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義結金蘭展力交流 17少年完成挑戰
金門家扶少年展力「義結金蘭」圓滿結業!金門家扶中心舉辦少年展力服務方案已邁入第十年,以協助資源受限的青少年,創造多元學習經驗,能從「做中學」培養能力及個人優勢。 此次「義結金蘭」展力交流活動,集結來自金門與宜蘭共十七名展力少年齊聚金門,青少年們順利完成三天的挑戰,延續今年寒假金門家扶至宜蘭交流的寶貴回憶,在交流中建立兩地青少年深厚的友誼,並透過完成各項挑戰,提升少年們的自信心。 該次「義結金蘭」活動是由社工與青少年一同討論規劃而成,首日進行「離島流浪記」的冒險挑戰,將青少年隨機放置於金門各地,依靠地圖和線索尋找方式返回家扶,體驗金門的地理特色與歷史遺跡;第二日挑戰登頂太武山以及至北山海堤進行採蚵體驗,下午參觀金門海島學校,不僅鍛鍊了體力,也提升青少年對於金門的海洋文化的理解;第三日則挑戰步行穿越金門大橋至烈嶼,進行整日的小金門環島單車戰地探險,儘管面對高溫與挑戰,少年們都堅持不懈,最終在夥伴們互相的加油打氣聲中完成任務,抵達雙口海灘一同欣賞夕陽,為此次交流活動畫上完美的句點。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表示,該交流活動充分體現了少年展力方案的核心理念,讓青少年們在共同決策和實踐中成長,透過這些挑戰,不僅增強少年們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也建立深厚的友誼,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交流的機會,讓青少年們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金門家扶少年展力方案社工說明,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認同的階段,由內而外分成三大面向:個人面、團體面、社會面。第十屆少年展力方案做為一個長期性的團體,以「強健身體」、「攝影」、「壯遊」做為方案媒材主軸,帶領青少年由內而外發展,學習跟社會連結,藉由「強健身體」來培養青少年個人面,「攝影」來培養青少年的團體面,「壯遊」來培養青少年的社會面,安排每月一次的拳擊課程進行訓練,並於課程後與青少年討論外出課程,走訪金門各地拍攝照片,透過攝影作品看見金門青少年是以何種視野看金門,同時參加一年一度的迎城隍活動進行專題拍攝,讓青少年與社會連結,從中引導青少年發掘自我優勢,培養生活能力及探索未來。 參與多屆少年展力方案的王同學表示,參加少年展力的活動讓他漸漸發覺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並透過跟社工、夥伴一同討論、規劃和完成任務學習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感謝活動帶來的成長機會。 家扶基金會於各地家扶中心辦理高度充權及低度限制的少年展力方案,旨在透過陪伴、引導青少年在「做中學」的過程中發掘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以團體模式進行,鼓勵青少年學習共同決策、規劃、協力完成各項任務目標,金門家扶中心將繼續努力為金門在地青少年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
卓環國小獎學金獲獎名單出爐
112學年度卓環國小獎學金(林啟行、林天作暨韓卓環獎學金)得獎學生,業經評定,共計有林琦洋等21人獲獎,各獲頒獎學金貳百元整。 卓環國小楊杰頤校長指出,為鼓勵卓環國小學生努力向學,並紀念及感謝林啟行、林天作暨韓卓環捐助獎學金以獎掖後進,培育人才。 卓環國小21名得獎學生如下:林琦洋、方紹惟、張瑋珊、林子靖、方鈺勛、林昀杰、林玥辰、洪伊准、方劭元、林宸羽、羅丹、甘乃安、洪祥竣、黃寀菻、林弘凱、羅葳、林琦蒙、李欣妍、洪群翔、林楷勛、陳玟禕。
-
長照關懷協會、仁愛居家長照搬遷 獲贈電動機車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及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辦公室於近日由塔后搬遷至瓊林新址,並承善心人士許燕政捐贈兩輛電動機車,建構友善辦公環境,提升服務量能及交通便捷性,為有長照需求者提供優質服務。 適在協會辦理搬遷之際,冠城租車董事長許燕政獲悉此次為辦理辦公室遷移,裝潢、辦公桌椅、搬遷費等花費不貲,無力添購交通車輛,熱心捐贈電動機車二輛,提供協會員工至案家訪視及居家服務所需的交通工具,解決了員工的交通工具不足困擾,也體現了企業對我們長照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許燕政表示,這次捐贈的電動機車不僅環保節能,操作簡便,還配備必要的安全裝備,保障員工行車安全。其一直致力於回饋社會,希望透過這次捐贈,能夠拋磚引玉,為有需要者提供實際幫助,也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關注和支持長照服務事業。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理事長許美鳳表示,回顧協會為投入長照服務這一崇高的服務行業,自創立以來,因缺乏經費,一路篳路藍縷,充滿了艱辛與挑戰,惟員工懷著服務的熱忱與使命感,不氣餒灰心,歷經辛苦努力,終於有今日的成就,悉歸因於員工不屈不撓,為長照服務的發心,也誠心感謝一路相挺的長官及貴人們,在草創之初,承塔后陳宗新、黃秀珍夫婦將自有房屋一棟以優惠價格租賃協會作為辦公室使用,期間長達六年之久,陳宗新賢伉儷善心之舉,解決了燃眉之急,提供了一個穩定、安全的辦公環境,能夠專注於服務社會、照顧需要幫助的家庭和個人。 