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許氏宗親文教基金會捐款家扶助兒童學習陶藝
為關懷弱勢兒少並推動藝術教育,后湖許氏宗親文教基金會日前捐贈新台幣兩萬元予金門家扶中心陶藝班「金陶器」才藝隊,由執行長許丕瑩代表出席捐贈活動,持續支持弱勢兒童的藝術發展與技能培養。 基金會執行長許丕瑩表示,本次捐款希望協助家扶中心扶助的兒童突破經濟限制,獲得更多學習與成長的機會。他指出,現今許多教學在初期往往偏重作品的表面呈現,而較少著重於基礎功力的培養,導致學習數年後仍難打下穩固基礎。許丕瑩期許金門家扶扶助兒童能透過陶藝課程,以基礎練習為核心,雖短期內成效可能尚不明顯,但長期而言,孩子們將能深入體會陶藝的內涵與技巧。他同時表示,基金會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各項公益活動,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影響。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指出,這筆善款將用於購買陶藝隊所需的釉料、書籍、壓克力筆等相關工具,使兒童能更專注於陶藝創作,提升技藝,同時建立自信與成就感,學習一技之長,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金陶器-陶藝隊」已邁入第三年,致力提供弱勢兒少學習陶藝的機會,幫助孩子發展興趣及能力。每週六上午9時30分至12時,由方案社工游雅惠帶領兒童前往浯州工作坊學習陶藝技能,讓扶助兒童在創作中培養藝術能力與成就感,作品充滿童趣與溫暖。 金門家扶中心再次感謝后湖許氏宗親文教基金會長期支持,協助家扶建館,也推動扶幼工作持續發展。未來,金門家扶將持續以兒少需求與權益為出發點,關注兒少的情緒學習,延伸各項服務方案,落實「哪裡有需要,家扶就在那裡」的使命。
-
師生齊心共創美好暑假 史懷哲營隊留下甜美回憶
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生組成的史懷哲服務營隊,這次來到金寧中小學,大手牽小手學習,歷經一個多月的暑期服務,圓滿告一段落,不僅帶來豐富的課程內容,也讓小學生能從娛樂中學習新知;而臺北教育大學的大學生也能從中累積寶貴的教學經驗。 臺北教育大學10位學生許華峻、周子言、許芫睿、王俐霏、劉庭瑞、張孟修、林昱欣、吳昱秀、李睿翎、蔡睿珊,參與教育部史懷哲精神教育計畫,利用暑假期間,走入金寧中小學陪伴偏鄉孩子進行課業輔導、特色課程教學、活動體驗等。在營隊開始一個多月前,史懷哲團隊成員便開始構思和設計課程,並通過相互演示和討論,不斷完善,力求在營期中展現最專業的教育知識和實踐能力,透過行動弭平學習落差,打開學習視野。今年營隊還有寧中小畢業的校友參與服務,陪伴學弟妹們成長。 營隊活動課程包括,一般課程內容(部分)1、國語文領域:腦洞開一夏。2、英語文領域:英文在手,美食Bingo:金門美食英文介紹。3、數學領域:撲克牌整數倍。4、社會領域:歷史上的貨幣。5、自然領域:滑降玩具。6、資訊領域:人工智慧。7、藝術音樂領域:禪繞畫、小小樂器製造師。8、綜合領域:父親節卡片。團體課程:1、飯糰製作。2、樹葉拓印。3、視錯覺作品。4、杯子蛋糕。大活動:1、腦力對對碰、2、電影欣賞:瑪雅蜜蜂大冒險。3、運動會。4、跳蚤市場。營隊透過一系列的課業輔導、特色課程教學、活動體驗,鼓勵學生多面向發展。尤其是「AI科技」課程,透過營隊活動激發小學生的跨學科及創新思維,並引導小學生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未來的資通訊應用人才。 營隊的最後一天,有成果發表活動,寧中小多位教師、來賓與家長齊聚一堂,共同分享本年度營隊的豐碩成果。營隊大學生介紹課程特色、內容與心得,並分享服務的收穫與成果。活動中還安排大、小朋友輪番登台的舞蹈、歌唱節目,並穿插魔術、折氣球等,增添活動的熱鬧氛圍,也為這一次的暑期服務留下甜美的回憶。 寧中小校長宋文法特別讚賞參與營隊服務活動的10位大學生,願意犧牲暑假,以熱情與創意,為孩子們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暑假。宋文法表示,大學生們充滿熱情與創意的課程,不僅為學童們帶來多元學習體驗,更讓孩子們對大學生活產生憧憬,對未來有了更多想像與期待。
-
金大進修學士班招生延長報名至8/25
國立金門大學進修學士班114學年度招生,延長報名至8月25日中午12點截止。本次招生採網路報名且報名資料免郵寄,相關招生資訊與簡章歡迎至金門大學進修推廣中心網站查詢或洽詢電話082-313367。 金門大學表示,進修學士班以彈性學習設計,為在職專業人士與應屆畢業生打造最適切的進修管道,協助學生實現學歷補強、職涯轉型與專業精進等多元目標。本次招生學系包括資訊工程學系、企業管理學系、運動與休閒學系、觀光管理學系、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及社會工作學系,六大學系涵蓋管理、社會、旅遊、科技等熱門領域,課程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幫助學生培養跨領域能力與職場競爭力。 金大指出,114學年度進修學士班申請入學線上報名延長至8月25日(一)中午12點截止,歡迎有志者踴躍報考。報名方式:一律採線上報名。網址:http://admission.nqu.edu.tw/index.ASP 點選「進修部學士班申請入學」。進入「報名作業」後→取得繳費帳號→繳費→上傳繳款單證明照片(以JPG檔上傳)→網路報名(上網填寫報名資料、選填志願及上傳報名相關資料等)→列印報名表件自行留存→上網確認報名結果→完成報名程序。
-
藝同玩皮趣沙圖登場 學員敲打雕琢創意錢包
