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總統教育獎得主張禹萱分享奮鬥歷程
上岐國小邀請2018年總統教育獎得主-國內優秀角力運動員張禹萱分享生命堅韌故事。張禹萱以「逆風的風向,更適合飛翔」為題,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與運動經驗,激勵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努力追求夢想。 上岐國小舉辦「總統教育獎歷屆獲獎者生命教育專題講座暨展演」活動,邀請總統教育獎得主-張禹萱分享生命奮鬥歷程。 上岐國小校長梁新賢指出,總統教育獎是台灣教育界的至高榮譽,表揚在逆境中展現出非凡毅力並取得卓越成就的學生。獲獎者無論面對家庭、經濟、學業等挑戰,都能憑藉堅韌的精神克服困難。現為臺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所二年級學生的張禹萱,就是這樣的典範。她的故事激勵了無數人,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運動背後的堅毅力量。張禹萱的運動生涯充滿挑戰,但她從未放棄。從小因家境清寒,於是選擇進了學校唯一的免費社團-角力,而這項運動,也讓她在賽場上找到自信與成就感。她所擅長角力,不僅需要力量,還講究技術與智力。張禹萱在2016年亞洲盃青少年角力錦標賽中奪得銅牌,並連續四年(2015-2018)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中獲得角力冠軍。2019年,她在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中取得銅牌。除了角力,她還在柔道、田徑與定向越野等多項目中取得佳績,展現出全面的運動天賦。 梁新賢指出,張禹萱堅毅不僅展現在賽場上,也在她對家庭的責任感上。其父親自她四年級起因突如其來的中風而臥床,媽媽長期擔任照護,家中經濟因而陷入困境。為了貼補家用,只能靠撿拾回收及參賽獲得的獎金貼補家計。在這樣的環境下,她並未放棄夢想,反而更加堅定地追求目標。梁新賢說,禹萱的媽媽是越南新住民,遠嫁台灣後便未能返回家鄉探親。禹萱為了讓媽媽實現回越南探親的心願,將比賽的獎金儲蓄起來,最終買了兩張飛往越南的機票,這份孝心不僅是她的努力成果,也感動了無數人。 演講中,張禹萱還設計角力體驗環節,邀請孩子們上台學習基礎技巧。她告訴孩子們:「角力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智慧與技術,男生也不一定比女生厲害。」透過這樣的互動,她向學生們傳遞了角力的核心價值-技巧、策略與靈活性的重要性。小朋友們在她的指導下學習如何運用身體的力量與技巧,從中體會到體力之外,策略與智慧的重要性。 回首禹萱的運動之路,從臺北市石牌國小開始,在石牌國中與大理高中繼續發展,並曾自費前往日本東京的GOLDKIDS俱樂部接受角力訓練。這些經歷提升了她的技術,也讓她接觸到更多國際賽事的經驗。儘管接著因傷勢嚴重、經濟拮挶、角力及語言學業落後等因素不得不提早返台,宣告角力生涯的結束,甚至在各種巨大壓力下一度萌發輕生的念頭,但她仍憑著對父母與自己的承諾,重新站起來,展開新的舞蹈人生。 張禹萱希望,她的生命故事能讓更多孩子理解運動的真正價值。她說:「運動不僅是鍛鍊身體,也讓人學會如何在困難中找到突破的方式。」她的每場比賽都是與自己的較量,每個困難都是讓自己變強的機會。即便面對再大的挑戰,她依然能夠從容應對,正如她所說:「逆風的風向,更適合飛翔。」
-
古寧頭戰役勝利75週年追思祭悼典禮 總統賴清德跨海來金 代表各界向國軍先烈致意
今年適逢古寧頭戰役勝利七十五週年紀念,金門軍民各界昨(25)日上午在太武山忠烈殿及千人塚進行公祭儀式,祭奠陣亡(公)亡將士。總統賴清德特別跨海來金,代表軍民各界向英勇殉國的先輩們致意,表達追思,藉以緬懷在兩岸對峙之下,為國犧牲的軍士亡靈,祈祝亡魂安息,庇佑地方與兩岸和平;多位當年的參戰老兵,在親友攙扶下,緩步前往公墓前,向戰友們默哀。 國防部舉辦古寧頭戰役勝利75週年紀念活動追思祭悼典禮,於昨日上午9時30分起,在太武山忠烈殿以及太武公墓前進行,由總統賴清德擔任主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縣長陳福海、副縣長李文良、縣議會議長洪允典、立法委員陳玉珍服務處主任林孫全、縣府一級單位主管以及地方鄉鎮首長、多位參戰老兵共同陪祭,向國軍先烈上香、獻花、鞠躬,表達思悼之情,現場氣氛莊嚴肅穆。 在嚴肅的公祭典禮結束後,賴清德總統一一向陪祭的參戰老兵們握手致意,表達他們守護台海和平所做出的貢獻;並與一旁觀禮的老兵逐一致意,合影後,隨即離場繼續視察行程。 縣長陳福海表示,古寧頭戰役是金門歷史的重要象徵,也是金門人民共同記憶。他強調,「戰火無情,和平無價」,金門作為兩岸連結的前線,肩負著和平橋樑的使命,縣府將持續以和平發展為基礎,促進兩岸交流,推動金門的繁榮發展。他也期盼未來兩岸能在和平的氛圍中,讓古寧頭戰役的歷史意義世代流傳,成為兩岸和平的典範。 近年來兩岸關係多有變化,金防部表示,古寧頭戰役提振國軍士氣,是奠定國家生存發展的根基,我國能有目前的安定繁榮以及富庶,是先賢先烈「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犧牲奉獻所換來的,因此國軍也會戮力戰訓本務,以堅定地捍衛民主自由以及國家安全。 金防部指出,國軍官兵亦會秉持「繼志承烈、奮力再進」的古寧頭戰役精神,永續傳承烈士守護疆土的信念,建構優質的防衛武力,以捍衛國家安全,守護美麗家園。
-
賴清德視察金門醫院 支持院方升級軟硬體需求
