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夫妻同入祀首例 金門抗日義士黃心富女士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
金門縣政府於3月25日在台北國民革命忠烈祠舉行黃心富烈士入祀安位典禮,表彰其英勇抗日事蹟。據國防部忠烈祠管理組表示,這次的入祀安位典禮是第一次由縣市政府陳情、辦理,黃心富義士則是繼林靜娟老師後,第二位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的平民女性,更是夫妻同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首例。 入祀安位典禮由縣府參議陳世保擔任主祭官,並率縣府北區服務處主任孫允理陪祭,烈士遺族及金門同鄉會代表均到場與祭。縣府特別請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創會會長黃奕展撰寫祭文,主祭官依儀程向黃心富義士靈位鞠躬,祝禱祭文後再由憲兵禮兵請靈,迎奉進入忠烈祠,完成入祀大典。 縣府指出,黃心富為金門抗日義士張雲之妻。民國二十八年,張雲夫婦為掩護「復土救鄉團」抗日義士鄭良,被漢奸告發,為保親族命脈、減少犧牲,張雲夫婦一肩承擔干係。日軍為向官澳村所有居民示儆,於官澳海濱斬首鄭良及張雲夫婦,夫妻從容赴難、臨刑辭色不撓。當時因無棺無葬,屍體就地草草掩埋,屍骨至今仍下落不明。《金門縣志》記載張雲夫婦慷慨赴死事蹟,惟史書僅書張雲義士姓名,未載其妻「黃心富」之名,是以黃心富烈士未能隨夫張雲烈士於民國59年同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 黃心富、張雲卒年25歲,留有一子張寄生(本案陳情人)。事發時,張寄生年僅2歲,因鄉里保長協助抱出屋外,因而倖免於難。其後,張寄生被送交給姑姑撫育成人。張寄生世居金門,現已近90歲高齡,於民國112年親筆陳情書,透過金沙鎮公所轉陳縣府,盼在其有生之年讓母親黃心富同父親張雲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 縣府接獲陳情後與國防部多次溝通,除查找金門縣志等相關史料,亦透過國史館協尋相關檔案以證明黃心富義士的事蹟,但以往史料鮮有庶民婦女紀錄,縣府仍鍥而不捨,以金門縣志記載張雲夫婦事蹟陳報國防部,最終奉總統核定,於今年3月25日舉辦入祀典禮。
-
清明前夕 金湖各界代表齊聚祭拜先烈英靈
配合金門地區114年春祭各公墓英靈祭典活動,金門縣殯葬管理所在各鄉鎮公墓舉辦春祭英靈祭典,昨(28)日在金湖民眾公墓舉行追悼儀式,由金湖鎮長陳文顧親臨主祭,藉以表達對先賢敬思冀盼鎮民飲水思源,繼踵前賢,祈求先靈先賢護祐金門平安。 春祭典禮於上午九時四十分在金湖民眾公墓祭祀廳舉行,儀式首先由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代表陳秀卿、林麗芬、林嘉森、代表會秘書洪君烈、縣殯葬管理所所長董燕輝、金門縣警察局金湖分駐所所長郭益銘、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金湖鎮公所各課主管及各里里長等主官陪祭,向先賢靈位上香、獻花及行禮致敬,場面莊嚴肅穆。 金湖鎮長陳文顧特別呼籲鄉親,掃墓時務必注意墓區安全,切勿任意焚燒雜草或紙錢,砍除後的雜草應集中堆放,以防止火災發生。陳鎮長提醒大家遵守「四不二記得」原則:「不」任意燒雜草、「不」讓冥紙飛揚、「不」隨意丟煙蒂、「不」隨意放鞭炮、「記得」撲滅餘燼、「記得」隨手收拾垃圾,共同維護清明祭祖期間的環境安全。隨著清明節連假4天即將到來,在此呼籲鄉親分流掃墓,避免過度集中於清明節當日,以確保祭祖安全順利,平安慎終追遠。此外,金門縣仙洲福園官方網站已建置電子追思網,目的在推廣節能環保,歡迎鄉親多加利用。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表示,往年民眾祭祖掃墓時,依照傳統祭祖習俗常有燃燒冥紙、點香枝、焚燒墓園周邊雜草及燃放鞭炮等情形,稍有疏忽極易釀成火災、空氣污染等危害,為確保清明節期間公共安全,慎終追遠不忘防火,呼籲民眾掃墓時配合紙錢集中焚燒、減少火源落地的風險,避免林野墓地火災憾事發生,確保平安出門、平安回家,愉快渡過美好連續假期。
-
榮服處舉辦祭祀追思 感念榮民先賢的奉獻