為推廣閱讀,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金沙鎮圖書館今年續辦《沙圖共學共玩教室》閱讀推廣系列活動,日前規劃辦理「藝同玩皮趣-皮革製作」活動。在講師施宏遠與李愛治老師帶領下,學員走進皮革製作的領域,動手完成三角錢包(雕刻皮)製作,在圖書館品讀書香,也感受皮雕創作的樂趣。 會中,施宏遠老師也為學員漫談皮雕創作,說明如何運用旋轉刻刀及印花工具等相關工具,在皮革上刻劃、敲擊、擠壓創作,並在皮革表層雕琢出凹凸的層次及紋飾等,亦或打造各種表情、深淺、遠近感覺及效果,相當有趣。 學員邊聆聽介紹,也彼此分享交流,按部就班地在皮革上敲敲打打、雕琢出層次分明的圖紋,逐步完成獨一無二的三角錢包皮雕作品,收穫滿滿,也藉此對這項傳統工藝有更深的了解。
-
卓環21優秀學生獲施騰東校長紀念獎助學金
卓環國小「施騰東校長紀念獎助學金」,得獎學生計有方鈺勛等21人獲獎。卓環國小校長楊杰頤勉勵學子要有感恩之心,感念捐款人設置獎學金的用意,努力向學,將來學有所成,回饋社會。 卓環國小校長楊杰頤表示,卓環國小「施騰東校長紀念獎助學金及校務基金」由曾於民國46年時擔任黃庵國校(之後為卓環國小黃埔分校)的施騰東校長之女兒施素珍女士捐贈。施素珍女士為紀念及緬懷其父親施騰東校長,每年捐贈三萬元充實該項獎助學金,鼓勵卓環國小的學生在學習上能持續精進、砥礪自己。 卓環國小指出,21名得獎學生:方鈺勛、楊筱晨、林子靖、林宸羽、羅丹、甘乃安、林玥辰、洪伊准、方劭元、洪祥竣、林弘凱、辛昀安、羅葳、林琦蒙、李欣妍、洪偉智、陳玟禕、洪群翔、林琪媛、林恩慈、林榆晏。
-
農試所蚵殼循環美學活動 邀民眾體驗再生工藝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訂於9月6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11時,於古寧頭社區舉辦2025農遊金門系列活動「探索蚵殼循環美學」,將結合社區產業特色,引領民眾動手製作蚵殼造型燈,體驗如何將廢棄蚵殼轉化為獨一無二的生活工藝品。即日起開放報名,金門縣農業試驗所邀請遊客與鄉親踴躍參加。 古寧頭社區除了以戰地史蹟聞名,同時也蘊藏豐富的農漁資源,其中以石蚵養殖最具代表性。然而,蚵殼廢棄物長期以來不易處理,除用於改良土質與農作物栽培外,近年在地工藝職人積極投入再利用研究,成功研發出以蚵殼為核心的創意工藝品。此舉不僅紓解廢棄壓力,更注入文化與創意價值,逐步形塑出具有金門特色的「蚵殼循環美學」特色品牌。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所長許丕祥表示,農遊金門活動自推出以來廣受好評,此次將於古寧頭社區推出「探索蚵殼循環美學」體驗,活動特別以「廢蚵殼再生」為核心理念,帶領民眾親手製作別具巧思的蚵殼造型燈,在動手實作體驗廢蚵殼轉化過程,進一步理解傳統產業的創新可能,期能引導大家建立永續共生的生活態度。 2025農遊金門系列活動「探索蚵殼循環美學」,自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報名網址:https://lihi.cc/P0PZc,亦可掃描QRcode(如圖)連結報名,限額30人,每人收費新台幣150元。課程內容包含蚵殼造型燈DIY、石蚵復育與蚵殼應用專題解說,全程兼具環境教育與美學價值。更多活動資訊或洽詢請至金門縣農業試驗所Facebook 粉絲專頁查詢。
-
縣府啟動2026跨年與元宵節慶規劃 推動觀光活化 整合區域亮點 留下可延續的價值
金門縣政府19日由縣長陳福海主持,召集金城鎮公所、金酒公司、文化局、觀光處、教育處、主計處及養工所等單位,就2026年跨年晚會與元宵節燈會召開專案會議。縣府確定規劃走向以金城城區為核心,串聯莒光樓、莒光湖、共融公園及天后宮等周邊場域,推動片區整體發展,並透過跨局處合作,營造具有金門特色的節慶品牌,進一步帶動城區產業活化與觀光效益。 縣長陳福海在會議中指出,跨年和元宵活動不應只停留在當下的氛圍,而要留下能夠延續的價值與成果。他表示,金城鎮做為行政中樞,更應展現核心定位,縣府將持續推動城區亮點的塑造,並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他強調,活動的意義不在於煙火與燈會的瞬間燦爛,而在於結束後能為金門留下什麼,成為未來延續規劃的重要基礎。 陳縣長進一步指出,金城核心片區要加強優化與包裝,跨年與燈會之間要有連結,後續的管理與維護也要一併納入規劃。他提醒,各項計畫推動必須盤整資源、妥善調度。 承辦單位基於上述考量,提出跨年晚會及元宵燈會場地之規劃建議。跨年晚會在兼顧人流效益與施放煙火安全性的前提下,優先建議選擇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前廣場,其次則可考慮莒光公園。至於元宵節燈會,則以人潮集散便利與燈區聚集效果為主要依據,建議優先選擇莒光公園,其次為沙美區域。此規劃方向希望能兼顧活動能量、交通疏運與觀賞體驗,為縣府後續推動提供具體參考。 文化局簡報指出,跨年晚會將以大型舞台、聲光特效及藝人表演營造氛圍,並搭配倒數與煙火施放,帶動群眾共迎新年。文化局研擬多個場地方案,經陳縣長實地勘查後,認為共融公園腹地寬廣,可與莒光湖、莒光樓及城區街道串聯,形成整合性活動區域。他強調,煙火是跨年活動不可取代的元素,應與光影裝置結合,營造迎賓氛圍。 元宵燈會以金城城區為主要場域,優先考量莒光公園做為核心據點,搭配周邊空間的光環境與裝置,形塑整合性活動區域。內容結合親子互動、科技體驗與在地文化等元素,統整主燈展演與街區活動,讓節慶氣息延續於日常街景之中。 縣長陳福海表示,燈會不僅是視覺盛宴,更要與孩子連結,教育處可舉辦燈籠製作比賽,將0至6歲扎根教育理念融入展區,讓孩子的作品點亮城區。他強調,活動應結合學校、家庭與社區,形成「1+1大於2」的效果,不只是觀光活動,也是一種文化與教育的展現。 陳縣長指出,這樣的跨局處合作著重在跨域資源的連結,縣府必須透過協調,把文化、教育、觀光與產業的力量結合起來,訂出優先順序,才能真正讓金城鎮的亮點展現出來。他同時強調,跨年與元宵應突破既有思維,留下可延續的價值。只要大家分工合作、做好超前部署,就能讓金門亮起來。 會議最後,陳縣長再次重申,跨年與元宵的整合是凝聚城區能量、帶動發展的重要契機。縣府將透過跨局處合作,把文化、教育、觀光與產業的力量結合起來,打造具代表性的亮點,更要能留下後續可延續的成果,帶動城區未來的延伸效益。他指出,只要做好管理維護,留下長期可使用的資產,活動就能持續發揮效益。金門的節慶應拓展國際觀光視野,吸引更多旅客特地前來參與,並共同思考,把金門打造成迎賓的城市,把金城的亮點打造出來,讓跨年與元宵成為大家共享的節慶時光。他強調,只要方向正確、整合得當,「1+1一定會大於2」,金門才能真正被看見。
