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門基督教會舉行感恩音樂會慶建堂百週年
財團法人金門基督教會為慶祝聖誕暨建堂百週年,除了12月21日晚間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感恩音樂會,並於昨(22)日上午在中正國小舉辦建堂百週年感恩禮拜活動,臺金教友透過頌讚、禱告、祝禱等活動,一同敬拜神和領受大喜的福音。 包括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民政處副處長陳國興、金城鎮長李誠智、中華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以及山外基督教會、烈嶼基督教會、幸福之家、金門宣教中心、南投神奇教會、台灣葡萄樹關懷協會合唱團等,共襄慶祝和求主賜福。 12月21日晚間於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的感恩音樂會中,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政府參議呂清福、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陳榮昌、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胡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以及許多教友和民眾共同到場聆賞。 音樂會節目推出由南投埔里神奇教會的布農感恩讚美祭、許瑞芬獨唱、安琪莉莎合唱團合唱、金門基督教聯合詩班合唱、葡萄樹樂團詩歌演唱、小提琴獨奏等,以及李坤南牧師祝福。 金門基督教會表示,為慶祝聖誕暨建堂百週年,明(24)日晚上在金城城區並有報佳音活動;25日下午二時至三時三十分則在金門監獄舉辦聖誕聚會。 根據金門基督教會陳世聰執事,編寫金門基督教會宣教90週年特刊之金門基督教會簡史,創立沿革為:金門中華基督教會(金門基督教會之前名)創始於主後1900年(即清光緒二十五年、民國前十一年),其時黃和成、施和力、鄭鵬程及邵德貞君奉命閩南中華基督教會之遣派來金,遂購地建堂於金城鎮北門里中興路八十二-八十六號以為聚會之所,黃和成並為該會首任牧師,他們艱苦奮鬥,更有神的同在,其中經歷林寶德、林溫人、林文曲、楊懷德、張選材等牧師牧會,聖工多有興旺。 1922年歐陽侯牧師接任,是為該會按立之首任牧師,因弟兄姊妹漸多,舊堂不敷使用,遂發動興建新殿之舉,登高一呼,眾聖徒齊響應,乃於1924年(民國十三年)大興土木而完工。歐陽侯牧師於1929年一月受石碼堂會之聘離職,後又經楊懷德、亦和安、保夏禮等牧師。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六月黃衛民按立為該會牧師,並興建了牧師樓。 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爆發,黃牧師因此離金返梓,未幾,金門亦繼之淪陷,教堂被霸佔,聚會亦告停止。然奇妙之上帝卻遣派台灣莊丁昌牧師來金主持聖工,後悉教堂被侵佔,心痛如刀割,立邀王慶雲君同往廈門日本興亞院交涉,收回教堂,恢復聚會。1940年莊牧師在此,重整旗鼓;1941年賴炳烔牧師接受日本東亞傳道會差派來金,同心興旺福音。 1949(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三日,蘇華鐸牧師由廈門閩南基督教宣道會主席賀兆奎差派來金佈道,其時恰逢國共內戰,交通斷絕,薪水無濟,真是倍感艱辛。然蘇牧師憑其對神完全的信心,以地瓜花生為食度日,刻苦自勵,跋山涉水,殷勤撒種,使金門基督教會走向自養之路。此外,因戰亂致產業契約不全,亦經蘇牧師多方奔波周旋,於民國四十三年重新獲得土地權狀。 1955年(民國四十四年),神感動浸信會第一屆畢業之神學生譚約瑟弟兄來金同工,聖工獲得大大的推展,並獨自開闢瓊林新福音堂。譚牧師離職後,許含英、莊愛華姊妹、莊天誥、莊天顧兩弟兄,邵忠仕夫婦等先後配搭事奉。 1972年(民國六十一年)金門基督教會按立汪王屏牧師為副牧師兼長老,與蘇牧師同工,並負責山外基督教會的聖工。民國六十二元月蘇老牧師安息主懷,汪王屏牧師於同年二月十四日舉行就職典禮,為金門基督教會主任牧師,汪牧師服務至八十九年退休,並由莊天顧牧師接任。莊天顧牧師於八十九年結合金門與台灣資源,整修禮拜堂,舉行百週年慶。莊天顧牧師在服務滿兩年後,赴加拿大宣教。後聘山外基督教會李坤南傳道前來牧會,並於2003年6月14日按立為本堂第二十任牧師。
-
寒冬傳遞溫暖 沃皮斯潮流捐贈球鞋給城中學子
寒冬來臨之際,社會各界紛紛展開行動,為有需要的人們送上溫暖。知名潮流品牌「沃皮斯」創辦人盧松民,12月12日偕同金城國中家長會會長陳學宏前往金城國中,捐贈十六雙鞋子給需要幫助的學生。這次善舉不僅展現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感,也為學校師生帶來一股溫暖的關懷力量。 盧松民表示,創辦「沃皮斯」以來,他始終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經營理念,深信企業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因此,當他得知部分學校學生因家庭經濟壓力而面臨換新鞋的困難時,便決定採取行動,將品牌的資源轉化為實質幫助,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季及過年之際,也能擁有一雙舒適保暖的鞋子。 「這些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一起守護他們的成長。」盧松民說道。他特別分享了自己創業初期的經歷,提到一路走來,曾受到許多貴人的提攜與協助,如今他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善舉,將這份愛與正能量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表示,對沃皮斯潮流品牌的慷慨捐贈表達由衷的感謝。這次的捐贈對我們學校來說,不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支持,這對孩子們而言是一份珍貴的精神鼓勵。這次捐贈球鞋的活動,充分體現了社會企業與學校之間攜手合作的美好畫面,這場寒冬送暖的善舉,無疑為金城國中的學生們點亮了一盞希望的燈,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受到社會的支持與愛心,也鼓勵他們勇敢迎接未來的挑戰。 金城國中家長會會長陳學宏也代表受惠家長們,向盧松民及「沃皮斯」表達感謝。他表示,這次活動不僅對學生們帶來實際的幫助,更讓家長們感到安心與溫暖。「每位孩子的笑容都是對這份愛最好的回應」,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企業與社會人士關注教育資源的分配,攜手打造更溫暖的學習環境。
