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2人受困南石滬礁石 消防員駕艇救離
消防局昨(15)日10時46分,接獲報案於南石滬公園有2民眾受困礁石,該局出動車輛3輛、IRB 1艘及消防人員(含義消等)16名,整起救援由金湖分隊隊員黃志中及周子軒駕艇出海救援,歷時約20分鐘,將人救出。 此次救援案件由金湖義消分隊何斌盛於第一時間發現受困礁石民眾可能之危害,立即依災情查通報機制啟動救援,獲報後抵達現場指揮官金湖分隊分隊長許春祥評估受困點為離岸約30~50公尺外海礁石,且該民眾並未穿著救生衣,時值漲潮階段,隨時間之推延有滅頂之危害疑慮,為搶救原黃金時效,原部署徒手泳渡救援,惟因風浪過大,立即接續啟動船艇救援,由隊員黃志中及周子軒駕艇出海救援,憑藉黃員熟稔駕艇技巧,成功克服礁石間暗流,順利登上礁石救援,歷時約20分鐘即將受困民眾救出,經評估並無明顯外傷,於現場告誡海域遊戲應注意安全事項,以防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消防局董紀瑋呼籲,該起案件為典型民眾不暗潮汐而受困礁石之案件,於從事任何海域活動時,應事前掌握潮汐狀況,以避免受困礁石無法返回岸上,所攜帶行動電話應做好防水作業,以利意外事故發生時能對外求援。
-
醫遊館志工培訓 演創兒童劇
由金門縣政府主辦、中華青年公共事務倡議協會承辦的金湖托育資源中心(醫遊館),於6月14日(六)下午在館內一樓主題區舉辦了「兒童戲劇啟航」志工培訓活動。本次課程特別邀請長年耕耘兒童劇場的康琳(菲菲)老師擔任講師,帶領12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志工,體驗戲劇表演與創作,引導他們將健康觀念轉化為有趣且富教育意義的舞台表演,讓親子活動更加生動有愛。 本次參與培訓的志工成員來自多元背景,包括國立金門大學社工系與護理系學生、全職媽媽及在職上班族,充分展現在地社區對兒童發展與公共服務的熱情投入。 康琳老師現任於高雄傑西愷洱托嬰中心,長期致力於寶寶故事劇場的開發,亦為兒童劇團特約導演,擁有逾17年兒童劇場導演與教學經驗。此次她帶來「戲劇三部曲」:戲劇的身、心、靈,從身體遊戲開發表達力、教導舞台十項守則,到引導學員說故事、創角色,逐步讓志工建立舞台自信,並能用創意表達健康生活概念。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志工透過角色扮演與情境創作,發掘自我潛力,也彼此建立起團隊默契。活動設有前後測問卷,評估志工在表達力、舞台信心、健康知識傳遞與參與意願上的轉變。多位學員在回饋中提到:「原本以為自己不擅長表演,卻在今天找到表達的樂趣!」、「期待未來能和孩子一起演戲、一起學習健康生活。」 金湖托育資源中心(醫遊館)主任陳靜儀表示,本次志工培訓報名一開放即額滿,參與者多為剛接觸公共服務的年輕朋友。醫遊館希望透過志工培訓,讓參與者在親子館中找到參與社會的起點,也讓更多人看見:親子館不只是育兒場域,更是在地公共服務的種子基地,讓關心社會的人有機會在此發芽、茁壯。
-
金湖盃桌球賽圓滿落幕 各級選手同場競技展現實力
由金湖鎮公所主辦、金湖鎮桌球發展協會承辦的「2025金門縣金湖盃桌球賽」,於6月13日至15日在金湖綜合體育館熱鬧登場,歷時三日的賽事激烈精彩,共吸引約500位選手參加,分別角逐團體與個人單打等多項賽事。本屆比賽成果豐碩,社會男子組由地主隊金湖鎮公所奪得冠軍,社會女子組則由晉江乒協拔得頭籌,展現參賽隊伍優異實力與高度競爭力。隨著各項賽事順利完成,賽會於昨(15)日圓滿落幕,為本屆金湖盃畫下精彩句點。 在昨日舉行的閉幕頒獎典禮中,金湖鎮鎮長陳文顧、縣府教育處科長莊凱倫、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陳向鑫、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湖鎮代表林麗芬、中華民國桌球協會裁判長葉聰嬌、金湖桌球協會理事長陳學毅及多所學校校長皆親臨現場,為得獎選手頒獎並表達祝賀。 陳文顧鎮長表示,此賽事不僅是響應全民運動政策的具體行動,更是推廣桌球運動、培育在地體育人才的重要平台。