許美鳳指出,這次又蒙冠城租車董事長許燕政善心主動捐贈電動機車,解決交通工具問題,使工作提昇效率,還有許多一路上給予協助與支持者,心存感恩,協會有幸才會走到今天,協會未來仍將秉持初衷,加強員工教育訓練,提昇專業能力,提供優質服務,照顧好每一位服務對象,為長照服務善盡社會責任,以此來回報社會大眾及善心人士對協會的支持與厚愛。未來,將會持續加強與各界的合作,提升服務質量,為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提供專業的居家照顧服務。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成立於107年10月24日,嗣後於協會之下成立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提供長照居家服務及喘息服務,因屬公益社會團體,成立之初經費不足,由於協會全體員工服務認真,具有一定水準與品質,建立良好口碑與信譽,之後協會陸續又承接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計畫及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因服務對象增加,聘用員工相對增加,辦公室空間不敷需求,經一年多時間尋找適宜之場所且符合長照機構使用,歷經艱辛,終於找到適宜地點,且經審核通過,於日前完成辦公室搬遷。 協會辦公室新址位於金湖鎮瓊林264號,在開瑄國小往瓊林村之瓊義路之路邊上,靠瓊林村入口處,適為大金門中心點,至金沙、金城、金寧及烈嶼鄉鎮等交通皆稱便利,停車方便,協會服務項目有居家服務、喘息服務、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及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希望舊雨新知,歡迎有長照需求者諮詢與接受服務。
-
愛心長存 10萬元黃清安夫婦急難金疏困3家人
金沙鎮已故「黃清安、董團治夫婦急難救助金」今年撥款十萬元之善款,並委由金門縣紅十字會代為轉贈慰助金,日前由會長洪國正、副會長林再求、總幹事呂忠飛、執行秘書吳玲瓏前往發送今年度第1筆至第3筆善款給案家,表達關懷慰問之意。 金門縣紅十字會轉贈給急困家屬共有三筆,分別為: 案主洪女士家住烈嶼鄉,現年65歲,於7月1日騎機車因精神恍忽自摔,撞擊腦部,已動過二次手術,但還尚未清醒,昏迷中,現在金門醫院加護病房。日後醫療費用將花費不貲、經濟拮据,需愛心人士伸出援手。 案主蔡氏兄弟家住烈嶼鄉,現年61歲,均未婚,都患有下肢靜脈曲張合併有潰瘍情形,案兄情形較為嚴重,雙腳小腿呈黑色狀,需臥床,每日需視傷口情形換藥。案弟下肢胼胝足出現潰瘍及蜂窩組織炎,曾接受雙下肢雷射燒灼閉合和硬化劑注射手術及胼胝足冷凍治療,現胼胝足紗布覆蓋,每日需換藥。兄弟倆因病無法外出工作,無收入,經濟實有困頓。 案主蘇女士家住烈嶼鄉,現年59歲,丈夫離世多年,與獨子相互依靠,其子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案主則在烈嶼鄉公墓擔任臨時工,賺取微薄收入補貼家用,其子於日前突然驟逝、故造成家中主要經濟中斷,導致生活上重大衝擊。 金門紅十字會指出,金沙鎮「黑肉伯」黃清安,生前樂善好施,家屬秉承其「留德不留財」為善助人的遺訓,每年由其平生積蓄中撥款十萬元,並委由金門紅十字會代為慰助地區急難鄉親,善行義舉,遺愛人間。也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喚起社會更多的善心人士一起來關懷弱勢鄉親。
-
網友談心莫談錢 談錢就可疑
「想愛,錯了嗎」?內政部警政署統計愛情交友詐騙案件今年上半年已發生500多件!警方提醒民眾,網路交友切記「談心不談錢,談錢就可疑!」也切勿相信不明網友以畫大餅的話術,要您下載不明投資軟體以及操作不明投資平臺,謊稱「共同投資未來」!遇有詐騙疑慮也可以撥打全年無休的防詐好朋友專線165,來辨別詐騙並守護荷包。 縣警局刑大指出,刑事警察局發現網路愛情交友詐騙,受害者大都為男性,由專人在網路社群放美女照片,誘使年輕好奇男性上當,透過網路交友App認識,要求加LINE聊天,再要求購買遊戲點數(如Gash、MyCard)或代碼繳費避免警方查緝,或聲稱利用交友網站系統訂契約儲值金幣,等到被害人不願意購買遊戲點數或儲值時,還有可能接到疑似黑道分子的恐嚇電話,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慎防被騙。 警方也呼籲民眾,切莫過度依賴網路交友,也切勿聽信要求前往購買遊戲點數,聊天中如對方以任何理由傳送不明連結、QR Code要求下載、安裝、輸入個人手機號碼或邀請碼等,也請勿輕易點選輸入,以免個資外洩,民眾可善用「165全民防騙」粉絲專頁每週公告的「詐騙LINE ID」及「假投資詐騙網站」資料,在網路投資、交友前,先過濾對方的Line帳號是否曾被通報為詐騙帳號,以減低被騙風險。另鼓勵民眾加入臉書「165反詐騙宣導粉絲團」,掌握最新詐騙資訊,作為民眾防詐騙的守門員。如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電話諮詢。
-
危機就是轉機 颱風過境復原工作啟動 陳福海:整潔金門是重塑「金門價值」 齊心協力全島大清掃
