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羽球教練最佳拍檔湖小傳藝
目前就讀國北教大的范秀雯,暑假與學妹陳昱亦協力,一起為金湖國小指導小朋友打羽球。她的人生目標之一,就是希望讓更多人一起打羽球。 范秀雯曾經在羽球雙打中,得過乙組的全國冠軍-按規定,乙組的前三名必須進入甲組。 她表示,羽球是一種室內運動,容易進行,而且宜於與人互動、聊天,可以是社交活動。 在湖小教學,范秀雯把學生分成兩組-原本有基礎的由學妹陳昱亦指導;沒學過羽球的,則由她引導入門。 要讓學生從無到有學習羽球,先要從球拍的握法開始著手;還要注意基本禮節,例如不可以用球拍把球從網下(地上)撥給對方;應該要兩眼注目,將球輕拍過網,回還對方。當球賽結束時,不論勝負,都應該互相握手為禮。 在訓練期間,范秀雯指導小朋友長球、小球、挑球等擊球法的握拍法及基本動作。 她說,以長球而言,長球通常是正拍,可以用來殺球,切球。預備動作時,兩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微放鬆,拍頭微微豎起(不要下掉);接著要拉拍,狀如拉弓-左手昇上去,右手指不要「開花」(不要外翻);擊球時,右手向上伸直貼耳;擊球後順勢往下帶。在羽球運動中,長球的技術最基本也最重要。 范秀雯國小就開始打羽球,但一度轉向田徑;升上國中後,因為大同高中的國中部要成立羽球隊,便把她網羅過去。 在羽球的學習歷程上,家庭曾經反對她繼續打球,但是范秀雯堅持自己會承擔一切後果,不會怨天尤人;家人也就無話可說。 她表示,年事漸長,才體會父母疼惜子女的心意;不過,她的人生實在是需要一些冒險和挑戰。 來到金門教羽球,休假時間,范秀雯也沒有閒下來,帶著陳昱亦找了金門幾十尊風獅爺,聽了許許多多的老故事。 今年由臺北市立大同高中畢業,即將升讀大仁科技大學運動休閒管理學系的陳昱亦,還在拿奶瓶時,就對羽球有所悸動,但陰錯陽差,一直到國中階段,她才真正開始學習羽球。 目前為止,她曾在團體賽中打到全國前三名,但個人最好的成績還未出現;她希望再給自己一些時間,看看能不能從單打中追求自我實現。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從教練和長輩們學到一個觀念,即使不能靠打球出頭天,還是要學到基本的觀念和禮儀。特別的是,她認為要會打羽球,也要會寫作文;學好作文,將來可以寫與體育有關的論文,也可以做好體育傳播的工作。 在湖小擔任暑期教練,她設法讓學生掌握球感-同樣的距離,用不同的力道,及遠的距離會不同。她說,打球不是靠蠻力;她要學生用心體會,打到球是什麼樣的感覺?打雙打時,要如何跑位或補位? 透過腳尖立階、半蹲、仰躺抬腿四十五度、趴臥抬腳等體能運動,她訓練小朋友的腳踝肌力、大腿肌、腹肌、腹背肌。此外,她還指導小朋友們如何呼吸調息。 陳昱亦表示,打羽毛球需要學心理學、生理學,還要訓練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一種意志力,例如台灣的跆拳奧運銅牌選手蘇麗文負傷仍奮戰不懈,就是一種心理素質的體現。 陳昱亦表示,有人說過,看完一場球賽,有時就像看完一場人生;因此,在球場上,學的並不只是球而已!除了球技、觀念,還有態度和禮儀。 范秀雯與陳昱亦,為小朋友上了一課。
-