總統賴清德昨(25)日抵金出席「古寧頭戰役勝利75週年」祭典,同時前往金門醫院了解現況。縣長陳福海當面表達中央能強化金門醫院的軟硬體需求,賴清德也指示衛福部、健保署給予支持。 總統賴清德在昨日公祭典禮結束後,約在十點左右前往金門醫院,在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健保署長石崇良、縣長陳福海等人陪同,視察醫療成果、聽取院方的簡報。 縣長陳福海感謝總統再度蒞臨金門,同時對地方醫療給予關心與支持,也藉此機會向辛勤的金門醫療人員表達敬意。陳縣長表示,推動完善偏鄉醫療服務是他自立委期間就高度關注的問題。為了加強縣內的醫療品質,他甫上任便積極邀請蔡建鑫醫師擔任衛生局局長,這不僅是宣示他對醫療的重視,同時也期盼與醫師共同強化本地的醫療體系與服務水平,一同創造餘生的價值,實現自我的使命感。 縣長陳福海提到,今年八二三砲戰紀念活動時,總統賴清德特別帶來支持金門體育發展的禮物,並承諾協助推動羽球館建設。陳縣長表示,金門作為台灣的重要離島,能夠獲得中央的支持對提升當地生活品質及居民福祉至關重要。因此,這次他特別針對金門醫院的軟硬體需求向賴總統提出,希望能持續加強資源投入,為金門的醫療系統提供更完善的支持。 總統賴清德表示認同,並責成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及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全面協助,確保金門醫療品質能夠與台灣本島保持一致。他強調,金門醫院的發展對於離島居民的健康保障至關重要,中央一定會鼎力支持,讓金門醫院不僅在硬體設施上得以升級,也能在醫療服務上更加完善,確保居民享有等同台灣本島的健保服務及醫療品質。 賴清德表示,他的理念認為「偏鄉醫療」非常重要,因為大家所繳納的健保費都是一樣的,不能因為是偏鄉或是離島,醫療資源不足就影響到當地民眾的健康權。賴清德強調,中央一定會鼎力支持金門醫院,他也希望大家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讓金門的鄉親不因為身處離島而感到被忽略。 賴清德說,他曾經在金門服役,也是醫界的一份子,與縣長陳福海過往在立院也是老同事,因此了解其對金門醫療的關心。對於陳福海向他提出希望能強化金門醫院的軟硬體需求,他也要求衛福部、健保署能給予支持,讓金門醫院可以在院長王世典跟護理人員的努力下,能夠進一步得到金門鄉親的支持。 賴清德說,他是首位醫學背景出身的總統,不能辜負國人對他的期望,他提出「健康台灣」的願景,希望讓國人活得健康,國家更強,也讓世界擁抱台灣。 明年度將是賴清德就任後首次的預算編列年度,賴清德說,明年健保支持用高推估,經費將比今年增加五百多億元,再加上健康台灣所推行的各項計畫,例如癌症新藥基金一百億元,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一百億元。過去醫界普遍認為屬於公共衛生問題應該要用公務預算編列,不應由健保支出,所以明年政府將把健保中公共衛生項目以公務預算來編列,無形中就能增加健保的經費。 提及金門醫院,舊門診大樓要更新為長照大樓,衛福部與健保署也都支持預算,台灣社會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要共同面對,賴清德提出「長照3.0」,跟過去不同的是,一、需要據點的持續擴充;二、服務項目持續加強,特別是在健康促進,導入科技讓服務更好;三、機構式服務要更進一步的推廣,特別是公立機構一定要增加服務量能;最後則是整體式的居家、社區、機構還有醫療整合,讓社福跟醫療攜手共同照顧六十五歲以上或是身心障礙有需要的民眾。
-
議會臨時會開議 審議通過議員提案一案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十次臨時會於昨天開議,由議長洪允典擔任主席主持,副縣長李文良率縣府一級機關(單位)首長(主管)以上人員及二級機關首長列席;在首日第一會次議程中,除決定議事日程,並完成議案讀會,審議通過議員提案一案,提交審查委員會審查後再送大會審議。 議會臨時會在議長洪允典報告臨時會召開緣由後,隨即進行首日第一會次議程,審議通過此次臨時會議事日程,總計為期五天三會次會期議程;其中,十月廿八日第二會次專案報告議程,將進行金門酒廠(廈門)貿易有限公司「甄選大陸地區總經銷商案」檢討專案報告、金門縣產遊博覽園區專案報告、金門縣工商休閒園區BOT案履約爭議專案報告的三項專案報告議程。最後一天臨時會第三會次議程將於十月廿九日舉行,主要議程有審議議員提案、審議人民請願案、臨時動議、閉會。 議員石永城在昨天的議案讀會中,他表示兩岸已開放小三通,陸客也已到金門觀光旅遊,使用的交通工具大都是出租車或大眾交通工具,並提案案由「為建構金門縣公共汽車友善搭乘環境,建請公共車船管理處於各候車亭內設置電子站牌」,目前的公車候車亭僅部分設有電子站牌,建議能向中央爭取經費設置公車電子站牌,提供當地乘客或外來旅客的搭乘公車路線及班次時間訊息,以提升公車服務品質。 對此,車船處長李文堆說明全縣總共有三百五十七支候車站牌、二百五十九處候車亭,並有六十九組電子站牌,但有一些候車亭可能沒有需要設置電子站牌的急迫性。石永城則認為地區的名勝古蹟、風景點及重要路段,車船處可先規劃設置電子站牌,並向中央爭取經費設置,且有超前部署的構想,以因應未來大眾公共運輸電子化服務。 此外,石永城在其提案說明:一、打造智慧先進城市是都市發展重要指標之一,故而各地方政府無不積極謀劃,提升大眾行的友善環境,其中公共汽車電子站都會被列為近程施政目標,目前台灣六都及大部分縣市經驗值得本縣借鏡參考。二、金門發展定位向來以「觀光立縣」、「智慧島嶼」為目標,數年來在縣府有關單位攜手同心之下已有不錯成果,惟離整體理想環境尚有一段努力的路程。今大陸已恢復福建省居民來金門旅遊,日後來金旅客可以預見將絡繹不絕,故提升外來旅客搭乘公共汽車友善環境,讓旅客對金門留下好觀感,應列為縣政近程施政要項目標。
-
洪成發主持第三審查委員會會議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十次臨時會第三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日召開,由召集人洪成發擔任主席主持,副召集人王國代、委員許大鴻、唐麗輝出席,審查議員提案一案,審查意見將提送大會審議。 議會第三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天上午十一時十分起,在議會綜合大樓三樓第三審查室舉行,列席單位及人員有觀光處長許績鑫、車船處長李文堆及相關人員與會,主要討論事項為議員提案,審查意見為: 案一、為建構金門縣公共汽車友善搭乘環境,建請公共車船管理處於各候車亭內設置電子站牌。審查意見:照案通過。
-
古寧頭戰役勝利75週年紀念午宴 總統:守護民主自由、兩岸對話交流未曾改變