隨著清明時節的來臨,金門縣榮民服務處特別舉辦了祭祀追思儀式,藉此表達對榮民先賢的崇高敬意。金門縣為離島縣市,儘管面臨各種不便,榮民服務處仍堅守傳統,每年清明時節都會親自前往各鄉鎮公墓,向為國捐軀的榮民前輩獻上香火與祭品,感念他們為國奉獻的精神與忠誠。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處長劉信義親自帶領全體同仁參與此次祭祀活動。在活動現場,劉處長感慨萬千,他表示:「我們深切懷念那些曾經為保衛金門、捍衛國家安全的榮民先輩們。正是他們的奉獻與犧牲,為我們今天的繁榮與安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榮民們的英勇精神和忠誠,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 此次祭祀活動不僅是對榮民先烈的追思,更是對他們崇高精神的崇敬與紀念。做為金門縣榮民服務處的一項傳統活動,每年清明時節的祭祀儀式,都是全體同仁及社會大眾對榮民先賢的感恩與尊敬。這一活動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讓大家回顧榮民們的奉獻歷程,並將這份敬意與懷念傳承下去。 榮服處表示,每年的祭祀儀式都是一場深刻的精神洗禮,它不僅讓金門縣民再次認識到榮民先賢們的英勇事蹟,也進一步強化了當地民眾對國防與家園的珍惜與理解。劉信義處長在致辭中提到,榮民的精神早已深深植根於金門,並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他表示,金門縣的發展與安定,是建立在榮民們為國犧牲的基礎上,這一精神將永遠是金門人不變的信念。此外,榮民服務處期盼藉由此次活動,增進與社會大眾的聯繫,讓更多的民眾能夠了解榮民的貢獻與歷史,並對榮民的英勇行為深感敬佩。榮服處表示,每一年的祭祀儀式,對金門縣而言,都是對榮民先賢的感恩與崇敬,也是對他們無私奉獻精神的永恆懷念。在這樣的氛圍中,榮民的英勇故事將代代相傳,成為金門人共同珍視的精神財富。
-
金湖社福中心攜手志工夥伴 助脆弱家庭清掃住家
為協助服務的家庭改善居家環境、以行動力提供實質幫助,金門縣金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於日前結合相關網絡志工隊,由金沙鎮公所課長吳鑒原帶領金沙鎮社福志工隊;西園里里長黃添丁、西園后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華封帶領社區志工;金門青商會副會長莊添裕、金門縣青年志工協會理事長莊嘉銘、金門家扶中心展愛隊,以及金湖社福中心督導夏何君君及社工師楊雅慧帶領中心志工隊,同心協力,攜手完成一場「愛家服務」行動,透過多方志工夥伴的共同努力,幫助一戶住在古厝建築之脆弱家庭,展開全面的居家清掃,以期讓家庭擁有更整潔、更安全的生活空間。 社會處金湖社福中心表示,愛家服務當天,即使冒著小雨,各方網絡人員以及志工夥伴們都不畏辛勞、馬不停蹄地投入環境清潔,從大型傢具的搬移、地面清潔消毒、牆面粉刷、鍋碗瓢盆洗刷以及垃圾清運等,動員計有45名人力,大家有條不紊、分工合作,聚焦每項清潔工作。 有忙著搬運、也有忙著清掃地板及洗刷鍋具,還有接續刮除牆面髒污、粉刷牆壁等,志工夥伴們對原本陳年堆積的物品與灰塵、毫無一絲害怕。最終花費3小時讓住家環境恢復整潔的面貌,室內空氣也變得較為流通,實屬一項有規模的公私協力。每位志工夥伴們的暖心舉動,讓服務家庭感到滿滿的溫馨之意,對後續家庭的重整更具有正向的意義。 此次任務的志工夥伴—家扶中心展愛隊莊嘉銘隊長表示:「最溫暖人心的行動是展現人間最美的風景。期許案家逐步自立自強,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接受此次服務的家庭成員表示:很感動有這麼多人攜手清潔,自身會更努力復健、恢復健康,期待未來可生活自理、打理好家庭,重新展開新生活,不辜負社會給予的愛與關懷。 社會處黃雅芬處長表示,為因應家庭多元需求下,需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增加,行政院頒布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110-114年),要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把過去安全網沒接住的人找出來,特別在「策略一:擴增家庭服務資源,提供可近性服務」指出,故金門縣依警察分局數成立金湖及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目標在「強化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與網絡合作,滿足家庭多元需求」,以提供金門縣脆弱家庭連結家庭支持服務。此次實際以「愛家服務」的任務,發揮以家庭為中心的跨網絡服務,綿密了社會安全網。
