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中正勇奪特優再入選展演 《風獅爺傳奇》舞進國家劇院
金門棠風舞蹈團今年指導中正國小參加一一三學年全國學生舞蹈比賽,榮獲民俗B團體乙組特優,並於日前參加一一四年特優舞蹈團隊展演活動遴選,最終入選衛武營國家劇院場次四首民俗舞其中之一,此為金門學子二度遴選上一一四年特優展演,這群學子們將於七月一日晚間七點,在高雄衛武營國家劇院與來自全台校園舞蹈菁英共同匯演。 為推廣「全國學生舞蹈比賽」成果,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舉辦的年度特優展演,由一一三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各類組評審、表演藝術類專家、國立大學舞蹈學系教授等擔任遴選委員,遴選對象從比賽團體乙、丙組、團體甲組選出,參演隊數分為南、北場各十個節目,共計二十個團隊。 此次中正國小由金門棠風舞蹈團團長邱驛棠編創作品《風獅爺傳奇》,在與舞蹈班共同遴選機制中,獲選上今年特優舞蹈團隊展演活動,高雄衛武營國家劇院場次民俗舞組別,入選消息也讓中正國小舞蹈社學子無不歡喜雀躍,尤其此次比賽有許多第一次參賽選手,很開心能有此次展演機會與其他舞蹈優秀學校相互交流學習,也趁此機會很榮幸在國家劇院登台展現金門特色舞蹈《風獅爺傳奇》,同時藉以行銷金門舞蹈藝術。 特優舞蹈團隊展演活動於一一一年首次開始進行遴選,金門棠風舞蹈團指導金門高中舞作《一把青》於一一二年首度獲選高雄衛武營國家劇院場次現代舞組別,由於高中課業繁重,此次參演學生只有四人,以精彩舞作及紮實基本功與戲劇表現力於活動結束,觀眾票選最受歡迎節目時,獲得票數最高的組別。今年金門棠風舞蹈團再度以金門特色舞碼《風獅爺傳奇》與中正國小二十四位學子,準備登上衛武營國家劇院與台灣各地舞蹈菁英同台匯演。 金門棠風舞蹈團表示,此次將前往衛武營演出的中正國小學子共有文禹心、周芷琦、王唯倫、余宣辰、李敔安、吳奕琳、許宸伃、吳映白、曾靖貽、翁語瞳、葉禹樂、王晨瑜、楊璿、陳昱伃、黃子瑜、張珞緹、楊舒涵、李依宸、李依儒、李依璇、李秋蓉、楊茜筎、陳宥如、陳欣瞳等人,舞團也感謝金門縣文化局、金門縣教育處、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長期以來的協助與扶植,同時感謝舞團的志工家長長期的支持與隨行照顧。 金門棠風舞蹈團連續八年為金門縣傑出演藝團隊,長期致力校園藝術深耕,十四年來於中正國小成立舞蹈社義務指導從不間斷,同時每年也義務指導及編舞帶領金門學區學子參加全國學生舞蹈比賽,不僅每年固定有校園巡迴場次推廣舞蹈藝術外,也透過不斷創作金門特色舞蹈參與比賽或交流,希冀以舞蹈藝術行銷金門,團長早期舞作《酒鄉情》帶領成人班參加大陸CCTV中央電視台舞蹈大賽榮獲佳作,近期舞作以戰爭題材《一把青》以及金門守護神為主題的《風獅爺傳奇》也都獲得兩岸觀眾的熱烈迴響,去年底中正國小舞蹈社《風獅爺傳奇》舞蹈受邀大陸漳州交流演出、以及廈門電視台與泉州電視台春晚錄製演出,不僅成功進行兩岸舞蹈交流活動,同時也藉由《風獅爺傳奇》舞蹈,帶給兩岸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同時行銷金門,未來也準備將金門特色舞蹈走向國際交流演出。 金門棠風舞蹈團連續八年獲得金門縣傑出演藝團隊的肯定,並長期受到金門縣文化局的扶植與協助,成團十四年來長期投入校園藝術深耕,義務指導中正國小舞蹈社,且因團長邱驛棠有兩岸豐富的舞蹈人脈資源,因此經常帶領團員及中正國小舞蹈社學員在兩岸間比賽與交流,並且獲獎無數。
-
寧中小成果展設計思考×行動改變 展現創生教育成果