-
后湖傳統孤歌仔活動 推動金門傳統歌謠與閩南語學習
113年金門社區營造點徵選補助計畫,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申請「傳統孤歌仔」活動,經金門縣文化局核准後開展,從七月初至十一月底順利完成該活動。后湖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歌謠班來傳唱孤歌保留地方母語,呈現傳統金門的日常文化,並將在地別具特色的閩南文化加以發揚與傳承。 近三年來,前兩任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金滄推展「唸傳統歌謠」,許丕龍先辦海醮后湖村「山海的唸謠」,再打造村內的「七牆八謠」,走讀介紹,現場帶動唸謠,均有不錯的成績。新任理事長許寬則推動計畫案「傳統孤歌仔」班,再為社區唸謠增能量,形塑后湖特色。 此次計畫由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召集居民討論,除成立后湖歌謠隊,並聘請許生土老師來主持收集相關資料,加以排版印刷成冊,同時教唱金門的傳統孤歌謠。此外,教唱過程的上課紀錄也將在事後剪輯成微電影放在網路平台上,宣傳后湖歌謠隊的成果。 本於「生於斯,長於斯,愛鄉土,願付出」的理念,此次活動由許丕肯先生協助計畫訂定,許生土老師編輯資料並擔任教學,志工數人作庶務支援,組成工作團隊,重實踐,不空談,開設「傳統孤歌仔」班,安排晚上時段,在社區活動中心完成六次教學。 后湖社區發展協會說明,二十多人的唸謠班,教材有〈火金星〉、〈挨矣挨〉、〈掩咯雞〉、〈赤查某〉〈俺姑真直想〉、〈一隻狗仔膨獅〉等,共三十首,每節90分鐘五首為學習量,教材由簡而難,寓教以樂,氣氛融洽。教學中,認知者有不同層次,熟稔者興致勃勃,力求表現;半生不熟者,隨機做補強;全然生疏時,逐字逐句教起。 負責教唱的許生土老師擁有多年教學經驗,重視內容的詮釋,引用不同的唸法,變化自如,時快時慢,揚聲起勢,韻起韻落,優美的旋律,學習能欣賞。範唸、跟唸、齊唸、輪唸,拿捏得宜,搭配肢體動作,順勢作提示,活潑的教習,師生打成一片,鄉音喚記憶,穿插說往事,繼而達成教學目標。 至於《本地話后湖謠》一書學員在握,內容有四句仔篇32首,可當作自我學習;鄉土謠篇44首,從中感受家鄉人事景物;孤歌仔篇34首,是傳統歌唸謠,為該活動教學的內容。許生土老師解釋,該書結構有意設計三種層次,前為基礎自學、中可感受后湖的依山依海生活、後續傳統歌謠的學習,依脈絡導引到獨立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傳統孤歌仔」活動,社區居民老中少匯集一堂,追求自我成長。學員年齡最高者許丕通九十多歲,學習不落人後,令人欽佩!還有不少跟隨家長的小孩能順口唸出,努力發揮潛力。此外,上課過程委由謝東亮先生專業攝錄成音,剪接成微電影,記錄大家共同的努力,也呈現學員們的能力。 「樂分享原腔,為歌謠整理,實教以擴散,代傳代延續。唸謠在今昔,聲韻可增趣,共鳴真給力,到學習園地。」許生土老師表示,唸歌謠自娛娛人,提升了生活品質,創造活力讀后湖,俚語說「本地話,本地講」,全程閩南語對話,讓人感受到語言的優雅和音樂性。
-
真善美聯誼會健行活動 以行動支持環保與永續發展
救國團金門縣真善美聯誼會結合健康健行與環保意識,於昨(二十二)日辦理健行活動。吸引了眾多真善美聯誼會的姐妹參與,展現了金門地區婦女公益社團的熱情與凝聚力。 金門真善美聯誼會為主要由金門地區女性組成的公益性社團,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社會公益、促進社會和諧。昨太武山健行活動特別結合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行動理念,利用健行途中自發性地進行淨山,清理沿途垃圾,以實際行動支持環境保護。 健行不僅是為了健康,也是為了愛地球!會長李月黎表示,希望透過活動來傳遞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號召更多人投入永續行動。未來真善美聯誼會也會繼續舉辦更多結合公益與環保的活動,為金門地區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讓真善美的精神持續發光發熱。
-
開枝散葉:金門的移動之民12/25登場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的「開枝散葉:金門的移動之民」文化平權推廣活動,將於113年12月25日(週三)上午九時起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1樓往B1展示區舉行。本次活動將結合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十四週年慶系列活動,並響應館方「尋根溯源、開枝散葉」之宗旨,執行團隊特別規劃出以「開枝散葉:金門的移動之民」為主題之文化平權推廣活動。 金門縣文化局為落實博物館推展文化平權的目標,促進多元族群的互動與理解,特別委託執行團隊將館方典藏的兩只珍貴番客箱,設計為「行動博物館」。其中一只番客箱以「新加坡:海外移民的集中城市」為子題,箱內所展示的物件,除了回顧19世紀以來金門人南渡新加坡的歷史背景,並同時將視野投射關注新加坡金門社群當今的發展情況。另一只番客箱則以「臺灣本島:冷戰時期的遷徙故事」為展示子題,深入介紹1949年後因應國際冷戰局勢轉變,金門人遷徙來臺的代表物件與影像。 本次活動歡迎不同年齡層的民眾踴躍報名。活動完全免費,並提供3小時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認證,報名請掃描QRCode(如圖)。
-
陳福海期許將慎終追遠精神內化於日常生活
冬至祭祖是金門地區年度的重要傳統盛事。每逢冬至,各姓宗親都會齊聚宗祠,虔誠祭拜列祖列宗,以慎終追遠、弘揚祖德,感念祖先的庇佑。金門縣長陳福海昨(21)日上午偕同身為金門陳家女婿的副縣長李文良,陸續前往各地陳氏宗祠參加冬至祭祖活動,遵循古禮,依序完成上香、獻果、獻饌、獻花與獻金帛等儀式,祈求祖先保佑裔孫平安。祭祀場面既莊嚴隆重又溫馨熱鬧。 陳福海縣長表示,冬至祭祖不僅是金門地區宗親團結的重要象徵,更展現了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傳統價值。他強調,宗祠作為家族的核心,不僅承載著祖先的智慧與庇佑,更是連結宗族情誼的重要場域。通過冬至祭祖活動,後代子孫能深入了解家族的淵源與傳承,激發對祖先的敬意與感恩之心。希望全縣民眾珍視這份文化傳統,將慎終追遠的精神內化於日常生活,進一步促進家族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冬至對金門民間而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宗祠於當日舉行祭祖典禮,族人齊聚一堂,在古禮中虔誠祭拜,彰顯宗親飲水思源、崇祖敬宗的美德。祭祖活動結束後,族人還舉行「吃頭」餐敘,共話宗族事務,增進宗親情誼。同時,感謝祖先與上天庇佑過去一年風調雨順、家宅平安,並祈求來年平安順遂。活動中,許多宗親長輩也特別向後代講述家族的傳承歷史,以期延續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 活動過程中,宗親們依照「論輩不論歲」的傳統,親切問候寒暄。整場祭祖典禮伴隨悠揚的絲竹樂聲,由地方耆老主祭,依序敬拜文昌帝君、福德正神,最後緬懷祖德並開啟祖龕門,向列祖列宗祭拜。祭品包括三牲、五牲及素果等,香煙繚繞間,子孫們全體行跪拜禮,誠心祈求風調雨順、家族安康。隨後,鞭炮聲響徹雲霄,增添祈福氣氛,為冬至祭祖劃下圓滿句點,也象徵農曆新春序幕的揭開。 祭祖活動結束後,宗祠內舉行盛大的「吃頭」聚餐,成為宗親聯誼的重要場合。據地方耆老介紹,「吃頭」不僅是對祖先的敬意,更寓意「做頭」的象徵性意義。「做頭」的輪值方式包含新丁頭(男子年滿16歲)、新婚頭(男子新婚)、以及老大頭(家中有子成婚)。餐敘間,平時散居各地的族人相聚一堂,共飲同歡,暢談宗族事務、地方發展及國家大事,展現出宗親團結的和諧氣氛,情感溫馨融洽。
