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推動港埠建設 馬山港將朝三大發展主軸邁進
金門縣政府近日召開「馬山港區整體規劃及建設專案會議」,由縣長陳福海主持,邀集觀光處、港務處、主計處等相關局處與簡報顧問團隊出席,就港區整體功能整合、發展定位與後續建設推動策略展開跨局處討論,逐步盤點資源配置與行政節奏,朝向建立清晰可行的推動架構邁進。 縣長陳福海於會中指出,馬山港的規劃與定位不僅是金門交通網的延伸,更是地方發展策略的一環。他表示,推動港埠建設,重點不在於形式或規模,而是思考這項建設能不能讓整體運作更順、節點更清楚、資源更有效地串連。他表示,港口是連接世界與地方的門戶,更是資源流動的節點,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透過這個節點,讓人流、物流、服務與產業重新串連起來,帶動整體節奏,而不是僅止於一項工程的建置。 會議中說明,金門整體港埠功能定位將朝向三大發展主軸推進:一、金門對外與各島間主要客貨運港口;二、服務小三通往來之轉運港口;三、兼具觀光遊憩與多元功能之友善港口。透過分區發展與功能整合,建立角色清晰、資源互補、使用彈性的港埠系統,是縣府長期推動的核心方向。顧問團隊同步說明馬山港目前已完成初步規劃構想,後續將視行政審議與財政結構,穩健推動各項作業。 與會局處代表也分別就馬山港區推動計畫中的土地使用、設施配置、財源整合與配套法定程序提出研議重點,並共同討論現階段應優先展開的作業項目。會中強調,既有港區如料羅、水頭與九宮亦將依據各自角色持續優化,避免重複投資,提升整體機能連結與策略效率。 縣長陳福海會後表示,未來縣府將持續以政策為引導、以使用為核心,強化行政與技術之間的協作機制,盤整既有基礎與外部資源,分階段推進各港區建設規劃。針對馬山港區,也將同步展開土地作業、法定變更、資源協調與制度設計等工作,建立完整可行的執行路徑,朝向功能清晰、機能健全的港埠系統持續前進。他指出,港口建設並非只是工程施作,更需要回應空間規劃的實際需求與政策結構,未來也會納入觀光使用與服務機能的彈性規劃,讓港埠發展更貼近金門的實際條件與長遠方向。
-
扎根零歲親職教育巡迴講座持續走入社區
為深耕金門在地親職教育、協助家長從孩子出生起即建立良好的教養觀念,由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共同主辦的「扎根零歲親職教育社區巡迴講座」持續走入社區舉辦專題講座,邀請教育領域具專業與實務經驗的校長及教授,與家長及祖孫輩分享實用的教養觀念,現場互動熱烈,獲得一致好評。 其中后豐港場講座邀請古城國小校長薛奕龍與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教授,分別以「親子共讀」與「親子共玩」為主題進行分享。薛奕龍校長以「如何講故事給小朋友聽」為題,深入剖析親子共讀的技巧。他強調,家長選書應以貼近生活情境為原則,並善用聲音變化、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以及道具或角色扮演來吸引孩子注意力。講座中他特別選用繪本《阿公的假牙》進行示範,並以金門話朗讀,展現在地語言的親切感,也促進孩子語言多元發展。他進一步教導家長如何設計提問,例如:「阿公把假牙放在哪裡?」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思考與表達,提升語言理解力。 接續登場的陳龍安教授則以「親子共玩:玩出智慧,玩出創意」為題,從教養理論與實務操作雙面切入,提出培養幼兒的三大核心要素:一、協助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二、藉由遊戲啟發創造力;三、在日常中實踐生活教育與品格養成。他現場分享親子互動的四步驟「問、想、做、評」,強調透過循序引導,能有效激發孩子的觀察力與邏輯思維,也促進親子溝通與信任感。家長們紛紛表示,講座內容貼近實際育兒情境,極具啟發性與操作性。 另外在榜林社區舉辦的講座,則由正義國小前校長許瑞芬擔綱主講,帶來「音樂素養之幼兒培養經驗分享」。許校長以其多年教學與家庭育兒歷程為基礎,闡述音樂如何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養分。她指出,透過鈴鼓、木琴、生活器具或自然環境音等聲音刺激,不僅能活化幼兒感官,還有助於提升聽覺敏銳度與語言表達能力。她也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唱歌、聽音樂、玩聲音遊戲,在生活中自然融入音樂教育,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節奏與旋律,培養基本音感及情緒表達能力,同時加深親子情感連結。 巡講活動腳步也於近期來到官澳社區,當天活動由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承辦,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協力推動,特別邀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張志豪教授,以及陳龍安教授擔任主講。張志豪教授以「創意父母,快樂孩子」與「愛在復原力,親子溝通好技巧」為主題,從寶寶出生後的大腦發展三要素—營養、陪伴、刺激—談起,深入分析語言、人際、邏輯與整合力等能力的發展階段,協助家長掌握嬰幼兒成長黃金期的教養重點。現場除講座外,也穿插有獎徵答、親子互動及宣導品發送,讓整場活動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氣氛溫馨又活潑,讓家長與孩子都滿載而歸。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扎根零歲」系列講座自五月啟動以來,已走訪金門多個社區,致力於透過實體講座形式推動家庭教育向下紮根,將科學教養觀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未來也將持續巡迴更多地區,讓更多家庭能在孩子生命初期就獲得正確且實用的教養資源。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則指出,透過與基金會攜手合作,期望打造跨世代共學平台,讓每一位照顧者、無論是父母或祖父母,都能透過這類講座獲得育兒新觀點,共同為孩子營造安全、溫暖且有學習力的成長環境。
-
金門審計室響應家扶愛心捐款 為弱勢學子圓夢