「古寧頭戰役勝利七十五週年」,總統賴清德親自飛抵金門,主持追思陣亡國軍將士典禮,並在稍晚於金湖昇恆昌飯店參加午宴,親自來向犧牲奉獻英勇衛國的參戰前輩和眷屬們致意。賴清德在致詞時特別強調,守護民主自由、兩岸對話交流的堅持與承諾都未曾改變。 國防部辦理「古寧頭戰役勝利七十五週年紀念活動」午宴於昨日中午在昇恆昌金湖飯店舉行,戰役參戰老兵與眷屬,前金門自衛隊的參戰代表、金防部的官兵、縣長陳福海、立法委員陳玉珍服務處主任林孫全等與會。 總統賴清德致詞首先代表國家,向為國捐軀的參戰前輩,以及昨日出席午宴的老兵、眷屬、前金門自衛隊參戰代表等人,表達最誠摯的感謝。他表示,古寧頭戰役是國軍保衛臺海和平的第一場戰役,從這個勝利開始奠定了往後安定的基礎,中華民國得以在臺澎金馬落地生根七十五年。 昨日到場的許多參戰前輩,雖然已是到了耄耋之年,仍然關心國家的發展,值得大家給予喝彩。賴清德說,追思祭典除了一起紀念這場關鍵的戰役,更是要銘記參戰前輩們的犧牲奉獻,因為有他們在艱困戰場上,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共同保衛台澎金馬。 賴清德說,古寧頭戰役的那股不屈不撓的精神,讓大家明白民主自由並非理所當然,而是需要世世代代的人共同努力守護。賴清德同時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以及世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的堅持都未曾改變。古寧頭戰役的勝利向國人傳遞只要團結一心,就能對抗威脅,只要堅定信念,就一定能夠守護家園。 當前的區域局勢雖然複雜,賴清德強調台灣會堅定團結一心繼續向前,捍衛民主、捍衛自由、捍衛國家,他要再次感謝國軍弟兄們,不分晝夜,堅守崗位、捍衛海疆、守護領空、保衛國土。 賴清德最後說,金門地區、金防部的官士兵以及海巡同仁都站在第一線,因應無人機等各種灰色地帶清掃,非常辛苦,他身為三軍統帥,會堅定做國軍的後盾,持續推動各項改革,提升軍備和服役環境,強化國防戰力,也會跟全球民主夥伴深化合作,肩並肩發揮嚇阻的力量,共同維護區域和世界的和平、民主與繁榮。
-
基督沙美教會禮拜堂修復工程動工 期能再現風華
擁有128年歷史的基督沙美教會,昨日為禮拜堂修復工程舉行開工禮拜,縣府參議張瑞心代表縣長陳福海祝福這一棟縣定歷史建築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文化局長呂坤和也希望這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建築,風華再現,繼續發揮功能。 沙美教會於昨日上午十時舉行開工禮拜,由沙美教會范仲如傳道主持,縣府參議張瑞心、文化局長呂坤和、副局長陳榮昌、金沙鎮長吳有家、金沙鎮代表呂寶玉、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曾逸仁教授、大山開發建築師事務所趙元鴻建築師,以及承包廠代表等人參與。沙美教會教友們以詩歌感謝上帝賜下祂眷顧的土地,如今可順利動工。 陳成勉長老帶領教友讚美聖潔榮耀尊貴能力的天父;陳國雄長老帶領教友一同為禮拜堂修復工程禱告,祈禱上帝賜智慧和能力,讓工程一天一天順利開展,希望可如期竣工,在奉獻方面大大見證主的信實和豐富。 縣府參議張瑞心、文化局長呂坤和、金沙鎮長吳有家先後致詞祝福這一棟歷經百年風霜歲月的縣定歷史建築,完成修復後能夠讓歷史建築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價值與功能。 沙美教會范仲如傳道感謝縣政府、文化局、鎮公所等各界協助和支持禮拜堂的修復計畫,在修復過程中,建築團隊不僅專注於保護教堂的歷史價值與建築完整性,更是一項對文化與歷史的保護行動。 范仲如指出,沙美教會成立於1896年,現在的禮拜堂建於1947年,建築平面格局為長形禮拜空間,本體牆身材料為順砌磚牆,建築構造原為磚木混合構造(大跨距木構屋架),2003年12月1日公告為歷史建築。教堂外牆磚牆因年久失修,磚體風化情形嚴重,雖未造成立即結構性安全影響,為了使教堂建築恢復往日風華,教會決定進行局部紅磚抽換,並增設無障礙設備、設施。期盼透過適當的修復工程,彰顯長老教會在金門生根之重要歷史意義。 范仲如指出,沙美教會自禮拜堂於1947年重建完工後,1998年間曾裝修改善包含天花板、牆面、音響、燈光、講臺在內的設施;2004年12月屋頂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造(屋頂面仍為傳統仰合瓦做),門窗扇除講臺中央木窗外,其餘皆改為鋁門窗,建物整體外觀仍保留原有風貌。2012年4月,教會再進行講臺擴建工程,形成目前的室內空間風貌。
-
澳洲師生回訪金門 展開教育文化交流之旅
來自澳洲七位師長與二十名學生於24日下午從廈門經小三通抵金,展開為期七天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金門縣國際教育中心表示,此次澳洲師生回訪是澳洲塔斯馬尼亞與金門長期國際教育交流合作的延續,也是自疫情爆發後首次重啟的互訪活動;塔斯馬尼亞師生此次來到金門,旨在深化與金門學校的教育合作,進一步增進雙方學生的跨文化理解。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率教育處副處長洪蘋萱、港務處長許嘉興、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及學務主任王為堯等人,在水頭碼頭等待並代表縣長陳福海歡迎塔斯馬尼亞師生的來訪,李文良表示這次塔斯馬尼亞師生的回訪,不僅代表疫情後國際交流的逐步恢復,更是深化兩地友誼與教育合作的重要機會,期望雙方學生在這次互動中學會包容和理解,並開闊國際視野,對彼此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 澳洲塔斯馬尼亞師生回訪參與者有塔斯馬尼亞Devonport High、Burnie High、Reece High及Wynyard High四所不同學校,成員包括七位師長與二十名學生,他們此次造訪金門是對今年暑假金門縣國中八年級學生赴澳洲塔斯馬尼亞進行三週學習與文化交流的回應。 在暑期活動中,金門縣國際教育中心表示金門學生住在當地接待家庭中,與當地學伴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此次,塔斯馬尼亞師生回訪,為雙方學生再次提供了互動交流的機會,這也讓許多曾赴澳洲參加過交流的金門學生倍感期待。 金門縣國際教育資源中心—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對此次活動充滿期待,他表示這樣的交流活動不僅讓兩地學生在文化和教育層面上有所成長,也讓彼此對國際合作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這些經歷,擴展國際視野、建立深厚友誼,也學習如何在全球化的時代下,成為具有國際移動力和多元文化包容力的人才。 副縣長關心澳洲學生入校課程體驗 記者楊水詠/金湖報導 澳洲塔斯馬尼亞交流團師生一行廿七人昨日走入金城國中、金湖國中、金寧中小學三校課堂,展開貼近在地校園生活的交流體驗活動,副縣長李文良到湖中關心入校狀況,對澳洲學子的學習熱忱與國際交流成果表達高度肯定。 