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婦女中心樂溝通‧心相繫課程受理報名
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將辦理【樂溝通,心相繫】課程,邀請講師分享,協助身障者婦女及其照顧者了解如何規劃家庭保險與風險管理。活動共兩場次,每場20名,即日起受理線上報名,可掃描海報上的QRcode(如圖),額滿為止,歡迎身心障礙者婦女及其照顧者、婦女照顧者共同參加,若有疑問可電話洽詢,082-334166。 由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主辦,委託社團法人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承辦,由公益彩券盈餘補助及金門縣政府補助之婦女及性別平等方案活動,提升不利處境女性專班【樂溝通,心相繫】課程,訂於5月24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假金城社福館1樓多功能教室辦理,即日起歡迎身心障礙者婦女及其照顧者、婦女照顧者共同參加。 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表示,保險與經濟安全對身心障礙者和照顧者來說都很重要,許多身障者因資訊不足或條件限制,常遇到拒保或保障不足的問題,照顧者也常不清楚如何規劃家庭保險與風險管理。故特別規劃辦理提升不利處境女性專班【樂溝通,心相繫】活動,將邀請吳俊誼凱基人壽財務顧問擔任講師,面授機宜。 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提升不利處境女性專班【樂溝通,心相繫】活動,共計有兩場次,場次一,5月24日上午9時至12時;場次二,5月24日下午2時至5時,地點假金城社福館一樓多功能教室。
-
縣府召開精神疾病防治諮議會 完善照護網絡
為呼應《精神衛生法》自113年12月14日修法施行,強化本縣精神衛生服務體系,金門縣政府昨(13)日下午召開「114年度金門縣精神疾病防治諮議會」。該會議由副縣長李文良主持,特別擴大邀請縣府各局處代表與相關專業人士出席,共同探討在新法施行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完善在地精神照護資源。 副縣長李文良首先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各位出席委員協助完善精神疾病照顧網絡,他也表示,面對日益複雜的精神衛生議題,縣府責無旁貸,將積極整合公私部門資源,發展多元化的社區自立生活方案,推動精神病人及其家庭之支持服務與社區居住計畫,並透過系統化的服務流程,全面提升精神病友的生活品質與社區適應能力。他強調,精神健康政策應與時俱進,並以人本精神為核心,打造更友善與可近的照護網絡。 李文良進一步指出,精神健康政策的推進,不能只著眼於醫療處遇,更應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他表示,縣府將致力於健全社區支持體系,推動包含就業輔導、社會參與、家庭支持等多元服務,協助精神病友重建生活功能,並逐步實現社區融合的理想。他強調,唯有讓每一位病友都能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被理解、被接納,才是真正落實去機構化與人性化照護的核心價值。 衛生局在會中報告指出,配合衛生福利部推動的「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金門縣已逐步建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強化三級預防機制,針對精神個案實施分級分流的關懷訪視與個案管理,致力於建立完善的社區支持體系。此外,縣府已整合衛生、醫療、消防等單位,成立24小時精神醫療危機處理團隊,提供即時應變機制,進一步守護民眾心理健康。 