隨著新學期即將開學,對於許多經濟弱勢家庭而言,沉重的學費與生活開銷使家庭經濟壓力倍增。尤其面對子女升讀大學所需的高額教育支出,更讓不少家庭陷入財務困境。為協助這些孩子順利就學,金門家扶中心持續推動「大專新鮮人獎助學金」計畫,目前尚有募款缺口,盼社會各界共襄盛舉。 為支持此助學行動,審計部福建省金門縣審計室愛心響應,由新任主任吳惟裕親自代表審計部愛心會,偕同同仁前往金門家扶中心,捐贈5萬元善款,支持大專新鮮人獎助學金計畫。金門家扶主任洪依帆代表受贈,並對審計室的善行表達誠摯感謝。 吳惟裕主任表示,審計部愛心會秉持關懷社會、散播愛心的精神,期望拋磚引玉,號召更多企業與個人投入公益助學行列。他也藉此機會深入了解金門家扶中心的服務內容與實際需求,期許這筆善款能在社工專業的協助下,發揮最大效益,幫助更多弱勢學子安心完成學業。 洪依帆主任指出,為了縮短助學金的募款缺口,近期由扶助兒少自發籌辦義賣活動,孩子們也化身志工參與擺攤,用行動回饋社會。此次義賣活動獲得各界熱心捐贈物資支持,金門鄉親也踴躍參與「掏寶」行動,帶著環保袋前來選購,更以實際行動力挺弱勢學子。 洪主任強調,大專新鮮人獎助學金不僅僅是金錢資助,更是社會對年輕世代追夢路上的鼓勵與支持。所有捐款名單將於頒獎典禮後公開於家扶官網與刊物中,誠摯感謝每一位助學人的愛心與善舉。金門家扶中心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持續支持助學行動,讓更多孩子能無後顧之憂地邁入人生新階段。有意響應者可撥打助學專線(082)326-139,您的關心,將成為孩子勇敢前行的重要力量。
-
強化求職防詐意識 縣府辦就業隱私與勞權宣導
為強化青年學子的就業安全意識,避免初入職場即遭遇不當對待或權益受損,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舉辦「求職防騙暨就業隱私宣導計畫」。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大腳ㄚ劇團」演出,以生動活潑的戲劇方式結合時事議題,深入淺出傳達正確求職觀念,兩場活動共吸引超過360位青年朋友熱情參與,宣導氣氛熱烈、成效良好。 縣府社會處指出,隨著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工讀的比例逐年上升,但由於經驗不足與對勞動法令認知有限,往往成為不肖業者覬覦的對象。透過本次劇團戲劇演出方式,以貼近青少年語言與生活經驗的劇情設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辨識職場陷阱與應有的權益保障,不僅提升宣導效果,更能幫助學子建立正確的求職態度與法律知識。 社會處進一步說明,青年朋友在打工前應充分了解職務內容與工作環境,確認是否配備合法合格的安全防護設施,同時也建議透過學校輔導室或就業輔導單位獲得正式工讀機會資訊。依據《勞動基準法》規定,雇主在勞工上工前應提供必要的職前教育與訓練,以增進其職場安全與應變能力,降低職災風險。 另依現行法令規定,基本工資為每小時新臺幣190元,正常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至少應有2日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而學生及初次打工者常忽略的書面契約細節,如要求預繳保證金、預扣薪資、強迫加班、扣押身分證件等行為,皆屬違法或不合理,應提高警覺、勇於拒絕,保障自身應有的工作尊嚴與權利。 社會處呼籲,如在求職或工讀期間有任何勞動權益相關問題,學生或家長皆可隨時洽詢金門縣政府社會處勞工科,電話(082)373291,將有專人提供協助與諮詢,幫助青年順利、安全地邁入職場。
-
新加坡金門會館改選 新任主席呂立岩宣誓就職
成立於1870年的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會每三年改選,今年進行第155-157屆董事會選舉,新任董事會昨(27)日於新加坡金門會館舉行就職典禮,全體董事在主席呂立岩帶領下莊嚴宣誓,遵守會館章程,服從董事會決議,團結一致盡忠職守。 第155-157屆董事會選舉從5月22日開始提名,並經7月13日複選出正副主席及各組正副主任,並委任5位非董事擔任小組負責人。 該屆董事會成員平均年齡65歲,對照目前會館70歲以上會員超過6成,年輕化值得肯定;44位成員中,男性37人,女性7人,女性較以往增加,成員背景更多元、年輕、專業化,各行業企業家、高管、職場菁英等青年才俊被不斷吸納入會,董事中還有3位博士,7位碩士。回顧過往三年,在時任主席方耀明帶領下提升會務,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敦睦鄉誼,且特別注重招募新血,從2022年至今共招募會員71人,平均年齡50歲,年輕化昭示著會館永續發展的未來。 金門會館全體同仁感謝前主席方耀明對會館的付出,慷慨捐贈、躬身力行,上任即率團返鄉拜訪金門縣政府及金門同鄉總會,持續推動青年尋根交流,致力於促進金門後裔與原鄉再連結。155週年慶晚宴的成功舉辦,東南亞鄉親逾200人齊聚新加坡共襄盛舉;記錄新加坡金門人行業變遷專書《行穩見遠》的發佈等,為152-154屆董事會的交棒,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昨日典禮上,新任主席呂立岩與前任方耀明主席握手,接下金館維新使命。呂立岩祖籍金門縣金湖鎮下湖,1957年出生於新加坡;父親呂冰霖在1930年代離開金門先赴印尼謀生,後移居新加坡。高齡96歲的呂冰霖是金門會館德高望重老會員,關心會館會務,乃家風傳承。 呂立岩1982年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新加坡註冊土木工程師、新加坡工程師協會高級會員。呂立岩在其專業領域工作近十年後,與太太董愛華一起創辦Cocoa Trees巧克力代理零售業,經過30多年誠信經營,其FNA集團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巧克力分銷商和零售商。他憑藉其亮眼業績,榮膺2013年「安永企業家獎」新加坡得主。 呂立岩現任FNA集團首席執行官,統領集團海內外多家企業,穩健發展,事業成功之餘也秉承其企業家社會責任,在政府部門與社區組織擔任重要職務,包括金門會館主席、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核心董事、新加坡福建會館副會長、新加坡福建會館福建基金管理委員會董事、新加坡華族舞蹈劇場董事、新加坡福建會館屬校董事部校董、新加坡福建會館文化學院理事、天主教基金會委員會董事、大巴窯公民諮詢委員會副主席。 此次新任主席呂立岩上任,對新一屆董事會工作的展望涵蓋三大項:一、進一步完善會務工作流程,強化管控、規範制度、明確權責、廉潔高效。