他肯定本屆賽事競爭激烈、精彩紛呈,陳鎮長也讚揚金湖桌球協會與相關單位長期努力推動,讓桌球在金門逐漸成為普及性的運動。他指出,透過兩岸技術交流與專業指導,金門桌球實力穩步提升,未來發展可期,此次更吸引莊智淵選手的弟子蒞臨觀賽,顯示金湖盃賽事的專業水準獲得肯定。展望未來,他強調鎮公所將持續投入資源,無論是經費、場地或人才培育,都會全力支持,期盼更多金門子弟能在國內外賽場上爭光奪彩,讓地方體育發光發熱。 2025金門縣金湖鎮桌球錦標賽成績如後: 《團體賽》 社會男子組:冠軍-金湖鎮公所、亞軍-廈門集美乒協代表隊、季軍-金寧中小學紅、乒戰、優勝-金城國中、金酒桌球隊、美珍香、廈門環島乒乓球俱樂部。 社會女子組:冠軍-晉江乒協、亞軍-翔金乒乓、季軍-金寧中小學。 國小高年級男生組:冠軍-中正國小、亞軍-金鼎國小、季軍-開瑄國小、金湖國小。 國小中年級男生組:冠軍-翔金代表隊、亞軍-金鼎國小A、季軍-中正國小A、西口國小A、優勝-中正國小B、金鼎國小B、西口國小B、柏村國小。 國小高年級女生組:冠軍-螞蟻聯盟、亞軍-金鼎國小A、季軍-中正國小。 國小中年級女生組:冠軍-金鼎國小A、亞軍-金湖國小、季軍-古寧國小、中正國小。 《個人單打賽》 國中男生單打:冠軍-王靖鈞、亞軍-李伯濠、季軍-蔡紹威、翁紹嵓。 國中女生單打:冠軍-辜琪云、亞軍-翁偲綺、季軍-許子晴。 國小男生6年級單打:冠軍-李日嘉、亞軍-戴啟宥、季軍-董子暘、黃千益。 國小男生5年級單打:冠軍-歐陽子祺、亞軍-蔡丞越、季軍-翁士程、翁晨翔。 國小男生4年級單打:冠軍-黃瑞杰、亞軍-陳祁安、季軍-洪苡睿、戴寅謙、優勝-李典融、范姜莆、洪柏崴、翁睿聲。 國小男生3年級單打:冠軍-王晨宇、亞軍-陳博宇、季軍-陳俊宇、陳一銘、優勝-吳浚瑀、翁晨閎、謝承佐、王靖元。 國小女生6年級單打:冠軍-辜渝真、亞軍-洪如均、季軍-翁晨恩、蔡允臻。 國小女生5年級單打:冠軍-洪苡芯、亞軍-陳可炘、季軍-洪芷彤、董宸儒、優勝-林沐慕、陳唐寧斕、吳芊儒、林婧。 國小女生4年級單打:冠軍-翁宥薰、亞軍-張瀚、季軍-張薇、洪友竹、優勝-呂其玟、李昀錚、邱婧涵、林娮瑅。 國小女生3年級單打:冠軍-黃依欣、亞軍-翁衣湄、季軍-李安晴、洪唯薰、優勝-蔡羽喬、林穎、翁苡甯、郭元晞。
-
良金盃三對三鬥牛賽熱血登場 75支隊伍激戰較勁
經過為期兩天的第二屆「良金盃」三對三鬥牛比賽,活動於昨日順利落幕,今年的比賽共吸引來自金門各界共七十五支隊伍參賽,賽事精彩激烈、氣氛熱烈,充分展現籃球運動的魅力與凝聚力。 「良金盃」三對三鬥牛比賽由良金牧場主辦,立法委員陳玉珍服務處及金門酒廠協辦,於六月十四、十五日兩天,在縣立體育館開打。這一屆的賽程除社會男子組與社會女子組,特別新增國中男子組及國中女子組,進一步擴大參與年齡層,提供更多選手展現球技與團隊精神的舞台。 金門籃球之友協會理事長石兆瑉表示,協會致力於推廣籃球運動,非常感謝良金牧場的全力支持,提供金門的年輕學子與社會選手有展現實力的平台,藉由體育賽事展現金門多元面貌,他更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以透過籃球為橋樑,推廣運動觀光,為金門注入更多人文與活力。 良金牧場總經理許金城則說,良金是金門在地企業,對地方懷有深厚關懷,良金盃的舉辦不只是企業對體育的支持,更是對金門這塊土地的回饋,他感謝所有參與者及協辦單位的熱情投入,讓良金盃能促進籃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並成為地方企業、社會團體與運動愛好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的一項賽事。
-