金寧中小學國小部113學年度校訂課程期末成果博覽會於25日下午隆重登場,吸引眾多貴賓與家長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絡。活動以「翻轉可見 勇敢實現」為主題,展現師生們在「設計思考×行動改變」核心精神下,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所推動的在地創生課程成果。 出席本次成果展的貴賓包括:金寧鄉鄉長楊忠俊、DFC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營運長蔡長寧、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力宇教育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大文、烈嶼國中榮譽會長李良財、金湖鎮代表陳秀卿及金門太極拳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莊宙杜等。與會貴賓對學生們的精彩表現皆給予高度肯定。 本次活動由學生莊語喬、邢子誼與許宸擔任雙語司儀,以流暢中英文進行全程主持,展現學生自信與語文表達實力,讓家長與貴賓驚艷不已。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涵蓋課後藝才班及特色社團的學生成果展演、特色課程前導影片播放、靜態學藝展區導覽、貴賓致詞及感謝狀頒發等環節,充分展現金寧中小學師生共構素養導向教學的累累碩果。 藝才展演部分,由學生帶來經典學習《弟子規》朗誦、烏克麗麗彈唱、太極拳演練以及熱舞社團演出,充分呈現課後多元才藝學習成果,博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靜態展區則展出圍棋、陶藝、iPad科技手繪、繪本創作等社團作品,呈現學生在探索與創作歷程中的豐富成果與學習熱情。 此次成果展依照年級課程規劃設置六大主題展區,分別為:「玩轉高粱、創生希望」(一年級)、「小手牽蚵、守護家園」(二年級)、「小手大地、敘說安岐」(三年級)、「仁佳印記、傳承在地」(四年級)、「居安思遷、移動共生」(五年級)及「尋祀記憶、共創新禮」(六年級),每一區域皆對應年級課程主軸,展現學生從「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到「設計行動、創造影響」的學習歷程,落實「Care. Create. Change.」的教學理念。 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表示,孩子們用行動說出對家鄉的關懷與創意,主動發現問題並思考解決方式,正是素養教育最珍貴的展現。金寧鄉鄉長楊忠俊也肯定學校以在地為本、課程創新,期許學子未來都能成為關心社區、實踐改變的新世代公民。 DFC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營運長蔡長寧指出,金寧中小學孩子們的學習展現,讓我們看見教育不只是結合真實生活情境的探索,更是一場創造改變的學習旅程。 為感謝長期支持金寧中小學課程發展的教育夥伴,活動中特別頒發感謝狀予四組單位與專家: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串串整合行銷李家穎老師、金門海上兵馬俑主理人李原宏先生及浯作工作室楊文權先生,表彰其在課程設計、專業諮詢與真實場域連結上的深度協助與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DFC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的教師團隊特地自臺灣抵金共襄盛舉,展現對學生學習的高度支持。學校教育志工團隊也全程投入,從展前策展、展中導覽到展後撤場均積極協助,展現家長、社區與學校之間緊密的合作關係與高度動能。 此次在地創生課程由校訂課程發展教師群王君茹、謝沐澐、周俊傑與林靜儀四位教師共同設計與推動,秉持以學童為主體的教學精神,帶領學生走進社區、探究問題、提出提案並行動實踐。未來金寧中小學國小部將持續深化課程內容,致力讓每一位學生從在地出發,成為具備行動力與社會影響力的實踐者,為金門教育翻轉更多可能。
-
科學也可以這麼好玩 大學教授聯手點燃學童實作熱情