-
重現傳統聚落風華.實現在地共好 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 金管處摘入選獎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舉辦一一三年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活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以「重現傳統聚落風華·實現在地共好」計畫參選,獲得該活動「入選獎」的殊榮。 這項「重現傳統聚落風華·實現在地共好」計畫,今年共計有全國三十六個政府單位參加選拔,經過一系列的評審,在最終的決選中選出了十個機關獲獎,另擇優四個授予入選獎,而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即為其中之一。金管處處長鄭瑞昌也代表金管處赴台,參加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在十二月十九日舉行的頒獎典禮,接受入選獎的獎狀及合照。 金管處表示,該處提報的「重現傳統聚落風華.實現在地共好」計畫,主要是呈現聚落保存整體性規劃,包含了傳統建築使用權設定、修復工程採修舊如舊精神,保留建築舊木構件及舊石材達循環經濟減碳效益、獎勵居民自主修復傳統建築最高補助新臺幣三百萬元、各聚落污水下水道工程接管戶數達到一千八十四戶、建立土地容積移轉機制、傳統建築活化再利用作為展示館、民宿與賣店共達九十四棟,以及環境教育成果典範宣傳等計畫內容,充分展現聚落保存永續發展實績,並能符合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之教育品質、性別平等、環境品質、就業與經濟發展、永續城市、責任消費與生產及全球夥伴等多項核心目標。 金管處指出,該處從民國八十四年成立以來,致力於保存園區傳統聚落景觀風貌,維護各聚落之傳統建築及生活樣貌,發展聚落文化特色,使聚落得以永續保存為金門國家公園計畫之重要目標。透過實施傳統建築設定與修復、土地分區使用適宜及賦予建築活化再生等傳統聚落保存維護策略,達到聚落建築保存、聚落文化傳承推廣及活絡地方觀光產業經濟之效益。 能夠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的肯定,金管處感謝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對於該項計畫的肯定。金管處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傳統聚落保存與文化推廣工作,並提倡淨零綠生活及低碳旅遊,朝向永續發展與在地共榮目標邁進,最後誠摯歡迎民眾蒞臨金門旅遊,體驗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之美。
-
縣長就職二周年施政成果─教育篇 扎根零歲教育 持續優化生育、托嬰及校園環境
金門縣長陳福海上任即將滿二周年,金門縣政府公布縣長就職二周年施政成果報告,包括教育、觀光文化、宜居、社福醫療、簡政便民等不同政策面向,向金門鄉親們報告,讓民眾了解縣府的施政成果。 扎根零歲教育 培育優質世代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教育是推動金門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縣長陳福海積極推動「扎根零歲教育計畫」,建立一個全面而有效的早期教育系統,強調0-6歲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所接受的養育將深刻一生的發展,各單位整合政府資源作最大的利用,全力為培育金門縣的幼苗打拼。 以「幸福每一位幼兒的優質幼教托育」為發展願景,並以「平等尊重、友善共融、專業創新、永續共好」為核心理念,精緻幼兒教育,優化教保服務為目標,輔以高品質、高量能、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計有六大策略主軸,十二項行動方案。 優質友善生育環境,提供完善母嬰照護 一、補助孕(產)婦免費接種新型減量三合一補追疫苗,委請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提供該院28-36週孕婦及產婦(夫妻任一方需設籍本縣)進行成人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免費接種服務,以避免新生兒感染百日咳,共同守護新生兒之健康。 二、透過「零歲胎教指導服務」,定期派駐護理師至金門醫院婦產科門診,指導準父母胎兒時期親子共讀、孕期保健、母乳哺育諮詢,打造良好胎內環境,促進胎兒的腦部發展,培養日後父母親職能力,以提升親子依附關係。 三、加強本縣產婦及新生兒關懷與照顧、減輕經濟負擔,推動產婦延長住院,凡在部立金門醫院生產之縣籍產婦或其配偶已設籍本縣之產婦,除健保給付住院天數外,補助自費延長住院天數,最高補助5天,提供母嬰完善照護。 四、推動產後婦幼健康訪視服務,由衛生所護理人員接續提供延續性照護,提供母乳哺育及新生兒照護指導,進而提升新生兒健康,減輕產婦及家屬的心理負擔。 佈建托嬰中心,完善托育環境 為支持父母兼顧工作與生活,建構本縣完善家庭支持托育制度,促進工作與家庭平衡,提供優生、優養之育兒環境,更是縣府重要施政目標。截至本年度11月止,本縣計6家托嬰中心(含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包括金湖公辦民營托嬰中心等5家公辦民營及1家私立羅伊頓托嬰中心(準公共化托嬰中心),已收托245名幼兒。 今年底於烈嶼鄉及金沙鎮再佈建2處托嬰中心(含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預計可收托32名0-2歲嬰幼兒,未來將持續佈建托嬰中心,讓家長在育兒方面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減輕照顧壓力,並提升本縣托育資源之可近性與便利性。 