賑災解囊婦女會理事長許華玉慨捐二萬元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造成慘重災情,金門縣婦女會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昨日由理事長許華玉慷慨解囊率先捐出二萬元,婦女幹部也攜帶子女以行動響應,希望能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喚起社會大眾發揮愛心,有更多人響應踴躍捐輸,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協助災民儘快回復正常生活。 莫拉克造成南台灣多處地方災情慘重,為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民族情、同胞愛」精神,金門縣婦女會理事長許華玉昨日召集各鄉鎮婦女幹部齊聚一堂,說明中華民國婦女總會來函各婦女會,要婦女們以具體行動慷慨解囊關懷受災戶,為社會盡一分心力。 昨日的募款活動,理事長許華玉慷慨解囊率先捐出二萬元,婦女幹部也拿出千元大鈔以行動響應,還有小朋友拿百元鈔來捐獻,希望自己存下的積蓄可以為災區的小朋友貢獻點心力。 許華玉指出災後重建舉步維艱,籲請鄉親發揮人溺己溺精神,伸出援手踴躍捐輸,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協助災民重建家園,也讓南台灣災民感受到金門民眾的關懷。
-
增賢書室基金會舉行獎助學金頒獎
財團法人金門古寧頭增賢書室基金會昨日舉行第十一屆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基金會董事長李開陣代表基金會創辦人旅居新加坡華僑李增紅、倪珠賢夫婦頒獎,轉達對學子的關心,共有李根逸等二十八位古寧頭籍優秀子弟接受獎勵。頒獎典禮於昨日上午在古寧頭「增賢書室」舉行,由基金會董事長李開陣主持,縣議員李沃士、以及基金會幹部也到場表達道賀之意。 李開陣表示,增賢書室基金會是由旅居新加坡華僑李增紅、倪珠賢夫婦捐資近千萬元設立,除了書室做為圖書館外,每年都頒發獎助學金來獎勵古寧頭籍優秀子弟,兩位華僑因年事已長,不便返鄉,由基金會代為轉發華僑的愛心。李沃士肯定李增紅夫婦人在海外、心繫故里,為華僑的典範,尤其是重視家鄉教育,回饋鄉里蓋圖書館、設立獎學金提攜子弟,值得敬佩。 李開陣、李沃士也頒發獎學金予得獎學生,鼓勵他們學習李增紅、倪珠賢夫婦的回饋家鄉精神,將來學有所成,也能為家鄉盡服務的力量。 財團法人金門古寧頭增賢書室第十一屆獎助學金,得獎學生:(一)研究生:台大資工博士李根逸、嶺東財金系李佳亭、台大土木碩士李卓翰、銘傳財金碩士李榮陣,各獲獎學金四千元。(二)大學:勤益化材系李馨琳、萬能財金系李欣湄、開南財金系李宇雯、明新財金系李雅雯、東華資工系李至善、元培醫技系李璘、義守醫管系李御嘉、致遠幼教系李玲、金技企管系李湘琳,各獲獎學金三千元。(三)專科:南亞機械科李佳嶸、康寧護專李冠瑩,各獲獎學金二千元。(四)高中職:金門高中李思萱、李庭儀。金門高職李祖豪、康寧護專李滄毫,各獲獎學金一千五百元。(五)國中組:金城國中李芷嘉、蘆洲國中李昱萱、金城國中李根瑞、金城國中李靜宜、李厚誼、李昀臻、李曦、金寧國中李思穎、李雨庭,各獲獎學金一千元。 李開陣指出,本年度基金會以基金利息與節餘款獎勵,總計發出新台幣六萬二千元。
-
《搶灘料羅灣》王美惠慢游挺最久
2009搶灘料羅灣最後一個登岸的人是王美惠! 王美惠雖然最後登岸,卻堅持不用浮板,憑著實力游完全程。 她表示,在海泳時,她親眼看到魚跳了起來。天氣很熱,海水很鹹;她隨身帶有小黃瓜,邊游邊吃小黃瓜解渴。 王美惠是一九五五年出生,今年五十四歲;她屬於中和市游泳委員會南勢角早泳分會。她表示,海泳時,人可以自由自在;仰飄時,就像躺在舒舒服服的大床上睡覺。 這次料羅灣三千米長泳,她沒有用到浮板,堅持用自己的實力游完全程;沿途腦中還摸索著-怎樣可以游得更快一點!