-
金防部太武操演 展現防衛能力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昨(28)日清晨於烈嶼習山湖海灣實施「114年第一季太武操演」,以強化部隊實戰化訓練、提升作戰能力為目標。操演過程中,烈嶼守備大隊運用戰、甲車及火砲等裝備,對空中及海上目標進行射擊,驗證作戰計畫與建制武器實彈射擊成果,並依「一點生變、連鎖反應、全面制變」訓練要求,使官兵熟稔指揮與戰鬥程序,提升臨戰應變能力。 金防部表示,此次操演依據聯合防衛作戰構想與進程,執行多項課目演練,透過模擬戰場實況,使官兵熟悉射擊程序與作戰要領,進一步提升部隊戰力。該部近期頻繁進行戰備操演,不僅展現官兵平時精實訓練成果,也驗證外島防衛作戰能力,確保戰備狀態符合實戰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操演期間震撼的火炮齊射吸引不少軍事迷前來圍觀拍攝。儘管清晨氣溫驟降,且海邊風勢強勁,仍有民眾天未亮便前來卡位,只為目睹戰甲車與火砲齊射的壯觀畫面。有軍事迷表示,親眼見證重砲射擊的瞬間相當震撼,讓這趟早起的行程十分值得。
-
湖小2學子為歷史增添新篇章 鄭瑞堅期許將浯島歷史傳承下去
在金門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的戰爭與英勇的軍人為這片土地奮戰,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日前金湖國小的兩名學生透過他們的文字,為這段歷史增添了新的篇章。五年級一班的駱晴同學與五年級四班的張峰碩同學,分別在金門日報上發表了關於金門歷史的作品,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兩篇深具歷史價值的作品,得到金門退役將領鄭瑞堅將軍高度認可,獲得他親自贈書,象徵跨世代的深厚情誼。 五年一班駱晴同學的文章《曾經輝煌之歷史戰爭—金門》充分展現她對家鄉金門的歷史理解。駱晴在文中寫道:「如果你曾經小看過金門,那你就錯了!金門可是度過許多戰爭,才走到今日。」她的文字生動描繪金門在歷經多次戰爭後,依然屹立不搖的堅韌精神。駱晴指出:金門至今仍保留許多歷史遺跡,如北山古洋樓上的彈孔,這些痕跡見證當年保衛家園的英雄事蹟,讓讀者不禁對那段艱難歲月產生深刻感觸。 另一篇文章來自五年四班張峰碩同學,名為《古寧頭戰役的驚險時刻》。張同學以細膩筆觸描繪古寧頭戰役的歷史。文中寫道:「古寧頭戰役讓我了解戰爭殘酷,以及戰士們的英勇。」雖然這些戰士最終犧牲,但他們的英勇精神永遠銘刻金門大地上。他感動又感慨,今天的和平正是這些英勇者犧牲換來的,這份珍貴的和平應當被世代珍惜。 兩篇文章的發表,不僅讓讀者再次認識金門的歷史,也讓曾任陸軍政戰部主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副主任兼執行官的退役將軍鄭瑞堅深感欣慰與肯定。鄭將軍長期以來致力金門軍史研究,他的著作《金門兵事史話》詳細記載金門的軍史。讀後,他對這兩位學生的作品表達高度肯定與鼓勵,決定將其著作《金門兵事史話》親自贈送給駱晴與張峰碩,激勵他們繼續深入研究金門歷史的動力。 鄭瑞堅將軍書籍贈送儀式於金湖國小舉行,由退休校長陳為學與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一同見證。陳為學校長在致辭時表示,他對兩位同學對金門歷史的熱情和研究表達高度認同與支持,鼓勵他們繼續透過文字來傳承金門歷史精神。陳佩玉校長強調,金門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先人犧牲換來,讚許兩位同學對歷史的熱情,勉勵他們珍惜並傳承這份對國家安全與歷史記憶的深切關懷。 在贈書活動中,鄭瑞堅將軍特別使用金門地圖向在場師生說明古寧頭戰役的歷史背景與當時戰況。他生動講解讓兩位學生彷彿親臨戰場,對金門戰史有更深體悟。鄭將軍的著作《金門兵事史話》不僅是金門軍史的精緻闡述,也是一部以「史話」形式呈現的作品,以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講述金門軍史,為未來續修《金門縣志》提供寶貴參考資料。 鄭將軍希望:透過年輕學生的關注與學習,將金門歷史傳承下去,讓這段歷史在未來世代依然閃耀光芒。此次活動不僅是兩位學生與退役將軍之間的跨世代對話,更象徵著金門歷史在當代學子心中得到了延續與發揚。正如駱晴與張峰碩所表達的那樣,金門的和平來自於過去的奮戰,未來的和平也需要每一個人的關注與守護。 這段跨越時間與世代的交流,將是金門歷史傳承的重要一環,也激勵著更多的年輕學子關注、學習並保護這片曾經為家園付出無數的土地。