二、將會員事務組拓展為會員事務及數碼通訊組,以加強會館在數碼化方向的進一步提升,善用科技拉近鄉親之間的距離,讓金門會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持續壯大。三、逐步引入企業社會責任概念,鼓勵年輕人參與社區、院校等機構互動,回饋社會。 第155-157屆董事會成員: 信託人:蔡其生、張松聲、陳篤漢、陳佳模。榮譽主席:蔡其生、方耀明。名譽法律顧問:楊俊賢律師。名譽董事:盧志發、周元興、王培坤、陳建邦、黃章美、蔡仁強、王顯榮、方得屾、方百成、王福裕。 主席:呂立岩。副主席:張松聲、張騏牧、陳佳模、李志遠、黃正發。總務:林錦耀。副總務:林毅彪。財政:吳來順。副財政:呂瑞發。外事:陳威良。副外事:黃國興、何錦榮。會員事務暨數碼通訊:吳依鈴。副會員事務暨數碼通訊:陳澤凱。文教:楊素美。副文教:蔡旭東。康樂與飲食:葉世品。副康樂與飲食:黃正順。青年:黃歆堯。副青年:蔡鎮隆、呂思穎。婦女:陳惠玉。副婦女:蔡俊敏。 董事:陳篤漢、黃章聯、黃延輝、許國振、許振義、黃智勇、王秉傑、陳慶鏇、林長鏢、蔡榮新、方耀清、陳成欣、李財豐、李篤從、吳新民、黃武偉、蔡承樟、陳國良、陳慶松、洪建國。
-
花蛤小天使決賽 梁芸菲憑藉出色舞技奪冠
2025年金湖海灘花蛤季壓軸活動—第13屆「花蛤小天使」決賽,26日晚間在金湖八二據點熱鬧登場。本屆活動吸引眾多親子家庭熱情參與,場面溫馨又熱鬧。活動一開場,由第12屆花蛤小天使冠軍驚喜登台演出,為晚會揭開精彩序幕。緊接著,參賽小朋友們身著創意服裝、自信登台,展現舞蹈、歌唱及多樣才藝,童趣與活力交織,贏得滿堂掌聲與歡呼。 來自金門各區的小朋友輪番上場,無論是動感舞蹈、童聲演唱或創意演出,皆展現出金門孩子們的豐富潛力與多元表現力。活動由專業主持人串場,並邀請多位專業評審進行現場評分,不僅考驗選手的舞台台風與臨場反應,同時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信綻放,成為成長歷程中難忘的一站。 歷經近三個小時的激烈競演與評選,晚間十時許最終成績揭曉。年僅七歲的14號選手梁芸菲憑藉精湛舞技脫穎而出,榮獲本屆「花蛤小天使」冠軍,並抱回獎金新臺幣三萬元,現場掌聲雷動,氣氛推向最高潮。 本屆「花蛤小天使」前三名分別由14號梁芸菲、7號顏睦倢及15號陳詩■奪得。優勝獎項則頒發給8號張羿琋、1號王梓沅、5號楊暄羚、9號李昕與10號劉語宸,表現同樣亮眼、深獲評審肯定。此外,為鼓勵更多小朋友勇敢參與,主辦單位亦頒發參加獎予2號吳彥均、11號廖宸翎、3號吳禹寧、13號劉舒耘、12號顏曼朵、6號李姳瑤、16號吳英綺及4號王蕎,表揚他們的熱情與努力。 金湖鎮長陳文顧親臨現場觀賽並表示,「花蛤小天使」活動歷年來深受親子族群喜愛,不僅提供孩子們展現自信與才華的舞台,更是培養勇氣與創造力的重要起點。他感謝家長與鄉親們的踴躍參與及支持,使這項富有意義的活動得以年年延續,並期勉每位小朋友都能將今夜的歡樂與成就,轉化為未來成長路上的力量與光芒。 活動尾聲,特別邀請藝人王敏淳壓軸登台演出,以熱情洋溢的歌聲點燃全場氛圍,為這場屬於孩子們的繽紛舞台劃下完美句點。 金湖鎮公所與全體工作團隊亦特別向所有參與的小朋友表達最深祝賀,期盼未來能持續打造更多寓教於樂的舞台,讓孩子們在笑聲與掌聲中自信成長、快樂綻放。
-
緬甸蟒獵食孔雀 野保協會:平常心看待但勿驚擾
金門泗湖地區近日出現緬甸蟒獵食孔雀事件,陶藝家王明宗在工作室進行創作時,忽聞戶外傳來巨大聲響,出門察看後驚見一條大型緬甸蟒正將一隻孔雀緊緊纏住,蛇身不斷翻動,企圖將孔雀吞下,畫面相當震撼。 王明宗表示,當時蟒蛇緊纏著孔雀,張大口試圖將孔雀吞下肚,但因孔雀體型較大無法成功吞嚥,隨後緬甸蟒鬆開孔雀自行離去,孔雀卻已經無生命跡象。他親眼目睹此駭人景象,擔憂緬甸蟒在民宅周邊活動,是否會對居民構成潛在威脅。 對此,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總幹事陳鳳華指出,緬甸蟒為金門原生物種,屬性溫馴,通常不主動攻擊人類,面對人類多會選擇躲避或逃離,但因體型龐大,常造成民眾誤會或驚恐。她提醒,若在戶外或道路上遇見緬甸蟒,只需保持距離繞行即可,切勿驚擾。 陳鳳華進一步說明,若緬甸蟒出現在住家附近,例如庭院中,可使用長棍輕敲地面或附近物體,蛇多半會自行離開,無需驚慌;但若牠出現在室內空間,則應儘速將孩童與寵物移至安全處,避免接觸,並持續觀察蛇的位置,同時撥打119通報。消防隊接獲通報後,將派遣專業人員前往處理,並將蛇類移送至動保協會,協會經評估與照護後,會將其野放至人煙稀少地區,讓牠們回歸自然棲地,避免人蛇衝突。 野保協會呼籲,金門地區擁有多樣野生動物資源,與自然環境共存是當代重要課題,面對原生蛇類出現,民眾應以平常心看待,透過正確知識與通報機制處理,方能兼顧安全與生態保育。
-
認識傳統禮俗精神 金寧舉辦禮生研習
為延續地方傳統文化脈絡,推廣宗教禮儀知識與傳統祭儀精神,金門縣金寧鄉公所近日舉辦「宗教文化傳承禮生研習」課程,吸引來自各地對宗教禮俗與文化傳承有濃厚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共同投入宗教文化永續發展的實踐行列。 此次研習活動採免費報名參加,並提供結業證明。課程設計分為上午理論教學與下午實作演練兩大單元,兼顧知識建構與實務操作,協助學員全方位理解與掌握傳統宗教禮儀的核心內涵與執行技巧。 上午理論課程由長年深入研究宗教禮俗、經驗豐富的翁炳賜老師主講,內容涵蓋訃聞的撰寫與傳遞、家祭與公奠儀程的區別與流程介紹,以及宗祠奠安禮中禮生的角色與應盡職責。翁老師以清晰的架構與生動的案例,協助學員掌握禮儀中各階段的意義與文化脈絡,引導大家深入認識傳統祭儀背後所承載的倫理價值與家族精神。 下午課程則轉為實作演練,由擁有豐富儀式操作經驗的楊誠玉老師帶領學員分組模擬實際儀式流程。內容包括備品陳設、儀式步驟演練與現場應對情境的處理等,並由楊老師進行綜合講評,指出細節修正方向與執行要領,讓學員能將理論知識真正轉化為實務能力。透過動手操作與互動學習,參與者更深刻體會禮生在儀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對於整體儀式莊嚴性與流暢度的關鍵影響。 金寧鄉公所表示,宗教禮俗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根基,更是連結家族情感、凝聚社會倫理與社區認同的重要橋樑。尤其在現代社會快速變遷之際,傳統禮儀的保存與傳承面臨嚴峻挑戰。藉由此次研習活動,期望透過系統化課程設計與實務導向訓練,培養更多具備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能力的禮生人才,不僅能支援鄉內各項宗教祭祀活動的順利推展,也有助於後續文化推廣與在地精神的延續。 參與研習的學員對此次課程皆給予高度評價。多數學員表示,透過理論與實作兼備的學習模式,收穫豐富知識,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深層價值與意義,進一步激發對宗教禮儀與文化傳承的認同與敬意。其中一位學員分享,過往僅以旁觀者參與傳統祭儀,透過此次課程首次以禮生的角度參與流程,對儀式結構與禮俗精神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會。 金寧鄉公所強調,未來將持續辦理類似研習課程與文化推廣活動,並強化與社區宮廟、宗親會等單位的合作,共同推動傳統宗教禮儀文化的系統傳承,讓這份蘊含深厚歷史智慧與倫理精神的文化資產,能代代相傳,根植人心,持續綻放文化光芒。