為迎接遠道而來的澳洲師生,金湖國中各科教師精心調整教學內容,讓澳洲學生能順利融入課堂;901班自然科老師周育帆在講授力學概念時,特別準備雙語教材,透過中英對照的簡報,打破語言隔閡;902班趣讀國際課程則由外籍英語教師馬栗安老師、王為堯老師協同授課,帶領學生以「旅遊」為主題進行分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互動及交流。另,904班公民課堂上,蔡佩芸老師以生活化方式講授「日常生活的分工和交易」,讓澳洲學生也能輕鬆理解經濟概念;905班湖光山色課程中,傅淑芳老師運用平板電腦介紹地球核心知識,以科技輔助教學增添課程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906班的童軍課程別出心裁,黃獻煜老師設計「城市探索」主題,不僅邀請金門學生介紹家鄉特色,也鼓勵澳洲學生分享自己的家鄉文化,在童軍教室中展開一場精彩的雙向文化交流。 副縣長李文良十分肯定金湖國中教師為澳洲學生入校上課所做的準備,透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澳洲學生在體驗金門教育特色之餘,也能與金門學子建立更深厚的情誼。 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表示,因應此次澳洲學生入校上課總共三天半的時間,學校已召開多次籌備會議,相信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成長,創造了讓世界走進教室的課堂風景,澳洲學生入校的課程除了在既有課程進度的基礎之上增加雙語理解性及操作性,另外還安排了抽離式的在地課程體驗,包括陶瓷廠手繪風獅爺馬克杯、傳統美食紅龜粿製作、書法及國畫實作、國樂賞析及體驗等。期望學校精心的安排,能為雙方學生留下美好的回憶。
-
金中校運圓滿閉幕 4選手破紀錄表現優異
金門高中第四十七屆運動會一連二天熱絡舉行,五百多位選手報名各組項目,在運動場上力拚佳績,其中,107班莊博程同學成績38.33公尺,在鐵餅項目破大會紀錄;207班林河宏同學也以41.3公尺破地區紀錄;207班劉宇和同學以6.58公尺破大會跳遠紀錄;306班蘇士傑同學以12.1公尺破地區鉛球紀錄,表現相當亮眼! 金門高中校運會場上二天來總共進行了高一至高三跳高、鉛球、跳遠、鐵餅的田賽,以及一百公尺起至五千公尺等個人徑賽與接力賽決賽,同學比體力、比速度,也比默契,展現鍛鍊成果,場上選手奮力爭取佳績,場外同學老師加油聲不斷,尤其是在昨(25)日進行的班級大隊接力和十人十一腳競速對決中,各個班級無不全力以赴,留下共同的青春美好回憶。 昨(25)日下午閉幕典禮中,由校長許自佑、金城鎮長李誠智、家長會長洪長享分別頒獎表揚績優團隊與個人,並向他們道賀,也讚許同學們為此次校運締造亮麗成績。
-
述美環教課程訪植物園 帶學童走出教室學習
述美國小日前辦理國小學童校外教學活動,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走出教室,前往金門植物園參與環境教育課程,以大自然為教室,藉由實際的戶外環境觀察和學習,認識園區生態、金門植物,並以喜愛的葉形與葉脈進行拓印。此外,也在園區環教講師引領下,從桌遊遊戲中,加深學童生態保育、愛護環境的觀念以及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藉以在學童心中建立對家鄉的認同與情感。 述美國小一至六年級日前前往金門植物園展開校外教學活動,在教導處規劃下,此次環境教育以環境保護、生態保育、植物拓印等為課題,國小學童區共分成1-3年級組與4-6年級組二組,由金門縣環保局陳真、吳宗澔以及金門植物園蔡明雪、林君儀等環教講師以簡易易懂的方式引導68位師生走出教室,走入大自然,與大自然為友,用實際的戶外環境觀察,探討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也藉以強化學童愛護環境的觀念。 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表示,此次學校校外教學安排課程以「環境教育」為主題,著重在強化學童環境保護的觀念及生態保育的意識,透過學習場域的轉變,讓學童走出教室,以大自然為教室,改變學習環境,提升學童學習動機。校外教學是走出教室多元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藉由戶外近距離觀察、探索,自我建構的方式,來豐富學童的學習經驗,增加學童學習效果。藉由安排金門植物園作為學習場域,在專業環教師資領導下,讓學童能更加認識家鄉的學習資源,有助於建構學童認識金門家鄉的心中地圖,以及增加對家鄉的認同與情感。 此次環境教育校外教學之學習場域主要是金門植物園,課程以簡易易懂的方式,引領學童學習「環境教育」,並結合植物園既有的課程,引領學童學習及建立面對生態保育應有的觀念及態度。學子在植物園區體驗「植物葉形葉脈拓印」,自行近距離觀察、尋找喜愛的葉形與葉脈進行拓印,並實際利用植物的葉形與葉脈凸出的特性結合美學,完成一個擁有屬於自己圖案的提袋。另外,也透過桌遊的方式,以戶外天然的環境進行教學,藉以強化學童建立「生態保育」的觀念與態度。 最後,述美國小楊校長也特別強調,生活周遭皆教材,能否有所得,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靜心的觀察、探索,找出事物的脈絡。此次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校外教學活動,特別感謝金門縣環保局及金門植物園的協助,提供學童一堂有別於學校教室內的課程,讓學童體會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也謝謝教導處簡旻筠老師的規劃及與會教師從旁協助,讓學童擁有更多元的學習經驗。
-
掌握開店致勝秘訣 開店成功學七堂課金門登場
在創業興起的今日,精準的市場定位及有效的店面經營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金門青年三創服務平台將於十月廿八日、廿九日及十一月四日陸續舉辦「開店成功學七堂課」創業培訓系列課程,將邀請社團法人中華流通顧問協會執行長余瑞銘來分享開店技巧與如何提升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歡迎地區業者把握機會參與。 縣府建設處表示,開店成功學七堂課是余瑞銘精心規劃的創業必修課程,至今已在全台辦理超過十場次,他更輔導過數百家中小企業創業者,是國內少數兼具實體與虛擬通路經驗的專家。 縣府建設處說明,開店成功學七堂課系列課程共規劃四天七大主題,將於十月廿八日下午二時至五時分享「決勝在定位-業態設計」、「店址必勝可行解析術」;十月廿九日上午九時至十二日時分享「高吸睛高績效陳列術」;十一月四日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分享「營業收入六大關鍵」、「你適合連鎖加盟嗎?」;十一月四日下午二時至五時分享「打造流量變現數位行銷」、「申請政府補助計畫最關鍵」,相關報名資訊歡迎臉書搜尋「金門青年三創服務平台」或在LINE好友中搜尋@youthkinmen,獲取更多相關訊息。