農試所手作剝皮辣椒體驗開放報名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訂於6月21日(六),辦理農業體驗課程「親子製作剝皮辣椒教學課程體驗活動」,並自即日起至6月19日下午5時止受理網路登記,限額40名,額滿為止,每人費用新台幣200元,於當天收費,報名可掃描QR code(如圖)登記。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配合所內休閒農場辣椒採收季節,預計辦理一次辣椒加工活動,以有效利用本所試驗栽培之資源,推廣辣椒加工製作。該「親子製作剝皮辣椒教學課程體驗活動」時間訂於6月21日(六)上午8時50分起至11時50分,活動受理人數為40人,每人酌收成本費用200元(含辣椒、材料費及指導教學課程),於活動當天收費,活動後並可攜回1罐自製之剝皮辣椒。 「親子製作剝皮辣椒教學課程體驗活動」,自即日起至6月19日(四)下午5時止受理上網登記。請於活動當日8:50前至農試所餐廳辦理報到繳費。若有疑問請於上班時間(上午9:00至12:00及下午2:00至5:00)撥打服務專線082-333381農試所行政管理課洽詢。
-
元極舞課程招生中 歡迎踴躍參加
金門體育會元極舞運動委員會辦理運動i臺灣-元極舞運動班,開始招生囉!該會主委吳明治歡迎大家相招學習元極舞,運動健身。報名電話:(082)323581。0912-140938 陳老師。 吳明治指出,該會執行114年運動i台灣計畫,辦理元極舞運動指導班,並預定於7月4日至9月29日,每週一、五晚上8:00至9:30於金門縣文化局大廳展開研習,課程為元極舞集與元極功法,由教練團指導說明與動作習練,歡迎地區有興趣鄉親,不分男女老少踴躍參加。 吳明治表示,114年運動i台灣-元極舞運動指導班,由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體育會承辦,金門體育會元極舞運動委員會金城新莊隊協辦,教練均由習練多年的教練團隊擔任,課程完全免費教學。為使新學員循序漸進快樂學習,本年度將學員分成「初級班」與「進階班」進行教學,初級班進行第一集「金蓮初開」、第二集「金蓮普開」及「元極伸展操」的教學;進階班則進行第五集「春滿人間」、元極功夫扇「五運亨通」及「元極伸展操」的教學。 吳明治表示,元極舞在金門推廣深根已廿多年,白天或晚上可見許多鄉親規律運動中,期望透過此活動的推廣,使大家更加「自發、樂活、愛運動」,帶給大家健康和充實的生活。
-
曾情歸浯江 詩人鄭愁予回歸天家 留達達的馬蹄迴盪人間
國際知名詩人鄭愁予大師,6月13日凌晨四點因心臟衰竭逝世於美國,享耆壽91歲,消息經親友證實,傳回金門各界均表不捨。鄭大師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十一世裔孫,2005年他決定「情歸浯江,落籍金門」,將戶籍遷入金門縣族人鄭峰生的戶內。他也是金門縣縣政顧問、榮譽縣民,縣長陳福海聞訊深表扼腕,已交代文化局向其家屬致意並提供必要協助。 據了解,5年前鄭愁予夫人余梅芳女士在美國過世後,鄭愁予因年歲已大,且因老伴過世受刺激有失智傾向,家屬表示其身體狀況不適合長途搭機,此後即長居美國不曾再返台,外界都少聽聞其消息。 鄭愁予大師跟金門淵源很深,他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十一世裔孫,鄭成功曾據金、廈以抗清,受封國姓爺,後來鄭氏歸降,族人全被內遷;本名鄭文韜的他,民國22年出生在山東濟南,後隨軍職父親遷來台灣,於新竹中學畢業後,進入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會統科(現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前身)就讀。之後擔任預備軍官,服役後到基隆港務局工作了許多年。 先後任教於美國、香港乃至金門 1968年鄭愁予取得獎學金前往美國深造,進入名作家聶華苓所主持的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研究,陸續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學位、美國加州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文學博士(D.Litt)。先後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香港大學等校,教授中國現代文學。 