衛生局補充說明,目前縣內精神衛生工作正朝向「早期發現、即時處理、長期陪伴」的整體策略邁進,透過強化基層醫療通報機制、推動社區精神衛生教育、強化家庭照顧者支持系統等多項措施,逐步建立層層把關、縱向連結的照護網絡。衛生局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心理健康識能與資源可近性,讓民眾在生活中遇到情緒困擾或心理壓力時,能夠更容易獲得適切協助,減少精神疾病惡化與社會衝突風險。 此次諮議會邀集來自各界的專業代表,包括愛人放心診所吳阿瑾院長、曾杏榕診所曾杏榕院長、理誠法律事務所陳素鶯律師等,針對新法施行後的政策調整與資源配置提出具體建議。與會委員同時就未來精神健康服務的推展策略,提出跨領域合作的可行方案,促進行政系統與民間資源之協同發展。 金門縣政府強調,未來將持續與社會處、民政處、警察局、消防局、衛福部金門醫院及康復之友協會等單位攜手合作,透過多方交流與制度整合,共同打造一個更具包容力與韌性的精神照護社區環境,協助病友穩定生活並順利復歸社會。
-
《星期三專欄》【島語線上】石蚵養殖迫在眉睫 尋求產業轉型與兼顧生態
日復一日的潮汐隨著自然規律有序的漲落,讓金門的海岸線跟著漲潮與退潮呈現出不同面貌的美感,而數百年來,地區的漁民們利用岸際的泥灘與一根根的石條,培育出一粒粒拇指般大小,但滋味卻鮮甜美味的「石蚵」,這一顆顆海中珍寶變化出一道到金門美食,時至今日更結合了觀光,形成了金門獨特的石蚵產業,但隨著從業人口老化,氣候環境變遷,也讓這個產業也開始遲暮,慢慢成為大家口中的夕陽產業了。 每年金寧鄉公所都會舉辦石蚵文化季活動,今年依舊熱鬧滾滾,尤其千人剝蚵的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參加,但這次卻在活動前傳出石蚵收成不佳,甚至今年古寧頭報名要賣蚵的民眾僅有七人,令許多民眾擔憂不已。古寧村長李開陣直言:「這是從來沒見過的景象。」 李開陣表示,其實以前村子裡面家家戶戶都有蚵田,當時每天都會有兩百到三百人下海擎蚵,甚至家戶裝石蚵的推車都會在下海處塞車;但是現在每日下海作業的人數寥寥可數,大片的蚵田呈現出令人惋惜的荒廢景象。以前金寧鄉公所要辦活動前會到村裡來收購,約有超過百人登記,今年僅有七人登記,細究原因也了解到產量真的銳減,甚至不到過去的十分之一了。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所長李佳發說,今年石蚵產量確實「銳減」,原因應該是出在海水溫度升高,讓整個生態系統連帶影響到牡蠣苗的附著、開殼,目前水試所已經委託嘉義大學持續監測水溫變化。不過李佳發還說,石蚵的養殖是一個「看天吃飯」的產業,沒辦法用人為來控制,正因為受制於大自然而且相當辛苦,所以隨著社會發展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投身這個產業,他們寧願去打工也不願進來養蚵。 不僅是年輕人自己不願意,其實老一輩人知道擎蚵的苦,所以也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接手,但又不捨產業的沒落。李開陣就說,蚵農下海作業,尤其是冬季時候海水冷冽,以前還不像現在有防護設備可以穿戴,所以還常被割傷,如此辛苦當然沒人願意接棒。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他們過去受過的苦,但又捨不得石蚵產業逐漸衰敗。 議員董森堡表示,古寧頭石蚵產量近年急遽下降,但安歧地區仍有少量吊蚵與插枝蚵生產。他從蚵農口中也了解到,以往石蚵盛產期多是在春節過後就開始,但是這幾年卻常推遲一到二個月,研判可能跟海水溫度升高或是洋流改變有關係。還有蚵民跟他反映,可能是對岸的大嶝機場抽砂工程導致淤泥過多,影響蚵苗濾食,或許也是產量下降的可能原因。 董森堡也向縣府提出建議,認為中央與地方的主責單位,例如海洋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等,應該合作展開長期觀察與科學研究,找出石蚵減產的原因有哪些,以提供未來產業轉型可以參考的根據。