-
金門地院與金大合作 提升地區民眾法律訴訟服務品質
金門地方法院與金門大學攜手合作,提供金大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學生到地院擔任實習訴訟輔導員工作,一起提升金門民眾的法律訴訟服務品質。為提升金門地院民眾訴訟協助品質,金門地院與金門大學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雙方攜手合作,由金大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派出同學,前往金門地院擔任實習訴訟輔導員工作。 金門地院院長陳連發由該院書記官長陳鴻璋陪同前往金門大學拜訪校長陳建民,雙方並簽訂產學合作。 院長陳連發指出,金門地院的訴訟案件逐年遞增,目前金門地院每年的案件數量早已超過原定收案量,然而由於司法院進行員額管控,地院編制無法升級、員額無法增加下,目前可謂負擔沉重,但仍積極向外界尋求資源,以提升金門地區的司法服務量能。 陳連發指出,透過此一計畫的推動,同學們可以進一步了解法律實務工作的運作情形。他鼓勵海邊系同學,除了報考公職外,也可以將法院當作未來職場努力方向,可先嘗試爭取法院職務代理人的工作。他表示,以金門地院為例,依職務代理人職務不同薪水不同,但至少都在三萬九千元以上,比起一般職場起薪都要高,值得同學爭取。 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指出,金門大學一向以服務金門地方鄉親為核心目標之一,對於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更是積極。對於建立合作聯盟議題,金大願意全力支援。他指出,金大也了解金門由於現實條件因素限制,在地執業律師不多,目前縣府與地院透過法律服務方式嘗試彌補這樣的缺陷,但是實際上依然有相當的不足,因此金大很樂意一起投入、服務鄉親。 金大行政副校長高瑞新表示,目前該系三、四年級同學,均已經修畢民法、刑法、行政法與相關訴訟法,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識,擔任第一線法律訴訟輔導員工作,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歷練,能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主任馬祥祐指出,該項訴訟輔導員的工作其實從去年便開始規劃與溝通,開學後同學已經在地院服務,地院與金大是在確認運作順暢與有效下,雙方進行簽約動作,可謂相當謹慎。他指出,海邊系是全國唯一從事海洋法政與邊境管理的學系,出路雖然鎖定海洋行政、海巡、移民與海關等單位,然而由於課程中超過一半為法律相關課程,同學畢業取得法學士,可以報考法官、檢察官與從事法務工作,此次與地院合作對同學而言,也是獲益匪淺。
-
金沙鎮圖書館多元閱謮活動手作蘿蔔絲酥餅
金沙鎮圖書館為推廣閱讀,辦理113年「歡喜來金門、作伙來圖書館𨑨迌」多元閱謮活動,結合轄內特色文化、風俗規劃6場次體驗,首場日昨辦理蘿蔔絲酥餅製作,在講師黃明鸞帶領下,大手偕小手,擀麵糰,放入適量的蘿蔔絲作為內餡,定形之後再放進烤箱即完成美味的蘿蔔絲酥餅,與會民眾感受手作的樂趣也共度美好的料理時光。 金沙鎮圖書館表示,113年多元閱讀推廣「歡喜來金門、作伙來圖書館𨑨迌」自10月開跑,共計有6場次。 日昨進行首場次-蘿蔔絲酥餅製作,講師黃明鸞。與會親子齊聚張文帝洋樓。老師事先完成酥餅需要的麵糰,並分成每組6顆,學員於現場只要擀捲麵糰兩次,用手掌把麵糰壓開,再包入適量蘿蔔絲作為內餡,並做成包子形狀,接著塗上蛋液、撒上芝麻,再放進烤箱後即可完成。 金沙鎮圖書館表示,感謝講師黃明鸞之協助,以及所有親子和民眾的參與。每場次報名將陸續公告於金沙鎮圖書館臉書粉專,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並須於活動前之開館時間借閱書籍10本,方能完成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若對活動有疑問可電洽082-353354、082-354652。
-
明清金門城遺跡史料調查 即起報名
金門縣定史蹟「明清金門城遺跡」地下史料調查研究-教育推廣活動,將於11月2日舉辦二場,歡迎國中小學生、教師與家長、文化資產同好等大小朋友報名參加。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金門守禦千戶所城(簡稱金門千戶所城/金門城)為建於明洪武21年(1388)前後的明代軍事海防設施,本年度金門縣文化局委託言古文化有限公司執行、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顏廷博士主持「金門縣定史蹟『明清金門城遺跡』地下史料調查研究」計畫,再度進行金門城周遭地點的考古發掘研究。 金門縣政府先前已於民國111年(2022)2月14日將「明清金門城遺跡」公告登錄為金門縣史蹟,而前一期研究計畫「金門城考古發掘研究計畫(第一期):城牆與城門遺跡」,也初步確認金門城的城牆結構、端角點的定位參考及各時期的人群活動概況。 因此,本年度針對「明清金門城遺跡」的地下史料調查研究,希望能進一步釐清金門城各階段的歷史變遷過程。為了讓民眾了解金門城考古相關的研究成果,該計畫預計舉辦二場教育推廣活動,活動機會實屬難得,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場次如下: 第一場:金門城地下構造物說明會,時間:113年11月2日上午場10:00~12:00,集合地點: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三樓會議室。 第二場:金門城探坑導覽教育推廣活動,時間:113年11月2日下午場14:00~16:00,集合地點:金門城東門探坑處。 金門縣文化局歡迎國中小學生、教師與家長、文化資產同好等大小朋友報名參加,每場限額60名,報名截止日113年10月30日,額滿為止,報名時請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等資訊,方便辦理保險。戶外活動攜帶物品:水壺飲水、防曬用品、帽子、雨具、防蚊液、筆、筆記本,並遵守工作人員所說明之事項及注意自身安全。報名請電洽05-232-1217或掃描QR Code報名。