晚年自許是金門的歸人而非過客 曾旅居美國多年的鄭愁予大師,一直到2005年才返回台灣,擔任國立東華大學第六任駐校作家,後來在金大首任校長李金振的熱忱邀請下,回到金門擔任金門大學講座教授多年,李校長卸任後他於2016年起受邀為東海大學駐校詩人,2017年更榮聘為東海大學終身榮譽講座教授,長駐於東海校內。 2005年,鄭愁予正式將戶籍遷入金門,舉行了隆重的入籍祭祖儀式,並獲金門縣政府頒贈榮譽縣民證書。他親赴金城夏墅延平郡王祠祭拜祖先,族人特別為他補入族譜,象徵這位在外漂泊多年的詩人,重新回歸家族血脈的源頭。面對媒體,他說道:「我是歸人,不是過客。」短短一句,既有對歷史傳承的敬重,更流露出詩人對金門深沉的情感寄託。 早年曾經寫下了金門集組詩四首 除了血緣上的連結,金門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氣質,更與鄭愁予的詩學理念產生共鳴。金門曾長年作為戰地前線,飽受砲火洗禮;然戰火過後,卻又以其堅韌包容的姿態走向和平,成為兩岸和平交流的重要橋樑。鄭愁予曾在公開演講中指出,金門是一座擁有「海洋精神」的島嶼—豪爽、寬容、自由,而這些特質,正是詩歌所追尋的生命質地。他也常喜歡在慈湖海邊獨行,看潮起潮落,任夕陽染紅天際,將島上的寧靜與滄桑融入詩思之中。 鄭愁予與金門的文化交流,不僅止於定居與創作。他積極參與當地文化活動,成為金門文化發展的重要推手。1967年鄭愁予首次受軍方邀請造訪金門島,寫下了《金門集》組詩四首:〈樹〉、〈岩〉、〈白騾〉、〈土〉,這是他第一次金門行。事隔三十年後,2000年金門紀念朱子逝世八百年的「詩酒迎千禧」,他受邀來金參加第一屆詩酒節,賦詩〈飲酒金門行〉二度與金門結緣;2003年中秋再至金門為兩岸同步施放高空焰火按鈕、吟詩〈煙火是戰火的女兒〉;2004年帶德國漢學者顧彬出席金門碉堡藝術展、為李錫奇的《戰爭賭和平》砲彈裝置藝術作詩〈八二三響禮炮〉。一次又一次的結緣,終於讓他決定「情歸浯江,落籍金門」。 金門縣政府與金門大學也高度重視鄭愁予的文化貢獻,先後聘任他擔任榮譽講座教授與駐校作家。他多次在金門演講,分享詩學觀點與人生歷練,培養年輕學子的人文素養。他曾以「一條大河中的兩道水流」為題,闡述兩岸文化異同與交融,展現詩人獨到的宏觀視野與和平胸懷。即使年逾八旬,他仍堅持站在講台上,與年輕一代對話,傳遞詩歌的生命力量。 對鄭愁予而言,金門不僅是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更是一個詩學與人生哲思的延伸場域。他曾感性地表示:「我不是來金門躲避繁華,而是來尋找寧靜中的詩意。」在金門,鄭愁予完成了他從少年浪漫到暮年歸隱的生命轉折。他用詩歌串起了個人流離的過往與家族的歷史脈絡,也讓金門這塊土地,在他的詩篇中擁有了更厚重、更溫柔的人文篇章。 錯誤一詩編入港星馬中華文教材 鄭大師是國際級的詩人,文學泰斗,他的作品在華人世界廣獲好評,1997年「錯誤」一詩編入高中國文課本,後來港、星、馬、中國大陸等地區選也曾選鄭愁予的作品入華文教材。金門能有幸與鄭大師結下這段文學因緣,讓大師「達達的馬蹄」不再是美麗的「錯誤」,如今詩人回歸天家,不再是「歸人」,也不是「過客」。
-
哈佛牙醫於湖小設德山明金獎學金
金湖國小日前迎來一場溫馨感人的返校活動—歡迎傑出校友林靜毅醫師回到母校。 現任臺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的林醫師,同時擁有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並於哈佛大學牙醫學院擔任兼任講師、在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感念自己求學過程中所受到的栽培與幫助,特別設立以父母之名命名的「德山明金獎學金」,用實際行動回饋母校,也勉勵學弟妹不忘初衷、勇敢追夢。 該獎學金將每年頒贈給一年級至六年級各班的學年度成績第一名學生,鼓勵在地學子扎根金門、志在四方。林醫師語重心長地對學生們說:「不要因為來自金門、來自金湖國小,就侷限了自己的想像。金門是我夢想起飛的地方,也可以是你們的世界起點。」 這次返校,林醫師也邀請三位同班老同學同行;他們是:瑞豐水電行負責人陳瑞城先生、文城建設負責人吳志偉先生,以及現任金門縣議員陳錦偉先生。