另外在產業輔導方面,董森堡也提出建議,縣府可以協助清理蚵場、育苗復育、培訓蚵農人力,甚至引進台灣社區團體或是基金會來認養蚵田,讓多元經營與文化結合,共同維護這項百年產業。他強調,只有把石蚵產業從傳統第一級的農漁牧業轉向文化與觀光融合,才是這片蚵田與石蚵產業的活路。 金寧鄉代表李俊龍則是指出,現有許多蚵督(養蚵用的石條)仍殘留著舊蚵苗與沉積物,甚至被藤壺入侵,無奈現在的從業人員普遍都是高齡蚵農了,他們沒有餘力去清理;他透露,將會跟鄉公所研商是否可申請多元就業方案,引進外部人力協助蚵田維護,減輕老農負擔。 金門石蚵產業當前面臨的困境,除了是一個地方性傳統產業的衰落,也反映出全球氣候變遷下,還有人為影響(如沿海垃圾),都讓地區的生態環境承受巨大壓力。要讓石蚵產業可以生生不息,公私部門實在應該積極尋求產業轉型與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平衡之道。
-
捐血傳愛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共募得1,801袋血液
由金門縣政府與台北捐血中心合辦的「捐血傳愛 金門之愛」公益活動,昨(13)日上午最終站巡迴至金湖鎮,於新市籃球場提供捐血服務,為整場巡迴捐血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活動當日吸引眾多民眾熱情響應,挽袖捐熱血。金湖鎮長陳文顧親自到場力挺,呼籲地區軍民攜手捐血,共同響應「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快樂,以實際行動支持,為血庫帶來挹注。陳文顧表示,感謝每一位願意挽袖捐血的鄉親,這份無私的付出不僅能拯救他人寶貴生命,更彰顯了社會溫暖與關懷,是一項充滿意義的善行。他也誠摯邀請更多鄉親加入捐血行列,以實際行動關懷他人、守護生命,讓愛與希望持續傳遞。 金湖分局副分局長廖建棠率領員警與志工踴躍參與捐血活動,並同步展開反毒、防詐騙及交通安全等宣導工作。金湖分局表示,警方致力於守護民眾的生命、身體與財產安全,而捐血行動更是直接拯救生命的具體行動,呼籲民眾踴躍響應公益。 根據台北捐血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此次捐血活動自5月6日至13日,巡迴8個捐血單位,包括金沙鎮公所、金防部、金門大學、金寧鄉公所、金城鎮公所、金門酒廠、金門縣警察局及金湖鎮公所,吸引了大批民眾熱情參與,總計有1,195人到場挽袖捐血,共捐出1,801袋血液,總捐血量高達450,250毫升,遠超過原本預期的捐血量目標,成效相當顯著。此次活動不僅展現了社會大眾對公益的高度支持與關懷,同時深化捐血風氣,進一步強化醫療資源的穩定供應,對緊急醫療救助與病患治療帶來實質助益。 榮欣志工隊號召民眾挽袖捐血 記者張郁姍/金湖報導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所屬榮欣志工隊發揮助人為善的精神,於昨日配合金門縣政府與台北捐血中心舉辦的「捐血傳愛·金門之愛」捐血活動,號召社會大眾踴躍挽袖捐血,以實際行動挽救生命、傳遞社會溫暖。捐血活動地點位於金湖鎮籃球場,現場氣氛熱絡、反應熱烈。 活動當日榮欣志工們全力支援,協助台北捐血中心櫃台作業與引導動線安排,讓捐血流程更加順暢,並提供親切、即時的服務,深獲民眾的肯定。此次活動吸引眾多熱心民眾參與,不僅彰顯金門鄉親的公益熱忱,也展現志工隊長年深耕社區、熱心服務的成果。 志工隊隊長呂淑瓊表示,捐血是最直接也最無私的助人方式,尤其在血庫供應吃緊的情況下,更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投入。此次活動感謝台北捐血中心的專業支援與志工夥伴的辛勞付出,她希望藉此鼓勵更多人加入熱血行列,讓愛與希望在社會中持續流動。志工吳佩娟分享參與心得,她表示:「能夠透過捐血活動幫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也很開心看到越來越多民眾願意挽袖響應,希望未來能持續參與並鼓勵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