凱米颱風過境金門,強風和陣雨帶來了大量的路樹枝葉堆積,不僅影響汽機車和行人的通行安全,也使環境變得髒亂不堪。縣長陳福海表示,颱風過後造成環境髒亂也是一個轉機,從颱風過後家園復建及整理開始,打造整潔的金門及友善環境,是以責成各機關單位在後續的環境清理、再現整潔金門也要全力以赴,建構一個友好、友善的觀光環境。 為了加速災後環境的復原工作,金門縣環保局27日早上隨即聯合各鄉鎮公所的清潔隊及相關單位,啟動災後清運工作,著力清除主要道路的樹枝及進行環境整理,力求儘快恢復縣容。環保局局長李廣榮表示,於颱風之前,縣長陳福海超前部署,提醒環保局與各鄉鎮清潔隊聯合清理溝渠,避免水溝有枯枝、樹葉阻塞,可以預見颱風可能帶來瞬間強降雨,務必保持溝渠的暢通,才能避免排水不及導致積水的產生。 儘管27日金門地區仍有間歇性的降雨,環保局全體員工停止休假,動員全局人力以及外包工作夥伴,針對伯玉路、環島北路、環島西路、環島東路和環島南路等主要道路進行環境復原工作。被風雨打落的樹枝和樹葉被逐一清掃並裝袋,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環境原有的美麗。同時,各鄉鎮公所的清潔隊也在街道上清運樹枝、淤泥和落葉,總計動員了500多人次,全力協助鄉里恢復整潔的環境。 金門縣長陳福海對於每次颱風過境後的復原工作都高度重視,他表示,環保局與各鄉鎮公所的快速反應和協同合作,展示了全金門團結一致、互助互愛的精神。陳福海縣長也呼籲,僅僅依靠政府和清潔隊的努力是不夠的,每一位鄉親的參與同樣至關重要。陳縣長進一步指出,恢復工作不僅僅是清理垃圾和恢復市容,更是重建家園、重塑社區信心的重要過程。每一位鄉親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不僅能夠加速復原的進度,還能促進鄰里之間的互助和友誼。 為此,陳福海呼籲全體鄉親積極參與家園的清掃工作。他指出,颱風過後,許多家戶門前的枝葉和垃圾需要清理,這不僅是為了恢復美麗整潔的環境,也是為了社區的安全和健康。對於居家附近的枝葉堆積物和較易處理的垃圾,請大家一起幫忙清理;若發現水溝蓋上有雜物堵塞或積水不退時,請順手撿拾清理,就能夠保持溝渠排水暢通。 風災過後,家家戶戶更應該做好居家周邊環境的清理工作。環保局提醒,積水容器一定要落實「巡、倒、清、刷」的原則,積極清理,避免積水孳生病媒蚊,這樣才能維護整體環境衛生和居家品質。 縣長陳福海強調,我們無法控制天然災害的到來,以及產生不可避免的損壞,希望動員「全島大清除」,由縣府帶頭、協同各鄉鎮清潔隊組建「環境維護小組」,協助鄉親「自掃門前雪」、社區劃責「友善環境責任區」,是他一直積極在推動的施政方針,希望可以重塑「金門價值」,請大家一起將家園整理乾淨,做好整潔維護,為金門重建一個「整潔金門」,人人責無旁貸。 金門的美麗和整潔是每一個居民共同的責任和榮耀,盼鄉親們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關注環境保護和社區清潔工作,珍惜和維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面對未來可能的自然災害,縣長希望大家能夠更加團結,提前做好準備,減少災害對生活的影響。最後,陳縣長再次感謝所有參與復原工作的環保局、鄉鎮公所、清潔隊全力協助清理環境,以及各村里鄉親們對環境整潔的付出。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恢復家園的美麗和整潔。
-
軍機、加班機全力協助疏運滯留旅客
金門尚義機場再現搭機人潮,上空飛機滿天飛!昨(27)日一早,機場湧入上千名等待候補的旅客,縣長陳福海與觀光處團隊積極爭取加班運能,加開台北往返金門4架次加班機,縣府也與立委陳玉珍向國防部爭取出動16架次軍機投入疏運,盼能盡快疏運滯留旅客。 為有效疏運因颱風影響滯留的千名旅客,縣長陳福海與觀光處團隊積極協調航空公司爭取加班運能,昨日華信航空共加開台北飛往金門15時30分與19時20分2架次、金門飛往台北17時25分及21時15分2架次,共計4架次ATR加班機。縣府也表示,將會視現場候補情況及搭機需求,為鄉親們協調加班機,盡量降低因離島受到的限制和影響,也希望能帶給旅客更好的觀光條件。 縣府也與立委陳玉珍向國防部爭取軍機加入這次的疏運工作,昨日分別派出金門往松山8架次、金門往高雄6架次及松山往金門2架次,共計16架次,協助受困旅客盡快回到家。 凱米颱風雖遠離金門,但颱風尾所帶來的強大風雨,嚴重影響金門的海空交通。26日機場雖恢復正常起降,受到側風過大及雲幕過低之影響,機場開開關關,根據金門航空站統計,26日全天候航班取消32架次,受影響行程旅客共計2,917人,航空公司工作人員更是加班到深夜23時,埋頭處理旅客們退票事宜。而昨(27)日班機幾乎班班客滿,無法馬上消化如此大量的滯留旅客,也導致尚義機場昨(27)日一早,依然擠爆人潮,大廳被擠得水洩不通,有些人甚至沒有位置可以坐,只能找個階梯位子,苦苦等待機位,希望在金門縣政府等相關單位的協助下,能儘快順利返台。 所幸天公作美,昨日雖還是偶爾能感受到陣風及小小雨勢,早班飛機有些延誤,不過跟前幾日相比,天氣好轉不少,也讓班機多能順利運作。
-
觀光景點經整頓 陸續恢復開放