培訓托育人員、增設考照場地 建構完整托育制度,提升主管及托育人員量能,辦理113年度金門縣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主管人員暨托育人員訓練班,計2班次60人參訓,促進托育人員專業知能,提升托育服務品質,使幼兒獲得妥善照顧。 勞動部於113年11月11日假本縣社福館二樓閱覽室,首度在金門辦理托育人員「即測即評及發證技能檢定」,讓本地居民免於奔波,在地即可就近考照,不僅減少飛機及住宿旅費,為居民提供更實際的專業認證途徑。 嬰幼兒閱讀推廣,建立親子共讀習慣 落實閱讀從小扎根,辦理嬰幼兒閱讀推廣,讓幼兒及早接觸閱讀,養成閱讀習慣,除了贈送新手爸媽閱讀禮袋,鼓勵親子共讀,今年更媒合本縣各幼兒園至各公共圖書館,由負責接待的圖書館安排導覽或閱讀相關活動,讓小朋友們親近圖書館,喜歡閱讀,截至10月底共辦理16場活動,計430人次參與。 擴大公共教保服務,提升師資質量 建構友善育兒環境,逐年設立幼幼班,113學年度全縣公立國民小學共13校開設14班2歲幼幼專班,嘉惠幼生數224名。完成公立幼兒園小、中、大班師生比由1:15降低至1:12政策,完善整理幼教政策量與質的提升。 推動公立幼兒園平日延長照顧服務及寒暑假加托服務,採定額收費減輕家長負擔,配合國教署政策辦理,113學年度第一學期平日托育時段從16時至18時,採自願參加,家長每月繳費金額約新臺幣2,000元,參加人數計778人;寒假期間延托服務辦理期間:8時至18時,採自願參加,家長每日繳費190元,參加人數約計588人。 推展校園整體規劃與整建 持續優化校園環境 根據學區教育需求進行全面盤點,即將完成金沙國小、金寧中小學、古城國小與烈嶼國中之校園整體規劃,為老舊校舍改建提供更健全的計畫,並持續爭取中央相關經費,將打造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 目前進行中的校舍整建計畫,包括金沙國中、多年國小(附幼)、湖埔國小、金湖國小(附幼)與賢庵國小(附幼),進度如期推展中,未來將大大提升教育資源與基礎設施,為地區學子提供更加安全、現代的學習場所,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條件。 縣長陳福海十分重視金門的教育發展,幼兒教育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對未來的學習能力和性格培養有著深遠的影響,為「金門之子」提供最好的起點,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充分發揮潛能,打下堅實的基礎,為金門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地方持續發展。
-
繼往開來尋根溯源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迎來十四週年慶典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即將迎來十四週年慶典,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不僅是對過往成就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為此,該館將於12月24日至25日舉辦兩天的主題研討會,分別以「繼往開來-展望博物館島」與「尋根溯源、開枝散葉」為主題,誠摯邀請民眾蒞臨參與,共襄盛舉。 十四年來,博物館肩負起保存金門文物、推動學術研究、促進文化傳播的重責大任。此次週年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饗宴,更是一個凝聚共識、啟發創意的平台。 24日活動以「展望博物館島」為核心,從過去十四年的文化運營實踐出發,探討博物館在金門文化保存與推廣中的角色及未來潛力。特別安排了各界學者專家與藝文團體的座談會,該座談會將由盧根陣所長與江柏煒教授共同主持,期望透過交流碰撞出新火花。此外,還將帶領與會者深入館內導覽參觀,體驗金門文化的多元魅力。 重頭戲則是「博物館運籌發展計畫(108-113年)」的回顧與反思,展現在文化保存與教育推廣上的努力與挑戰。這一天的活動旨在強調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守護者,更是新時代的開拓者,同時面對島嶼內外環境形勢的挑戰,凝聚共識,承以慈悲與智慧致力於一座幸福永續祥和共融且耀然於世的博物館島,共構一座以人為善為本之「心靈島嶼,和平聖地」願景工程。 25日將正式揭幕「尋根溯源館」與「金門移動之民特展」。這是對金門歷史與移民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隨後的「金門聚落家廟點燈人」授證儀式與族譜捐贈,則象徵著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博物館學術聯合研究中心的掛牌儀式,則為未來更多學術合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當天的講座涵蓋多個面向,議程一主題為「尋根溯源-博物館島」,由國立金門大學李錫捷教授主持,其中江柏煒教授將分享「移民記憶:新加坡的金門移民社群」的深刻研究。蕭永奇文史工作者將剖析「金門編修族譜淵源與傳承故事」。吳宗江副教授則介紹「數位典藏與數位化技術」在文化保存中的應用。最後由李錫捷教授帶來「現代科技尋根溯源」的探索與展望。 議程二主題為「承先啟後-博物館島」,由國立金門大學劉名峰教授主持,其中沈秀華副教授將探討「島嶼邊界金門的發展想像及其文化」。陳瑞樺副教授帶來「博物館島」與「城市博物館」的對比與辯證方法。最後劉名峰教授則將深入解析「什麼是金門文化及其博物館角色」。 議程三為綜合座談,主題為「開枝散葉,博物館島」,該座談將由盧根陣所長壓軸主持,與談人包括地方文史藝術工作者,及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將以跨領域視角討論「博物館島」的未來方向,激盪出更多創新想法。 從金門移民的記憶與數位典藏技術,到現代科技助力文化傳承,再到博物館島的治理策略與未來藍圖,內容豐富多元。這些議程不僅得以回顧文化的根源,也為文化的創新提供了實踐方向。 活動尾聲的泉州高甲戲表演,將為參加者帶來一場傳統與藝術的視聽饗宴。而綜合座談則邀請多位專家共同探討「開枝散葉-博物館島」的可能性,這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未來行動的開端。 金門縣文化園區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作為金門地區博物館的代表,將持續開發金門的文化底蘊及發展潛力,擦亮金門博物館招牌。期望透過本次週年慶活動,與各界攜手腦力激盪,讓金門成為一個生生不息的「博物館島」,不僅保存歷史與文化,更結合現代科技創造未來。 此次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十四週年慶《尋根溯源、開枝散葉》研討會暨系列活動指導單位為金門縣政府、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單位為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國立金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協辦單位有金門縣工商發展投資促進會、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金門縣各姓氏宗親會暨藝文社團等共同支持辦理。該館誠摯邀請各界參與這場文化盛會,一起見證金門文化的新里程碑。活動開放大眾現場報名聆聽,諮詢服務電話:082-351032及082-351030。