四人當年皆就讀於金湖國小蔡顯慶老師班級,童年情誼至今仍深厚。 蔡顯慶老師為金湖國小退休教師、現任校友會總幹事,他也親自陪同幾位傑出校友返校導覽,重遊舊地,與學生們話當年,場面溫馨感人。蔡老師感性表示:「看到學生們有成就,還願意回來關心母校,是最讓人欣慰的事。希望他們的故事,能成為學弟妹的學習典範。」 活動當天也適逢校方獎勵六年級學業成績優異學生,學校特別安排他們與校友們一同合影,象徵榮耀的傳承與精神鼓舞。 校長表示:「林醫師不僅帶來了一筆獎學金,更以自身故事,為孩子們點亮了希望。他們四位校友的回來,不只是一次探訪,更是對金湖國小最深的支持與肯定。」 這場充滿溫度的返校行動,不僅讓校園充滿笑聲與感動,也為全體學生種下了「出身金門、心懷世界」的夢想種子。
-
何浦國小畢典 勉學生珍惜當下、勇敢逐夢
何浦國小於14日舉行第73屆國小部暨第48屆幼兒園畢業典禮,共有國小部14位、幼兒園11位畢業生,共計25位學童圓滿畢業。 典禮中不僅展現學生在課程與多元領域上的豐碩成果,亦頒發多項獎勵,肯定學生優異表現,並結合園遊會及敬師餐會,讓畢業活動充滿感恩與祝福氛圍,為畢業生留下難忘回憶。 典禮當天貴賓雲集,包括金門縣政府參議張瑞心、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金沙鎮長吳有家、金沙鎮代表會主席周水土、代表會秘書陳憶萍、金沙鎮代表黃奕焮、蔡連進、何浦國小校友會理事長王國代、安瀾國小校長陳來添、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金沙國中校長黃明森、家長會顧問王石堆、浦山里里長周家才等地方政要、教育界與家長代表蒞臨觀禮,展現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支持與肯定。 校長陳正字於致詞中以「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勉勵畢業生重視生命、勇敢逐夢,並透過演說家的故事,鼓勵每位孩子認識自我價值、珍惜當下、擁抱未來。 本屆畢業班在校本課程中展現亮眼成果,於游藝會展演中透過中英文方式結合SDGs議題,從靜態語文、數學課程,到動態舞蹈、足球演出,展現孩子多元學習與創造潛能。班導師曉昀老師身兼SDGs特色課程教師,傾注心力指導學生,以豐富且創意十足的演出內容博得滿堂喝采。 典禮中頒發多項獎項,包括金門縣政府績優畢業生獎以及各領域學習表現優異、學習態度積極等個別獎勵,肯定學生在校期間的努力與成長。 校方也特別感謝金沙鎮公所、代表會、校友會王國代理事長及家長會熱情贈禮;志工王萬壽另致贈足球隊畢業生比賽用球,處處展現對學生的支持與關愛。 家長會在會長王季欣及團隊成員的用心籌劃下,打造別開生面的畢業季園遊會暨敬師餐會,邀集在地夜市攤商進駐學校,設置遊戲區、棉花糖攤位及何厝社區特色地瓜美食,並由季欣會長、昕穎總幹事及志工隊筱菁隊長親自設攤與孩子互動,為畢業生及家長留下難忘又溫馨的回憶。在師長的祝福、家長的支持與同儕的鼓勵中,何浦國小第73屆國小部及第48屆幼兒園畢業生即將迎向新的人生篇章,展翅飛翔,迎向燦爛未來。何浦國小國小部第73屆暨幼兒園第48屆畢業典禮,獲獎名單如後: 金門縣政府應屆畢業生績優獎:國小部何怡樂、幼兒園何喬禹。 國小部畢業生學習表現優良等各項獎勵: 語文領域績優獎:何怡樂。數學領域績優獎:張又傑。社會領域績優獎:陳名展。自然科學領域績優獎:王昱駩。藝術領域績優獎:王喬安。健康與體育領域績優獎:楊恩碩。綜合活動領域績優獎:周嘉桓。 學習進取獎:許哲瑋、徐欣媛、張少翔。 穩健茁壯獎:周婷妤。家事高手獎:何乙倢。自然率真獎:陳心羚。熱心助人獎:王晶瑩。 幼兒園畢業生學習表現優良等各項獎勵: 精細巧手獎:何喬禹。專注好學獎:王彥媁。聰慧伶俐獎:陳庭漪。識字小達人獎:吳偊睿。率真表達獎:王巧函。正直小可愛獎:江侑珊。藝術繪畫獎:袁碩。創意點子獎:莊珽翔。最佳運動員獎:陳品碩。細心觀察獎:林承諺。認真學習獎:何家嫥。
-
總經費新臺幣5,700萬元 中央補助3千萬元 地方自籌2,700萬元 金寧社福館動土 落實縣府顧老顧幼施政主軸