金防部第2季太武操演 實施聯合灘岸火殲射擊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昨(13)日於后湖、新塘、峰上等地實施「第2季太武操演」,運用防區建制武器,實施聯合灘岸火殲射擊,有效驗證聯合火協與指管通聯機制。 金防部指出,此次操演秉持「實戰化」訓練要求,模擬突發狀況應處,並依作戰計畫,採「實兵、實彈、實地、實作」方式,整合步、戰、砲建制武器,實施聯合灘岸火殲射擊,防區官兵以精練純熟之戰鬥技能,迅速完成彈藥及武器檢整,射擊場面震撼。 此外,金防部亦邀請金沙鎮長、金湖鎮長、金門縣警察局局長及地方仕紳蒞臨觀摩,共同見證國軍精實訓練的成果。 金防部表示,面對嚴峻的敵情威脅,戮力各項戰訓整備,強化防區整體防衛能力,以達成捍衛國家主權、守護民眾家園的使命。
-
百位學童齊奔馳 柏多越野賽融合運動與教育精神
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養成天天運動的良好習慣,柏村國小與多年國小於5月8日(星期四)聯合舉辦年度盛事——「柏多越野賽」,由柏村國小擔任今年主辦學校,兩校三年級以上學生共100餘位熱情參與,共襄盛舉。 今年賽事場地延續傳統,選定於料羅里產業道路及農路進行,中年級組從柏村國小側門出發,依序繞行料羅新村前產業道路與村前路;高年級組則挑戰繞行產業道路兩圈,考驗體能與耐力。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體能競技,更是兩校三十餘年深厚友誼的延續。「柏多越野賽」已合辦十餘屆,其間曾因故中斷,柏村國小許雪芳校長任內,今年已經復辦四屆柏多越野賽。 許雪芳校長希望透過兩校交流,孩子間可以用運動交朋友,奠基在相似的生活背景下,互相學習觀摩。多年國小張志猛校長跟小朋友說,兩校越野交流賽重要的不是名次,而是友誼。 賽事當天,柏村國小特別準備了印有校徽的紅龜粿,在賽事結束後款待全體參賽師生,展現在地文化與學校特色。獲獎學生則獲頒柏村國小特色文創品茄芷袋及精美筆記本小禮物,鼓勵學生挑戰自我、勇於奔跑。 活動在師長們的鼓舞與學生的歡笑聲中圓滿落幕,不僅達成健康促進的初衷,也再次彰顯兩校攜手同行、共同培育學生成長的教育精神。
-
金門農工全明星運動會熱鬧展開 教師化身選手激戰賽場
金門農工年度盛事「全明星運動會」於5月1日正式展開,教師們放下教鞭、走進賽場,以熱血與汗水詮釋運動精神,展現課堂之外的另一面。此次活動由該校教職員組成「明星白隊」與「明星黑隊」,由陳逸棻老師與林威佑老師擔任隊長,並採用選秀制度組成隊伍,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多項對抗賽。 運動會開幕戰為拔河比賽,由校長吳志衍親自主持開場,勉勵參與教師勇於挑戰、展現團隊精神。比賽共三局,第一局黑隊氣勢如虹搶下首勝;第二局白隊在劣勢中逆轉獲勝,現場歡呼聲此起彼落;關鍵第三局,黑隊火力全開,再度奪下勝利,以2比1拿下開幕戰首勝,為全明星運動會揭開精彩序幕。 緊接著於5月8日舉行的第二場比賽「龍舟直直撞」,則以趣味與競技兼具的充氣龍舟競速賽,帶來更高張力的觀賽體驗。比賽規則為兩隊分別由6位男老師、6位女老師及4男4女混合隊伍,進行20公尺充氣龍舟同步划行,以三局總秒數判定勝負。 比賽當日氣氛熱烈,第一局白隊雖率先領跑,卻因途中失誤被黑隊成功逆轉;第二局雙方女將穩健發揮,黑隊再度險勝;第三局白隊在落後壓力下全力衝刺,由許宇儂老師、張元魁老師、周柏廷老師等人領軍,成功以高效配合奪下該局勝利。 最終統計秒數後,白隊總秒數成功反超黑隊,以僅0.38秒的些微差距驚險奪冠,為明星白隊扳回一城。整場比賽高潮迭起、精彩不斷,展現教師們不僅在教學上專業,在運動場上同樣全力以赴。 校方表示,此次活動特別感謝兩隊超人級隊長的辛勞與帶領,每天課餘、下班都帶領隊友們持續練體能、磨戰術,完美詮釋運動家的精神與不服輸的態度。也向每位參賽老師獻上最高敬意,「你們的投入與熱情,讓全明星運動會充滿溫度與感動。」 接下來賽事仍將持續進行,包含羽球、田徑、籃球挑戰賽、美式躲避球及飛盤對抗等多項項目,預計於5月底完成所有賽事。