-
兩性平等 埔黃洪氏吃頭男女皆可參加
烈嶼鄉埔黃洪氏家廟昨日舉行冬至祭祖,埔黃洪氏宗親會理事長洪成發議員帶領宗親虔誠祭祖,緬懷祖德。洪成發理事長也頒發獎助學金予得獎子弟,期望後輩子弟將來學有所成,造福鄉里。 冬至日祭祖、「吃頭」餐會是金門獨特的傳統活動,藉由活動慎終追遠,緬懷祖德並且凝聚宗族情誼。烈嶼鄉埔黃洪氏家廟舉行冬至祭祖儀式,由埔黃洪氏宗親會理事長洪成發主祭,埔頭、黃厝及林邊3個同姓聚落宗族長老及族人陪祭。洪成發理事長帶領長老和宗親依循古禮祭拜,依序上香、獻果、獻饌、獻花、獻金帛等儀式,崇祖敬宗,緬懷祖德福蔭子孫,慎終追遠,也祭拜文昌帝君和福德正神,祈求冑裔盛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安順遂。 祭祖之後,埔黃洪氏族人並在家廟「吃頭」,兩性平等,男女均可參加,聯絡宗親情誼。 埔黃洪氏宗親會前身為埔黃洪氏家廟慈善會,洪成發議員擔任埔黃洪氏家廟慈善會多屆理事長,出錢出力贊助宗親會會務經費和充實獎學金,獎勵子弟。 為健全組織,強化宗族情誼,洪成發議員發起成立「社團法人金門縣烈嶼鄉埔黃洪氏宗親會」,於108年向金門縣政府、地方法院申請設立並完成立案,更名為埔黃洪氏宗親會後,宗親一致推舉洪成發擔任首屆理事長,原慈善會因辦理各項會務經費拮據,洪成發又慨捐新台幣100萬元,供作宗親會推動會務及獎勵優秀子弟獎學金。連任兩屆理事長的洪成發很重視宗族子弟的教育,鼓勵宗族子弟都來申請獎學金,並給予實質的獎勵。 昨日,洪成發親自頒發獎學金予今年度得獎子弟,由學生本人或是家長代為領取獎學金,獲獎學生,小學組:洪詩雅、洪群翔、洪啟嚴、洪少鈞、洪友竹、洪鉦昊、洪子甯;國中組:洪晨恩、洪晨瑜、洪宇峰、洪楷仁、洪憶涵;高中職組:洪于晴、洪翊軒、洪聆雅、洪少揚、洪意幀;大學組:洪瑞璟、洪雋崴、洪子媛等20人。 洪成發希望獲獎者繼續努力向學,將來學有所成,在各領域上有好的發展成就,為宗族增添榮耀,更重要的能有感恩的心,回饋鄉里、宗族。 洪成發表示,宗親會是連絡同姓、宗族的組織,如同一個大家庭,情感的凝結和團結對會務的推動相當重要,希望聚合宗親的力量,來落實推動宗親會會務,延續宗親會的傳承,也讓宗親和宗族子弟能得到多一點的關懷與實質的鼓勵。 熱心公益的洪成發議員,長年來經常捐資支持地方公益事務、宗祠家廟、宗親會會務以及學校教育工作、設置獎學金助學的義舉,深得鄉親的敬重。
-
東林忠孝堂祭祖 頒獎學金盼學子勤奮努力
烈嶼東林忠孝堂冬至祭祖,東林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義雄和族人齊聚宗祠,崇祖敬宗,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祭祖大典後,族人於宗祠「吃頭」餐敘,暢談宗族事務、地方事務,氣氛相當熱絡。東林林氏宗親會也舉行獎學金頒獎,由理事長林義雄頒發獎學金予得獎學生。林義雄說,冬至祭祖後頒發獎學金來獎勵品學兼優的宗族子弟,希望每一年有更多的學子來參加活動,也希望獲獎學生們繼續勤奮努力,掌握知識成為有用之才。 各組獲獎學生,碩士:林東輝,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班,獲獎學金10,000元。林寯頡,臺北科技大學土木系碩士班,獲獎學金10,000元。 大學:林淑媛│東吳大學國貿系、林子詠│中國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林佩璇│東吳大學法律系、林立婷│醒吾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林媺芳│逢甲大學纖維複合材料學系,各獲獎學金5,000元。林瑋鼐│金門大學運動休閒系、林毓茜│金門大學護理系、林大衛│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林海棠│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林庭蕓│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林偉芯│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林嘉潞│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林永璁│金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學系、林緗綺│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林伯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旅館管理系、林妗螢│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林瑞恩│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林芯妤│東吳大學中文系,各獲獎學金6,000元。 高中:林暉恩│景美女高、林秉誠│金門高中,各獲獎學金3,000元。 高職:林子愛│台北市松山高職電子技術,獲獎學金3,000元。高中:林淳宇│金門高中、林晏汝│馬偕醫護管理專科護理科,各獲獎學金3,000元。 國中:林軒妤│桃園市立光明國民中學、林立恩│金門縣烈嶼國中、林昱涵│新北市立二重國中、林品宏│新北市立福營國中、林禎雅│金門縣烈嶼國中、林思妤│金門縣烈嶼國中、林佑昇│金門縣烈嶼國中、林崎洋│金門縣金湖國中、林玥潼│金門縣金湖國中、林綈穎│金門縣金城國中,各獲獎學金2,000元。 國小:林政宣羽│北市健康國小、林楹絨│金門縣中正國小、林家妤│桃園市龜山區南美國小、林欣儒│仁愛國小、林展逵│民族國小、林依帆│靜心附設國小、林妡語│私立竹林小學、林品侑│新北市裕民國小、林怡芊│金門縣卓環國小、林思彤│金門縣卓環國小、林佩彣│忠貞國小、林昀杰│金門縣卓環國小、林宥騰│龍山國小、林靖恩│台北市太平國小、林以安│私立竹林小學、林為楷│金門縣卓環國小、林伯洹│金門縣卓環國小、林弘凱│金門縣卓環國小、林子靖│金門縣卓環國小、林琦蒙│金門縣卓環國小、林玥辰│金門縣卓環國小、林恩圻│新北市私立竹林國小、林敬傑│昌福國小、林芊妤│金門縣卓環國小、林芷瑜│金門縣卓環國小、林佑勳│中正國小,各獲獎學金1,000元。