-
「金寧之美」繪畫比賽 48件優勝作品出爐
2025金寧鄉石蚵文化季將於4月12日盛大展開,其中由古寧國小承辦的「金寧之美」繪畫比賽徵件活動,成功吸引眾多學生參與,共計收到三百一十一件參賽作品。近日評審活動於古寧國小舉行,並由校方特別邀請金門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理事洪明燦、金門縣水彩協會理事長楊天澤三位專業評審進行評選。 經過嚴謹評比後,從參賽的優秀作品中選出優勝作品共48件,這些作品將於金寧鄉公所舉行展覽,並在展覽期間公開頒獎。 比賽結束後,金寧鄉公所特別將作品連同畫框一併贈送給創作者,為孩子們留下寶貴的成長紀念。 此次比賽涵蓋國中組、國小高年級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低年級組以及幼兒園組,各組的獲獎作品皆展現出不同年齡層對於金寧美景與石蚵文化的觀察與詮釋。從色彩運用、構圖設計到題材選擇,均展現出豐富的創意與巧思,呈現出金寧鄉特有的風貌與文化意象。 在國中組的比賽中,特優由金城國中徐竫惟、王譽霏獲得;優選得主則為金城國中李可心、陳婉華、張芝妤;佳作獎則由金城國中陳良蘐、許子芊、陳玥慈獲得。 國小高年級組中,特優獎由金鼎國小王雅玄、楊語恩奪得;優選得主包括賢庵國小陳思翰、中正國小黃恩典、周庭均;佳作獎則由古寧國小李中聖、康橋國際學校林軒綸、古寧國小李承縉、李昱宏,以及金鼎國小陳柏睿獲得。 國小中年級組的特優獎由金鼎國小賴華逸、柏村國小呂叔峮獲得;優選名單中包括多年國小黃苡緁、賢庵國小李毓晨、正義國小莊雨僖;佳作獎則由金鼎國小陳儁旻、翁宥薰、賢庵國小吳俊承、多年國小黃暐筑,以及古寧國小楊沐凡獲得。 國小低年級組的特優獎由柏村國小呂岳庭、陳宥彤獲得;優選名單中包括多年國小許爾桔、金鼎國小黃思淇、古寧國小邱俊睿;佳作獎由中正國小沈芮伊、多年國小劉耀寬、金鼎國小張博恩、古寧國小陳易、柏村國小陸治均獲得。 幼兒園組方面,特優獎由古寧國小附設幼兒園徐瑀辰、金鼎國小附設幼兒園黃祺晏獲得;優選名單中包括金沙國小附設幼兒園賴宇澤、黃言昕、張宇潔;佳作獎得主則為金湖國小附設幼兒園高昀悅、金沙國小附設幼兒園張恩維、黃晨珆、金湖國小附設幼兒園賴昀謙,以及金沙國小附設幼兒園葉晨軒。 此次「金寧之美」繪畫比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藝術才能的平台,也透過畫作加深了他們對於家鄉文化的認識與情感。無論是刻畫金寧鄉的自然美景,還是展現石蚵文化的特色,每一幅作品都展現出孩子們豐富的創意與熱情。這樣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藝術素養,也成為推廣在地文化與美學教育的重要一環。
-
卓環國小直笛隊表現優異 赴台參賽獲優等
卓環國小直笛隊在113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在國小團體組北區決賽表現優異,榮獲優等殊榮,再創佳績,展現堅強實力與不懈努力。 113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團體項目北區決賽由新竹縣政府承辦,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等10個縣巿菁英好手同場交流,參賽人數是歷年之冠。卓環國小直笛隊由校長楊杰頤、音樂老師謝佩珊、學務組長田昱柔帶隊前往參賽;他們一路陪伴與指導,為孩子們提供了最完善的支持與鼓勵。參賽學生則分別在不同聲部發揮專長,Soprano直笛組:方苡馨、林宸羽;Alto直笛組:洪唯馨、洪伊准、方劭元、黃寀菻、林孟勳;Tenor直笛組:林玥辰、洪詩雅、許芯瑀、許詠名;Bass直笛組:羅丹、林玟圻、甘乃安、林凡軒、林思彤。 卓環國小直笛隊自111學年度起便開始參與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連續三年皆獲得優秀成績。今年的比賽項目為「直笛合奏」國小團體組,參賽師生歷經近一年的練習,並在指定曲和自選曲上投入大量時間精進技藝,此次比賽的演奏曲目包含:Paul Zilcher - Waltz、James Duncan Carey - Mock Baroque。