凱米颱風過後,金門各大景點充滿殘枝落葉,金門縣觀光處秉持縣長陳福海「重塑整潔美麗金門」的施政方針,在風雨漸停的昨日,立刻請景點工作人員迅速著手整理環境,包括清理水溝地面積水、清除落葉殘木、修復壞損設備,高效分工,希望力求第一時間恢復景點開放,維持安全的觀光旅遊環境,共同打造整潔的金門。 在金城鎮的莒光樓,工作人員先是清理了廣場和步道上的落葉和斷枝。由於莒光樓周圍樹木茂密,颱風帶來的強風導致樹枝折斷,工作人員將較大的樹枝切割成小塊,以便更容易搬運和清理,並仔細檢查樓頂的結構,確保沒有因為強風而損壞。 在通往建功嶼的步道上,被颱風帶來的強風和暴雨吹落了大量樹枝,這些枯枝覆蓋了步道,部分甚至阻礙了通行。工作人員用手套和長柄工具撿拾地面上的枯枝,確保步道的通行不受阻礙,並使用掃把和耙子將細小的枝葉清理乾淨,以防止滑倒事故的發生。 在后湖濱海公園,同樣樹木掉落了大量樹葉,這些葉片不僅影響了公園的美觀,也可能造成滑倒的危險。工作人員首先使用掃把和耙子在公園內的步道、草坪和休憩區清掃落葉。他們仔細將每一片葉子都清理乾淨,並將其集中到指定的堆放區,確保公園恢復整潔和安全的環境,並保持公園的原有風貌。 觀光處表示,自昨日起包括莒光樓、總兵署、林厝電瓶車、獅山砲陣地、同安渡頭、溪邊、后湖、建功嶼等景點均恢復開放,唯獨金城民防坑道,因有積水暫停開放下坑,但2樓展示館照常開放。 另外夜遊後浦小鎮、沙美老街遊程、日遊瓊林遊程等三大導覽解說遊程也同步開放,歡迎民眾、遊客多多參與。
-
金寧鄉公所清潔隊協助鄉親收運垃圾
金門擺脫凱米颱風的侵襲,金門連續兩日停止上班上課,連日的強風豪雨,也讓多數鄉親出門不方便,昨(27)日天氣終於好轉,金寧鄉持續進行救災復原工作,早上金寧鄉清潔隊開始協助鄉親收運垃圾,多數鄉親們表示實在很貼心,不用再擔心垃圾堆積在家裡發臭的問題,並感謝清潔隊員們的辛勞。 依照平常情況,昨日為周六,原是停止收運垃圾的,不過考量到連續兩天的停班停課,鄉親家中的垃圾已堆積許多,加上夏日季節,廚餘容易發出臭味,昨日上午8點半開始,可看見一台台垃圾車穿梭在金門各鄉鎮,清潔隊員們耐心地為鄉親們清運大包小包的垃圾,他們無畏打在臉上的雨水,低頭專注幫忙鄉親把垃圾搬上清運車,鄉親們看到他們,內心只有無比的感謝,也不忘跟他們說聲「辛苦了,謝謝」。同時為維護用路安全,環保人員一早便展開道路斷樹落葉及各村轄內等清掃處理作業,盼盡快能在上班日前,恢復正常安全的道路環境。 金寧鄉清潔隊呼籲民眾,因多數家庭仍在進行颱風後的清潔工作,垃圾量一定比往常來得多,敬請鄉親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以免徒增收運上的困擾,也能加快垃圾車清運的速度。 金門受到凱米颱風的威脅,很幸運的沒有傳出任何傷亡消息,不過強風豪雨所造成的環境傷害,縣府許多單位同心協力,直到昨日依然馬不停蹄進行救災工作,許多人員主動投入災後復原工作,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讓家園盡快恢復以往的美麗。
-
烈嶼鄉公所加派清潔車輛 維持環境整潔
凱米颱風暴風圈遠離,烈嶼鄉公所清潔隊員犧牲假日,忙著清運垃圾,並清理主要道路不堪風襲折斷的樹枝和落葉,努力恢復家園乾淨的環境景觀。 這次凱米颱風災情較少,主要是散落道路的樹枝和落葉,在暴風圈遠離金門,氣候好轉,鄉公所清潔隊於上午8時30分加派車輛收運垃圾及回收,收運路線與夜間收運路線相同。 風災過後,民眾清除出許多泡過水的紙箱、雜物的垃圾待清理,昨日上午,鄉公所清潔隊垃圾車穿梭在烈嶼各村落定點處收運垃圾,兩天沒有收垃圾,又加上風災過後垃圾量爆量,大人、小孩抓緊時間,拎著大袋、小袋的垃圾和雜物,傾倒在垃圾車內,風災泡水不勘使用廢棄物明顯增加,資源回收車也收運民眾的回收物品。 環保人員也展開清理道路上的樹枝和落葉,維護道路的環境。同時,也持續清理水溝的落葉和雜物,確保排水的順暢。 鄉公所也提醒民眾風災水災過後是傳染病發生的高風險期,民眾災後務必加強環境整頓,並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避免傳染病感染風險。鄉公所表示,首先,為預防登革熱,民眾應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風災後的一週是登革熱防治的關鍵期,大雨過後易產生積水容器,這些都是病媒蚊孳生的溫床。民眾應主動巡檢居家環境,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仔細檢查戶內外容器或場域,將積水倒掉並徹底清除,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底盤、地下室等。若有大型廢棄容器如家具、廢棄浴缸、水族箱等,請聯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應刷洗去除蟲卵後妥善收拾或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務必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以防病媒蚊孳生。
-
災後重整環境 金城鎮公所明起展開消毒
金城鎮公所預定將從七月二十九日(星期一)開始,針對金城鎮各里的環境衛生,展開「金城鎮全鎮藥劑防治消毒工作」,避免高溫多雨的環境造成蚊蠅孳生,產生疾病傳染的問題。鎮長李誠智表示,今年因為天氣高溫炎熱,又可能有颱風發生,因此消毒活動也將參考氣象預報預估天候情況,抓緊時間實施藥劑防治工作,並將持續試辦城區實施夜間消毒工作,以避免影響到日間消毒對街道商家營業時的衝擊和菜市場可能發生的污染行為。 梅雨季節陰雨綿綿,並在入夏以來接連的高溫環境,造成病媒蚊孳生,為避免民眾戶外活動被小黑蚊和蚊蠅干擾,金城鎮公所除了加強全鎮環境衛生整頓外,也抓緊時間,從七月二十九日到八月三日之間,展開消毒工作。另,環保課說明,消毒當天如果遇到下雨,則預定消毒工作則會跳過順延。環保課舉例,二十九日若遇下雨無法進行消毒工作,隔日則會繼續預定安排的行程,二十九日的排程則會延後至八月四日,依此類推。 金城鎮公所環保課說明,這次的「金城鎮全鎮藥劑防治消毒工作」,依據公所安排的消毒工作計畫,各里的消毒日期分別為:七月二十九日消毒區域為:賢庵里。七月三十日消毒區域為:金水里。七月三十日晚上,消毒區域為:城區各街頭巷尾。七月三十一日上午,消毒區域為:金城富康、金城新莊、重劃區。