航港局也會根據運量、搭載率的多寡,加上地方若提出增班需求,航港局是支持的;另他也指示港務處,根據加班、增班等情形,擬訂一套妥善辦法。
-
《縣政總質詢》董森堡:護理師人力流失問題亟待檢討改善
縣議員董森堡關切近期金門醫院出現護理師人力流失問題,指出今年1至3月間已有約20位護理師離職,顯示醫療現場的工作條件與薪資待遇亟待檢討與改善。他呼籲縣府應正視問題,提供護理人員合理且具競爭力的待遇,以保障勞動權益並穩定人力,讓前線醫護工作者能安心留任。 董森堡指出,目前正式編制內的醫師與護理師可依規定領取「離島加給」,作為對於離島地區服務人員的補助與留任誘因,然而,實際上仍有相當比例的護理人力屬於契約聘僱,其勞動條件與薪資待遇並未納入現行離島加給制度,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也影響留任意願。 董森堡建議,縣府應積極爭取相關制度的補強與修正,未來可考慮透過「醫療發展基金」提供財務支援,將契約護理師也納入離島加給的適用對象,確保整體醫護團隊人力穩定,並提升服務品質。董森堡強調,相較於國外護理師的薪資與職場環境,國內條件仍有落差。儘管改善整體醫療現場的工作氛圍及醫病關係並非短期內可解決,但提升薪資待遇是可行且應立即著手的方向。 董森堡建議金門縣府可與金門大學護理系建立合作機制,提供留金津貼與穩定的工作保障,鼓勵在地學生畢業後選擇留在家鄉服務。此外,建議由衛生局與教育處、金門高中、金門農工等教育單位協同規劃離島保送制度,積極向中央爭取醫學院與護理科系的保送名額,強化本地人才培育鏈,從源頭補足醫護人力缺口。 衛生局局長蔡建鑫說明,針對近期護理師離職情況,衛生局將進行相關檢討,尋求改善策略,以穩定醫護人力。 蔡建鑫進一步指出,為了解決離島地區護理人力來源不足的困境,衛生局也積極推動離島地區保送制度。今年度金門高中獲得增加3個保送護理系名額,目前已有2名學生表達明確意願就讀,未來將持續爭取更多名額,作為培育在地護理人才的重要管道。 董森堡也指出,少子化與城鄉資源不均加劇了金門的人才斷層問題。雖然金門設籍人口數仍具規模,但實際常住人口僅約6至7萬人,青年人口外移嚴重。他呼籲縣府應統整並推動一部「金門人口暨人才政策白皮書」,明確規劃中長期人口發展方向與策略。董森堡表示,其他縣市早已有針對青年人口進住偏鄉的相關政策,例如提供創業補助、求職津貼與租屋補助等,金門亦可借鏡,整合現行分散於各局處的資源,推出更具吸引力與實用性的留才措施。尤其金門擁有良好自然與生活環境,若能進一步建構數位工作基礎設施,也可吸引數位遊牧族與遠距工作者進駐,創造新型態就業人口流入的可能。 縣長陳福海表示,縣府將持續推動有利於年輕世代的相關政策,營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以吸引並留住更多青年人口。 陳福海指出,政策推動的優先順序將以「教育工程」為起點,縣府將持續強化在地教育品質與資源,讓年輕人在金門能安心成家與培育下一代。同時,縣府也將致力於「顧老」與「顧幼」兩大面向,透過提升長照服務與托育支持,減輕年輕家庭的照顧壓力,形成人口正向循環,讓金門成為年輕人願意長住、願意回來發展的家鄉。
-
《縣政總質詢》王國代:推動興建榮民之家 完善長照網絡