-
本縣30歲以上民眾免費健檢 新增尿酸檢測
為守護鄉親健康,金門縣衛生局配合國民健康署自1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擴大計畫」,提醒年滿30歲的民眾務必善加利用免費健檢機會。今年的檢查項目更完整,篩檢資格大幅放寬,並新增尿酸檢測,幫助提早發現健康警訊,降低慢性疾病的威脅。 根據最新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民眾即可享有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30至39歲,每5年可檢查一次;40至64歲,每3年可檢查一次;55歲以上原住民、35歲以上罹患小兒麻痺者,以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均可檢查一次。 金門縣衛生局表示,透過定期健檢,能夠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病等健康問題,並及時採取控制措施,減少疾病惡化造成的醫療負擔與生活影響。此次擴大服務項目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以及健康諮詢,並新增尿酸檢測。尿酸值過高是痛風及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及早檢測能有效預防疾病發作,讓醫師針對檢查結果提供更精準的健康建議。 民眾可透過健保署院所查詢系統找到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合作院所。操作方式為進入網站後,選擇「進階查詢」,在「預防保健服務項目」中勾選「成人預防保健」,即可查詢全國合作院所資訊。衛生局提醒,健檢需提前預約,並依照院所安排的時間前往,才能確保檢查品質與服務效率。 針對旅居台灣本島的金門籍鄉親,金門縣衛生局推出健檢加碼好康活動,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完成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或B、C型肝炎篩檢,即可獲得家樂福電子禮物卡150元。衛生局希望藉此鼓勵外地鄉親也能定期檢查健康狀況,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幸福。詳細活動資訊、兌換方式與注意事項,請至金門縣衛生局官方粉絲專頁查詢,以免錯過參加資格與領取期限。 衛生局呼籲,全民都應將健檢視為例行保養的一部分,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了讓家人安心。無論是在金門本地還是旅居外地的鄉親,都應善用這項免費資源,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讓健康伴隨一生。
-
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開幕 全台代表來金交流
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金門縣政府主辦的「114年度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昨(20)日在金門昇恆昌太武宴會廳隆重開幕。活動邀集全台22個縣市共160位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觀摩與交流海洋教育推展成果,場面盛大。 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任視察陳慧玲、國家海洋教育研究院院長陳瑋玲、行政院教育科學文化處參議徐良鎮、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主任宋祚忠、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巧雯、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中校長洪進源、新北市三峽區安溪國小校長張錦霞、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馬澎分署吳孟哲上校、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副校長李明安、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台灣海洋教育中心主任吳靖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師培中心張正杰教授兼共同教育中心主任、金門縣政府教育處處長黃雅芬、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所長李佳發、金門區漁會理事會理事長陳水義、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督學李心馨、金門縣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等人出席大會開幕,共襄盛舉。 開幕典禮安排金湖國中絲竹樂團演奏「希望之歌」,傳達跨越海峽、連結世代的祝福;金湖國小舞蹈隊帶來「遇見水精靈」精湛演出,象徵守護蔚藍海洋。典禮並播放「金門海洋教育」歡迎影片,展現金門在地文化與教育活力。 李文良致詞時表示,金門是個美麗的島嶼,以前因為戰地的因素,在海洋的開發上有一些限制,但特殊的地形地貌,正等待大家去發現金門之美。他感謝教育部對金門的支持,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在金門舉辦,是個難得觀摩分享學習的機會。