-
銘傳烘焙伴手禮課程 今起報名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在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補助下,提升自我技能培養第二專長,將辦理烘焙伴手禮課程,訂於(今)5月14日起受理報名,限額24名,額滿為止,報名請上網填寫表單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f916822b6e6d6125或掃描QR code(如圖),若有疑問可於服務時間內電話洽詢,082-355233轉7513,陳老師。 銘傳大學,為提升金門民眾軟實力,促進地區朋友多元學習,提升自我技能培養第二專長,今(2025)年在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補助下,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將於114年5月25日開辦烘焙伴手禮課程。 銘傳大學指出,2025年深耕計畫銘傳烘焙伴手禮課程-第1梯次,在教育部深耕計畫補助下辦理,活動當天將帶領學員製作黃金麵包、桑椹貝果、酸白菜鹹蛋糕三項;三項產品皆以金門在地食材為主,期藉以發展具金門特色之產地農業產品。銘傳大學亦能發揮在地社會責任,培訓鄉親具備「適應力」、「競爭力」、「工作力」。
-
114年教練暨裁判研習會 即起報名
為持續強化地區運動專業人才之教學與裁判水準,金門體育會將於6月7日、8日假金門縣立體育場視聽教室,舉辦「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114年教練暨裁判增能進修研習會(第9梯次)」。此次研習會為期兩天,每日課程時數共計6小時,參與者可依個人需求選擇單日或兩日課程,藉此深化專業知能,提升實務應用能力。 體育會指出,該研習會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5月29日(星期四)下午5時止,採網路報名方式,報名網址為: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第9梯次研習會報名系統。費用部分,一日課程為新台幣1,000元,兩日課程為新台幣2,000元,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該研習會主要對象為持有特定或非特定體育團體核發之A、B、C級有效運動教練與裁判資格者,鼓勵具備資格者踴躍報名參加。研習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務,並邀請專業講師授課,旨在強化學員之執教與裁判技巧,打造具備現代體育素養的專業團隊,進而推動地區體育運動之穩健發展。 錄取名單將於5月30日(星期五)中午12時前公布於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官方網站,並同步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錄取學員。為確保學習品質與公平性,未能全程參與之人員,僅發給實際參與時數之研習證明,且報名費用恕不退還。研習證明將於活動結束後7日內寄發至學員所提供之電子信箱。 金門體育會表示,期盼透過此次研習會,為本縣培養更多優秀且具專業認證之教練與裁判,進一步提升本地運動賽事品質與教學能量,共同為金門體育事業注入新活力,開創更多可能。
-
地政局宣導租屋安全 助青年順利就學