-
浯州博島見學計畫 帶學子領略金門在地文化
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推動「浯州博島--金門博物館學網絡見學計畫」,盼能經由產學共構的知識生產與傳播系統,轉譯及厚植金門學的在地文化。日前,金大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中正美術班前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參觀,了解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傳承的橋樑,作為金門文化的重要視窗,讓學子對金門歷史人文有更深入的瞭解。 由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推動之「浯州博島--金門博物館學網絡見學計畫」,結合計畫主持人劉名峰教授以及吳宗江、賴維鈞等學程教師之專業,希望透過計畫,連結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以及金門各所小學,藉由博物館的空間及其所提供的文物,進行產學共構的知識生產與傳播系統,並轉譯及厚植金門學的在地文化。 日前,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中正國小美術班師生共同前往文化園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參觀。一行人走進金門文化大客廳,造訪六大主題展館,包括打開金門、歷史風華、萬年富貴瓜瓞綿綿、「民防自衛隊」與「精忠衛隊」展、蔡復一畫像前世今生典藏展、胡璉將軍文物特展等,認識金門豐富的歷史人文,也親自體驗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傳承的橋樑,並增進學子深入地瞭解金門的歷史、人文與環境的瞭解。 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指出,「浯州博島--金門博物館學網絡見學計畫」由該學位學程主任劉名峰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以及協同該學程之吳宗江、賴維鈞兩位教授「博物館史」與「數位博物館」課程之教師,連結金門地方博物館,特別是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文化園區,建構產業導入課程,期盼藉由產業的連結,促成就業輔導。 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進一步表示,主要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串接該學位學程中的兩門博物館相關課程,發展「浯州博島--金門博物館學網絡見學計畫」,除了藉由博物館的現場來結合文化觀光產業地「尊嚴就業」與「發展經濟」(SDG8),並促成「產業創新」,深化以文化為主題的「基礎建設」(SDG9),促成課程中之外地及外國學生融入金門社會而「減少不平等」(SDG10)外,也有「永續城鄉」(SDG11)之效,並建構金門大學、在地博物館與國民小學之間的「夥伴關係」(SDG17)。 而此次參訪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的中正國小藝才美術班表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不僅提供文物的保護與展示,還涵蓋了教育、社會學、藝術史等多個領域,透過參訪活動,學生們親自體驗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傳承的橋樑,可激發他們對未來學習的好奇心,相當感謝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作為推動博物館學研究的重要機構,邀請學子們踏出校園、走進博物館,認識金門的歷史、關懷家園。
-
湖光馥郁單車領騎活動明日盛大登場
2024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單車領騎活動,受到颱風影響,無法如期舉辦,金門縣政府經過多方考量研議後,敲定於10月27日(週日)上午在金湖鎮「中正公園」盛大展開,當日下午接續在金湖鎮「新市公園」加碼辦理「單車市集」活動,歡迎鄉親攜家帶眷前往參加,當日上午單車領騎開放現場報名,下午單車市集更有「送好禮」活動。 27日上午舉辦的「單車領騎」限額100名,目前有來自金門體育會、各機關團體、個人以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香格里拉自行車活動人員報名參加,目前雖然已經滿額,但是想要參加的朋友,當天上午8時20分前亦可帶著您的專屬單車和安全帽,到活動現場中正公園服務台,主辦單位接受民眾現場報名,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朋友記得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 領騎活動預定在10月27日早上8點30分展開,在暖身運動後,車隊將區分A、B兩條路線至本屆藝術季各展點觀展: A線:自太湖中正公園出發,沿途行經光華園酒窖→太湖路一段→市港路圓環→經武酒窖→134 高地暗空園區(補給點)→金門陶瓷廠→高洞→新市256(終點)。 B線:自太湖中正公園出發,沿途行經光華園酒窖→太湖路一段→市港路圓環→高洞→金門陶瓷廠→經武酒窖→134高地暗空園區(補給點)→新市公園→新市256號(終點)。 觀光處表示,為了讓單車活動更加熱鬧精彩,當日下午時段(中午12時至晚間19時)特別在金湖鎮「新市公園」結合單車騎行、藝術裝置與青創風味辦理「單車市集活動」,市集設有多個特色攤位,從金門在地美食到創意手作,應有盡有。現場安排表演、魔術秀與舞蹈團表演,精彩可期。 為了回饋來金門旅遊的朋友以及在地熱情鄉親對於本屆海洋藝術季的支持、認同,縣府也在市集期間辦理「第二波參加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送好禮」活動,凡參加民眾於任何一個本次藝術季作品前拍照,並打卡上傳至臉書或IG,另外於本屆藝術季粉專按讚,領取獎品前出示手機證明,即可領取一份藝術季限定精美小禮物。也特別提醒,一個帳號僅能領取一次。贈品領取區分四個時段(14:00、15:00、16:00、17:00)受理,每時段限額50名,額滿即停止受理,請鄉親們把握機會。 觀光處許處長表示,這次配合「2024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辦理的單車系列活動,對於來金遊憩的朋友和在地居民來說,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不僅能支持本地創作,還能在輕鬆的市集氛圍中享受社區凝聚的力量。對於熱愛藝術的朋友們,這個市集不只是一次市集購物,更是一個能夠深入感受金門當代藝術表達與創作力量的文化交流平台。讓這個秋日的午後,不僅僅是一場購物之旅,更是一次與藝術相遇、與社區互動的美好時光。