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任視察陳慧玲表示,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很感動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聚集22縣市的承辦人,將各縣市海洋教育成果互相觀摩分享。她指出,金門是個海島公園,有豐富的潮間帶生態還有美麗自然地景,都是很好的海洋教育教材,歡迎大家來金門挖寶,感受金門生態風貌和文化脈絡,培養學子海洋素養。 昨日下午為各縣市海洋教育特色亮點博覽會成果設攤觀摩展示,並依序進行成果發表解說特色介紹及評選,展示過去兩年在海洋教育推展、課程創新、學生參與及環境永續等面向的亮眼成績,讓各縣市互相觀摩交流與深度學習。各縣市皆以地區特性為出發點,結合海洋文化、生態資源與創新教學方式,打造適切的海洋教育特色。無論是透過科技媒介、在地文化傳承,或是參與跨域教育交流,都展現出海洋教育的多元可能。 觀摩會的第二天,金門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精心規劃四條海洋教育特色學習路線,A路線「逐浪浯舟騎風行」:包含翟山坑道導覽、「乘風破浪!藍色公路探秘」、官澳浯舟立式划槳、自行車小環金。B路線「海味藝動美學旅」:包含金門海島學校、走讀漁村、優游海洋杯墊創作、金門海味窯烤披薩、「乘風破浪!藍色公路探秘」。C路線「蚵香生態話永續」:包含烽火話浯島、「乘風破浪!藍色公路探秘」、走讀閩南聚落、品老麵茶冰、百年石蚵林擎蚵、神手剝蚵饗鮮蚵。D路線「戰地海島任我行」:包含大橋風光、「乘風破浪!藍色公路探秘」、烈嶼海防軍事景點解說、「海洋防衛—L18據點水彈槍射擊」。各路線都展現金門特色,實地走訪與體驗,讓教育人員深入感受金門海島之美與多元樣貌。 這場年度盛事展現各縣市推動海洋教育的豐碩成果,最後一天閉幕典禮將進行評選結果現場頒獎,以及欣賞三天活動的成果影片,留下美好回憶,並為兩年一次的「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畫下句點。
-
推行高齡友善環境有成 國健署評審團蒞金訪查
金門縣衛生局及金門縣政府社會處為爭取114年「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共老獎」殊榮,以「翻轉照顧學習相伴、打造全齡長照學堂」投件,日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評審團蒞縣實地訪查,由副縣長李文良親自率隊主持簡報。此次訪視流程緊湊而豐富,不僅透過簡報展示金門縣在推動高齡友善的卓越成果,更邀請長照服務使用者家屬、學校師長及第一線工作人員現身說法,深度呈現金門如何透過創新策略,編織出綿密而溫馨的世代共融網絡,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 此次訪查別出心裁,一開始便由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化身「校長」,親自為遠道而來的評審委員們進行「入學體驗」儀式,背上「樂活學堂」書包及掛上專屬學生證。此舉不僅呼應金門縣翻轉照護觀念的核心精神,更讓評審們親身體會長者「背著書包去上學」的榮譽感與喜悅,為實地訪查揭開溫馨序幕。 金門縣衛生局在簡報中,詳細說明了「翻轉識能教育」、「翻轉照護觀念」及「翻轉互動場域」等三大策略的豐碩成果: 全國首創「金閃閃長照劇團」:報告指出,由衛生局同仁擔任演員的劇團,將艱澀的長照知識化為生動有趣的戲劇,走入金門各國中校園宣導長照服務。這種將長照知識向下扎根的創新做法,深受師生好評,讓年輕世代從小建立親老敬老觀念。 「樂活學堂」翻轉日照服務:本縣將日照中心打造成「樂活學堂」,透過系統性規劃課程與活動,讓長者在「上學」的過程中重拾學習熱情、活出精彩。同時,透過「樂活學堂運動會」,結合物理治療專業將活動日常化,讓長者在歡樂中達到健康促進的實質效果。 「老幼共學」實踐世代共融:報告特別提及,本縣不僅鼓勵長照單位與學校合作,更全國首創獎助計畫,透過政策引導,讓老幼共學從單次性合作擴展至帶狀式及自發性推廣,見證了老幼共學不僅讓長者充滿活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同理心與關懷精神,達成世代共好的願景。 訪查過程中,評審委員除了進行實地參訪,親眼見證日照中心與失智據點的活力氛圍外,更與多位計畫參與者進行綜合座談。金湖國中教師陳俊宏分享了長照劇團對學生的深刻影響;金湖鎮衛生所護理師蘇慧怡講述了從醫療端銜接社區、日照單位的「醫照整合」歷程與動人的醫病故事;安瀾國小校長陳來添及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則細述老幼共學帶來的溫馨與感動;財團法人晨光基金會金湖失智據點個管師陳麗敏,更動情地訴說計畫執行過程,長者藉由實際行動參與及分享自身生命故事,重拾睽違已久的笑容。這些真摯的分享,讓評審們看見計畫背後用心及最動人的力量。 李文良表示,金門縣政府始終秉持「顧老顧幼」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致力於建構一個讓長者「身心靈健康」,社會「世代共融」的高齡友善環境。 此次入圍實地訪視不僅是接受「健檢」,透過評審委員的專業角度檢視執行成果及建議,更是對本縣所有長照領域工作者與參與者努力的肯定。他指出,本縣將持續深耕,讓「世代共愛,樂活永續」的新生活模式,成為離島推動高齡友善的典範。 衛生局呼籲,凡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可撥打1966長照專線,或洽金門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082-334228),將有專人提供完整諮詢與服務申請。攜手打造「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付得起」的長照服務體系。
-
為內在能量充電 縣府開辦志工在職訓練