-
《搶灘料羅灣》殘友好神勇﹗
毅勇哉,殘泳者! 六十五歲的殘友張立仁是廈門巿浪淘沙冬泳俱樂部的成員;在搶灘料羅灣中,他是在沙灘上行動最不方便的人。 他說,參加海泳,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個人身體的健康;一方面是為喚起大眾對殘友的關懷。
-
《搶灘料羅灣》資深泳將基隆隊
基隆市海龍潛水游泳協會報名人數本屆第三名,不過,他們隊中卻有十三對夫妻合齡超過一百二十歲以上,堪稱本屆最資深的一隊。隊員在出發前比出勝利手勢,他們說,大家游泳是全年無休,料羅灣沒問題的。 本屆報名參加海泳的選手中夫妻合齡超過一百六十歲的兩對夫妻都沒有下水,觀光去了。因此,來自基隆市的呂逸群、呂劉秀香夫妻合齡一百五十二歲雖是本屆第三高,但也成為下水泳將最資深的一對。
-
《搶灘料羅灣》小麻選手搶灘成功
現年五十歲,來自廈門的陳炳秋,克服小兒麻痺症造成的肢體障礙,搶灘成功。 陳炳秋說,因生病的關係他三歲就學游泳,雖然比別人辛苦但是他樂在其中,不過,九歲之後因為就學及工作關係停了好幾十年,直到一年前才再度練習,前來料羅灣驗收成果,感覺挺好的。陳炳秋也說,一年沒泳渡了,克服緊張他的要領是心情保持平和,身體放鬆,不求速度慢慢游,順利游完三千公尺,有機會將再來挑戰。
-
《搶灘料羅灣》海中蛟龍台大幫
一家四姐弟,三個台大人!剩下的一個,正在努力中。 在料羅灣海泳中,傅薈如(物理研究所)、傅斯如(護理研究所)、傅仰璠(物理系)姐弟也出現在搶灘的人潮中;他們四姐弟有三人是台大研究所或台大的學生,還有一個正在努力中。他們的父親是金酒公司的工安室主任傅治國。 與傅家姐弟一起參加海泳者,還有黃鴻隆(博士生)、郭敕君、許琇娟、陳炳宏等台大人。他們對這次長泳的形容是:很舒服!很過癮!很漂亮! 還有一位未竟全功的小元自我解嘲地說:快艇真好玩!
-
《搶灘料羅灣》閆少鵬登岸第一人
2009搶灘料羅灣第一個登岸的人是閆少鵬! 閆少鵬前天參加橫渡,由廈門游了七千一百公尺(直線距離六公里)到金門(烈嶼);昨天又參加三公里的料羅灣長泳。兩天之中,游了萬米。 閆是姓,也是「閻」的略字;閆少鵬是一九八八年出生,目前就讀集美大學;他表示,海泳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雕塑身形;迎風迎浪,迎向自然,也是一種挑戰。 他來自河北邯鄲;他說,邯鄲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古城,也是成語的故鄉,例如「邯鄲學步」、「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的故事),背景都是邯鄲。 閆少鵬認為金門的環境很好;不過,他希望金門可以更現代化。
-
金廈泳渡搶灘料羅灣圓滿完成任務
金廈海域泳渡暨搶灘料羅灣第七屆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圓滿落幕,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昨日下午返回廈門,金門縣長李炷烽親自到碼頭送行,歡迎有機會再來金門。李縣長由縣府主任秘書盧志輝、教育局長李再杭、環保局長張國土、體育場場長許換生陪同到水頭碼頭歡送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一行人。 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親自率領主管幹部以及泳將們,來參與首次由金門縣政府、廈門市政府的兩岸官方單位共同主辦的金廈海域泳渡的歷史盛事,同時也參加由金門縣政府主辦的搶灘料羅灣第七屆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兩項體壇盛事圓滿告一段落後,葉重耕和主管幹部於昨日下午先行返回廈門。 