為提升金門地區國小學童對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與理解力,由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核定、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執行之「114年國小自然領域教學研究中心計畫」,昨?軠26?軡日前進金湖國小,辦理一場別開生面的「動手做科學」臨床教學活動。透過跨校合作與實作課程,將豐富的教學資源帶入校園,讓孩子在親身參與中探索自然的奧祕。 本次課程特別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周金城教授與何慧瑩教授、國立屏東大學楊志強副教授,以及國立清華大學林裕仁助理教授聯合授課。四位具備豐富教學與研究經驗的大學教授聯手,結合各校師資培育力量,攜手推動自然科學教育創新,為金門地區基層教育注入新能量。 臨床教學活動以生活化、操作性強的主題為核心設計,內容涵蓋「神奇的鋁箔紙管」、「二氧化碳溶於水的酸鹼性與化學平衡」、「光與影」等科學概念,並搭配「平衡竹筷」、「紙飛機」、「陀螺車」等趣味手作,讓學生在操作與觀察中學習,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教室內笑聲與驚嘆聲此起彼落,學生們紛紛表示,原來科學可以這麼有趣,這比看課本有趣多了! 活動不僅引起學生熱烈參與,也吸引校內教師到場觀摩。透過與大學教授的互動交流,教師們獲得寶貴的教學策略與靈感,進一步促進教學專業的成長與轉化。計畫主持人周金城教授表示,這次前進金湖國小,是實踐「教學即研究、課堂即實驗室」理念的具體行動,不僅讓學生體驗豐富有趣的自然科學課程,也提供師資生與在地教師共同成長的平台。他強調,科學教育應從小扎根,透過具體實作與生活連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現問題與提出解方,培養未來科學素養。 國北教大師培處長何慧瑩教授則指出,此次教學活動展現大學資源下沉與在地連結的可能性,是師資培育單位服務偏鄉教育、實踐教育公平的重要步驟。她表示,未來教學研究中心計畫將持續推動更多類似課程,讓科學教育不再遙不可及,而是真正走進每一所需要的學校,陪伴孩子成長。 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感謝計畫團隊帶來精緻且專業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也讓教師能觀摩並吸取大學端的教學創意。她表示,此次活動除提升學生對自然領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校內外教學資源的整合,對學校整體教學與品質具有深遠的助益。 動手做科學臨床教學活動是教育部推動師資培育革新與落實素養導向教學的縮影,亦是自然科教學向下扎根、向外擴展的重要嘗試。未來,相關教學研究中心計畫將持續擴展服務範圍,強化偏鄉科教資源,讓每一位學童都有機會透過動手做、親自學的方式,開啟通往科學世界的探索之旅。
-
陳文顧率隊訪屏東三鄉 深化姊妹鄉情誼、拓展合作契機
為延續並深化金湖鎮與姊妹鄉鎮間的深厚情誼,金湖鎮公所日前組成參訪團,在金湖鎮長陳文顧與代表會主席蔡乃靖的率領下,前往屏東縣泰武鄉、車城鄉以及滿州鄉展開四天三夜的參訪活動,透過此次參訪與觀摩,期盼雙方汲取各項實務經驗,提升鄉鎮業務推展成效,促進金湖鎮持續繁榮與和諧。 參訪團成員包括金門縣政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呂瑞泰、金湖鎮民代表會代表林麗芬、張中法、陳威彰,以及山外里長陳晚開、料羅里長謝慶閣、瓊林里長蔡懷芝、正義里長陳偃武、蓮庵里長呂永林等成員同行,而觀光委員、調解委員、公所課室主管與眷屬亦隨行參與,共襄盛舉。 參訪行程中,金湖鎮參訪團依序拜訪屏東縣泰武鄉公所、車城鄉公所及滿州鄉公所,並與當地鄉長及鄉民代表會展開業務座談,針對地方文化發展、鄉政治理、觀光推展、基礎建設等多元面向廣泛交流意見,互相取經,建立穩固的互動機制。 