-
優化休憩環境 天摩山步道整建工程完工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提升天摩山周邊遊憩品質,已完成「天摩山步道整建工程」,讓遊客體驗更舒適的行走空間。 金管處表示,天摩山位於青嶼北方,海拔高度約63公尺,為金門東北制高點,其上有迷你型的「毋忘在莒」及石刻地圖,早期為國軍觀測所,部隊裁撤後除制高點由海巡署金門海岸巡防總隊接管設有雷達站外,也有步道可供上山。步道起點為原部隊崗哨,沿途可見軍事設施遺跡,登頂視野開闊,可俯瞰東北角馬山海岸線、后嶼、草嶼,遠眺中國大陸的大嶝、小嶝一帶,東北角海岸美景盡收眼底。 金管處處長鄭瑞昌表示,自從於101年完成天摩山步道後已逾10餘年,官嶼里里長楊恭勤111年間建請改善遊憩動線,期間居中協調各相關單位及聚落共識,並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及金沙鎮公所協助,金管處遂於112年10月開始進行施工,並於113年8月完工,相信可提供民眾更優質休憩環境。工程整建項目包含停車場整建(小客車位由3格增加為6格)、步道改善(新設車轍道約200公尺與景觀植栽)、景觀平台(新設觀景台與環狀平台各1座)、避車彎(既有車道側增設)、景觀平台周圍環境優化等,除可提供在地民眾休憩外,期望能吸引遊客前往遊憩賞景。惟步道部分坡度較大,為避免發生危險,僅緊急或公務車輛駛入,建議居民及遊客採步行上山。
-
縣府下鄉走訪 陳福海強調實地了解需求 打拚與智慧成就未來 縣府團隊積極解決民眾疑難
金門縣政府昨(24)日召開113年第10次縣務會議,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會中討論涵蓋地方發展、公共建設、幼兒教育、都市美學等各項重要議題。陳縣長在會議中強調,縣府團隊應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全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實,以促進金門的繁榮。 縣長陳福海表示,現階段他和縣府各單位主官會更頻繁地下鄉走訪,直接了解地方的實際需求,這樣能夠更精準地掌握民生問題與基層發展情況。他認為,僅靠文件與報告無法充分呈現民眾的心聲,親自走訪地方是提升行政效率和民生福祉的關鍵。他進一步強調:「機會是留給打拚、有智慧和認真的人。」縣府各單位應秉持這一信念,面對老百姓的疑難雜症時,透過不斷修正與改進來找到解決方案,並鼓勵團隊成員努力不懈。 針對0-2歲幼兒教育環境的提升,陳縣長表示,幼兒教育是奠定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他要求教育處持續整合現有資源,尤其是對於烈嶼鄉的幼兒園規劃,應加強推動,提供優質教育環境。他特別提到應參考開瑄、湖埔、賢庵國小的幼兒園設置經驗,並納入地方民意代表的意見,確保各方需求得到充分反映。同時,縣長還關心烈嶼幼兒園的規劃進度,指示教育處與烈嶼鄉緊密合作,共同推進相關工作,為地方幼兒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 在農村聚落土地整合與公共建設方面,陳縣長請相關單位根據「金門特定區計畫重大公共建設與農村聚落共同開發作業規定」進行盤整,合理規劃農村聚落土地的使用,並排定優先次序,分期處理,如湖下新村及述美國小周邊的農村聚落。他舉例提到賢庵國小的成功案例,當年通過共同開發計畫,該校增加了一個廚房和幼兒園設施,這不僅提升了學校的教育環境,也促進了農村的發展。他期望此典範能為其他鄉鎮和學校提供寶貴的參考模式,進一步推動農村聚落的全面發展。 針對金沙鎮官澳灣口遮陽設施的規劃案,金沙鎮提出了設置遮陽設施的需求,旨在為身心障礙族群提供參與海域遊憩活動的舒適環境,規劃內容包括無障礙獨木舟、立槳、無障礙衛浴間等設施。 在易淹水區的改善議題上,陳縣長指示工務處評估在金城體育館前設置滯洪池的可行性,期望藉此解決金城地區長期以來的淹水問題。相關部門經過對金城易淹水區的盤點和研商,提出了以截流、分流等方式來緩解區域排水問題的方案,並考慮將這些措施與環境保護和交通影響最小化結合,確保工程能夠符合經濟效益並迅速落實。縣府也研擬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解決方案,以達到根本改善的效果。 陳縣長在會議中強調了都市美學的重要性,特別是針對中華電信與台電管線地下化的工程,他要求各單位與中央政府密切對接,加速推動該項工作,提升金門的城市景觀。他同時強調,各鄉鎮長和主官應成為縣長的眼睛,隨時留意地方環境是否有需要改善的部分,並善用各種資源,美化鄉鎮環境,讓金門變得更整潔美麗,為居民與遊客提供更優質的生活與旅遊環境。 在水域活動規劃方面,陳縣長指示相關單位,應在不影響水源的前提下,評估金湖太湖、金沙榮湖、金沙水庫、莒光湖等區域是否適合融入民間協作進行水域活動,甚至規劃夜間表演活動,增加觀光吸引力。他認為這將不僅讓當地居民有耳目一新的體驗,還能吸引更多外地遊客來金門觀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針對部分前朝留下來的問題,陳縣長表示,縣府將勇於面對並解決這些問題,並提醒相關單位,面對有爭議的糾紛時必須謹慎處理,諮詢法律專家,確保在合法的前提下協助民眾解決困難。他進一步提到,針對部分土地糾紛,縣府正在考慮制定地方自治法令,以確保公務人員能依法行政,避免行政困難和法律糾紛,維護縣府行政效率與公正性。 金寧鄉長楊忠俊則提出有關金門大橋施工遺留模板清理的問題,並建議在橋墩底部設置「護土」措施,防止土壤流失對橋樑地基造成的潛在威脅。陳縣長指示相關單位,盡速解決這些問題,確保大橋的結構安全與周邊環境的整潔。 