七月三十一日下午,消毒區域為:古城里。八月一日上午,消毒區域為:東門工業區、金山路、浯江路。八月一日下午,消毒區域為:環島西路、安和社區。八月二日,消毒區域為:珠沙里。八月三日,消毒區域為:轄區內各級學校。 環保課表示,金門地區在夏日期間,若非遇到颱風來襲,天候多屬高溫炎熱,雖然降雨較少,但是居家附近的花盆植栽及各式積水容器,仍應每星期至少一次做到「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4步驟,才能避免成為病媒蚊孳生源。只要環境維護做得好,清除各式積水容器的病媒蚊孳生源,再加上實施適當的施藥,做到「以環境整頓為主,以藥劑防治為輔」,即能夠使小黑蚊及登革熱防治工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標,確保全民健康一夏。 鎮長李誠智表示,鎮公所清潔隊除了赴各里實施例行的環境維護外,並積極參與縣府指示的「整潔金門,永續島嶼」活動,著手清除各項環境髒亂點,期待透過各部門的協力合作,共同做好環境衛生工作。李誠智並提醒大家,凱米颱風才剛遠離,因颱風帶來大雨,提醒鄉親別忘了在天氣轉晴後,順手整理一下周遭環境,清除廢棄空瓶內的積水,避免病媒蚊的孳生。
-
校園美感再造計畫中選 城中獲教育部補助經費
金城國中獲選教育部校園美感再造補助計畫,各領域專家蒞校進行基地現勘。 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一直是縣長陳福海重要的施政主軸,尤其打造一個友善的美麗校園,讓地區學子樂於學習,相信一定可以為金門未來的發展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本次金城國中獲得113年度「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肯定,在68間學校、5階段層層評審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兩百萬的經費補助。 本年度金城國中以「浯江輝映 鱟浦城藝」為主題進行計畫提案,計畫主題將美感的教育發想融入校門口浯江溪的海洋資源,希望承載金門人共同回憶的母親河及孕育紅樹林及海洋生物的生態重鎮,可以化身為美感元素的載體,將這份海洋精神與美感教育交互作用,由點而面產生一圈圈美學的漣漪。後浦小鎮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學校也積極思考如何將文化的底蘊巧妙地呈現在建築改造的元素之中,讓小鎮悠久的文化歷史可以轉化成美感元素,透過校園再造呈現,成為學校和城鎮的重要指標。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是教育部自105年度起,開始在全國推動的美感計畫,此計畫透過校園美感再造的理念,除了解決校園硬體損壞的問題,也希望藉由美學的引入,讓空間與設施的建構,可以帶有美感教育的指標,使校園成為師生們美感浸潤的空間,創造對美的感受與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計畫的美感呈現並非只是美感元素的堆積或是跟隨流行的符碼複製,申請學校必須透過自身環境的檢視,找出學校的地緣優勢或是文化特色,並由師生們共同思索專屬於學校的藝術樣態能如何呈現,更也必須透過自身與環境互動的檢視,來讓美的光線透出學校,進入社區。因此,申請的學校需透過計畫的提案「書面初審」、並在「複審」、「簡報審查」、「基地現勘」、「增能輔導工作坊」等層層的評審中,展現出學校改造的美感特色與獨特性。 本次基地勘查的活動由臺中教育大學副教授顏名宏計畫主持人,率領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李怡賡副教授、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兼任副教授林盛宏、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孫華翔副執行長、中原大學建築系謝統勝副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莊世滋副教授、國立金門大學建築系袁興言副教授等專家,特別蒞臨金城國中進行美感基地的勘查與執行的輔導建議,金城國中則由謝志偉校長率領行政團隊及李俊凱建築師、張婉如設計師共同進行會勘,並針對校園整體的環境進行系統性的盤整,也進一步在各校改造的分享案例中,提供學校尋找美學巧思的方向。 謝志偉校長表示,學校團隊很積極也很用心的在規劃每一個促發好改變的可能,非常感謝教育部給予城中肯定,並能有這麼多的專家齊聚城中給予學校專業的指導與建議,更在經費挹注上給予大力的補助,讓城中的建築能有機會做一個美學層次提升的改造。本次計畫預定要改造的美學基地是在校門口的牆面與二樓的學習空間,希望透過空間的改造與美感元素的導入,以及建築與周圍景色的互動,並搭配校訂課程的議題引導及美感藝文的實踐,期待讓師生們未來進到這個空間時,能感受到與環境的互動,並能發出對美的讚嘆。本次的計畫除了使校門口的主題意象可以更具體地呈現學校發展的特色外,也讓校門大樓的教室成為美感促成與舞動的夢想起源,值得大家期待。
-
駐縣藝術家林瑩宣、張思敏 各辦2場工坊