為協助本縣學子掌握租屋知識、保障自身權益,地政局近日前進校園,分別在金門大學及本縣高中職舉辦「學生租屋權益及住宅租賃糾紛案例」講習會,對象涵蓋金門大學學生及即將赴台升學之高中職畢業生。此次講習內容涵蓋租屋電費新制、防範租屋詐騙、法律扶助諮詢等項目,並由地政局結合消保官共同宣導,為學生未來的租屋生活做好萬全準備。 考量多數學生首次離家,對租賃契約與市場規則認知有限,地政局特別安排實務案例解析,說明如何辨識新舊租賃契約,並建議務必簽署書面契約、保留通訊記錄與付款憑證,同時提醒學生提防常見租屋詐騙手法,以利日後維權。 金門縣地政局進一步說明,隨著本縣青年赴台就學與就業比例逐年上升,租屋安全與糾紛處理已成為學生與家長普遍關注的議題。尤其在網路租屋平台盛行的情況下,資訊來源良莠不齊,學生若缺乏租屋基本認知,極易陷入權益受損的處境。因此,地政局近年來積極將法治教育向下扎根,推動「租屋安全進校園」計畫,結合各級學校、法律輔導資源與消費者保護機制,建立完整的青年租賃保護網絡。 此外,地政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整合地政、法扶、消保及教育資源,擴大辦理跨校巡迴宣導與線上租屋知識推廣,提供學生查詢安全租屋資訊、契約範本與申訴管道等一站式服務。地政局強調,從預防宣導到實際協助,是保障青年租屋安全的重要關鍵,盼透過全方位的行動措施,讓學生與家長皆能放心邁向人生新階段。 地政局指出,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透過與消保官的攜手合作,進一步提升租屋安全宣導的完整性與實用性。期盼透過這次校園巡迴講習,協助學子建立正確的租屋觀念,離島就學後能「租得安心、住得放心」。地政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校園租屋教育,全面強化青年租賃知能與權益保障。
-
樂齡志工-自我覺察肌耐力課程 歡迎報名參加
由教育部與金門縣政府指導,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主辦的「金門縣樂齡經營團隊暨志工人力培訓—自我覺察肌耐力」課程,將於5月17日(星期六)與18日(星期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在金城鎮公所七樓展演廳正式展開。此次課程旨在深化在地基層志工參與樂齡中心經營的積極性,強化志願服務的專業效能,並藉由交流與學習,凝聚團隊能量,進一步滿足高齡者在地化服務需求,促進社區和諧與共好。報名電話:082-312843,額滿為止。 該課程將邀請到德育學校觀光休閒與健康系主任林怜利教授擔任講師。林教授擁有豐富的高齡健康促進、社區活動規劃與志工訓練經驗,長年投入相關教學與推廣。此次課程將由林教授引領學員從人體結構與關節基礎知識切入,融合實務操作與理論理解,幫助學員在服務長者的過程中提升陪伴技巧,強化自我保護觀念。同時透過身體覺察與肌耐力操作練習,提升志工穩定度與服務敏感度,使其能更安心且專業地投入高齡陪伴服務。 此外,該活動也是一次難得的志工經驗交流契機。來自縣內各樂齡中心的志工將齊聚一堂,在課堂中互動學習、分享服務經驗,從彼此的實務案例中獲得啟發,進一步促進志工間的連結與合作,為樂齡學習注入更多創意與能量。 家庭教育中心表示,縣府長期重視樂齡學習的在地推動,目前金門已有金城、金湖、金沙、金寧等鄉鎮公所及烈嶼鄉西口國小承辦5所樂齡學習中心,結合地方資源辦理多元學習課程與活動,鼓勵中高齡者持續學習、拓展人際互動,活出第二人生。此次培訓特別針對樂齡志工、工作人員及有意投入此領域的社區民眾開放報名,盼能藉此強化人力能量,培育更多願意長期投入的服務夥伴。 家庭教育中心補充說明,志工長期投入高齡服務常面臨體力與心理雙重挑戰,「自我照顧意識」的建立與維護至關重要。此次課程設計即希望透過專業指導與實作演練,協助志工認識自身極限,發展保護身體的正確觀念,讓志工在付出的同時也能兼顧自身健康,進一步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與永續參與的可能性。
-
伯玉路綠美化添新風貌 跨局處合作打造示範路段