縣議員王國代針對醫療品質、長照設施、社福政策與金酒經營策略等多項議題提出建言,展現對民生議題的高度關注,呼籲縣府積極回應鄉親需求,持續優化公共服務品質。 王國代議員首先對縣府及衛生局表達肯定,感謝其積極推動金東醫療門診中心的設立,讓地方醫療資源更加完善。他表示,金東門診中心的啟用不僅有助於緩解地區醫療量能負荷,也讓東半島居民能就近獲得基本醫療照護,據悉該中心預計將於6月底正式揭牌營運,值得期待。 針對鄉親反映在金門醫院申請轉診單時遭遇醫師態度不佳的情形,王國代指出,醫師職責所在應本於專業與同理,個人情緒不應轉嫁給病患。他建議衛生局應主動了解醫師態度背後是否涉及人力負荷過重等制度性問題,並協調金門醫院改善相關作業流程與溝通機制,確保民眾就醫權益不受影響。衛生局長蔡建鑫指出,金門的醫療團隊整體而言認真敬業,對於少數個案也會主動介入了解,釐清問題點並協助改進。他強調,衛生局會持續督導與支持第一線醫護人員,也願意聽取民意,改善服務品質。 關心長照資源分布,王國代議員特別詢問目前大同之家的候補入住人數。社會處長黃雅芬表示,目前約有100多位長者在候補中。針對外界關注的大同之家二館興建議題,黃處長說明,社會處目前有兩個規劃方向:一是利用金門醫院舊址設立新長照機構,可望提供約81個床位;另一則是與退輔會合作,興建榮民之家,以服務榮民長者的長照需求。王議員進一步建議,縣府應積極向中央反映,除了推動大同之家二館外,也應同步推動興建榮民之家,完善長照網絡。他指出,金門人口結構逐步高齡化,對長照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縣府須有前瞻規劃與統籌作為。 針對社福設施與活動規劃,王國代議員也提醒,社會處轄下社福館若有輔具老舊問題,應適時汰換更新,保障使用者安全與便利性。此外,他建議舉辦大型活動時,可考慮選擇文化園區作為場地,該地腹地寬廣,停車與動線規劃較具優勢,也有助於促進東半島地區的均衡發展。 在經濟產業方面,王議員質詢金酒公司是否應考慮放寬客製化酒瓶包裝的限制。他指出,許多顧客希望訂製玻璃瓶裝的客製酒,但目前金酒公司仍堅持僅接受陶瓷瓶製作,導致訂單流失至其他酒廠,影響營收。他呼籲金酒公司應審慎評估市場需求,適度調整策略,以提升競爭力。對此,金酒公司總經理丁丞康回應表示,玻璃瓶已成為金門高粱的重要品牌形象元素,若開放過度客製化,恐使市面上充斥非正統高粱酒的玻璃瓶產品,進而混淆消費者認知、損害品牌價值。他強調,在拓展市場的同時,也須維護酒品品質與品牌定位。王國代議員則進一步指出,若金酒生產線人力不足,應適時啟動招考補充機制,以維持生產效能。他強調,在維持品質與形象的前提下,企業仍須因應市場現況作出調整,才能實現永續經營與成長。
-
《縣政總質詢》吳佩雯:現行國外差旅費報支制度有待商榷
縣議員吳佩雯針對金門縣府主計處訂定的國外出差旅費報支制度提出質疑,認為其作法不僅違反中央規範精神,更直接影響同仁出差的合理權益,甚至可能打擊基層行政效能。吳佩雯指出,根據「國外出差旅費報支要點」,生活費項下應包含住宿費、膳食費與零用費,原本即設計為「每日定額制」,意在給予出差人員彈性使用空間,並無須逐項檢附單據。然而主計處卻將住宿費強制切分為70%須憑單據核銷,其餘膳食費與零用費再行打七折報支,與中央制度精神相悖,徒增文書負擔,也損及同仁應有的出差保障。 她質疑主計處此舉背離縣長陳福海在5月22日答詢時所說的「比照中央、一體適用」。吳佩雯進一步表示,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解釋彙編明確指出,地方政府應準用中央規定,金門縣府卻自行打折處理,法源依據不足,合理性更備受質疑。 吳佩雯指出,主計處不要再用節省縣庫為理由,去壓縮基層同仁的差旅補助,她認為,主計處應思考如何創造財源,而不是以不當政策犧牲員工權益。且針對主計處聲稱「同仁熟悉福建地區、可自行安排住宿」的說法,吳佩雯表示,廈門、泉州、福州等地區物價普遍偏高,且多數出差地點並非同仁熟悉之地,若依現行打折方式計算,「膳食費與零用費一天不到新台幣一千元」,根本難以應付實際開支,質疑縣府是否將同仁視為次等公民。吳佩雯強調,縣府員工多數是通過國家高考進入體制,具備專業能力與行政實務經驗,出差亦為公務,不應遭遇苛扣與懷疑對待。她呼籲主計處應即刻檢討修正政策,回歸中央制度精神,不應讓節流成為打壓基層士氣的藉口。