駐縣藝術家林瑩宣和張思敏,昨日起一連兩天在金沙鎮陽翟的浯作工作室,各辦理二場次的工作坊,指導參加學員藝術創作。金門縣文化局局長呂坤和、科長周祥敏也出席指導和鼓勵。 駐縣藝術家林瑩宣於「浯島‧色彩的對話壓克力顏料工作坊」指導參加學員藝術創作,27-28日共辦理二場。工作坊內容概要為:透過金門在地調研,將金門色彩計畫、色彩排列組合、僑鄉文化、島嶼文化、金門酒的文化,融入在本次工作坊中,語言、文字是人溝通的一種重要渠道,而「色彩」構成對於我,則是另一種語言的闡述及建構。希望透過工作坊的操作,可以更深化在地民眾對於家鄉文化的認知,結合藝術創作者本身的語言,賦予不一樣的色彩涵養與認知。 駐縣藝術家林瑩宣:1997出生於臺灣台中,2024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林瑩宣創作主軸以幾何、色彩、直線硬邊、繪畫裝置,媒材以壓克力顏料、石膏打底劑、紙膠帶、刮板進行創作。對於林瑩宣來說,跳出現有的框架,才能更靠近自身的理想,在每一次的創作裡,將色彩的觀察實踐在畫布上,重複的線條、色塊,互補色的碰撞。互補色雖說會造成視覺的衝突感,但在巧妙的顏色配置下,形成和諧且俐落的繪畫風格。預期成果將會創作大型裝置作品,展覽至駐村挑選的地點中結合工作坊的形式環扣一起並且將環境、人文帶入創作過程當中,希望將創作的過程當中,能一步一步地記錄下來,讓藝術創作走入此社區。也將藝術這個對於一般來說難理解的事物,帶給民眾更多的想法及啟發。也希望能在駐村期間辦兩場互動的體驗工作坊,能在美學教育裡面認識到藝術領域及材料上知識的認知,一起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而駐縣藝術家張思敏「麥飛飛-小麥編織工作坊」藝術創作,也於27日、28日辦理二場工作坊。工作坊內容概要為:金門的小麥編織工作坊,邀學員探尋手作的靜謐之美。親手編織小麥的細語,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這片田野間,共享一段詩意的編織時光。藉由編織創作,讓大家認識在地植物的同時,連結金門的風土文化,並創作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小麥植物編織小吊飾。 本次駐村創作計畫採用金門的植物與外來植物作為檔案調研資料,例如木麻黃、相思樹、高粱等的植物,以採集日誌的方式收集與記錄金門這塊土地,進一步從染織領域中,探索材質與技藝的多元應用,同時也將與金門居民深入交流,收集金門人的移民故事,關注金門僑鄉文化議題,將金門自然生態與文化進行連結。 張思敏是纖維藝術家,目前居住創作於馬來西亞和台灣,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纖維組。作品大多以空間裝置、雕塑、纖維等等來呈現。創作多經過個人感性經驗於異國旅居下之社會觀察,將其圖像化轉換在織品與空間裝置上,藉由纖維材質本身的語彙去呈現生活中經常被忽略之感性片段,將記憶、儀式和轉化後的想法組織在一起,將其作為探索人、自然與歷史之間的關係。 歷年參與多次國際藝術家駐村於英國Gaswork Foundation、吉隆坡Rimbun Dahan以及台灣群島駐村藝術村。作品曾獲BakatMudasezaman YoungContemporaries入圍(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2019)、10th Nando's Art Initiative第三名(馬來西亞)、微型紡織雙年展『Scythia』(烏克蘭)。
-
珠浦旅臺許氏宗親會在新北祭祖並召開大會
金門珠浦旅臺許氏宗親會近日在新北市召開113年第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祭祖活動,大會在理事長許丕杰親自主持下,立法委員林德福、立法委員張智倫、台北市議員陳炳甫、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長楊維居及前總會長李台山伉儷等貴賓、旅臺各同鄉會、宗親會、協會及臺灣各地許氏宗親會與會員五百餘人參加,大會圓滿成功。 大會首先祭祖,由理事長許丕杰主祭,各與會許姓宗親會理事長代表及裔孫陪祭;儀式依古禮方式辦理,首先由主祭者上台就位,副主祭者與陪祭者在台下就位,焚香恭迎列祖列宗隨香降臨,前來到會鑒納;其程序依序上香、伏跪、獻花、獻爵、獻饌、獻香茗、獻福果、獻金帛、奏樂、恭讀祝文、跪拜、鳴炮,完成祭祖儀式;接著行送神禮,送請列祖列宗回歸原來本位。 理事長許丕杰致詞表示,感謝從金門來台贊助活動的許寬理事長及旅台宗親們能齊聚一堂,炎炎夏日在異鄉一起遙祭祖先,緬懷先祖先賢,凝聚宗情,展現許氏宗親和諧團結的氣氛。 許丕杰同時歡迎金門縣府代表孫允理主任、各界的長官,及由台灣許姓宗親總會長許坤仲率領的全國30個許姓宗親會理事長與代表、由台灣金門同鄉總會長楊維居率領的全台灣30個同鄉團體理事長與代表,以及來自台灣各地區后湖宗親們。現場席開50桌,許丕杰代表該會向出席的賓客致上最誠摯的敬意。 理事長許丕杰表示,感謝過去一年來所有理監事幹部伙伴們的辛勞,大家皆展現自己的個人特色及專長,所以我們能與30個許姓宗親會、30個同鄉會做友善交流,並服務旅台宗親,這一切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一個宗會的運作,資源是主要關鍵,在此謝謝所有贊助的貴賓、宗親,即使不克出席也給予我們滿滿的祝福和支持。 當日也頒發會員子女獎學金,期許每位得獎的會員子女都能更上一層樓,對宗會的未來注入更多的新血,得獎人包括,碩士組:許懷謙(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系博士班)、許瀚汶(政治大學東亞所),每人獎金3,000元。大學組:許庭柔(淡江大學)、林毓茜(金門大學)、許珈禎(台灣科技大學)、許馨心(亞洲大學)、許靖(東吳大學)、許文翔(臺灣大學),每人獎金2,000元。 餐會中除了有「友眾薩克斯風團」表演多首樂曲之外,宗親們也紛紛上台高歌展現深情、熱情的一面。最後在許丕杰理事長邀約所有許姓宗親會及同鄉會的理事長上台合唱一首「你是我的兄弟」的歌聲中,結束會員大會,期待明年再一次的相聚。