金湖鎮長陳文顧表示,藉由此次姊妹鄉鎮交流活動,不僅能增進金湖鎮與姊妹鄉鎮公所間的深厚情誼,拓展更多合作契機,更能促進雙方互相學習與借鏡,共同提升行政效能,造福廣大民眾,期盼透過實地觀摩與學習姊妹鄉鎮的成功經驗,作為金湖鎮未來政經建設及各項實務推動的重要參考,藉由彼此的交流、學習與成長,讓這份珍貴的友誼長久延續。陳鎮長也特別感謝各單位的熱情接待,並誠摯邀請各鄉公所鄉長、鄉代會及社區好朋友未來能常組團到金湖鎮「作客」,持續鞏固並深化鄉鎮間的情誼。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表示,此次能親赴姊妹鄉鎮交流,感受到濃厚的地方情誼與寶貴的治理經驗,收穫良多。他強調,基層治理最需面對民眾的需求,透過與他鄉的互動觀摩,能激盪更多創新思維與實務對策。他也勉勵參訪同仁持續秉持服務熱忱,致力提升行政效能與民眾福祉,讓金湖鎮持續朝著更繁榮、更美好的方向邁進。 泰武鄉長潘明福表示,非常歡迎來自金湖鎮的貴賓蒞臨交流。他介紹,泰武鄉轄內包含六個村、七個部落,各部落擁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傳統的排灣族祭儀、原民音樂、手作技藝與自然景觀皆極具魅力。他期盼未來雙方持續深化合作與互訪,讓交流不止於形式,更落實於實質成果與民間互動。 車城鄉長陳政雄表示,儘管車城與金湖地處台灣兩端,卻有著共同關懷地方發展與民眾福祉的心志,此次交流為兩地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礎,也希望能持續建立溝通橋梁,在政策推動、資源整合上尋求更多可能。 滿州鄉長古榮福表示,滿州鄉與金湖鎮締結為姊妹鄉鎮已邁入第29年,多年來彼此在文化、觀光及行政面皆維持密切合作與交流。他認為,此種長期穩定的互動模式是地方行政一大資產,期盼雙方未來在政策推動與文化交流上持續合作、互補成長,攜手創造幸福城鄉。
-
防制人口販運 縣府召開114年上半年度協調聯繫會議
金門縣政府召開「114年上半年度防制人口販運協調聯繫會議」,由副縣長李文良主持,福建金門地方檢察署書記官長林立中列席指導。此次會議匯聚縣府相關網絡單位及多個中央部會、民間團體代表,共同就防制人口販運的四大核心面向「追訴、預防、夥伴、保護」,進行全面性討論與交流,並強化跨機關合作與資源整合。 與會單位包括警察局、社會處、衛生局、教育處、觀光處、產業發展處,以及移民署金門專勤隊、金門服務站、海巡署第九岸巡隊與第九海巡隊,並邀請金門新住民協會等NGO團體參與,共同建構緊密的橫向聯繫與合作網絡。 會議中,各業務單位依序進行業務報告。社會處社會救助及社工科、勞工行政科、教育處、觀光處、衛生局與警察局,分別就過去半年所推動的防制人口販運相關措施、通報處理流程、識別機制及宣導作為等進行說明,展現金門縣整體在預防宣導、受害者保護與跨單位協作等方面的努力成果。 副縣長李文良致詞時指出,人口販運是國際間共同關注的人權議題,許多案例顯示,台灣民眾曾遭騙前往東南亞從事非法工作甚至遭拘禁販賣,情節嚴重且令人震驚。他強調,防制人口販運工作絕非單一機關所能獨立完成,需依賴跨領域、跨單位共同參與,建構由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間的整合機制,方能有效遏止人口販運行為。 李副縣長也提到,金門作為國境前哨,面對各類跨境人口流動、觀光發展與新住民需求等挑戰,相關機關更應持續強化專業素養與敏感度,落實識別機制與即時通報流程,並深化社區宣導及民間團體合作,從根本提升防護力。他期盼藉由本次會議,凝聚共識、統整經驗,進一步打造一套具有韌性且完善的「防制人口販運網絡」。 此次會議也為後續業務交流及橫向支援奠定良好基礎,縣府將持續整合相關單位力量,定期召開協調聯繫平台,推動制度化合作與資源共享,共同捍衛人權價值,打造安全、友善、無販運的生活環境。
-
家扶中心親子共讀共玩活動 藉閱讀與遊戲拉近親子關係