吳佩雯希望縣府不應以不符現實的補助標準對待基層公務人員的辛勞,更不應妨礙正常行政推動與對外交流。她呼籲縣府正視議會監督聲音,秉持公平、合宜原則,重建行政體系內部的信任與尊重。 面對議員質疑,縣長陳福海也出面緩頰。他表示,主計處長期以來站在守護縣庫的第一線,對各項預算案一向審慎以對,他本人也對主計處這兩三年來在財政把關上的努力表達肯定。陳福海指出,若無主計處的嚴格審核,金門縣府的財務狀況恐早已陷入赤字,因此主計處出於財政審慎的立場,值得予以尊重與理解。然而,陳福海也承諾將持續傾聽議會與基層聲音,針對議員所提問題,他會進一步與主計處溝通協調,釐清制度與中央規定是否一致。他表示,縣府在政策修正過程中,會以中央制度為準繩,並徵詢議會意見,以議員所提的建議方向作為修正重點,力求制度合理且合情,維護出差人員的基本權益與執行效能。
-
《縣政總質詢》洪成發:重新思考烈嶼觀光的定位與策略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五次定期會昨(4)日進行「縣政總質詢」,縣議員洪成發針對昨日進行報告的單位所主管之業務提出多項質詢與建議。 議員洪成發針對烈嶼鄉觀光發展現況,他指出,儘管小金門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戰地文化資源,但當前觀光發展仍顯薄弱,觀光效益無法有效反映在地方產業與經濟上,百業普遍面臨蕭條。他呼籲縣府觀光處應深入了解現況,並與鄉公所共同檢討,積極提出具體提升小金門觀光產業的做法。 洪成發表示,許多自由行旅客抵達小金門後,多以機車快速走訪幾處景點即匆匆離去,遊覽車團體亦僅繞行數個知名景點後便返回大金門,缺乏深入導覽與停留,導致觀光客在地消費有限,無法帶動地方經濟。他認為,觀光處應深入了解小金門現行觀光型態與產業困境,並與烈嶼鄉公所攜手合作,重新檢視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觀光振興方案。 洪成發進一步指出,小金門面積雖僅14.8平方公里,但地形緊湊、景觀集中,極具發展精緻型觀光的潛力。他以廈門的鼓浪嶼為例,認為小金門同樣可發展為大金門的後花園,成為具有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特色的休閒旅遊地。隨著金門大橋通車,讓本島與小金門交通更加便捷,但也使得觀光行為趨於短暫、快速流動,對在地產業未帶來實質助益。他強調,如今小金門部分區域,如九宮碼頭至龜山,已納入國家公園管理範圍,資源管理與永續規劃的重要性益發凸顯,應藉此重新思考小金門的觀光定位與策略方向。 洪成發建議,縣府應帶頭規劃跨局處合作機制,積極盤點烈嶼在地文化、戰地遺跡、自然景觀及社區特色,發展具深度與主題性的旅遊行程;同時輔導在地商家、民宿與導覽人才強化服務能量,提升整體觀光接待品質。他呼籲,縣長陳福海應率觀光相關單位赴國外觀摩成功的觀光發展模式,學習國際經驗,為烈嶼觀光轉型尋求新的啟發與解方。 縣長陳福海說明,縣府觀光處近年已前往中國大陸、韓國等其他國家地區進行招商推廣,期盼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來金門旅遊。但他也強調,本屆縣府施政重點仍以「顧老、顧幼」為核心,考量當前兩岸政策變動及諸多不確定因素,小三通的持續運作至關重要,金門將致力於打造兩岸友善交流的環境。 縣長陳福海指出,由於節假日期間機位緊張,導致金門鄉親「一票難求」,縣府將與相關單位研議,保障金門鄉親在節日時得以順利返鄉團圓。同時,針對觀光客運輸的部分,將會請觀光處進一步研商解決機位不足的問題;而在航空淡季的時候,將責成縣府團隊結合航空、住宿、商家等,推出優惠方案,吸引觀光客來金門旅遊。他強調,縣府會持續協調航空公司穩定提供足夠機位,以帶動更多觀光人潮進入金門,進而促進地方觀光及經濟發展。