-
颱風滯留乘客守候軍機場 聖祖發送食品慰旅人
受凱米颱風影響,金門航班大亂,昨日啟動軍機接駁,大批旅客守在軍機場內苦苦等候,但因為軍機場內沒有任何超商賣店,地區業者聖祖食品公司董事長葉錦湖、總經理陳緣姿,有感民眾連日來在機場候機辛勞,特別準備40箱飲料與4大箱的貢糖與牛肉乾到軍機場內發送給民眾充飢,讓候機的民眾直說,謝謝他們、「揪甘心」。
-
5社區民眾齊聚一堂 敲印特色皮雕萬用袋
113年度金門縣金沙鎮忠孝新邨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聯合社區小旗艦計畫—藝啟皮雕·高坑起飛(培訓婦女手工專業,藝啟皮雕製作技能)第一場—皮雕萬用袋製作,於昨(27)日上午9時至12時在高坑村陳氏家廟舉辦,並邀請參加小旗艦計畫之社區—忠孝社區、沙美社區、大洋社區、蔡厝民享社區等,共襄盛舉。活動邀請金沙國中主任施宏遠教導大家製作屬於自己圖騰的皮製成品,每位參與者都感到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此次皮雕萬用袋製作,各社區得派3-5人參加,各社區參加人數如下:忠孝社區3人、沙美社區3人、大洋社區4人、蔡厝民享社區5人,主辦社區25人,合計40人。 皮雕萬用袋製作聘請沙中主任施宏遠擔任講師及教授製作技巧,參加學員皆很用心聽講,認真學習製作,期間屢屢請教老師指導,及協助製作,場面溫馨感人有趣;每每學員有疑義,老師會即時協助排解,且每人製作之皮雕萬用袋,在老師細心指導下,個個信心滿滿,敲印出自己想要的圖騰,然後再依自己喜好上色彩,成品細緻大方實用,欣喜心情展露臉上;這也是社區推展相關活動最大目的。 施宏遠主任最後期勉學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希望大家一起來學習皮雕用品製作,若有疑問或需要協助的工作,請大家隨時聯繫;他提到,高坑牛肉麵享譽全台,一隻牛最後剩下牛皮也是此次製作產品的材料,藉指導傳授社區製作皮雕課程,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美滿。 社區理事長陳容為表示,活動聯合五大社區共同辦理,活動精彩,同時促進各社區的交流聯誼。社區總幹事陳德鵬感謝各社區代表的參與,無論老少婦孺婆婆媽媽們以及高坑社區鄉親志工伙伴們熱情參與活動。非常感謝施老師團隊的認真協助施教,讓各社區在製作的活動中敲出精彩、敲出希望。
-
好吃又好玩 金門蕃薯節推手作體驗及產品試吃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何厝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的社區營造點「薯於金門的節日—金門蕃薯節」活動昨(27)日登場,一連兩天下午1時至9時在陽翟大街辦理,推出手作體驗以及蕃薯產品試吃、蕃薯酒試飲,在颱風剛過之餘,讓參加民眾放鬆逛一逛。 金門蕃薯節活動於昨日下午1時起開幕,市集參與在地業者及現場店家總共21間。何厝社區發展協會推出活動當日打卡,並追蹤粉絲專頁即可獲得精美小禮物乙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而手作體驗自下午1時起受理現場報名,民眾有機會品嚐到蕃薯產品、蕃薯酒,歡迎鄉親踴躍到場參與。 縣長陳福海於今年5月6日何厝社區活動中心落成啟用典禮上指出,何厝社區結合農特產業及在地民俗文化,社區發展協會用心經營自己的社區,有豐富的農特產及手工藝品,可發展出具特色的活動及社區遊程,吸引旅客前來參訪,創造社區知名度及收入,讓社區發光發熱。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自108年開始以蕃薯產業文化發展為目標,致力發揚400多年來蕃薯和金門這塊土地交織出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生命力,以及金門人如蕃薯「耐」的精神,規劃辦理「薯於金門的節日—金門蕃薯節」活動,藉由展售及體驗,感受蕃薯與金門這塊土地的情誼。 「薯於金門的節日—金門蕃薯節」活動,由文化部指導,金門縣文化局社區營造補助,金門縣政府觀光處、金沙鎮公所協辦,以及陽翟大街上的青創家、金門駐縣藝術家合作推廣。7月27日、28日一連兩天下午1時起至晚上9時在陽翟大街辦理。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活動當日打卡並追蹤粉絲專頁即可獲得精美小禮物乙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今(28)日下午3時為安簽圓DIY,4時30分為皮雕手作,每場手作體驗皆採現場報名,各限額30名,下午1時開始接受報名,現場唱號,遲到無法參加。另外,配合活動晚間6時30分至7時30分亦有現場表演,歡迎鄉親踴躍到場共享這場蕃薯的盛宴。其他活動詳情可至何厝社區發展協會FB粉專查詢。 (喝酒不開車)
-
謝華東書畫陶展 尚義機場藝文走廊展至31日止