-
捐白米3500包 臺灣省及台北市會計師公會送暖
臺灣省及台北市會計師公會,與立法委員陳玉珍昨(二十一)日在國民黨金門縣黨部舉辦「寒冬送暖溫馨捐贈白米」活動,共計捐助三千五百包白米,屆時將分送給地區弱勢急難的民眾。 台北市會計師公會理事長傅文芳、台灣省會計師公會副理事長蔡家龍等人,率領公會多位理監事幹部成員來金,慷慨捐助三千餘包白米做公益,盼讓地區弱勢族群與急難需求民眾在寒冬中感受溫暖。 陳玉珍感謝會計師公會成員撥冗飛抵金門,贈送白米寒冬送暖。她表示,會計師公會在全國各地辦理諸多的公益及相關服務,熱心公益備受肯定。她還說,金門從戰地政務走向正常化後,地區許多企業都需要會計師的協助,尤其金門最大企業「金酒公司」,更是需要會計師們多給予指導,讓企業經營越來越好。 傅文芳及蔡家龍表示,台灣省及台北市會計師公會長年關懷社會,愛心不落人後,希望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回饋社會,舉辦公益活動也已經有十七年了。此次挑選經SGS國際檢驗通過,台灣本地生產,美味保鮮,安全可靠,三好米一等米,以共創臺灣經濟及ESG社會責任公益慈善關懷社會盡一份棉薄之力。他們強調,科技時代更需要人際關懷,會計師也要主動走出辦公室,與社區、社會有所連結,此次贈送白米給有需要的家庭,希望讓社會更溫暖溫馨。 傅文芳及蔡家龍說,會計師公會希望能在歲末寒冬之際表達心意,也感謝陳玉珍協助,透過民意代表在地方上的人際網絡,將白米送到真正有需要者的手中。他們還說,會計師除了是台灣經濟發展尖兵,公益活動也不會間斷,未來需要協助之處會計師公會也義不容辭。
-
金門縣長青會搓湯圓 分送志工和獨居老人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地區除了各姓氏宗族舉辦隆重的祭祖儀式之外,「湯圓」是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美食,金門縣長青會在冬至前夕特別號召會員以及志工們,大家一起動手搓湯圓,婆婆媽媽們在一起搓出一粒粒圓滾滾的湯圓,彼此閒話家常,也增緊會員之間的情感。 「冬至」是中華文化當中很重要的傳統日子,傳統上金門人對於冬至尤為重視,會在這一天進行宗族祭祖、做頭吃頭等流傳已久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更是這一天的美食大事,因此金門縣長青會在理事長許淑慧的號召下,於節日前夕由理監事幹部、志工以及多位長輩一起在協會內搓湯圓,並且大啖暖呼呼的薑汁湯圓,驅散冬日的寒意。 金門長青會理事長許淑慧說,長青會的會員人數不斷增加,目前已經多達兩百六十位長輩加入,今年的湯圓製作,他們從自行採購糯米粉,並且採取了傳統製作方式,讓每一顆湯圓軟糯有嚼勁。另外為了讓口感更加好吃,今年該會也改變做法,將製作好的糯米糰分裝後逐一分送給長青會的志工們以及社區獨居老人們,讓他們需要時自行搓製,不至於湯圓放置過久導致塌扁。 許淑慧還特別感謝縣府補助,她說,今年縣府經費補助長青會購置了專業的揉麵機器,未來在製作各式麵食,如紅龜粿、發糕、饅頭等食材時,將更為省時省力。 長青會以服務長輩為宗旨,在社會邁入高齡化社會之際,提供長者之間能相互聯誼的場域。理事長許淑慧表示,長青會以照顧地區長者為宗旨,平時除了長輩共餐之外,也積極開辦各項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相關課程。
-
安美許氏宗親祭祖 向子孫說明家族本源
社團法人金門縣金寧鄉安美村許氏宗親會於冬至日舉行祭祖儀式,族人也於宗祠「吃頭」餐敘,共話宗族事務,聯絡宗族情誼。 冬至日在金門為民間的重要節日,地區各姓宗祠舉辦冬至祭祖,族人共聚宗祠、家廟,遵循古禮虔誠的祭拜,彰顯宗親飲水思源、崇祖敬宗的傳統美德。祭祖後並「吃頭」餐敘,大家相聚一堂,暢談宗族事務、地方事務,拉近宗親情誼。 冬至日,各姓氏宗族都還保留著祭祖、「吃頭」的習俗,充分顯露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不忘本傳統習俗。許多宗親長輩也特別帶著男丁一起到宗祠參與祭祖活動,讓子孫了解祭祖儀式過程,也藉此向子孫說明家族繁衍的來龍去脈,以代代相傳。 安美村許氏宗親會循往例於冬至日上午舉行祭祖儀式,由該宗親會理事長許加栽率同總幹事許水團、族老、中、青三代宗親,依古禮祭拜祖先,慎終追遠。宗親會理事長許加栽、總幹事許水團也利用宗親聚會的機會,說明會務的重點工作,以及介紹新入丁的晚輩,希望宗族代代傳承下去。許加栽並公佈明年清明日輪值做頭家的宗親,繼續傳承這項祭祖和「吃頭」的習俗。
-
李文良率隊訪維多利亞雙語學校 交流課程設計與經驗
為增進金門在推動雙語教育教學視野廣度、提升雙語教育政策推動之做法,日前由副縣長李文良率領教育處副處長洪蘋萱、科長許湞菱以及多位國中小校長、主任及英資中心人員赴雲林縣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進行參訪,實地了解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的課程設計及特色。 副縣長李文良日前抵達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後,受到董事長李佳芬、總校長黃金地、小學部校長柯昭明、中學部校長林朱蚶、幼兒部主任陳淑芬、外語處主任李佩芬等人的熱烈歡迎,並帶領參訪人員參觀該校國小、幼兒園、外語部及中學部教學建築與設備,沿途介紹建築設計特色、課程實施情形等學校特色,最後由李佳芬主持座談會,介紹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的特色與現況。 此外,為了深化參訪目的,參訪團分為學生發展組、課程組及師資組三組,事先設計相關議題以詢問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校方,並於參訪後彙整相關訊息,作為各校實施雙語教學政策之參考。李文良表示,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引進國際課程深化雙語教育多年,經驗豐富;此次以參觀與座談的方式了解該校雙語課程設計與實施情形,讓金門地區的校長們看到雙語教育的另一道風景,返金後將彙整所蒐集的資訊,以做為金門縣執行雙語教學政策之參考,並積極推動金門各校與該校的學子之交流,累積更多的教育資源,擴展本縣學生視野。 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創校二十四年,目前設有幼兒園、國小、國中與高中四個學習階段,初建教學大樓時逢九二一大地震,為保障校園建築安全,建築物向下挖深數公尺,以確保學童與教職員安全。其學制自國小階段起分為國內升學與國際升學兩個途徑,參與的課程也有所不同。該校於二○一三年認證為劍橋國際學校,提供IGCSE課程(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二○一五年正式成為IB學校(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高中階段可選修國際文憑課程,讓學生在申請國外大學時可加分。課程內容與公立學校有顯著不同。為因應雙語及國際課程,校內配置多位外籍教師且皆獨立授課,會定期考核與篩選以確保教學品質。