-
《金門瞭望》消失殆盡的金門軍事地景「反空降樁」
特約主筆:李金生 遍布大、小金門和離島的反登陸「軌條砦」、「雷區」和矗立於田野間筆直的「反空降樁」是兩岸高度軍事對峙,硝煙漸歇下的冷戰歷史標誌,也是金門戰地最具特色的軍事地景。1992年結束軍管,全面開放觀光後,搖身一變為重要的特色旅遊資源,在兩岸潮水沖刷和時間巨輪不斷的碾壓下,有些自然蝕壞傾倒,有些則遭到人為干擾破壞,而相繼從地表上消失,在金門大歷史殘留泛黃的一頁。 這3種出現於金門本島與離島的軍事阻絕物中,海岸雷區和軌條砦相對具有殺傷力和破壞性,承擔更具廣泛性和積極性的軍事任務,而一直未受到同等關注的反空降樁,則隨著兩岸緊張關係在2001年元月「小三通」,持續緩和下來以後,就快速從田野間消失殆盡,有些地區甚至完全不見,只能在老照片中憑弔它曾有的影像。 一座座鎮守海岸的軌條砦,與澎湃潮水和落日餘暉相映成趣,被賦予更唯美的主題角色,成為旅遊推介的璀璨首頁,近年在〈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等公民團體的呼籲和縣府、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關注下,大致獲得合理的保存,而它們也確實揮發戰地觀光代言的作用,吸引遊客下海同框,留下無數燦爛的合影。 至於金門群島原有204處以上的雷區,被認為阻礙建設、觀光發展,也讓日常生活充滿危險,在軍方自1997年起委託英商廓爾克特種勤務公司開始在金寧鄉「李光前將軍廟」附近進行雷堆清除,並在2007年4月,陸軍成立金門排雷大隊,採行「委商排雷」、「自力排雷」雙管齊下方式,展開密集排雷作業,迄2013年5月31日宣告金門成為「無雷島」,儘管其後仍偶有零星的地雷或殘體發現,整體成果仍獲得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得獎組織「國際反地雷暨集束彈藥聯盟」(ICBL-CMC)的肯定。 再回頭檢視相對「無害」的反空降樁,起源最普遍的說法是1983年金防部司令官宋心濂主持軍政時,有一支德國軍事訪問團抵金參訪,以二戰傘兵作戰的戰史為例,提問一旦對岸共軍也運用傘兵作戰,可能帶來滲透、占領的覆蓋戰略壓力,我方應如何回應防範?宋心濂採取德國軍訪團的建議,在田野間遍插這些地上高約4公尺,地下深約50公分,樁頂還有三根鐵叉的防禦工事。但地方上也有這是美國軍方的建議一說,事實真相只有軍方的原始資料最清楚。 著有《冷戰金門》等系列作品和專論,涉及美國解密檔案的台師大教授江柏煒博士,在一項提交縣府的資料中寫道,做為金門軍事地景的「反空降樁」分布以島中間偏南部分較多,島西北和島東北較少,這可能是戰略上的考量,主要是研判共軍若採取軍事行動,兩棲部隊會直接在北面搶灘上岸,南面則可能以空降部隊作戰為主。 地方上還傳說,當年中央有一筆補助金門農業發展的款項,結果遭金防部以統籌運用的名義,用於挹注反空降樁的構築,名義上則說是立種植葡萄樹的架子。在軍民一家,司令官是「土皇帝」,一切都是金防部說了算的大時代,做為轄屬單位的金門縣政府也不敢吭聲。有一回,縣府主管向中央訪視官員簡報時,指出這些遍插於農田的建物是「反空降樁」,並說明它的軍事用途,結果馬上遭到宋心濂糾正,指為「葡萄架」才對,目標是果化金門,讓地區農業發展多元化之用。 40多年過去了,這些種在田地上的軍事建物,未曾一天發揮它的功能,卻帶給農耕作業許多不便,在大面積機械化耕作的需求下遭到拔除,一根根相繼從田野中消失,往日情景不復可見。 人文進展有它的背景淵源,歷史也有它殘酷、現實的一面,再回首找尋時代的背影,卻也難免於惆悵和歎息,但在無聲不語的時間裡,歷史常是這樣書寫著,等到驟然關注的那一刻,已是黃花殘影,讓人愀然而已!