「謝華東書畫陶展」在尚義機場藝文走廊展出至本月31日止,金門航空站歡迎愛好書畫陶藝鄉親、旅客經過機場大廳的藝文走廊,佇足欣賞謝華東的藝術作品。 金門航空站在機場大廳設置藝文走廊,提供藝術家展示作品,讓短暫停留機場候機的旅客能欣賞藝術家的創作。這一次展覽,展出金門本土藝術家謝華東的書畫和陶藝作品。 從小喜歡玩泥巴的謝華東,夢想成為陶藝家,卻當了美術老師,長期投身陶藝教育。在擔任上岐國小校長四年任內,以陶藝專長從零開始打造陶藝課程,校園中師生共創的公共藝術裝置與陶藝故事牆,上岐國小已經發展成為地方上獨具的藝術特色校園。 喜愛藝術的謝華東,寫了一手好書法,經常受邀在兩岸三地展覽陶藝、書法創作。此次作品有以生活陶藝及創作陶藝並融,以高溫釉彩1,240度陶燒,作品多元。謝華東一開始的陶藝,只是把它當做退休後的休閒樂趣,但他發覺傳統陶藝已不能滿足其創作的慾望,以至於絞盡腦汁自創新的陶藝手法,把機器的匠氣改成用手拉的方式,形成另一種力與美的生命,更別於一般的陶藝,在不怕失敗與不厭其煩的努力下,終於實現夢想。在百花爭艷的情況下,拉出自己個人的風格,用不同的手法,拉出陶藝的力與美,所以每一件成品的誕生,都是唯一的作品,絕無法複製或相似。謝華東專研陶藝近30載、潛習書藝逾20載,天天寫書法,從心所欲,隨心所藝,持續創作出由心的作品。喜愛藝術的謝華東,寫了一手好書法,經常受邀在兩岸三地展覽陶藝、書法創作,陶藝個展三次、陶藝、書畫聯展數十次,包括金門、台北、台中、高雄、漳州、同安、廈門、東山、同安、翔安、泉州、石獅等地。陶藝作品入選全國教師美展、書法作品入展兩岸第六屆海峽盃書畫展。 近日剛好碰上搭機熱潮,金門航空站歡迎旅客們不妨運用等待班機的時間,前往展覽場參觀,鄉親的觀賞與青睞是對於在地藝術家的最大鼓勵,也期望透過陶藝作品的展覽舞台,提升金門的藝術氣息。
-
金門子弟許晏寧脫穎而出 獲選跆拳道國手資格
目前就讀新北市江翠國中的金門子弟許晏寧,在113年度潛力暨2024世界跆拳道青少年錦標賽國家代表隊選拔賽,於少年女子組37公斤級勇奪金牌,圓夢當上國手。今年8月中旬將代表台灣前往韓國參加金雲龍盃公開賽,教練、師長和家人期望許晏寧繼續在國際賽場上發光,為國家和金門爭取榮耀。 國家代表隊選拔賽,是每個選手心中邁向國際賽的夢想舞台,選手們揮灑汗水,追逐著心中的夢,希望能擠進國家代表隊進軍世界賽的機會,追求榮耀的最高殿堂。許晏寧累績國小至國中大小比賽的戰績,在她人生中重要國家代表隊選拔賽,與全國各地青少年跆拳道女子菁英較技,爭取進入決賽的門票,突破重重關卡,經歷了數場的激烈比賽,展現個人實力,不僅順利進入決賽,還技壓群雌,奪得冠軍。許晏寧上臺領獎的那一剎那,她忍不住喜極而泣。家人和教練更是開心許晏寧能在這麼多強勁的對手,不僅獲選國手資格,更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 許晏寧奪金牌的好消息傳回金門,親友超開心。金寧鄉安美村長許三進說,學習跆拳道這一條路很辛苦,他三弟許森田花了很多時間來栽培晏寧,最主要的還是晏寧能承受訓練的辛苦,有著金門子弟的堅毅特質,不怕苦、肯吃苦,總算熬出成果,看著姪女獲得國手資格,實屬不易,他感動又驕傲。 許森田談及女兒晏寧從小學習跆拳道的辛苦過程,有一點不捨,許森田說,訓練很辛苦,但她卻願意持續練習下去,也許是在這過程中對跆拳道產生了認同感,就算每次訓練完總是腰酸背痛還是不想輕易放棄。 許森田感謝教練付出很多心力來訓練晏寧,在技術、戰術、觀念上不斷的進步,晏寧又認真的練習,也花很多心力去強化自己的體態,這次在國家代表隊選拔賽中,晏寧不服輸的性格,靠著速度和敏捷的步伐移動,在進攻與防守兩端有很突出的表現,克服了重重難關才順利奪冠。 許晏寧因對跆拳道有濃厚興趣,從就讀新北市三重碧華國小二年級開始參加學校跆拳道社團,從此展開與跆拳道為伍的生活。許晏寧既有興趣也有天份,一路練到現在,甚至成為國手。許晏寧表示,原本爸爸媽媽只是要給她練防身術而已,一開始是在社團練習,但是一學期過後,詹任鴻教練鼓勵她努力精進技藝,那時候在學校練完之後,下課還會去道館繼續練習。第一場的對打比賽是參加市小運,雖然沒有得名次,但她並沒有受挫、灰心,繼續練習,國小五年級,在市小運得了第三名,很開心成績有進步滿多的。上了江翠國中,詹教練還是一直在鼓勵,爸媽也沒有放棄,支持她喜歡做的事。許晏寧說,在市中運只得第五名,沒有很滿意,她告訴自己,失敗後,眼淚掉完必須重新站起來,不斷的調整步伐,給自己設下一定要拚上國手的目標。在這一次的國手選拔賽,壓力無比沉重,當天抽磅的時候,整個身體都在顫抖著,非常的緊張,她相信自己在這一場重要比賽,不會給教練和家人失望,此次終於苦盡甘來獲得國手資格,當下她比誰都還激動! 許晏寧說,她真的很開心,但是過了一天後就要完全歸零,繼續努力,朝著世界舞台的目標前進。許晏寧感謝最支持她的詹任鴻教練,也謝謝許多幫助過她的教練,讓她從一個膽小鬼變成了一位國家選手。
-
金門國樂團台北演出 佳評如潮
金門國樂團26日晚間於臺北國家音樂廳售票演出(見圖),這是金門國樂團睽違8年、第7度進軍國家音樂廳。 為回饋金門鄉親,金門國樂團特別於23日在金城國中藝文中心舉辦金門場行前音樂會,吸引許多愛樂鄉親到場聆賞,為努力不懈的孩子們加油打氣。 金門國樂團睽違8年、第7度進軍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在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行年度公演「風獅爺傳奇」。由現任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團長黃光佑指揮,領軍80多位樂團團員,並特邀臺北市立國樂團嗩吶首席林子由老師等同台,演繹多首經典曲目。金門縣國樂協會理事長石兆瑉、行政總監凃凱津、金門國樂團團長李有忠等均赴台參與。 金門國樂發展自2001年整合至今,在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快速崛起,每年皆會受邀至國內外演出。金門從設立「金城國中國樂社」開始,到現在從國小到高中都有設立國樂社,形成一條龍培育體系,其「實力」在全國的學生國樂團中保有一定的水準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