-
金門家扶聖誕趴 世華工商婦女協會送上驚喜禮包
充滿歡樂的聖誕節即將到來,金門家扶課輔班長期針對扶助兒童提供多元的專業服務,為讓兒童感受到聖誕佳節的溫暖與歡樂,特地辦理聖誕趴活動,除製作薑餅屋、煮火鍋外,世華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會長洪秀暖與會姐們為兒童帶來驚喜,擔任聖誕老公公送給兒童每人一份禮物包,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代表扶助兒童致上感謝之意,並頒發感謝狀,感謝該會長期以來對於金門家扶兒童的關心及公益行動。 會長洪秀暖表示,世華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於2022年成立,會務持續穩定成長,每位會姐們都很關心地區需要幫助的孩子,今年聖誕節又再度來到家扶與孩子們歡度聖誕佳節,由會姐們親自將每一份禮物送給扶助兒童,看到孩子們開心拆禮物的表情,讓會姐們備感溫馨,未來仍持續與大家一起關懷地區需要協助的弱勢族群,讓這社會更充滿和諧及歡樂。 金門家扶扶幼委員會主委楊肅謙指出,肯定世華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對家扶兒童的關愛,今年一整年的愛心公益行動,包含看見兒童學習才藝的重要性,協助兒童才藝培育計畫,也到課輔班擔任義工,帶領兒童學習插花;此外,亦在特別節日送上禮物包,與家扶兒童共度佳節,更在家扶歲末冬暖園遊會上擺攤義賣,為家扶籌措扶幼捐款,因有大家的支持與愛心,使這個寒冬充滿溫暖力量,也讓兒童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與支持。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再次感謝世華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的公益行動,洪秀暖會長總是親自瞭解家扶兒童的需求,提出各項活動或計畫,為家扶兒童創造快樂回憶。今日活動由社工帶領兒童製作薑餅屋,透過步驟說明及講解,兒童一步一步跟著社工操作,終於完成香甜可口的薑餅屋,雖然過程中兒童受不了糖霜的誘惑,一邊吃一邊完成任務,每位兒童皆帶著歡樂笑聲與回憶回家,也為今天畫下完美的句點。
-
世新金門校友會召開第四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
世新大學校友會日前在金城鎮好時光餐廳,召開「第四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由理事長許換生主持會議,商討並通過年度收支預算案,會中並決議,為承先起後與延續校友會的活力,從即日起將招收畢業的年輕校友為新會員,同時協助組成在校生金友會。 世新大學校友會第四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出席會議者包括常務理事李錫隆、陳滄江,理事顏恩威、趙水樹、陳國興、許能麗、陳懷仁、監事董群耀、陳永富以及總幹事許國文,世新大學校友總會前秘書長吳祥山也特別出席理監事聯席會。 理監事聯席會中,審查通過了一一三年度經費收支、同時還通過了包括一一四年度工作計畫、一一四年度經費收支預算。而總幹事許國文在會務報告中表示,將遵照總會的交辦事項,彙整校友會創立沿革回報總會以及辦理一一四年春節校友走春團拜聯誼餐會等活動。另在會中並通過決議,為承先起後,延續校友會的活力,即日起將招收畢業的年輕校友為新會員,同時協助組成在校生金友會。 理事長許換生在致詞表示,感謝理監事以及多位校友撥冗與會,同時也感謝榮譽理事長陳滄江多年來為世新金門校友會的努力與付出,他說,校友會從九十四年開創設立迄今,常務理事陳滄江統籌校友會會務之餘,更與母校以及其他縣市友會建立了很密切的互動關係,如今校友會的組織健全與活動力受到母校及總會的肯定。 此外,許換生也感謝所有的學長姊對校友會的支持及認同,他表示,除了感謝陳滄江捐贈校友會經費五萬元外,他個人也捐款三萬元,作為推展會務的經費。 與會的校友總會前秘書長吳祥山致詞時說,金門校友成立以來熱心的參與學校及校友總會以及其他縣市友會的活動,在今年十月十五日的母校六十週年校慶上,理事長許換生更是親自率團返回母校全程參與校慶活動,金門校友會近年來都經常協助母校與大陸姊姊校的學術交流事務,校友參與度很高,金門是一個小而美但是體制健全的校友會,特別向金門校友會表達最高的敬意。
-
大家畫金門‧水墨七人行 邀民眾在繪畫中感受金門魅力
今年12月,金門縣文化局特別策劃的「大家畫金門‧水墨七人行」展覽,將於2024年12月23日至12月30日在台灣美術院藝術空間隆重開展。 金門縣文化局邀請各界人士一同品味來自臺灣本島知名畫家的藝術盛宴。此次展覽不僅是金門繪畫藝術的重要展示,也將進一步推動金門文化的傳播與藝術價值的提升,打造金門繪畫藝術新風格,匯聚臺灣藝術精英因畫金門而成為大家。 本次展覽的七位參展畫家,均是臺灣藝術圈中的佼佼者,包括廖修平、李振明、程代勒、莊伯顯、黃淑卿、管偉邦、曾霆羽等知名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各自擅長以版畫、水墨創作呈現不同的風景、建築和自然意象,無論是描繪金門的古老建築,還是探索當地大自然的風貌,每位畫家都在作品中展現出金門的獨特韻味與魅力。 金門縣文化局此次策劃展覽的主要目的,是要藉助藝術家的手法讓金門多元文化呈現在國人面前,並進一步拓展金門文化特色的創作格局。臺灣本島知名畫家的加入,不僅提升了金門藝術創作媒材的知名度,也為金門文化注入了新的創作活力,進一步增強金門在當代藝術創作領域中的生命力。 畫家筆下的金門—藝術表現技法的無窮魅力。本次展覽中的畫作充分展示了繪畫的無限可能。藝術家透過不同的表現方式,將金門的自然景觀與文化意象轉化為一幅幅引人入勝的畫作,既保留傳統繪畫的藝術精髓,又融合了現代美學的創新元素。無論是廖修平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的金門古建築,還是李振明所捕捉的金門四季風光,每幅作品都讓觀眾體會到金門藝術創作題材的無窮魅力。 展覽中的七位藝術家,分別以各自擅長的領域,呈現出金門不同面向的美麗與神韻。程代勒的作品專注於自然景色的呈現,以柔和的筆觸表達了金門島嶼的靜謐與生機;黃淑卿則透過畫作呈現金門濃厚的人文歷史,讓觀眾彷彿置身於金門的古老文化脈絡中。每一幅作品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與故事,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亦能感受到金門這片土地的歷史厚度與文化底蘊。 此外,管偉邦和曾霆羽則以其對金門現代建築的解構與詮釋,將傳統水墨畫形式帶入了現代視覺語境。