金寧社會福利館新建工程在昨(十四)日上午擇吉時,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動土典禮,這座地上二層的建築,落成後將成為社區關懷據點及活動中心,館內還將設有金寧鄉第一座公辦民營托嬰中心,落實縣府「顧老顧幼」的施政主軸。 金寧社會福利館位於金寧鄉中二劃段八十地號,新建工程動土典禮於昨日上午十點於場館預定地舉行,由縣長陳福海主持,社會處處長黃雅芬、工務處代理處長陳家輝、綜合發展處處長王中聖、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寧鄉長楊忠俊、金寧鄉代會主席黃文欣、代表李俊龍、辛愛華、陳孝融、翁明惠、陳尤莉、盤山村村長暨盤山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翁品洋、古寧村村長李開陣、后盤村村長許明吉、湖埔村村長楊振嵩、榜林村村長楊龍傳、阿里山營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淮士、行非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初家怡、盤山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翁明堆夫人黃彩幼等多位地方代表、鄉親共同出席,現場氣氛正向熱烈、充滿希望,象徵地方社會福利建設開啟新頁。 動土儀式在天震堂祥獅獻瑞的祈福當中展開,縣長陳福海致詞時表示,金門縣正積極推動「顧老、顧幼、顧弱勢」的施政理念,金寧社會福利館的興建,不僅是硬體設施的升級,更是對鄉親生活品質的深切關懷。他強調:「這裡將是一處充滿溫暖與安全感的地方,讓長輩安養、幼兒成長、家庭安心。」 陳福海特別感謝歷任縣長的付出,同時感謝已故的盤山社區發展協會前任理事長翁明堆,在八年前與他一起努力建構盤山長者的活動空間。他說,很重視金寧鄉社福館的建設,這也是他上任以來對於老幼弱勢的照顧是施政主軸;其中「幼」的照顧部分,金寧鄉並沒有公辦托嬰的環境,所以特別指示社會處尋覓適當地點;另外如何照顧老人,一年要花二十億現金,至少在金酒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縣庫財政可以允許之下,歷任縣長的一致共識就是要把老人家顧好。 對於孩子的照顧,陳福海說,雖然希望年輕人多生但現實是物價、房價高漲,而政府的政策就是要幫年輕人照顧孩子,因此友善托嬰環境一定要建構好,金寧鄉目前尚無相關設施,未來金寧鄉社會福利館的二樓,將會是金寧鄉第一個公辦托嬰的場域,可以滿足年輕人需要。他並強調,未來的公辦托嬰在硬體建設完成後,周邊的軟體環境縣府也會協助與幫忙,例如周邊的交通環境,他強調該改善就改善,讓金寧社福館不只是盤山村民的活動中心,更是未來許多老幼活動的重要舉行場所,建構金門安居樂業的優質環境。他並宣示未來將持續強化社會照顧基礎設施,完善在地社福網絡,透過硬體與人力資源的雙軌並進,打造一個更加幸福、友善的金門家園。 金寧鄉人口結構多元,對社福設施需求殷切,金寧鄉長楊忠俊也說,金寧社會福利館從無到有十分感謝縣府的支持,面對高齡化以及少子化時代的來臨,金寧鄉社福館未來除了是盤山社區關懷據點之外,同時還是托嬰據點;他認為,政策上既然希望鼓勵年輕人多生孩子,那麼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一定要盡快建構完成,昨日動土的社福館落成之後,不僅是托嬰與社區中心之外,還將是做為教育的重要平台,提供多個單位的活動舉辦。 吳增允認為社會變遷快速,未來對社福需求將更多元化,尤其在安老與托育的方面更是重要,他肯定金寧社福館的動土不僅是工程建設,也代表金門地區的社福發展更趨於完善。 此外,金寧鄉代會主席黃文欣也在昨日的動土儀式上,爭取縣府在金寧鄉設置共融公園;他表示,目前金寧鄉尚無相關建設,希望能比照其它鄉鎮盡快興建。而黃文欣的建議,也獲得縣長陳福海正面回應。 金寧社會福利館是一個結合「社區、家庭、政府」三方力量的共融空間。