葉重耕說,兩項活動辦的很成功,也很圓滿,他感謝金門各界的盛情接待。縣長李炷烽也感謝廈門市政府的共襄盛舉,圓滿完成「泳渡金廈,共度和平」的時代創舉。 晉江市副市長兼紅十字會長曾獻禮於日前率領晉江市紅十字會幹部以及晉江市多所國中的學生一行四十多人,到金門金城國中參加第四屆金門│晉江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連日來的活動,讓學生們帶著滿滿的行囊賦歸。李縣長也在水頭碼頭和小朋友們打招呼,希望他們將到金門的這一份快樂和美好的回憶,帶回晉江分享其他同學,共同分享金門的美與好。
-
《搶灘料羅灣》母女檔明年還要來
來自基隆的母女檔王許秀蘭、王錦雪,兩人加起來一百二十七歲,昨日攜手到金門搶灘成功。她們說,水溫很舒服,但是海水太濁能見度不佳,希望明年再來挑戰。 現年七十七歲的王許秀蘭、五十歲的王錦雪,母女兩人結伴到金門參加「第七屆海上長泳」,順利游完三千公尺。母女檔感情好,一同上岸,談及首次參加搶灘料羅灣海泳的感受,異口同聲說,很順利,水溫舒適,但海水太濁。 王許秀蘭說,泳齡已難估算了,母女常結伴在海邊游泳,尤其是和平島附近,更是全台各大泳渡活動的常客。第一次搶灘料羅灣很像平常在海邊游泳一樣,很舒服很自然也很習慣,而首度探訪金門,這裡真像座花園。王錦雪也說,有機會的話希望明年再來挑戰。
-
《搶灘料羅灣》宋佳欣感覺超爽﹗
魚好鮮!景好綠! 十五歲的宋佳欣完成料羅長泳後,快樂地在潮間帶來來回回,讓自己成了海上花。來自廣州的她,第一次來到金門,第一次參加海泳。 她說,海泳時,上面的水是熱的,下面的水是涼的;一上一下,碰到涼水時,感覺超爽!海泳時,可以看到魚在跳,動了想要大快朵頤的念頭。她覺得金門的樹很綠、景很美,希望這樣的綠與美,可以繼續維持下去。
-
《搶灘料羅灣》呂娶治泳不缺席
張建騰/圖文 七屆料羅長泳,一屆都不錯過! 呂娶治是金湖四季晨泳會的成員。她今年五十七歲,四十五歲才開始學游泳;金門的料羅灣長泳,她從頭到尾參加過七屆,外加兩次試游。在她的浮板上,海泳的紀錄已增加到十五筆。
-
《搶灘料羅灣》《兩岸合作》鄭晉清黃奇誠牽手同游
陳麗妤/圖文 來自福州以及台灣的泳士鄭晉清(圖左)、黃奇誠(右),兩人牽手游完三千公尺,搶灘料羅灣成功! 黃奇誠說,兩人昨日在下水時結識,彼此發現體能、速度差不多,於是攜手同游,並且邊游邊聊天,一派輕鬆。黃奇誠也說,期許兩岸牽手同游,早日游出和平統一。
-
《搶灘料羅灣》夫妻檔永浴愛情海
張建騰/圖文 永浴愛情海! 料羅長泳,共有四十六對夫妻合齡一百二十歲以上的泳者;圖中這對泳者,年齡都過七旬。
-
《搶灘料羅灣》香港泳客千里長征
第七屆海上長泳雖然少了外國選手參與,不過多了遠從香港來的貴客。總領隊李安缺席,負責領隊的伍弟怡說,他們是從香港出發坐船到廣州,再轉火車到廈門,循小三通模式搭船入境金門,一路上手續還算順利,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來自香港的二十二位泳客,全部下水挑戰,順利搶灘成功。
-
《搶灘料羅灣》金城早泳會人氣旺
陳麗妤/圖文 搶灘料羅灣金門縣金城早泳會人氣最旺! 第七屆金門海上長泳昨日登場,金門縣金城早泳會共計有九十六人報名參加,參與人數為大會之最,上午七時三十分許,老中青隊員比出勝利手勢,信心滿滿整裝待發,歷時一個多小時搶灘成功。
-
《搶灘料羅灣》3歲曾心玫海泳最幼齒