為強化志工夥伴的服務能力與自我照顧意識,協助其在助人歷程中維持良好身心狀態,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持續推動志願服務專業化,並委託金門縣公益事務促進協會辦理志工在職訓練課程。此次課程以「志工服務更有『力』:身心調適」為主題,邀請台灣師範大學會教育系博士、現任華人正念減壓中心的林彩媚資深社工師主講,帶領80位社福類志工探索自我、學習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技巧,為服務旅程注入滿滿正能量。 這場課程參訓對象以社福領域的志工為主,課程設計著重「自我照顧」與「情緒覺察」兩大核心。講師林彩媚透過正念實作、互動體驗與個人反思,引導志工理解在服務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情緒壓力,並學習透過呼吸覺察、壓力辨識與身心調適等技巧,有效平衡工作與生活。藉此讓志工能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善待自己,保持良好的服務狀態。 課程中同時倡導「全人健康、全程健康、全家健康至全場域健康」的理念,強調建構社區在地安老的完整服務光譜。林彩媚並勉勵志工推廣「優雅老化」的概念,持續開發腦力、體力與社會力,從服務中找到自我價值並展現生命光彩。林彩媚並分享自身擔任志工與帶領志工團隊的經驗,鼓勵大家將親身體驗化為自我療癒的力量,以嶄新的方式看待自己與世界,與身體、情緒及想法和平相處。她強調,唯有學會微笑面對挑戰,才能將輕鬆自在的氛圍傳遞給服務對象。 開場時,社會處社會行政及鄉親科長方小萍與計畫主持人林明禛教授分別致詞,說明課程規劃主題,並代表縣長陳福海向所有志工表達誠摯謝意。他們指出,志工是金門最溫暖的力量,長年在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中默默奉獻,更展現落實終身學習的決心。唯有在身心充盈的狀態下,志工才能在服務過程中發揮最大影響力。這場課程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補給,更是一次內在能量的充電,希望大家能夠透過學習繼續在服務路上穩健前行。
-
三百餘桌焰口莊嚴展開 祈求兩岸和平吉祥
「2025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自啟壇以來,外壇佛事與內壇科儀依序展開,鼓鐘齊鳴,佛音縈耳,現場莊嚴肅穆。與會信眾隨佛號聲逐漸澄明安定,沉浸於佛法慈悲與智慧之中。法會象徵為眾生祈福、消災解厄,同時寄託兩岸和平的深切祈願,讓人於莊嚴佛事中感受祥和與寧靜。 昨日清晨不到五時,縣長陳福海便已抵達會場。晨曦尚未破曉,他隨著鐘聲鼓韻步入壇場,親身參與外壇與內壇佛事,在清淨氛圍中合十靜立,神情專注。到了上午五時三十分,「齋天祈福」與《梁皇寶懺》儀式莊嚴展開。縣長依循儀軌,舉手投足間皆見虔敬,目光凝定在壇前供案,彷彿將一切心念皆化為祈願,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那一刻,一縣之長的身影不再僅是金門大家長,而是與信眾同心的參與者,共同融入莊嚴肅穆的佛事氛圍之中,使儀式增添莊重殊勝。 「齋天」乃佛教徒禮敬諸天之傳統,因諸天歸命於佛、奉行正法,並於佛前發菩提心護持修道之人,在大乘經典中有明確記載。昨日,正是外壇佛事第五天清晨舉行此科儀。 在內壇部分,由法師們率眾進行「告赦」、「佛供」、「請下堂」、「幽冥戒」等儀軌。其中,「告赦」是祈請梵天、帝釋天釋放受苦六道群靈,使其得以參與法會聆聽佛法;「幽冥戒」則為六道眾生洗滌業障,引導其懺悔、皈依三寶,並發四弘誓願,意義殊深。 本次水陸法會規模宏大,每堂「焰口法會」皆於普供區擺設三百桌以上供品,善信雲集,虔心供養。果品、鮮花、齋食皆象徵信眾至誠心意,廣修供養,廣植福田,發心護持施食法會,展現人間善念與慈悲。場面猶如盛大的民間普渡,誠心宴請歷代祖先與無祀孤魂,廣結法緣。 在焰口施食儀式中,信眾皆以「身敬、口誦、思惟」三業清淨心態虔誠參與,全程不飲不食,以親身體會飢渴之苦,進而生起慈悲心。即使身體忍受口渴與飢餓,仍專注於誦念經文,將善念迴向一切有情,場面莊嚴而感人。 釋性海法師指出,今(21)日將舉行本次法會最重要的圓滿「焰口法會」,有五大士焰口,規模空前。儀式將於下午五點半展開,法師們透過觀想與持咒之力,將甘露法食恭敬供養三寶,並普濟餓鬼道眾生,使其飽食甘露,走向自在解脫。 法會現場屆時將瀰漫香煙與佛號聲,充盈慈悲能量。雙手合十,靜心隨行,信眾深信此刻的功德迴向,利益無量眾生,亦護佑世道人心。 當晚燈燭照耀、佛音不絕,焰口法會是修持者慈悲願力的展現,更是佛教「拔苦予樂」濟世精神的最佳詮釋。諸多法師帶領信眾誦經祈願,佛號聲聲傳遞對眾生的慈悲祝禱。 水陸大法會歷史悠久,旨在超薦有情、廣度六道。此次殊勝法會,祈願福澤普被,為亡者超度,為生者祈福,並將功德迴向世界和平、兩岸安康。
-
《金門瞭望》讓大門深鎖的「花崗石醫院」走出陰影
特約主筆:李金生 1978年動員駐軍2萬餘人次開鑿興建,1980年完工啟用,2005年7月1日因國軍「精實案」裁撤走入歷史的金門「花崗石醫院」,今年七月再因國軍「漢光41號」實兵操演,重啟深鎖多年的大門,進行戰傷救護與大量傷患後送演練,引起各方的注意和討論。 曾是世界唯一深藏於坑洞,內有3條橫向、9條縱向,總長度約1800公尺的坑道,面積逾2700坪的花崗石醫院於1998年更名為「國軍金門醫院」,在卸下野戰醫院的軍事任務後,曾由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接管成為署北花崗石分院,同年十月一日,併入署立金門醫院成為花崗石院區,持續提供軍、民醫療服務,迄2007年元旦結束各項醫療服務,一直荒廢至今。 回想當年台北醫院接管時,院長黃焜璋帶領第一批醫護人員包括首任「花崗石醫院分院」院長趙崇良、小兒科主任吳文秋人進駐時,曾說要讓這座全世界唯一的坑道醫院永續經營,而且還要擦亮它閃閃發光的招牌。趙崇良後來出任署立金門醫院院長,一番豪語言猶在耳。 多年來,做為冷戰時期重要軍事建築的花崗石醫院,在國軍撤走,醫護人員相繼離開之後,每隔一段時日,就有一批人進去又出來,但曾經帶來新希望的往事,最終也只是不曾實現的往事。 2011年,已故版畫大師李錫奇大力爭取到2013年第28屆亞洲國際美展在金門舉辦,當時看中花崗石醫院凸顯金門由戰場蛻變為和平廣場的場域條件,也期待藉由國際美展的舉辦,為金門留下一座現代美術館。