-
六六藝集聯展烈嶼揭幕 21藝術家聯袂呈現多元創作能量
烈嶼鄉文化館再度迎來藝術風華,由金門烈嶼雙口籍藝術家林世英策劃的「2025六六藝集聯展」於26日上午溫馨揭幕,來自臺灣、美國等地的藝術同窗齊聚一堂,21位藝術家攜手展出約80幅風格多元的作品,涵蓋水墨、水彩、油畫等媒材,在離島烈嶼注入一場洋溢真情與創意的藝術盛會。 本次展覽自7月25日至8月20日於烈嶼鄉文化館展出,由六六藝集畫會第九次舉辦聯展,也是第二度選擇在金門辦展。六六藝集成員皆為1977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立藝專美術科夜間部」的老同學,當年美術科分為國畫組與西畫組,畢業後各奔東西,歷經職涯與人生的波瀾壯闊,如今四十餘年後再度攜手創作、共展於家鄉舞台,格外動人。 此次展覽由林世英老師擔任策展人,他親自從佈展、統籌到策劃,悉心展現21位藝術家各自的風格與創作,讓每件作品在文化館空間中發光發熱。林老師指出,此次聯展是六六藝集畫會的第九場,參與展覽的成員皆對金門懷有深厚情感,除了帶來精心創作的作品,更以專業態度親赴金門實地寫生,用藝術致敬這片土地。藝術家黃金華老師提前數日抵達烈嶼,現地寫生,以畫筆記錄金門風貌。 開幕茶會現場溫馨熱烈,貴賓雲集,包含金門縣文化局長陳榮昌、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烈嶼鄉公所秘書曾南強、烈嶼鄉民代表會副主席吳福全與代表林宜蘭、國際版畫家黃世團博士、作家林馬騰、藝術家洪永善、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前理事長吳鼎仁等均蒞臨致意。 陳榮昌局長形容這場展覽是一場「橫跨半世紀的美術之約」,特別提及藝術家之間歷久彌新的情誼比作品本身更為可貴。他也期待透過此次聯展,為金門在地藝術文化注入新的交流能量,激發更多鄉親對美學的喜愛與認識。 烈嶼鄉公所秘書曾南強則代表鄉公所致詞,感謝林世英老師持續帶領藝術家回鄉展出,他表示:「烈嶼雖為離島,卻不缺乏支持文化藝術的心。」他強調文化是社區凝聚的力量,藝術是心靈的出口,期望透過展覽深化烈嶼的文化厚度。 鄉民代表會副主席吳福全亦發表熱情談話,他說:「髮色會隨時間由黑變白,但藝術隨時間只會更加精采。」他感謝藝術家們在酷暑中帶來清涼而滋養心靈的藝術饗宴。 六六藝集班代表應佩華老師更表示,金門的藝術土壤深厚,風氣之熱烈甚至超越台灣本島。她提到此次寫生活動,還特地從台灣邀請模特兒同行,展現對此次展覽的高度重視與投入。 策展人林世英老師是烈嶼雙口人,自國立藝專畢業後曾任職《時報周刊》28年,曾任教於景文高中、稻江家職、南山商工等校。退休後持續從事藝術創作與文化推廣,並積極促成畫會與展覽,曾參與國內外百餘場聯展及十來場個展,發行多本美術專書。 本次參展成員中,更有8至10位藝術家專程從台北、新竹、嘉義甚至美國飛抵金門參與聯展及寫生活動,展現對金門的熱情與對藝術的堅持。參展藝術家包含應佩華、鍾玉明、陳淳貞、黃金華、李清珍、劉容韶、胡寶貴、黃彩戀、李苡甄與林世英等,現場交流熱絡,讓鄉親近距離感受藝術創作背後的故事與溫度。 國際版畫家黃世團博士則感性表示,金門在現代藝術的呈現上仍有進步空間,他期許未來能有更多這類跨地區、多世代的藝術交流活動,讓金門在文化版圖上添光彩。 林世英老師表示,烈嶼特殊的歷史與地理背景,造就居民樸實堅毅的性格,孕育出濃厚的藝術潛能。他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能讓更多鄉親接觸藝術、認識藝術,讓金門成為連結人文與美學的橋梁。 他說:「我生於烈嶼,對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情感。能與多年好友、同窗在家鄉展出作品,是人生中難得的感動。」他也感謝烈嶼鄉公所、金門縣文化局與在地藝術團體的支持,讓藝術真正走進社區。 此次展出內容豐富,涵蓋風景、人物、抽象、現代等多元風格,是一場藝術與情誼的視覺饗宴,也是一段時間與記憶交會的溫暖旅程。歡迎鄉親與遊客在暑假期間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溫度與生命的韻律。
-
清華金門社大春季成果展登場 展現終身學習豐碩成果
清華金門社區大學「114年春季成果展」於昨(27)日在金門台開風獅爺商場大廳盛大開展,為期一週的展覽誠摯邀請各界民眾蒞臨欣賞,見證金門學員一整季的努力與精彩成果。現場有豐富的靜態展品,透過動態影像與現場表演,完整呈現多元課程的學習風貌。 該校春季班共開設50個班級,學生總數約千人。招生策略靈活,課程開設門檻為15人,並視教室空間調整人數,確保學習品質與社區需求平衡。課程涵蓋藝術美學、生活藝能、身心健康、社區實務、數位科技等五大領域,授課據點遍布全金門,深入各鄉鎮,甚至延伸至小金門,真正落實社區大學「在地化」與「貼近生活」的精神。 展覽內容結合靜態作品與動態影像,全面展現學員多元才華。靜態展區陳列書法、國畫、水彩、拼布、木藝雷雕、陶藝、攝影、禪繞畫、勾針手作、彌陀茶等創作,件件皆為學員一整季用心投入的成果;而動態影像則播放古箏、KPOP流行舞蹈、太極、社交舞、大提琴親子共學、跆拳道、廣場舞、古典舞、藏族舞等課程影片,充分呈現社大推動藝術與生活教育的成果與感動。 為讓展覽更具互動與交流性,開幕當日亦安排現場表演,由學員親自演出舞蹈與音樂,活力十足,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精彩成果令人驚艷,展現學習的美好。 清華金門社區大學計畫主持人、清華大學進修推廣學院院長張元杰表示,清華金門社區大學致力於打造一個促進終身學習與個人發展的平台,鼓勵不同年齡層、背景與職業的居民積極參與。此次成果展正體現出「學無年齡、藝無止境」的理念。張元杰強調:「學員的作品品質精良,媲美百貨公司精品,具備藝術價值與潛在商業能量。」 清華金門社區大學校長李金振(清華大學總監、前國立金門大學校長)則以生動比喻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他說:「就像手機有很多功能沒被使用就淘汰,人腦潛能若未被開發也是種浪費。我們應像探索手機功能一樣,不斷學習與開發自我潛力,這正是終身學習的核心意義。」 出席本次成果展開幕式的貴賓包括張元杰院長、校長李金振、金門社大校務顧問周以順、大同之家主任王麗娟、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以及來自全金門各地的社大學員與師資代表,場面熱絡。 李金振表示,清華大學將持續挹注師資、資源與教育理念至金門,透過社區大學這座橋梁,連結金門與頂尖高等教育資源。他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學員藉由社大平台開發潛能、發展所長,進而回饋社區,讓金門在文化、教育與產業層面實現「由下而上」的永續成長。