這種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不僅讓金門的文化特徵得以重新詮釋,也讓金門在藝術創作中展現出無窮的創意和活力。 深度融合金門文化,推動金門水墨藝術的國際影響。此次「大家畫金門‧水墨七人行」展覽,不僅展示了金門水墨畫的美學價值,更是金門文化推向國際的橋樑。金門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為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水墨畫作中的金門元素,將會讓更多國內外觀眾了解並愛上這片有著獨特魅力文化的土地。 金門作為臺灣的前線島嶼,不僅擁有迷人的自然景色,還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在本次展覽中,金門的風土人情、建築風格以及自然景觀,成為畫家們筆下的靈感源泉,將金門的美好呈現給所有喜愛水墨藝術的觀眾。金門縣文化局希望透過這樣的展覽,讓金門的藝術與文化在國際間獲得更多的認可,並進一步推動金門成為水墨藝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大家畫金門‧水墨七人行」展覽將於2024年12月23日至12月30日,在台灣美術院藝術空間隆重展出。展覽的開放時間為每日9:00至18:00,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休館。這場融合金門美景與水墨藝術的視覺饗宴,將邀請每位觀眾一同走進畫家的世界,感受金門文化之美與繪畫展現的魅力。 在這場展覽中,觀眾不僅能欣賞到台灣本島知名畫家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更能一窺金門這片風景如畫、文化深厚土地的獨特魅力。每一幅畫作都代表著金門的自然與人文,讓觀眾能夠在藝術的熏陶中,體會到金門的歷史與當下,並感受到水墨畫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的無限可能。 共賞金門水墨,見證金門藝術的未來。金門的藝術創作正逐步走向國際舞台,透過「大家畫金門‧水墨七人行」這場展覽,金門的文化不僅在水墨畫的表現上獲得了新的生命,也讓更多人看見金門藝術的無窮潛力。此次展覽將成為金門水墨畫創作與藝術交流的重要里程碑,為金門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金門縣文化局誠摯邀請各界人士蒞臨參觀,一起品味這場藝術盛會,感受金門在繪畫中的魅力,並一同見證大家畫金門的光輝與未來的發展。
-
董楊宗親會113學年獎學金得獎名單
社團法人金門縣董楊宗親會113學年獎學金得獎名單出爐了!總計有楊昱彣等45名學子榮獲獎助,其目的為鼓勵董楊宗親子弟努力向學,以獎掖俊秀。 社團法人金門縣董楊宗親會113學年獎學金得獎名單公佈如下: 大學組︰楊昱彣、楊凱心、楊鎧誠、楊國榮、董家瑋、楊閔涵、楊琳、楊臻妮、楊宜錡、楊凱茵、楊博智、董帝佑、楊東穎、楊晴、董亭妤等十五名,每名3,000元。 高中組︰楊靜雅、楊宇恩、董柏宇、董祐旭、楊倬瑄、楊子寬、董哲誠、楊寗鈞、楊沛宸、楊子瑩、董昀婷、董俞佑、楊宇軒、董慧盈、楊又霖等十五名,每名1,600元。 國中組︰楊丞熙、楊凱晴、楊彥恆、楊采璇、楊承錡、楊盷臻、楊紘瑋、楊正顥、董禹彤、楊宸碩、楊紘彬、楊念璟、楊芳藹、董芊妤、楊景仁等十五名,每名1,000元。
-
聖誕節萬得氟盃足球賽宣導口腔保健 親子同樂
為迎接聖誕佳節到來,金門體育會足球運動委員會昨(21)日起一連二天在縣立體育館展開一場充滿歡樂與活力的「113年度金門縣聖誕節萬得氟盃足球賽」,共有46支隊伍、近450位選手報名參賽,將足球運動與聖誕氣氛完美結合,為金門增添節慶色彩。 本次賽事由金門體育會足球運動委員會主辦,金門縣政府、金門體育會、金門縣立體育場指導,並獲得盧冠宇牙醫的冠名贊助,另有多家贊助單位支持。賽事分為U6、U8、U10及U12四個組別,採迷你足球與天然草皮足球場分組進行比賽。活動強調親子同樂、健康快樂的精神,不僅是選手間的競技較量,更是一場家庭參與的運動嘉年華。 昨日的賽程為U6組與U10組的比賽,正逢週休假期,許多參賽小選手的家長、教練以及學校校長、老師也到場加強加油,比賽現場氣氛相當熱鬧。昨日下午四時三十分許並進行U6組與U10組績優隊伍頒獎。由金門足球運動委員會主委許鴻志與到場的金寧鄉代表會辛愛華與陳尤莉代表以及貴賓、校長等共同頒獎給優勝的隊伍並合照。 許鴻志特別感謝盧冠宇牙醫的大力支持,不僅協助冠名贊助,更借此機會向大家宣導氟錠對於兒童牙齒健康的重要性。氟錠能有效預防蛀牙、強化牙齒結構,尤其對於成長期的孩子更是健康關鍵。透過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享受運動的快樂,也提升了家長對口腔保健的重視,讓健康從小扎根。 活動現場充滿濃濃的聖誕氛圍,小選手們紛紛以聖誕裝扮登場,與聖誕老人互動領取禮品。迷你足球場地布置為童趣滿滿的聖誕村,天然草皮場地則呈現節日的祥和氣息,讓比賽不僅充滿競技樂趣,更散發節慶歡樂。 本次每位參賽者都獲得贊助商精心準備的參賽禮物,而U6、U8的優勝隊伍將獲頒獎牌與特別獎品,U10、U12則有精美獎品與四強獎牌相伴。無論勝負,每位小選手都成為聖誕節的主角,共同感受足球與節慶結合的無限魅力。 「聖誕萬得氟盃足球賽」以培養基層運動風氣、啟發兒童神經發展為宗旨,設計簡單易懂的比賽規程,讓3至12歲的小朋友能輕鬆參與。同時,透過足球運動促進身心發展,並以快樂競賽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運動潛能。 許鴻志說,今年的賽事規模空前,除了來自金門各地的隊伍參賽,現場更吸引了大批家長與社區民眾觀賽,親子間的互動溫暖了冬日的氣氛。許多家長表示,活動讓孩子不僅鍛煉了體能,更學會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昨日各組別名次如下: U6幼兒組:A組第一名-安幼暴風隊,A組第二名-足球大怪獸,A組第三名-星星隊。B組第一名-熊熊隊,B組第二名-霸王龍隊,B組第三名-足球小怪獸。C組第一名-柏幼水獺隊,C組第二名-湖幼水獺隊,C組第三名-超人隊,D組第一名-安幼旋風隊,D組第二名-大太陽隊,D組第三名-這是誰運動工作室,E組第一名-正義幼兒園,E組第二名-柏幼藍孔雀,E組第三名-草地狀元,E組第四名-小太陽隊。 U10國小組:第一名-金湖國小,第二名-何浦國小,第三名-中正國小,第四名-古城國小。 金門縣足球協會許鴻志理事長表示,希望透過聖誕節足球賽等活動,持續推廣基層足球運動,讓更多孩子愛上運動、擁有健康生活。也特別感謝盧冠宇牙醫、大將體育、摘星教育集團、慈孝設計、這是誰運動工作室、金一體育、雲天租車、金湖塔后肉坊、好日子咖啡、浯倆牛肉麵、金門全球通訊、金寧鄉代表會辛愛華與陳尤莉代表,以及眾多熱心又熱情默默付出的足球家長們,因為有了大家在背後默默的幫忙,給予了選手以及主辦單位前進的動力。讓金門這座島嶼,在聖誕節期間不僅有閃耀的燈火與歡樂的笑聲,更有孩子們揮灑汗水、迎接挑戰的動人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