為提升縣內道路景觀品質與旅遊觀感,金門縣政府推動「金門縣重點旅遊路徑環境優化計畫」,首波以伯玉路小徑至開瑄國小路段為示範段進行綠美化營造。縣長陳福海12日下午邀集相關單位前往現場視察,肯定跨局處協力成果,並針對未來推動方向提出系列指示與理念。他表示,縣府推動公共建設不只是鋪設道路與植栽,而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形塑有溫度與美感的環境空間,讓居民與旅客都能感受人性化、生活化的設計氛圍。 為提升金門道路整體景觀與通行品質,縣府近期以伯玉路為示範路段,推動系列綠美化工程。其中,小徑至開瑄國小路段由林務所施作五處景觀節點,透過植栽配置與地景設計打造綠意廊帶;養工所同步規劃夜間燈光配置,增添層次與質感;環保局亦清理沿線髒亂環境,讓整體空間煥然一新。多項工程協同施作,不僅為金門主幹道注入綠意與活力,也有效提升夜間視覺及公共設施整體質感。 縣長陳福海指出,縣府持續以滾動式修正的思維推進綠美化計畫,透過相關單位建立橫向溝通機制,定期檢視工程成果與民眾使用感受,確保每一項設計與施作都能呼應「人性化」與「溫馨感」的目標。他強調,公共空間應該要有美感,不只是為了建設而建設,更是從人的需求出發,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宜居。此外,他也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來勉勵相關單位強化執行能量、提升作業效率。 面對縣內觀光導向發展需求,陳福海強調重點節點應優先處理,如圓環、中央公路、以及機場至碼頭的主要通道,應納入優化優先順序。他指出,針對可推動的地點,只要土地權屬無虞、可就地取材者應立即進行規劃;並請各單位落實盤點預算、人力、植栽資源與施工成本,在確保效能與品質的前提下,有節奏、有順序地推進綠美化作業。陳縣長強調,打卡地標、亮點設計是吸引觀光客的關鍵,要有計畫地讓這些地方先動起來,帶動整體形象提升。 針對景觀設計的視覺呈現,陳福海提醒各單位重視「天空線」、「入口意象」與「路口意象」的整體視覺感受,避免破壞原有意象。他指出,公共空間設計須兼顧審美觀與質感,打造讓人願意駐足拍照、留下記憶的地景亮點。陳縣長指出,金門處處有驚奇,只要用心設計,就能讓街角轉角都成為觀光客心中的美好印象。他也提到,精緻設計不在於規模大小,而在於細節處理與意象塑造的用心。 對於工程推動與資源整合,陳福海也具體指示,未來所有相關施作應由工務處、城鄉發展處、林務所等部門協同合作,並結合現有苗木、人力與設備資源,有效率地推動工程執行。他同時指出,綠美化工作不僅止於完成施作,更應將後續維護與環境監測納入整體預算與機制,確保品質長期穩定。希望建立長期維護的制度,讓成果能夠永續呈現。 林務所表示,此次景觀節點選用適應金門氣候的灌木植栽與四季草花,擺脫線性的植栽配置,融入地景設計元素,不僅強化道路綠帶功能,也顧及了景觀美學。而配合綠化作業,養工所進行夜間燈光配置工程,針對重點植栽與景觀結構設置柔性照明,夜間視覺效果更為明亮柔和,成功為整體綠化成果加分。環保局亦針對沿線髒亂點與陳年堆置物進行清理,顯著改善周邊空間環境,讓道路沿線更顯整潔有序,展現縣府整體規劃與執行效能。 負責主導本規劃案的參議陳金增補充,伯玉路示範段整體營造成效顯著,已成為具代表性的景觀路廊,期許各單位持續深化跨局處協作,並落實「安全性、機能性、美觀性」三大原則,推動更多結合景觀與服務功能的空間優化工程。 縣長陳福海提到,打造一條條兼具功能與美感的街道,不僅是縣政建設的一環,更是金門邁向宜居城市的重要步驟。他認為,只要3至5個月看見變化,就代表我們不斷在修、不斷在前進。金門的街景,應該是我們每天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觀光客來到島上感受魅力的第一線。縣府未來將繼續盤點各重要節點,秉持審慎規劃、有效推進的原則,讓城市風貌一點一滴地煥然新生,實踐「讓日常變風景」的願景。 縣長陳福海強調,綠美化工作不僅關乎城市外觀,更體現對環境、生活品質與公共空間價值的重視。未來將持續盤點全縣重要路段與節點區位,分期推動綠化優化工程,逐步打造綠意盎然、整潔宜居的金門街道風貌。也請鄉親一同珍惜與維護公共綠地資源,共同為打造更美麗、更宜居的家園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