但最後因坑道濕度、溫度難以有效控制而作罷,改在沙美文化園區登場。 2012年5月,時任故宮院長周功鑫拜會李沃士縣長,並在副縣長吳友欽和立委楊應雄等人陪同下走訪花崗石醫院,曾讚嘆真是一塊讓人驚奇的「寶地」,可考量引進國寶3D多媒體和複製品、文創商品進駐展覽,讓兩岸三地遊客一窺中華文物之美。 周功鑫還說,歐洲有很多古老城堡搖身一變為旅館、飯店,花崗石醫院有如地下城的坑道網絡,也有它就現有空間特質和調性,進行不同運用的獨特條件。可惜隨著她的卸任,終究只是鏡花水月,並未能進入實質規畫。 2017年3月13日,曾在金門當兵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帶領6名高階主管抵金,就因應兩岸人流往來的「醫療特區」計畫案,進行實地考察。當天下機後隨即在縣長陳福海、議長洪麗萍等人陪同下,走訪金門醫院和花崗石醫院,過程十分低調,曾問說「有無媒體記者在場?」並要求縣府不做新聞處理,在全案未進入成熟階段前,也不要對外透露相關內容。 這項以擘畫兩岸「健康、和平」未來為目標的計畫,在郭台銘後來因籌備競選總統,多次重返金門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但也隨著他最終遠離政治,而落得曇花一現,不了了之的結果。 其實,金酒公司原也有意接手,利用坑道溼涼的特性,做為窖存陳年高粱的酒庫,但最終也沒有下文。倒是幾年前曾有網紅未經縣府同意,闖入院內探險拍攝,還有一些指為「猛鬼醫院」繪聲繪影的貼文,引起外界一些空間想像,警方也發文警告,而再度上了新聞版面。 國防部軍醫局長蔡建松中將日前拜會陳福海縣長,就「漢光演習」借用花崗石醫院舊址進行大量傷患處置演練和未來恢復醫療功能的可行性交換意見。陳福海強調,花崗石醫院具備結構完整與再利用潛力,應循短、中、長期分階段推動整建與進駐,不僅可落實國安部署提升戰備支援能量,也有助於健全地方整體醫療體系。 確實!花崗石醫院在閒置20年後,若能在結合科技的條件下,進行更新規畫和再利用,重啟和回歸它原有的醫療任務,比起其它替代性方案,也許會是一條更可行的方向。
-
金沙鎮代會臨時會 審議追加減預算並下鄉勘察環境
金沙鎮民代表會自114年8月18日起召開第十三屆第十三次臨時會。議程第二日,所會下鄉勘察金沙一、二橋周邊雜草、頹屋及洋山(九女山)風獅爺周邊環境髒亂等,盼能夠改善。而「金門縣金沙鎮114年度第1次追加(減)預算案」,其中之社會課衛生所舊大樓土地及建物購置案,代表關切其行政程序是否完備暫遭保留;該案第二讀全數通過,將進行今年第1次追加(減)預算案之第三讀會、臨時動議及閉會。 金沙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三次臨時會於114年8月18日起至8月20日止,一連三天召開。會議首日,進行代表報到及預備會議,報告議事日程,議案分組或聯席審查,由主持周水土主持,副主席張成爵,代表黃奕焮、呂寶玉、蔡寶愛、蔡連進、黃聰成、何開忠等出席。鎮長吳有家率課室主管列席,經預備會議敲定議程並經討論採聯席審查,隨即展開後續議程,由金沙鎮公所清潔隊就「委外辦理雜草割除及清潔隊雜草割除成效」、「回收廢棄物變賣所得獎金分配」提出專案報告。 金沙鎮公所清潔隊隊長黃奕銓指出,因應外來種等雜草生長快速,為提升本鎮環境衛生,今(114)年度編列255萬辦理除草委外工作,包括「金沙鎮大洋里村落及浦華路環境清潔維護與植栽修剪」以及「金沙鎮榮湖周邊環境及高陽路雜草清(刈)除及綠籬修剪」,並已完成採購招標。而清潔隊人力今年度首次為7組,由於期間逢退休等因素,導致各組人員減少且部份道路割草委外辦理情形,故各組除草責任區範圍均有加大(除汶沙組及光前組部分範圍委外,除草面積略有減少),預計各組完成一輪除草時間大多能在規定25個工作天內完成。今年統計,以光前里除草效率平均20.5天最佳。 今年7月中旬及月底,接連因降雨致各村里大黍草生長快速,下雨無法下鄉執行除草工作,影響居民環境衛生,清潔隊同仁已加緊施作,期盡快恢復民眾良好的居住環境。此外,由於兩委外案廠商施作品質相較前一年度有明顯提昇,115年持續編列除草委外相關經費;另外,由於部分車輛老舊故障率高,為提升割草速度,明年度公所預計編列預算採購2台坐式割草車。 而關於金沙鎮回收廢棄物變賣所得款分配案,黃奕銓也說明,主要依據「金門縣金沙鎮公所辦理回收廢棄物變賣所得款項保管使用要點」辦理,發放對象為公所執行或從事廢棄物回收相關人員,依職務別設定不同點數比例,因國內資收物回收價格影響,致今(114)年每月平均可發放回收獎金僅剩前一年度三分之一金額,並非如傳言「都被正式隊員領走」。目前國內回收價格已慢慢回穩,期許115年度回收物價格能回到以往水準。 為此,鎮代表針對割草之效率也提出質詢,並關心第一線工作同仁之安全,建議思考除草後路面應徹底清除雜草,而非堆積,以免影響行車安全,同時也希望公所落實監督和管理,確保環境清潔工作之落實,為鄉親提供良好之居住環境;也有代表建議鎮公所應提升清潔隊員待遇,以激勵士氣並留住人才。同時,公所亦可思考割除之雜草後續再利用。 而此次會議排定進行「金沙鎮114年度第1次追加(減預)算案」三讀會。於第一讀會,針對社會課為金沙衛生所購置土地及建物編列的新台幣1,500萬元追加預算,引發討論,有代表關切這筆預算之支出在預算編列上的法理程序,故暫時保留,其他項目則逕附二讀。第二讀會於19日上午進行,經過公所說明及代表審議,第二讀會全數通過,並進行第三讀會。 金沙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三次臨時會也排定下鄉勘察基層建設,由主席周水土以及鎮長吳有家率領所會團隊,實勘金沙一、二、三橋周邊雜草、頹屋及洋山(九女山)風獅爺周邊,討論因飼養問題,造成髒亂不堪,盼能夠思考如何改善。
-
從筆墨到手作 金沙圖書館帶領學子探索藝術之美