-
霧中之書工作坊8/2起連兩日金門登場
去年在金門舉辦的《霧中歲月—白色年代的金門往事》特展,勾起民眾對地方上經歷白色恐怖時期那段歷史的關注,策展團隊再度邀請金馬民眾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己的歷史,與金馬文史工作者策劃三場「霧中之書—金馬白色歷史檔案創作工作坊」活動,首場將在八月二日、三日於金門登場,有意參加者可透過網路連結(網址:https://forms.gle/tBzV91DWyrqtpbvSA)、掃描QRCode(如圖),或是寄信至kinmenpeace@gmail.com進行報名。 霧中之書主辦團隊此次與金、馬文史工作者共同策劃「霧中之書—金馬白色歷史檔案創作工作坊」,活動時間分別為金門場(八月二日至三日)、馬祖場(八月九日至十日)、臺北場(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主辦單位廣邀金門、馬祖的居民,以及在台生活金、馬相關人士,一起透過閱讀金、馬的歷史檔案,共同描繪屬於地方的白色故事;詳細活動內容與報名方式,可在Facebook(臉書)搜尋「霧中之書—金馬白色歷史檔案創作工作坊」活動專頁,了解相關展覽內容。 霧中之書團隊表示,為深入地方歷史,「霧中之書—金馬白色歷史檔案創作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透過歷史認識、資料探索、詮釋與創作等方法,重新理解自己與故鄉的關係。工作坊課程將介紹金、馬地區政治檔案典藏情況,與查找、解讀、運用檔案的方法,並邀請金、馬、台相關創作者周志強、劉宏文、胡淑雯分享利用訪談、歷史檔案與田野材料的創作歷程。 為培力參與者多元形式創作,課程也安排豐富的轉譯實際案例,包括文學、影像、聲音、裝置、身體表演、故事地圖等形式,並規劃在兩日實體課結束後,以線上形式陪伴學員完成創作,期待在金、馬、台三地展出成果作品,以共創形式傳遞金馬歷史。活動主題取名「霧中之書」乃運用金、馬島嶼氣候的「霧」,比喻那段難以說清楚、甚至不為人所知的歷史,期待一起透過創作展現多元的金馬記憶,為歷史中消失的鄉親描繪面貌,或描述金、馬人們成長的心靈史。
-
暑假期間活動多 警方籲青少年識毒防毒不可少
暑假來臨,青少年外出活動頻繁,金門縣警察局提醒民眾務必提防新興毒品偽裝陷阱,特別是近期全台各地查緝到俗稱「喪屍毒品」的電子菸彈,已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這種毒品外觀與一般電子煙無異,但內含列管第三級毒品「依托咪酯」(Etomethazine),具有強烈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使用後會導致意識混濁、肢體無力,甚至喪失行為能力,如同「喪屍」般失去自我控制,對健康與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警方指出,毒品販子看準青少年追求潮流、嘗鮮與好奇心態,將毒品混入電子煙液、咖啡包、糖果、巧克力,或偽裝成健康食品販售,甚至透過網購平台與社群通訊軟體做為交易管道,誘騙學生及年輕族群上鉤。青少年因缺乏辨識能力,往往誤以為只是普通電子煙或零食,一旦嘗試後便可能成癮,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且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影響學業、工作與未來人生。 依托咪酯具有鎮靜、麻醉及致幻效果,過量使用時,可能引發呼吸抑制、昏迷,嚴重甚至死亡。縣警局特別提醒,今年暑假期間,青少年常參加KTV、夜唱、派對及朋友聚會,若有人推銷電子煙、香菸或來路不明的飲料與糖果,應立即提高警覺,拒絕使用,避免誤觸毒品陷阱,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縣警局呼籲,家長應多關心孩子的交友情形與網路使用狀況,若發現子女出現情緒異常、行為改變、作息混亂、學習退步、經常神情恍惚,或房間內出現來源不明的電子煙彈、咖啡包、糖果包裝,務必主動詢問關懷,並及時通報學校或警方協助處理,避免孩子誤入毒品深淵。同時,學校與社區應加強毒品危害防制教育,培養青少年正確用藥觀念與拒毒能力,打造家庭、學校與社會三方合作的無毒防護網。 警方指出,114年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期間,將持續針對青少年易聚集的網咖、KTV、撞球場及夜間娛樂場所,加強臨檢與稽查,並聯合衛生、教育、社政單位,防堵毒品流入校園與青少年活動空間,確保青少年有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縣警局強調,毒品不僅危害使用者的健康,還可能造成家庭破裂與衍生社會犯罪問題,切勿抱持「試一次沒關係」的僥倖心態,任何毒品都有可能一試成癮,最終毀掉個人前途與家庭幸福。若民眾發現有人疑似施用、持有或販賣毒品,請立即撥打110報案電話,警方將迅速到場查處,與全民攜手打擊毒品犯罪,維護社會治安。 縣警局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社區活動、校園宣導與社群平台,推動識毒、防毒、拒毒教育,提升民眾對新興毒品的警覺與免疫力,讓青少年能在健康、安全、無毒的環境中快樂成長,平安迎向人生的每個階段,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
代表陳秀卿慰問金湖清潔隊 致贈飲品與泡麵