-
地表作用與環境變遷研討會盛大登場
2025年「東亞地區地表作用與環境變遷國際研討會」於昨(4)日上午10時起在金門國家公園中山林遊客中心隆重揭幕,來自日本、韓國、俄羅斯、蒙古、英國以及台灣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展開為期三天的學術交流,共同探討地表作用與環境變遷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區域挑戰。今年研討會由台灣輪值主辦,並首度移師金門舉行,為這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與豐富自然資源的島嶼注入濃厚的學術氛圍與國際學術交流的新能量。 研討會開幕式由金門縣政府參議王登緯代表陳福海縣長歡迎遠道而來的嘉賓。他以曾任水廠廠長的專業背景,分享金門在面對水資源挑戰時的經驗。他指出,金門因地處離島,水資源向來匱乏,必須仰賴地下水、小型水庫及從大陸引水等多元供水策略。隨著極端氣候與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的海水入侵問題日益嚴重,金門亟需在開發與保育之間尋求平衡,以確保水資源永續。 除水資源議題外,王登緯介紹金門做為多元文化島嶼的獨特價值。他指出,金門不僅擁有保存完整的閩南古厝與戰地遺跡,亦有洋樓建築見證海外僑鄉文化,加上島上珍貴的生態資源與世界聞名的金門高粱酒,皆是值得深入體驗的文化寶藏。他邀請與會者把握會議之餘的時間,親身走訪、感受這座文化與自然交融的美麗小島。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鄭瑞昌向來自各地的與會嘉賓致上最誠摯的歡迎。他指出,金門國家公園自1995年設立以來,致力於自然生態、戰地文化與閩南建築三大核心目標的保育與活化,並以此次三天的學術會議及實地參訪,期盼讓國際學者親身體驗金門的多樣風貌與特殊地理環境。他提到,2025年恰逢金門國家公園成立滿30週年,此次國際會議別具意義,期望與會者能透過深度參與,進一步認識金門、愛上金門,並將這片島嶼的獨特魅力帶回各自的國家。 此次研討會主題廣泛,涵蓋古生態學、古湖泊與古環境研究、當前湖泊集水過程的觀察與測量、三角洲與河口沿海環境變化、人為與自然環境交互作用、自然災害,以及全新世與人類世時期的全球與區域環境變遷等重要議題。會中預計發表逾五十篇學術論文,內容聚焦於氣候變遷、地形演變、水文變化與未來環境模擬預測等,促進區域間的知識分享與學術合作。 主辦單位表示,能夠在金門舉行此一規模的國際研討會,除了顯示金門在地資源的研究潛力,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單位的全力支持與協力合作。未來期盼能有更多國際學術活動在金門舉辦,讓這座具有戰地歷史背景、文化多元與自然生態資源兼備的島嶼,持續發揮其做為東亞學術與文化交流橋樑的角色。
-
水試所麒麟菜即日起至6/13受理民眾價購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養殖「麒麟菜」正式上市了,即日起至6月13日(星期五)為止,受理民眾價購,想要嚐鮮的民眾,可在上班時間,致電水試所登記購買,電話為:082-326408,水試所將在登記後陸續通知領取。 水產試驗所表示,此次準備上市的「麒麟菜」,每包的重量為三百克,將以優惠價格回饋鄉親,每包新台幣150元來跟民眾分享養殖成果,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麒麟菜」為一種海洋中的藻類,藻體呈紅色或是暗紅色,外型呈現叉狀分枝不規則生長,外型貌似珊瑚,因此俗稱「珊瑚草」。麒麟菜是一種高纖維,低脂肪,低熱能,且富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的食材。其中鈣和鋅的含量尤高。 水產試驗所說明,生鮮的「麒麟菜」不易保存,購回後請以清水清洗並汆燙冷卻後冷凍保存;汆燙後的麒麟菜顏色呈現暗褐色,放置冷凍可保存半年。料理方式可添加醋、蒜、薑、糖、小黃瓜絲等食材調味涼拌;或直接以蒜、薑、肉絲爆香後加入汆燙好的麒麟菜直接熱炒;亦可以冰糖、紅棗、枸杞烹煮美味海燕窩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