來自廈門現年三歲半的曾心玫、和五歲的哥哥曾小寶,在父親曾振家及親友的陪伴下,游完三千公尺海泳,屬本屆最幼齒。曾小寶第二次來搶灘成功,他說,比廈門冬泳容易,長大我要拿金牌。 本屆搶灘料羅灣海上長泳活動,除了有四十六隊夫妻合齡一百二十歲以上之泳客外,也有不少父子檔甚至母女檔組合,其中,最特別的是來自廈門的曾振家、曾小寶、曾心玫,親子三人挑戰成功,三歲半的曾心玫也是本屆最幼齒的泳客。 親子三人此次參加廈門市浪淘沙海上冬泳俱樂部一大隊,曾振家說,孩子們二歲就帶去嬉水,發現他們狀況不錯就開始訓練,每天平均游二千至三千公尺,昨日基於安全帶著救生浮標以及游泳圈,兩人邊游邊玩,像平常訓練一樣,很順利游完三千公尺。 曾小寶第二次挑戰料羅灣,他說,這比廈門的冬泳還輕鬆,很好玩,我長大後要當游泳選手,我要拿金牌。今年三歲半的曾心玫寫下她人生的兩個第一次,第一次參加廈門冬泳、第一次搶灘料羅灣。會後因被哥哥嬉鬧不開心的她嘟著嘴、拭著淚嚇壞一旁的親人。情緒緩和後輕聲細語地說,很好玩。 曾心玫、曾小寶的媽媽也說,今年因為充當工作人員所以無法下水,明年有機會的話將會全家一同來搶灘。
-
《搶灘料羅灣》歡笑取代哀怨昔日戰場變快樂沙灘
波靜風恬浪不興,千人泳渡料羅灣;昔日喋血在海濱,而今歡笑滿沙灘!由金門縣政府舉辦的長泳及橫渡活動,昨天已經劃下休止符;海泳活動的歡笑,取代了戰爭的哀怨。 參加長泳的呂娶治(一九五五;金門金湖)樂在海泳,也肯定海泳背後的意義;她不希望再有戰爭-她的弟弟就是因為戰爭佈雷,死於雷傷。 參加橫渡的蔡名傑(一九六五;台北三峽)表示,金廈橫渡的目的之一是要推動兩岸交流;不過,他覺得兩岸要合作,一定要真的有那個「肚腸」。 參加橫渡也參加長泳的章守祥(廈門一中學生)表示,金廈間的六、七公里水域,彷彿走了很久;他覺得這次的橫渡,雖然是泳者們的一小步,卻是兩岸的一大步,就像是兩岸之間的登月之旅。 參加橫渡的林佳勇(廈門巿體育運動學院)表示,他認為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他會多留意參加兩岸的和平交流活動。 李致毅(高師大女學生)表示,兩岸需要和平,但最好能維持現狀。 李瑋(屏東教大體育系學生)表示,兩岸的經濟合作是必然趨勢,但文化素質也要一併提升。 台北的劉濠葦、竹東的劉家順、新竹的吳敏泉等,都肯定兩岸交流的意義;吳敏泉希望兩岸的領導人要用智慧推動和平;台北的李佩珊認為和平不只限於兩岸;希望全世界都和平。 金門的海泳活動,對大部分的海泳者而言,不論是活動的設計或是背後的意義,都是肯定的;不過,也有一些改善的意見,例如:旅館要再蓋大一點;海泳的浮動平台要多設一些;流動廁所要多設一些;休息區的沙地應該整理,讓沙粒均勻一些,以免傷足;水道的標識要更清楚,以免人在茫茫大海中,尋不到方向。 前天的橫渡,昨天的長泳,不論在小金門海域,還是在料羅灣灘岸,到處有歡欣鼓舞的氣息。金廈橫渡是第一屆,料羅長泳是第七屆;藉由這兩項活動,金門、廈門希望活絡兩岸的「黃金之門」,擴展健康旅遊,帶動觀光商機。
-
《搶灘料羅灣》淋水走廊選手超爽
清涼一下!縣府工務局配合今年搶灘料羅灣海泳活動,特別花費新台幣6百萬元安裝活動式「淋水走廊」(見圖,翁碧蓮攝),全長32米、寬4米,計有205個噴頭,一次可容納至少200位選手,昨在火傘高張的豔陽天之下,選手們不約而同地說「真爽、痛快!」。 據工務局長許鴻志說,往年參與海泳運動的選手,甫上岸選手皆就近在水龍頭或盥洗間淋身,今年特別加裝這座活動式「淋水走廊」,既方便又衛生,男女選手只要淋水走廊走一回,全身清涼,暢快無比,人生最大快意莫過於此。 這座活動式的「淋水走廊」的水源,則是仰賴消防局及水廠支援,利用消防車載運水至現場水廂供水,一次可維持4小時供水;許鴻志說,海泳活動一結束,整座「淋水走廊」立予拆除,俟下回海泳活動舉行再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