這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居民間彼此照顧與連結的樞紐,讓社會福利不只是制度,更是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溫度;社會處指出,這棟建物的基地面積約為三百九十六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約是七百九十九平方公尺,是一棟地上二層鋼筋混凝土建築,並預留三樓增建空間。目前設定為一樓將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多功能活動空間,作為長者共餐、休閒娛樂與社交交流的場所,預計可容納一百至一百二十人;二樓將設置金寧鄉第一處公辦民營托嬰中心,提供未滿兩歲的嬰幼兒托育服務,預計可收三十名幼兒,讓金寧鄉親能就近使用托育服務資源,為在地年輕家庭提供實質育兒支持。 社會處說明,金寧社會福利館新建工程案的總經費約為新臺幣五千七百萬元,其中爭取到中央前瞻基礎建設「少子女化友善育兒空間計畫」預算三千萬元,用於建置托嬰服務,地方自籌配合款約兩千七百萬元。工程預定於將在今(一一四)年六月開始動工,工期約三百三十個日曆天,預計於明(一一五)年八月中旬完工。
-
廢棄物減量成效有目共睹 金門獲全國廚餘回收再利用特優獎
金門縣長年推動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政策有成,在廚餘分類回收工作上更繳出亮眼成績,榮獲環境部113年度全國廚餘回收再利用績效考核「特優獎」肯定。環境部日昨舉行頒獎典禮,由金門縣環保局副局長楊忠盛代表出席領獎,這項榮耀不僅是對金門政策努力的嘉許,也展現本縣在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政策上的堅定與努力成果。 此次考核由環境部針對全國直轄市與縣(市)政府廚餘回收成效進行綜合評比,涵蓋政策執行面、實地督導、資源回收率、宣導落實程度與創新作為等多面向指標。金門縣在整體執行架構、回收數據成長與地方民眾參與程度等方面皆表現優異,在全國眾多縣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最高等級「特優」獎項,實屬不易。 環保局指出,金門縣自106年9月率先推動「垃圾進場檢查與破袋查核制度」,將垃圾分類與減量從被動要求轉為積極落實,透過清潔隊於垃圾轉運站、處理場全面檢查袋內內容,針對混雜未分類物件進行教育與引導。制度推行初期雖面臨部分民眾不便與疑慮,但在鄉鎮清潔隊的努力與環保局不間斷宣導下,民眾觀念逐步轉變,如今已形成普遍自覺的環保行動。 據113年垃圾組成分析資料顯示,金門縣生活垃圾中廚餘類所占比例已降至僅8.81%,顯著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顯示本縣的分類作業細緻且有效。此外,自實施政策至今,縣內垃圾總量減少超過四成,資源回收率大幅提升,廚餘回收量也倍增,不但減輕焚化處理負擔,更降低廢棄物對島嶼環境的壓力。 環保局長李廣榮指出,這座獎不只是給縣府,更是獻給每一位願意從生活中做起的金門鄉親。他也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五鄉鎮公所清潔隊的努力與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同時也轉達縣長肯定鄉親用實際行動為金門垃圾減量,更讓廚餘分類制度不只是政策推動,更內化為日常生活的自律實踐。 廚餘若未妥善分類,進入焚化爐不僅浪費資源,也會增加濕垃圾焚化困難度與碳排放。李廣榮強調,民眾在排出廚餘前,應先瀝乾湯水,並避免混入塑膠袋、竹籤、餐巾紙、金屬刀具、椰殼、榴槤殼、甘蔗皮等非有機雜物,這些異物不僅降低廚餘堆肥品質,也容易造成設備損耗與回收效率下降。他呼籲:「正確分類、精準回收,才能讓廚餘真正再利用,成為滋養土地的有機肥料。」 此外,李廣榮也進一步推廣「綠色飲食」的理念,鼓勵從源頭減量做起:「飲食習慣與垃圾產生息息相關。我們希望大家能依家庭需求烹煮,減少剩食,同時培養少油少鹽多蔬果的健康觀念,不僅對環境有益,也讓自己與家人更健康。」 他也強調,環保局將持續優化廚餘分類制度,結合數位化管理工具提升追蹤效率,並推動更多教育與社區合作方案,讓「分類即資源」、「廢物變肥料」的觀念深入人心。也盼望金門鄉親持續攜手,以實際行動守護我們美麗島嶼的永續未來。