卓環國小直笛隊最終於北區決賽中脫穎而出,獲得評審肯定,榮獲優等殊榮,再創佳績。 卓環國小直笛隊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後,受邀前往台北市議會,參加由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舉辦的「第六屆月蘭獎頒獎典禮暨傳愛音樂會」,為現場來賓帶來精彩的音樂演出。 校長楊杰頤表示,卓環國小直笛隊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中獲得優等,這是孩子們長期努力與團隊合作的成果。學校師生對學生們在比賽中的表現感到驕傲,也感謝指導老師的辛勤付出。此外,能夠受邀參加王月蘭傳愛音樂會演出,是對卓環國小直笛隊音樂實力的肯定,這樣的機會不僅讓學生們拓展視野,也讓他們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現自信與才華。 楊杰頤指出,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長年致力於推廣音樂教育,學校透過「傳愛教室」計畫於2024年8月獲贈各式直笛共6件。感謝王月蘭慈善基金會積極推動學童的音樂教育,讓孩子們透過音樂探索自我、培養才華,並在舞台上綻放自信光彩。卓環國小與該基金會結緣於此,該校學子因而能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獲得更多資源與機會,讓學生們能夠持續精進,勇敢追夢。 楊杰頤表示,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於此次傳愛音樂會演出時,贈與該校直笛隊表演獎勵金一萬元,並補助學子們前往音樂會演出的相關費用,讓學生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參與這場意義非凡的音樂盛會。 楊杰頤指出,此次比賽與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特別感謝金門縣政府、縣議員洪成發、林金殿、林子傑及施騰東紀念校務基金,以及卓環國小校友會與家長會的鼎力支持。此外,該比賽與公益音樂會活動亦獲得家長們的全力支持,特別感謝家長會副會長許志恒特地飛抵台北音樂會現場協助活動拍照、錄影,記錄活動花絮,並感謝隨行家長包括邱如玉、林婉真、段靜菁、洪嘉梅、洪凱琳、洪彩慎、林安香的協助,因為有家長們一路陪同學校參賽的學生,讓整趟赴台賽事和前往公益音樂會表演的旅程更加順利。 楊杰頤表示,「台上10分鐘,台下10年功」,音樂藝術的完美表現,除了參賽學生自己的努力,背後更有學校師長及家長不遺餘力的支持。直笛合奏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與默契,學生們加入直笛隊後,利用課餘時間、假日期間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練習,從生澀的表現逐漸進步,在舞臺上表現優異。楊杰頤說,孩子在不斷地練習當中,除了精進直笛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訓練孩子們的專注度跟提升對自己的要求度,因為覺得現在的孩子在專注度的方面是需要特別訓練,如果能夠透過他們喜愛的直笛來實踐,就有動機透過音樂的展現,讓孩子們瞭解自身專注度的成長是有顯著地變化。楊杰頤表示,學校未來將持續推動音樂教育,提供孩子們更多學習與表演的機會,讓音樂成為他們成長的重要養分。她期許卓環國小直笛隊能持續努力,精進演奏技藝,再創佳績。
-
屏科大師生感受烈嶼綠石槽之美
屏東科技大學師生參訪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體驗綠石槽生態之美。烈嶼鄉長洪若珊歡迎各地民眾、學生到烈嶼感受豐富的地質與海岸生態環境。 屏東科技大學師生參訪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青岐港),透過實地走訪認識當地得天獨厚的地質環境,學習保育觀念,並親身欣賞海岸生態之美。