隨著夏季高溫不斷攀升,氣候酷熱難耐,對於每日在戶外辛勤作業的清潔人員而言,更是極大的挑戰。金湖鎮清潔隊身負維護轄區環境整潔的重要任務,每日清晨即展開垃圾收運、廚餘回收、資源分類、草木修剪及水溝清理等多項工作,任務繁重,卻從不喊苦。為表達對第一線清潔人員辛勞付出的感謝與關懷,金湖鎮鎮民代表會代表陳秀卿特別前往金湖清潔隊本部慰問,並致贈30箱運動飲料與10箱泡麵,為同仁在炎炎夏日中補充水分、補給體力,傳遞社會溫暖。 此次慰問活動由金湖鎮公所環保課課長李博豪陪同進行,現場氣氛溫馨熱絡。陳秀卿親自將一箱箱物資交至清潔隊手中,並逐一向隊員表達敬意與謝意,感謝他們長期以來為金湖鎮環境整潔默默奉獻。她表示,清潔隊是社區環境的守護者,無論寒暑、颳風下雨,始終堅守崗位,確保鎮民居住環境乾淨、舒適,是最值得敬佩的基層力量。 陳秀卿進一步指出,在外界看不見的角落,清潔人員每日奔走於各社區街巷、垃圾集中點與回收站之間,處理大量生活垃圾與資源回收物,任務繁重且環境複雜。尤其夏日氣溫高,垃圾腐敗速度快,異味濃重,清運過程不僅辛苦,更需忍受酷熱與不便;但清潔隊從不怨言,始終堅守崗位,值得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感謝。 陳秀卿特別提醒清潔人員,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要時刻注意自身健康與安全,避免過度疲勞與中暑情況發生。她表示,唯有擁有良好的體力與健康狀態,才能持續提供優質服務,為鄉親打造更乾淨、更美好的生活環境。陳秀卿並呼籲社會大眾共同珍惜清潔人員的辛勞,從日常生活做起,落實垃圾分類、減量及定點定時倒垃圾等基本觀念,攜手維護金湖整潔家園。 環保課課長李博豪指出,清潔隊每日早上開始進行收運作業,工作內容涵蓋家庭垃圾清運、資源回收分類、廚餘處理、路樹修剪、排水溝巡查與清疏等,幾乎全年無休,年節假日亦無法停工。面對高溫與高勞動量的工作型態,能獲得來自鎮民代表會與地方人士的關懷與鼓勵,對清潔隊同仁而言是最大的支持與肯定,有助於提振士氣、增強工作動力。 李博豪表示,目前清潔隊編制內共有數十位同仁,分別負責不同區域與項目,每位同仁皆是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他感謝代表陳秀卿長年對環保工作的支持,尤其在炎夏時節提供適時物資,不僅實質補給體力,更讓清潔隊感受到滿滿關心。 金湖鎮公所強調,未來將持續關注清潔隊人員的工作環境與福利,積極規劃作業裝備汰舊換新、提供防曬與防護用品,並定期辦理教育訓練,提升作業效率與安全保障,讓基層同仁在堅守崗位之餘,能獲得應有的尊重與保障。
-
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 受理報名
為迎接父親節、打造親子美好回憶,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預定於8月2日(星期六)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在金城鎮公所三樓會議室辦理「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親子成長活動,邀請地區家庭踴躍參加。即日起開放報名,有意參加者可致電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082-312843)洽詢,名額有限,歡迎一起為這個夏天留下親子共讀、共學、共創的美好回憶。 金門教育中心表示,「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親子成長活動的主題,寓意家庭成員如同一起熬煮一鍋湯,透過時間、耐心與愛,醞釀出屬於家庭的獨特風味。該活動主要對象為家有國小學童之家長,尤以新住民家庭為優先,並歡迎家長攜幼兒園至小學階段的孩子一同參與;每個家庭以報名不超過四人為原則,全程參與者每家可獲得一份精美紀念品。 該活動特別規劃一系列溫馨、實用又充滿趣味的課程,並且將邀請具備專業背景的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以及現任國立嘉義大學退休輔導與諮商教授、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林淑玲,還有資深講師謝佳鳳親臨授課,陪伴親子共度充實而有意義的一天。 此次課程安排精彩豐富,以團康律動揭開序幕,透過肢體互動增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將融入影片欣賞、繪本討論、桌遊體驗等元素,讓親子在互動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同時為慶祝父親節,由專業講師指導製作3D藝術果凍花。透過手作透明果凍,呈現立體綻放的花朵,成為獻給爸爸的甜蜜心意。 家教中心指出,講師將分享親職教育的核心觀念,包括親職角色與共親職的實務應用、兒童情感教育、如何陪伴少年期子女面對成長困境,以及3C使用與網路沉迷的輔導資源介紹,協助家長打造更幸福、健康的家庭互動環境。
-
榮服處拜會金門鐘錶眼鏡行
為積極落實對榮民生活與健康的關懷,提升長者視力照護服務品質,金門縣榮民服務處處長劉信義日前率副處長彭致和、輔導員汪成飛及榮欣志工團隊,前往金門鐘錶眼鏡行進行拜訪與交流。此行特別拜會該店負責人李福山,展開深入討論與意見交換,期盼透過公私協力,回應榮民長者對視力保健的實際需求。 劉信義指出,視力健康對於高齡榮民的生活品質具有極大影響,尤其金門地區榮民多屬年長族群,定期視力檢查與合適配鏡不僅能預防退化問題,還有助於維持生活自理能力與社交參與意願。他表示,此次實地拜訪,不僅是對合作業者的肯定與感謝,也希望透過面對面溝通,優化配鏡流程、簡化行政作業,讓榮民長者在配鏡過程中能享有更安心、便捷的服務體驗。 金門鐘錶眼鏡行負責人李福山表示,他始終以誠信與專業服務在地鄉親,對於能參與榮民視力照護工作,深感榮幸與責任重大。他強調,未來將持續配合榮服處各項照護措施,為榮民長者提供最合適的配鏡建議與高品質產品,並以實際行動守護長者寶貴的「視」界健康。 會中,雙方亦針對後續合作方式進行交流,包含是否可提供專屬預約服務、加強視力篩檢項目、優化驗光流程及配鏡追蹤紀錄等方向,提出具體建議,展現雙方持續深化合作的決心與行動力。
-
縣府頒獎表揚績優戶政人員及志工並恭賀烈嶼戶政事務所榮獲全國績優殊榮 凝聚戶政團隊向心力 持續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戶政日,金門縣政府於昨(26)日舉辦第27屆戶政日表揚暨聯誼活動,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主持,現場頒發多項獎項表揚績優戶政人員及志工,並恭賀烈嶼鄉戶政事務所榮獲本年度「全國績優戶政事務所」殊榮,展現基層服務的卓越成果與實力。 李文良副縣長表示,戶政業務被譽為「庶政之母」,無論是出生、結婚、離婚、死亡或遷徙,每一項戶籍登記事項都與民眾切身權益息息相關。政府各項重要政策與措施,也需依賴準確的戶籍資料方能順利推動。因此,戶政人員的專業與服務品質,直接影響行政效能與民眾滿意度。 李副縣長指出,縣府特別舉辦戶政日表揚活動,除了凝聚戶政團隊向心力,也向每一位默默付出的戶政人員與志工致上最高敬意。