-
大旗艦行軍召集令 金湖6社區攜手展現在地活力與韌性
為強化社區間的合作互助與凝聚力,金湖鎮下莊社區發展協會在縣府與金湖鎮公所的輔導協助下,於本(114)年度成功申請衛生福利部大旗艦計畫補助,並攜手信義新村、塔后、山外、新市及武德新莊等5個社區,共同辦理一系列社區融合與合作的特色活動。其中,最具亮點的「行軍召集令」活動,於14日上午在中山紀念林盛大舉行,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吸引6大社區約兩百位居民踴躍參與。 金門曾經歷戰爭洗禮,島上隨處可見的碉堡、坑道與軍事設施,皆見證過往駐軍歷史與戰地歲月。許多當地居民更對當年演習、行軍等軍事訓練有深刻回憶。為了喚起社區民眾對金門戰地文化的認同與珍惜,本次大旗艦計畫特別結合金門在地特色,規劃一年兩次行軍主題活動,透過情境體驗方式,讓居民在趣味參與中重溫過往軍事風貌,並藉由社區間合作執行,深化各社區彼此的連結與默契。 此次行軍召集令在中山紀念林石頭牌前誓師展開,活動特別向陸軍防衛指揮部協調借用迷彩服裝,全體參與者換上迷彩戰鬥服,頓時充滿濃厚軍事氛圍。隨著軍歌響起與整齊的行軍口號,社區隊伍士氣高昂,依序展開行軍任務。整個行軍過程共規劃五大敵情模擬關卡,讓參與民眾親身體驗軍事演練中的臨場應變。 在第一個「空襲警報」情境中,隨著警報聲響起,全員依指令迅速就地臥倒、掩蔽並保持靜音,模擬敵機臨空情境;第二個「砲擊模擬」則透過爆炸音效模擬敵砲射擊,民眾需分散臥倒、迅速尋找遮蔽物以策安全;第三個「毒氣攻擊」場景則運用哨音與旗幟劃定毒氣區,全員以毛巾遮掩口鼻,並依指揮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接著第四個「小部隊襲擊」模擬狙擊威脅,參與者需在槍聲環繞下迅速通過疑似狙擊點,低姿匍匐前進,展現臨危不亂的判斷與行動力;最後的「道路中斷」情境則模擬道路遭受破壞,參與民眾須探索替代路線並通報指揮官,完成整體行軍任務。五大情境生動逼真、緊湊刺激,讓每位社區居民在實境演練中深刻感受國軍演訓氛圍,同時也考驗各社區間的默契與合作能力。 活動現場除了六個社區理事長薛逸璞、王永仁、陳秀嵐、陳允文、林麗芬及辛寬得共同領軍號召外,金門縣社會處處長黃雅芬、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等貴賓亦親自到場支持,並身著迷彩服與社區居民共同投入行軍體驗,展現公部門與民間社區攜手合作的精神。整場活動氣氛熱絡,充滿互動與歡笑,亦讓許多居民重溫往昔戰地歲月,增添濃濃的社區情感交流。 社會處表示,透過此次大旗艦行軍活動,不僅讓社區居民強健體魄,更強化彼此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默契,讓參與社區在活動中學習團隊應變及協作能力,也為後續旗艦計畫的延伸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透過行軍模擬訓練所呈現的文化意涵,讓居民對金門的戰地史蹟與文化資產擁有更深層的認識與尊重,也展現出社區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優質成果。 此外,社會處也強調,旗艦計畫的核心價值即是「大手牽小手、母雞帶小雞」,期盼藉由大型旗艦社區帶動其他鄉鎮與小型社區一同參與,實踐社區共生、共學、共好,並創造金門幸福社區的永續發展藍圖。未來也將持續輔導全縣各鄉鎮社區踴躍申請大小旗艦計畫補助,提升社區自我營運及延續辦理能力,讓更多社區能透過創意與特色活動,走出屬於自己的社區營造路線,展現金門在地社區的活力與韌性。 本次活動亦被視為日後推展社區小旅行的重要參考模式,透過重現金門戰地文化與軍事風貌的體驗路線,讓遊客及年輕世代也能透過參與活動了解金門特有的歷史背景與文化資產,進一步擴展觀光多元面向,為金門注入更多文化觀光的活化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