金沙鎮圖書館今年暑期為學子規劃為期五天的《靜心筆墨、創意巧手》課程,邀請知名書法家張水團,指導學童進入書寫的領域,從正確姿勢、握筆、運筆及佈局等,一筆一劃引領孩童靜心書寫體會書法之美。活動搭配手作體驗,學子在講師邱智芬帶領下,五日的課程分別完成金門筆筒彩繪、擴香石、發財樹等創意手作,收穫滿滿。鎮長吳有家頒發結業證書肯定學子的表現,同時感謝兩位老師之指導,期許學子會後持續提筆書寫,培養耐心與專注力。 《靜心筆墨、創意巧手》課程,每日由書寫課揭開序幕,此次特別邀請到地區書法名家張水團到場指導,他於首日課程以簡單易懂的開場引領與會國小三至六年級學子走進書法的世界,並從楷書的基本筆法入門,細心叮嚀書寫姿勢及正確握筆方法的重要性,也為學童解構字體的筆順、筆劃等,並讓學子展開練習,在一筆一劃中慢慢體會書法之美。 在為期五天的課程中,學子有基本的認識後,張水團老師帶領學子臨帖,先示範正確的筆順與運筆技巧,再各別指導和修正孩子們的字體,循序漸進地帶學子認識各種書體風格及其背後的故事,讓學員更專注地書寫,體會書寫的節奏與韻律,在過程中學會了耐心與細心,並在臨摹中感受到中國書法藝術之深厚,最後,每位學員也完成一幅書法作品,為今夏的書法課作最佳見證。 而活動也特別搭配手作體驗,讓學子以多元多樣的方式接觸和體驗藝術創作,活動邀請小芬工作室負責人邱智芬擔任講師,她也精心為學童帶來今夏最受歡迎的手作體驗,包括金門電話亭造型筆筒及曼陀羅彩繪、擴香石、金屬編織-發財樹、蝶古巴特拼貼及小時鐘彩繪等,學子發揮創意,展現藝術潛能,在過程中每個等待的頃刻間,了解細節之重要性,學子也在不同的手作技巧中,培養細膩的觀察力與提昇手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帶回滿滿的作品。 活動為期五天,圓滿畫下句點,金沙鎮鎮長吳有家也到場嘉勉學子的表現,一一頒發研習證書給學員,並於致詞中指出,首先感謝兩位老師的指導,在五天的課程中傾囊相授,為學員帶來豐富又寶貴的學習內容,同時也要肯定每位孩童願意放下3C產品進入圖書館靜心學習,希望會後學員能夠持續地練習,精進書法技巧,相信假以時日也得寫得一手好字,在藝術道路上揮灑自己的長才。
-
雅杏畫會25週年巡迴展登場 25位藝術家呈獻42幅作品
由一群熱愛繪畫者所組成的雅杏畫會,昨(二十)日首次跨海到金門展覽,策辦的《雅杏畫會二十五週年巡迴金門展》,現場貴賓雲集,參展的會員們飛抵金門共襄盛舉,此次前進金門的展覽,將展出雅杏畫會創會長趙宗冠博士、前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詹前裕教授、前文化部政務次長林金田、資深藝術家李賜鎮、雅杏畫會現任會長趙純妙等二十五位畫家,共四十二幅作品,包括膠彩、油彩及水彩畫等創作。 雅杏畫會規劃籌備的《雅杏畫會二十五週年巡迴金門展》,展覽期間從即日起到九月三日(星期三)為止,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三展覽室盛大開展,此次在金門的策展,共計有多達四十二幅精選作品,創作形式相當多元豐富,涵蓋了油畫、水彩、膠彩等;雅杏畫會金門巡迴參展者,共有趙宗冠、林金田、詹前裕、唐双鳳、李賜鎮、趙純妙、吳玉珮、陳雪蓮、李美智、詹惟宇、陳秀苓、袁彩林、林依萱、黃麗雪、成尚英、劉文莉、趙彩妙、王淑鳳、李麗紅、楊居澧、吳琦瀅、蔡綠綠、蘇美貴、商玉枝、蔡素琴等二十五人。 昨日的巡迴畫展開幕典禮,於早上十點三十分,在文化局大廳舉行,開幕活動冠蓋雲集,包括金門縣文化局局長陳榮昌、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前文化部次長林金田、台中市文教記者聯誼會葉志雲、金門縣文化局前局長呂坤和以及雅杏畫會會員與參展藝術家齊聚一堂,共同為展覽揭開序幕,在開幕式中各界來賓除了肯定雅杏畫會長年推動藝術創作與交流的努力,也讚賞此次作品中對金門古厝聚落、戰地遺跡、海岸景致、風獅爺、高粱等意象的細膩描繪,展現出藝術家們對地方文化與自然景致的深厚情感。會後,貴賓與藝術家們更一同欣賞作品,熱烈交流創作理念與心得,現場氣氛溫馨而熱鬧。 陳榮昌代表縣府歡迎藝術家們蒞臨,他表示,雅杏畫會特別跨海到金門舉辦展覽,此次的作品中有許多是以金門風光與特色做為主軸元素,呈現出金門多面向之美,他除了深表感謝之外,並祝福畫展的成功順利。吳增允也祝賀畫展開幕順利,他說,將一件事情做好或許容易,但是要能持續二十五年的完美則是相當有難度的,他強調金門有豐富的多元生態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蘊,很適合藝術繪畫的創作,他也希望這場藝術饗宴,可以是很好的臺金文化交流。 林金田指出,雅杏畫會二十五週年的巡迴展選擇金門,這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自然生態多樣化的地方,此次的展覽有很重大的意義,對於在策展過程中提供協助的個人與單位表達感謝之意;雅杏畫會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畫會,會員們都是熱衷創作,在歷任理事長不斷傳承之下,以及會員們長期耕耘創作,是一個相當具有活力的藝術團體。 會長趙純妙表示,此次的金門巡迴展是該畫會首次的離島展出,文化局優質的場地以及金門鄉親的熱情,讓他們選擇金門為該會跨出台灣辦展的首選,此次四十二幅作品的展出,她歡迎民眾有空可以來欣賞,細細品味一番,她也希望透過藝術家們手中的畫筆與色彩,記錄金門之美,讓更多人從藝術中認識金門、感受這片土地的靈魂與故事。
-
貓神魅力登場 明華園戲劇團睽違十年再現金門
今年「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藝日限定」離島第二站,即將於8月23日在金門縣金城鎮莒光共融公園盛大登場,由臺灣知名品牌團隊明華園戲劇總團睽違十年再赴金門戶外演出,帶來招牌懸疑大戲《貓神》,為鄉親呈獻一場高潮迭起、張力十足的戲劇盛宴。 明華園戲劇總團自2009年創團80週年推出首部懸疑題材作品《貓神》,由首席編導陳勝國操刀。陳勝國巧妙汲取胡撇仔戲的表演精華,融合現代創意元素,重現五零年代臺灣歌仔戲黃金內台時期的舞台機關變景及華麗東洋歌舞劇風格。 《貓神》劇情以中原、契丹之間的邊防大城「真定府」發生的神祕案件為主軸。本次演出將由明華園總團「無敵小生」孫翠鳳、當家小旦鄭雅升,以及第一丑角陳勝在領銜主演,並由明華園戲劇家族全體演員共同演繹。觀眾將隨著劇中主角抽絲剝繭,揭開隱藏在故事背後的真相、複雜人性與深摯情感。 金門縣政府表示,去年文化部邀請《FOCA海風馬戲派對》蒞金巡演,現場座無虛席,吸引不少親子共賞。今年活動由縣府與文化部共同主辦,延續「文化平權」理念,並召開多次跨局處協調會議,周延盤點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演出流程順暢。活動現場也特別規劃「藝日限定文化市集」,提供飲食及文創商品,邀請鄉親朋友闔家蒞臨,一同體驗星空下的藝文饗宴。 活動當日,懸疑大戲《貓神》將於晚間7時登場,文化市集則自下午2時起開放。相關演出資訊及最新消息,可至官方臉書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equitymoc。