他勉勵同仁在提供服務時,持續以同理心與熱誠對待民眾,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讓鄉親真正「有感」。 因應少子化挑戰,金門縣政府今(114)年6月中正式推出「生育贈禮實施計畫」,新生兒家庭於戶政所辦理出生登記時,即可現場領取象徵祝福的「金門彌足珍釀」高粱酒一瓶,全程免申請、免等待,透過無縫接軌的戶政服務體系,提供家庭實質支持。此計畫也仰賴戶政所第一線人員的配合,讓金門朝「育兒友善島嶼」目標邁進一大步。 李副縣長特別強調,戶政同仁長年來秉持專業、親切、耐心的服務態度,推動多項便民措施,深獲民眾信賴與肯定,期待未來持續落實「以民為尊、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民眾角度出發,與時俱進、創新服務,攜手打造安全、安心、永續與民主兼具的幸福城市。 民政處處長許慧婷指出,為落實縣長「簡政便民、多元服務」的施政理念,金門縣各戶政事務所積極推動「跨機關通報服務」,包括與健保署、勞保局、監理單位、稅務機關等合作,將戶籍異動同步通報相關機關,大幅節省民眾往返奔波的時間與費用。 此外,各戶政所也配合行政數位化發展,全面導入信用卡與行動支付(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服務,不僅簡化繳費流程,也朝節能減碳目標邁進,打造更智慧且便利的服務環境。 本次頒發之績優人員如下:113年全國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獎勵人員:銀牌金門縣金沙鎮戶政事務所楊恭同及銅牌金門縣金城鎮戶政事務所沈素英。114年內政業務志願服務獎勵人員:金質獎章金門縣金寧鄉戶政事務所李能招、金質獎章金門縣金湖鎮戶政事務所陳玉秀、銀質獎章金門縣金寧鄉戶政事務所陳珠碧、銅質獎章金門縣金湖鎮戶政事務所周能珠及銅質獎章金門縣金湖鎮戶政事務所林沛綺。114年度績優戶政人員:金門縣金城鎮戶政事務所呂進丁、金門縣金湖鎮戶政事務所蔡蕙竹、金門縣金沙鎮戶政事務所文碧楓、金門縣金寧鄉戶政事務所楊珮珊及金門縣烈嶼鄉戶政事務所鄭宇云。114年度績優戶政志工:金門縣金城鎮戶政事務所李增椿、金門縣金城鎮戶政事務所董雅萍、金門縣金湖鎮戶政事務所周能珠、金門縣金湖鎮戶政事務所張彩蓮、金門縣金沙鎮戶政事務所黃秀英、金門縣金寧鄉戶政事務所蔡根培、金門縣金寧鄉戶政事務所許玉羡及金門縣烈嶼鄉戶政事務所施秀春。
-
即起受理報名 銀髮族長青學苑8/1起連開12週主題課程
金門縣銀髮族協會為了協助長者提升生活品質,預定從八月一日開始,至十一月十四日為止,開辦為期十二週的「長青學苑(公益彩券盈餘補助)」,即日起開放設籍在金門縣,年滿五十五歲以上長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優先報名),全程免費,為達良好授課品質與互動教學,每一主題學習課程限額三十名,額滿為止,報名電話0935052747,或透過QRcode掃描聯繫報名。 銀髮族協會表示,長青學苑課程時間為八月一日至十一月十四日,每週的星期一、二、四、五等日的早上九點到十一點,或是下午兩點到四點進行授課,課程主題有: 一、花藝手作課程:早上九點至十一點,地點在金門縣銀髮族協會照顧關懷據點(金城鎮民權路一五四號)。 二、舞蹈手語健康促進課程: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地點在金門縣銀髮族協會照顧關懷據點(金城鎮民權路一五四號)。 三、數位資訊課程:早上九點到十二點,地點在盤山村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金寧鄉盤山村頂堡一五○號)。 四、藤編手工藝課程:下午兩點到四點,地點在盤山村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金寧鄉盤山村頂堡一五○號)。 銀髮族協會指出,金門縣銀髮族協會連續多年協助推動銀髮學習課程,今年在金門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補助下,規劃辦理一一四年度「長青學苑—社區銀髮增能才藝班」,希望能嘉惠地區鄉親,推動銀髮族共同學習數位資訊、舞蹈手語健康促進、藤編手工藝、花藝手作、多元教育等課程,培養多元化的興趣,並提升個人價值。 此次開辦的課程將透過資訊講師教導認識網路資訊及學習運用時下流行的線上即時通訊軟體與社群媒體、app,同時也另聘請專業講師教授相關課程,且優先聘請高齡長者,共同推動高齡技藝傳承,希望推廣活到老學到老的健康養生概念,並促進銀髮長者社會參與。
-
穩健推動 永續發展 大膽島營運漸入佳境
金門縣政府於近日召開「115年度施政計畫先期計畫-金門縣大膽島營運暨景點修繕工程經費專案報告會議」,由縣長陳福海主持,觀光處、養工所、主計處等單位出席與會。會中針對大膽島近年營運成果、支出結構與開放效益進行通盤檢視,並就未來營運方向及七區修繕工程進行逐項盤點與討論,希望在財政紀律與觀光品質之間找到適切平衡。 縣長陳福海於會中指出,大膽島營運已逐步見效,觀光動能穩定成長,但整體營運成本仍高,縣府必須審慎衡量資源投入與實際效益之間的關係。他強調,大膽島擁有獨特的戰地歷史與文化風貌,具有觀光與教育雙重價值,未來政策應朝「務實、節用、精準」方向推進,逐步盤點日常支出結構,掌握可簡化與優化的部分,例如針對工作船、機電設施等項目進行成本評估與管理重整,並同步評估委外經營的可能性。他表示,縣府將持續落實財政自律,把每一分預算都用在最具效益與必要性的地方,讓大膽島的開放能穩健推動、永續發展。 觀光處簡報指出,大膽島自開放民間參與營運以來,營運績效逐年改善,虧損幅度也明顯縮小,財務壓力逐步趨緩。人力配置與支出結構亦陸續進行調整,例如減少駐島人員、優化導覽與船務安排,整體營運效率有所提升。未來將持續朝擴大觀光效益、引進民間活力與降低政府支出的方向發展,逐步朝向收支平衡邁進。 會中也就大膽島營運經費與維運成本進行說明,儘管部分基礎設施仍需穩定投入資源維護,但在經費控管與管理機制精實化下,整體財務運作已較過去更為可控。後續相關單位將持續滾動檢討支出配置,確保營運品質與預算效益雙軌並進。 至於預計於115年度執行的景點修繕工程,縣府強調本次以「維護安全、改善使用」為主要目標,修繕範圍涵蓋多處公共設施與基礎場域,將依安全急迫性與使用必要性排序執行。縣府團隊也將善用自身專業與人力資源,優先處理可由公部門內部完成的項目,避免過度依賴外包,進一步控管經費與提升品質。針對特殊地形或重大工程,則會積極向中央單位爭取補助協助,減輕縣府財政負擔。 對此,陳福海表示,大膽島的修繕應以維持原有風貌與使用安全為原則,避免過度改造與不必要的工程擴張。他指出,應聚焦於公共設施的實際使用狀況與安全疑慮,針對如鋪面破損、屋頂滲漏等問題,採取小規模、分段式的修繕方式進行處理。他也鼓勵團隊善用養護工程所現有專業人力與資源,靈活調度工班技術與具經驗的退休技師,自行完成部分維護作業,減少對外包廠商的依賴,兼顧經費效益與執行品質。 總結會議時,縣長陳福海重申,大膽島的營運與修繕計畫,應從實際需求與資源效益出發,審慎推進,確保公共設施安全、基本功能穩定,並兼顧教育與文化價值。他指出,在財政資源須審慎運用的前提下,縣府會謹慎規劃各項支出,將心力放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讓每一項工程都能發揮實質效益。他也提到,未來縣府將強化局處間的橫向協作,整合既有資源與管理經驗,持續優化島嶼營運與服務模式,穩步提升觀光品質與整體效益,透過制度調整與資源重整,讓大膽島在穩健經營中持續推進,逐步累積屬於金門的深度旅遊底蘊,並讓這座具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島嶼,發揮其應有的公共價值。