陳縣長進一步提到「戶戶有盆栽」計畫,強調此計畫的推動方式是以鼓勵為主,縣府並非主動為每個家庭提供盆栽,而是希望透過例如發票兌換植栽等方式,激勵民眾自發進行家戶綠美化,這不僅有助於美化家居環境,也能讓金門整體的都市景觀更加綠意盎然,讓民眾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 在社區發展方面,陳縣長提到「拔尖計畫」,希望鼓勵各社區積極經營並提升社區環境與服務品質。針對表現優異的模範社區,縣府將優先提供更多資源與協助,以資鼓勵其他社區效仿,推動金門各地社區的良性競爭與進步,最終實現全島社區的共同繁榮。 此外,陳縣長提醒各局處必須保持廉潔操守,避免官員受到不當利益的誘惑,進而損害公共信任與行政公正。他強調,廉政是政府施政的基礎,縣府必須以透明、正直的態度來維護公共利益,任何腐敗行為都不被允許。 隨著春節將至,陳縣長指示各單位提早進行準備,尤其是金沙鎮的交通動線規劃,應儘早部署,確保春節期間返鄉人潮能夠安全順利地進出。此外,他鼓勵各鄉鎮運用燈光設計、植栽裝飾等手段,為返鄉的鄉親創造一個富有年節氣氛的美麗金門,讓家鄉的變化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針對毒品問題,陳縣長再次重申金門縣對毒品的零容忍態度,並要求警察局加強毒品查緝工作,確保縣內的治安環境不受毒品侵蝕。同時,他還特別要求消防局加強工地安全檢查,特別是針對違章建築,縣府將進一步強化監管力度,防止工地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公共安全無虞。 在食品安全方面,陳縣長指出,隨著金門觀光業的發展,保障食品安全對於維護遊客的健康和金門的聲譽至關重要。他要求相關單位與業者密切合作,加強對食品供應鏈的監督,確保來金旅遊的遊客能夠享受安心的飲食環境,進一步提升金門的觀光形象。 縣長陳福海強調以民為本、積極推動地方發展的決心,通過下鄉走訪,縣府能夠深入了解基層需求,從而精準規劃政策,解決民眾實際問題。不僅如此,陳縣長也強調「機會留給打拚、有智慧和認真的人」,這句話不僅是對縣府團隊的期許,透過與地方的緊密合作、聽取各方意見、並持續修正政策,金門縣正邁向一個更加繁榮、宜居的未來,也展現縣府積極面對挑戰、推動全面發展的決心與承諾。
-
加速推動陸客來金 縣府團隊訪廈漳泉相關單位
在恢復陸客來金旅遊的利多政策加持之下,縣長陳福海超前部署、打鐵趁熱,金門縣政府由觀光處處長許績鑫偕同港務處處長許嘉興、車船處處長李文堆與相關交通、旅遊單位人員,於10月21日至23日連訪廈門、漳州、泉州三地之台灣事務辦公室、文化和旅遊局及港口管理部門,期能加速推動陸客來金門旅遊進程,讓小三通旅遊榮景,風華再現。 大陸福建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甫於113年9月27日發布公告,恢復辦理福建省居民赴金門旅遊簽注,在申辦6個月一次有效赴金門「個人旅遊簽注」或「團隊旅遊簽注」後,可搭乘「小三通」航線經五通、石井口岸赴金門旅遊的利多消息,可望重啟小三通旅遊新篇章,至10月23日為止,計累積2,300餘人來金門旅遊,其中自由行更高達8成5以上,而且逐步加溫中。 觀光處長許績鑫表示,陸客來金觀光與消費,對金門整體觀光產業具有指標性意義,縣長陳福海格外重視恢復陸客來金門旅遊的推動工作,多次責成觀光處應加強各項整備工作,強化與陸方各部門的溝通聯繫。因此,此次特別組織交通與觀光部門人員,前往廈門、漳州與泉州三個城市,針對促進陸客來金旅遊、行銷金門觀光資源、提升金門旅遊品質,以及推動小三通正常化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與發想。 觀光處長許績鑫進一步說明,廈漳泉是金門的好鄰居、好夥伴,金門與三地市之各項民間交流十分綿密,小三通是串聯相互之間的交通動脈,運載著兩岸人員流動,隨著兩岸觀光政策逐步放寬,如何活絡小三通旅遊市場,成為當前雙方旅遊部門急需努力的重要課題。 據了解,此次縣府公訪團在短短三天時間,進行4場交流座談,總共與數十個相關單位充分溝通,就如何鼓勵大陸組團社來金門舉辦活動,透過「活動+旅遊」模式,整合各地的宣傳管道,幫金門觀光品牌打廣告,增加陸客來金旅遊意願,在共商提升小三通旅遊量能的同時,雙方針對旅遊品質的提升亦有所著墨,共同打造閩南旅遊線路,讓小三通旅遊產品更為豐富多元;此外,針對「小三通」泉金航班調整,進行初步意見交換,以提升旅客往來兩岸與行程安排的便利性。 透過面對面的溝通,縣府將持續與廈漳泉三地台辦及文旅單位保持緊密聯繫,以此為開端,為閩南城市旅遊交流注入一股動力,並規劃更多針對陸客的旅遊推廣活動,打造更多具吸引力的旅遊品牌,展現金門多元觀光魅力,讓金門成為大陸福建地區居民到訪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
古寧頭戰役75周年音樂會 以歌聲致敬英雄
為紀念古寧頭戰役75周年,「古寧頭戰役勝利75周年音樂會—向英雄前輩致敬」於昨(24)日下午4時30分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順利舉行,除了英雄前輩外,並吸引眾多金門鄉親及軍人的熱情參與,800個席位座無虛席,音樂會邀請知名藝人南方二重唱及秀蘭瑪雅聯袂演出,她們以深情的演唱和悅耳的旋律,帶領觀眾進入歷史的記憶中,重溫當年守護國土的英雄事蹟,場面溫馨感人。 該活動由國防部與金門防衛指揮部主辦,金門縣文化局合辦,國防部陸軍副司令呂坤修、金防部指揮官李定中,以及副縣長李文良、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文化局長呂坤和、立委陳玉珍服務處董家瑋等貴賓到場參加。 南方二重唱以其獨特的和聲和情感豐富的演唱風格,喚起了觀眾的心靈共鳴;而秀蘭瑪雅充滿臺灣風情的表演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兩組藝人的精湛演出,令在場所有人動容,音樂不僅傳達對古寧頭戰役英雄前輩的崇敬,更觸動大家對愛國精神的共鳴。 音樂會透過歌曲與旋律,將金門這段重要的戰役歷史生動再現,觀眾在悠揚的音樂中感受到古寧頭戰役中國軍的無畏精神,以及為國捐軀的英雄們所留下的不朽印記。現場觀眾無不為這場精彩的演出深深感動,許多人感慨萬千,對歷史的緬懷與英雄的致敬貫穿整個活動。透過這次音樂會,國防部及金門防衛指揮部成功傳遞了愛國情懷,讓參與者在音樂中感受到和平與繁榮的重要性。無疑是一場歷史與文化的完美融合,展現了對古寧頭戰役英雄的敬意與感激。 整場音樂會結束後,英雄前輩及軍民紛紛表達對活動的高度讚賞,表示這是一場令人難忘的音樂會,也是一個深具意義的歷史紀念活動。此次音樂會以圓滿成功落幕,為紀念古寧頭戰役75周年的系列活動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