-
環保又能抽獎! 第二波「減量大作戰」開跑
為鼓勵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推廣循環容器使用,本縣環保局再度推出「一次用餐盒減量大作戰」第二波活動,自114年8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邀請大家一起以行動支持環保,不但為地球減壓,還有機會獲得加菜金! 環保局表示,許多民眾日常外食常會不自覺產生大量一次性餐盒與餐具,不僅造成垃圾量增加,也對環境與資源造成負擔。為此,縣府積極推動「可循環容器」的友善商店政策,鼓勵店家提供借用循環餐盒的服務,也鼓勵消費者自備環保容器外帶。今年再度舉辦的「一次用餐盒減量大作戰」活動,便是希望透過實際參與與打卡分享,讓更多人認識可循環容器的便利與好處。 第二波活動方式與第一波相同,民眾只要完成簡單的「拍照、按讚、留言」三步驟,就有機會參加抽獎。首先,至金門縣目前已加入「提供或接受循環容器」的合作店家消費,並選擇使用該店家提供的循環容器或自備餐盒外帶,拍下自己與容器及店家招牌的合照;接著,到金門縣環保局的臉書粉絲專頁對本次活動貼文按讚;最後,在貼文下方留言,寫下參與店家名稱與一段環保宣言,並標註兩位好友、上傳照片,就符合抽獎資格。 金門縣環保局指出,第二波活動預計於10月8日抽出20位幸運得主,每位可獲得100元電子禮券一份。每位民眾每波活動僅限一次中獎機會,但留言次數越多,中獎機會也將隨之提高。活動採每波重新計算,第一波未中獎的民眾,第二波還有全新機會。 為維持活動公平與秩序,環保局也特別提醒參與者幾點注意事項:首先,本次活動僅限外帶或外燴消費型態,內用者恕不列入抽獎資格;其次,一次消費紀錄僅能認列一則留言,若發現留言照片重複者,將取消該次抽獎資格;另外,因應系統辨識統一,本活動不接受獺金杯借用照片參加。 金門縣環保局呼籲尚未參與活動的民眾,不妨趁著第二波活動期間,試著自備餐盒或借用合作店家的循環容器,不僅能享受美食,也能減少一次性廢棄物產生,用實際行動守護金門環境。
-
「太武山秋季畫展」展至10/30
金門縣水彩畫協會多次在太武山舉辦「太武山畫展」,水彩畫協會今年度最後一場展出的「太武山秋季畫展」,目前正在太武山安心石展覽廳舉行中,協會理事長楊天澤歡迎民眾在登高禮佛之餘,別忘了前往欣賞一下在地藝術家們的藝術作品,在佛光沐浴之中感受藝術清雅的洗禮。展出時間自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一)起持續至十月三十日(星期四)為止。 金門縣水彩畫協會表示,此次「太武山秋季畫展」的聯展,匯聚了協會中多位優秀藝術家,參加的創作者包括有:協會理事長楊天澤、理事李苡甄、會員余雅雯、任雅秀、李紓嫺、李秀荷、陳鴻文、劉寶華及黃秀鳳等人,將一同展出豐富多元的水彩創作。 金門縣水彩畫協會指出,此次參展的協會理事長楊天澤老師,他長期深耕水彩創作,題材聚焦金門戰地文化、傳統聚落與風獅爺信仰,其作品以細膩筆觸與濃郁鄉土情感著稱,今年度更是獲得了第十屆文化獎的殊榮。楊天澤曾於二○二三年出版《風姿神勇–楊天澤與風獅爺的原鄉情濃》一書,將金門縣的一百二十四尊風獅爺系統性記錄,該書出版後也成為地方文化紀錄當中的重要文獻。該協會也是楊天澤老師在二○二三年時倡議成立,創立的目的希望積極致力於培育在地人才,帶領會員參與聯展與跨地域交流,於二○二五年更與臺金兩地展開「金采‧精彩」水彩聯展,促成臺灣與金門藝術家合作。 另外,協會理事,也是相當知名的畫家李苡甄老師目前活躍於在地藝術圈,作品風格清新流暢,擅長捕捉金門閩南建築、海岸風光,近年來積極參與多項聯展,如二○二五年金寧鄉公所「驅山走海聯展」,與唐敏達老師、楊天澤老師等十二位藝術家共同展出,作品廣受好評,李苡甄老師同時還積極投入社區藝術的推廣,透過寫生還有教學等方式,把金門之美以更廣泛的方式傳遞出去。 水彩畫協會指出,此次的展覽,主要聚焦在金門地景與文化記憶的創作,透過水彩的流動性與色彩層次,呈現古厝聚落與戰地遺跡等多個主題,並且藝術家獨特的視角,展現她們對家鄉獨到、深刻的觀察與情感的連結,水彩畫協會誠摯地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撥冗前往太武山海印寺安心石展覽室參觀,感受一下水彩藝術的獨特魅力。
-
縣警局舉辦替代役備役訓練 強化全民防衛與災防能量
因應多元災害挑戰與社會治安需求,並提升替代役備役役男在災害防救及協勤支援的實務能力,金門縣警察局舉辦為期三天的「114年替代役備役役男治安維護組訓練」,共計召訓設籍本縣的備役役男42人,課程安排兼具專業性與實務性,獲得與會役男一致好評。 訓練期間,縣警局局長黃壬聰特地到場為役男加油打氣。他表示,替代役備役役男是全民防衛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平時的訓練不僅是為戰時動員預作準備,更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實際功能,成為社區防護與防災救援的重要支援力量。 縣警局指出,此次訓練課程設計多元,內容涵蓋緊急救護、防竊防詐、無人機探索、協勤實務與技能等專業項目,並特別邀請具有消防、警政、醫護及無人機操作經驗的專業講師授課。課程採取理論與實作並重方式,不僅透過講解讓役男了解災害應變與治安維護的關鍵知識,更安排情境演練,模擬災害現場或社區協勤任務,使役男能在臨場情境中靈活應用所學,強化自救互助與支援警力的能力。 此次訓練不僅強化了役男對防災與治安工作的認知與技能,更展現全民防衛的精神。透過跨領域專業講師的協助,役男們獲得實務操作經驗,未來在面對災害或協勤需求時,將能更有信心與能力投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