-
縣府教育處與北市府體育局續簽MOU
為持續以運動深化城市交流,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孫麗琪處長敬邀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游竹萍局長26日率團蒞臨本縣2025金門海上長泳,並藉活動機會再度與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簽署運動交流合作備忘錄(MOU)再續縣市運動交流情緣。 孫麗琪處長表示,本縣自110年起與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在體育運動與競技方面,已經維持了數年的長遠交流與合作,並於112年針對體育交流進行合作項目的新增與調整,效果顯著,雙方在大型觀光體育(金門馬拉松、金門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競技賽事(城市盃跆拳道、青少棒、拳擊等)及運動設施規劃與體育行政業務交流上,相互砥礪、互學所長,透過不同的城市文化風貌結合體育賽事與競技,讓體育得以更佳的蓬勃發展;選手能夠有更多的平台及機會,與國內、國際選手進行競技交流,這樣良善、共好的合作,應持續傳承與維持。 孫麗琪指出,很高興能夠與游局長相約在金門並延續彼此的運動交流合作,在這也藉由這個機會,向游局長推薦金門,金門是閩南文化的基因庫,同時也是孕育出國內常年冠軍、馳名國際金牌常勝軍│金門高粱酒的發源地,希望透過這次的體育交流,能讓游局長所率團隊感受到金門的熱情,並預祝未來兩縣市在體育發展的這條路上能持續深化交流與合作,臺北與金門之間的體育交流情誼悠遠深厚,期望藉由此次簽署合作備忘錄,持續強化選手交流與賽事舉辦經驗,為雙城的體育發展再創全新里程碑。 游竹萍局長表示,臺北市自110年首度與金門縣簽署運動合作備忘錄,正式開啟雙方密切體育交流,包括金門長跑健將參賽金標籤級的「臺北馬拉松」,而臺北市亦派遣選手參加充滿戰地古蹟特色的「金門馬拉松」;此外,臺北市近年來積極發展水域運動,包括龍舟、獨木舟、衝浪、SUP等,故此次也特至金門參訪規模盛大的海泳盛事,同時為深化擴大雙城體育交流,過去不僅在臺北馬拉松賽道上,還有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國際自由車環台賽臺北市站等首都代表性的賽事,均可見金門優秀選手身影,在每個賽場上都見證臺北與金門以汗水及毅力所共同推動體育發展的熱情,尤其雙城間擁有許多共同的榮耀記憶,包括在2020年東京奧運及2024年巴黎奧運,兩座城市都為家鄉子弟王齊麟、李洋登頂世界冠軍而感動歡呼,這是牽繫著雙城情誼的獨有紐帶,也期望藉由此次簽署MOU,促進雙邊選手交流、分享賽事籌辦經驗,攜手在體育領域內共創更多臺灣之光。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與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完成簽署運動交流合作備忘錄後,象徵兩地共築跨越大海的情誼之橋,未來將以加強行政經驗分享、優秀選手交流為目標,全力促使兩地的運動員們都能勇敢築夢,再創如「麟洋配」那般令金門與臺北同感驕傲的運動佳話。
-
縣府召開教審會議 審議高中特色招生、免試入學作業要點
金門縣政府114年度教育審議委員會日前於縣府召開會議,由副縣長李文良主持,會中聚焦於高級中等學校特色招生與免試入學制度之作業要點審議,同時審閱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預算編列概況,為本縣教育發展奠定穩健基礎。 李文良副縣長於致詞時表示,教育是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面對少子化、教育資源配置及課程多元化等挑戰,教育審議委員會的職責不僅在於審查作業流程,更需前瞻思考地方教育未來發展方向。他強調,縣府將持續落實教育政策並強化各級學校教學品質,確保學生獲得優質且多元的學習資源。 本次會議首先由教育處進行業務報告,針對本縣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預算進行簡要說明。114年度教育預算總額為新台幣38億791萬4千元,占全縣總預算23.52%。其中,教育處本身的編列為12億8,317萬6千元,涵蓋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與衛生教育、行政管理、建築及設備等七大類目,顯示縣府持續投注資源於教育體系各層面的決心。 在議案審議部分,會議重點審查兩項關鍵草案。首先通過「115學年度金門區高級中等學校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該案依據《高級中等教育法》及《多元入學招生辦法》規定制定,雖本縣目前尚未實際辦理特色招生,但為符合法規,仍預作準備以確保日後制度施行具備明確依據。草案經前次工作小組會議通過後,提送此次教審會審議,並將續報教育部備查後公告施行。 其次,會中亦審議通過「115學年度金門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作業要點」修正案,為配合法令及年度規劃時程,更新比序項目採計依據與競賽績優表現參照表,期能讓學生升學更具公平性與可預測性。此作業要點將作為全縣免試入學機制的重要執行依據,兼顧學生志願選擇、課程適性與在地教育均衡發展。會議最後,副縣長李文良感謝與會委員的專業審議與積極參與,並期勉各校持續強化教學效能與課程特色發展。他強調,未來縣府將配合中央教育政策,持續精進招生制度與教學資源配置,確保金門教育與時俱進,邁向優質多元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