鄉長洪若珊熱情歡迎來訪師生,並表示青岐港已獲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可搭配教育學程及戶外學習,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此次屏東科技大學師生特別搭乘低碳載具(電瓶車),前往青岐港進行環境教育生態校外教學,鄉公所為此安排專業環境教育講師進行導覽與解說,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青岐港的地質特色,並透過實地觀察綠石槽,進一步了解地質景觀與海岸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鄉長洪若珊指出,烈嶼鄉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地質與海岸生態環境。其中,青岐港每年3月至5月間,因石蓴、滸苔等綠色藻類大量滋長,形成宛如綠色地毯般的「綠石槽」,搭配縱向溝槽與紋理分明的岩脊,構成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此外,青岐南山頭海岸線更展現出金門地區唯一的玄武岩海岸,全長約一公里,擁有特殊的洋蔥狀風化柱狀玄武岩、花崗岩等多樣地質樣貌,峭壁壯觀,極富景觀價值。 洪若珊表示,烈嶼鄉公所多年來積極推動青岐港周邊海岸景觀做為「烈嶼鄉環境教育園區」,並成功獲得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的認證,成為金門縣第5個環境教育場所,亦是國內最西邊的環境教育場域,距離廈門僅5公里。她誠摯邀請各機關、學校及團體到訪烈嶼,透過專業的環境教育課程,親身體驗並學習海岸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洪若珊歡迎全國遊客把握每年3月至5月的春季限定綠石槽觀賞季,透過低碳旅遊與生態導覽,深度體驗烈嶼鄉的自然魅力。她期盼這類環境教育與觀光結合的行程,能夠吸引更多旅客前來烈嶼,促進當地觀光發展,讓更多人認識這片珍貴的生態寶地,並留下難忘的旅遊體驗。
-
協助青少年 縣府召開少年輔導委員會會議
金門縣政府日前召開「114年第1季少年輔導委員會會議」,針對青少年犯罪預防、校園安全維護及輔導機制進行報告討論,主持人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各委員專業協助、提供諮詢,以及各單位努力輔導,希望盡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青少年。 該會議在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副縣長李文良主持,各委員及教育處、社會處、衛生局、警察局等相關單位承辦人員出席。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各委員與各單位能夠群策群力,來幫助青少年,並歡迎各單位針對相關議題進行橫相溝通交流。 會議中,檢視上次會議主席指(裁)示事項辦理情形時,由各單位針對基於113年度業務推動之分析,提出114年度須加強之部分。隨後並由警務組(警察局)、教育組(教育處)、社輔組(社會處)、衛生組(衛生局)校外組(校外會)等編組單位依序進行工作報告。 少輔會警政組在工作報告指出,113年12月至114年2月間該會輔導的個案,包括受理13件、開案7件、不開案6件,開案評估中4件,不開案原因為拒絕輔導3件、非該會輔導範圍3件(同時進2案)、拒絕輔導1件、非該會輔導範圍2件(住居地不在金門)。結案5件、行為改善5件;本期訪視輔導共計服務235人次。 對於戒煙班績效輔導成效,副縣長李文良建議對針對戒煙沒有成功的整理分析。而當中有部分孩子出外打工,須注意孩子的打工安全宣導與課業輔導。關於拒絕輔導個案,李文良表示應持續注意。 關於入校宣導活動,副縣長李文良建議宣導能以小班制,化整為零,比較貼近學生。而本期統計兒少性侵案有七件,是否與學校整合輔導?是否徵詢家長意見?有必要需與教育處等單位加強橫向聯繫。 會中有討論一項提案:「為加強網絡單位之橫向聯繫,請各單位提供針對少年辦理之計畫或方案活動,俾利後續資源轉介及業務合作」。副縣長李文良建議少輔會蒐集設計製作表格填寫,發給各協力單位填寫後再送少輔會,讓各編組單位掌握相關資源與活動。 針對拒絕輔導部分,警察局長黃壬聰指出,在台灣的經驗中,從來沒有看過拒絕輔導這個名詞,拒絕輔導不開案的理由,或是沒有輔導的必要,在備註要寫清楚,會比較完整。副縣長李文良表示,少輔會可依據警察局長黃壬聰意見,進行補充或修改,讓大家更了解,更徹底呈現、掌握真實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