為營造親子共學的優質環境,金門家扶中心持續推動富育圖書室親子活動,於近日在中心一樓大廳舉辦「富育圖書室共讀共玩活動」,吸引多組家庭踴躍參與。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結合閱讀、手作及遊戲,不僅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情感連結,也鼓勵民眾善加利用圖書室資源,讓閱讀融入生活,從家庭出發、向社區延伸。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金湖國小志工隊故事組,演出改編自經典童話的互動劇場《大家一起拔蘿蔔》,詼諧有趣的表演風格獲得孩子們熱烈迴響,現場笑聲此起彼落。透過戲劇演出,小朋友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團隊合作」與「耐心等待」等寶貴的品格教育。故事演出後,孩子們還能與演員互動、分享觀後心得,學習如何表達自我感受與思考。 活動高潮接續展開的「香氛彩繪擴香石」親子手作課程,同樣深受喜愛。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動手選擇喜愛的香味、發揮創意為石膏擴香石彩繪上色,創作屬於自己的香氛小物。製作過程中充滿笑語與驚喜,不僅啟發孩子的美感與手作能力,也讓親子關係在合作與陪伴中更顯緊密,留下溫馨又難忘的回憶。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表示,富育圖書室自成立以來,即致力於推廣親子共讀與共學理念,並每月固定於第二週週六舉辦「親子共讀共玩」活動,內容涵蓋繪本導讀、情境劇場、創意手作及節慶體驗等主題,期望透過一系列寓教於樂的活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激發創意思維,同時也促進家庭間的正向互動。 洪依帆進一步說明,活動規劃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如優質教育、性別平等及減少不平等等面向,並將金門在地文化特色與傳統節慶元素融入活動設計,例如清明節製作潤餅、端午節編織香包等,讓親子能在玩樂中學習、在文化中成長。此外,活動現場也舉辦「無窮世代」愛心義賣,義賣品多來自社區民眾或善心人士捐贈,所得全數作為支持弱勢兒童與家庭服務之用,讓參與者在共享天倫之樂的同時,也能一同為弱勢族群盡一份心力,賦予活動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富育圖書室除了擁有豐富多元的繪本與兒童圖書資源,更設置溫馨舒適的共讀空間,提供家庭隨時前來使用。家扶中心亦規劃定期辦理各式親子主題活動,鼓勵家長多陪伴孩子參與閱讀與手作體驗,讓圖書室成為社區家庭育兒過程中的重要支持據點。未來也將持續創新與擴充活動內容,增加與學校、社區、志工團隊的合作,打造更多元、豐富、有趣的學習與成長平台。 金門家扶中心誠摯邀請金門地區的親子家庭,一同走進富育圖書室,在共讀中建立親密關係,在共玩中探索無限可能。藉由閱讀、創作與陪伴,共築親子間的情感橋樑,讓這個幸福角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美好記憶,也讓愛與教育的種子,在每個家庭中生根發芽。
-
四大專屬亮點:莒光樓、山后民俗文化村、建功嶼、經武酒窖 金門秘境時光機推3遊程 帶遊客沉浸浯島風采
交通部觀光署推動「台灣觀光100亮點 捲動國旅方案」,並將金門縣列為今年十月份的亮點主打星,金門縣政府順勢從八月中旬到十月底,規劃「金門秘境時光機」主題活動,推出三條遊程,將金門最精華的亮點囊括其中,讓來金旅遊的遊客們深入體驗金門豐富的文化與自然;活動期間縣府將設置三組打卡點,讓遊客打卡送好禮,為秘境時光機活動創造話題。 「金門秘境時光機」主題活動預計從八月十五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展開,而記者會則是在昨(25)日早上十時於莒光樓內舉辦,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金門縣政府觀光處副處長何桂泉、金門縣議員董森堡、金沙鎮長吳有家、金城鎮公所觀光課長蔡永居、金城鎮代表倪于媃以及各大觀光產業公協會理事長、易飛網、昇恆昌金湖飯店、雄獅旅行社等觀光業者,一同出席來為活動站台以及大力宣傳。 副縣長李文良表示,「金門秘境時光機」主題活動以金門獨有的軍事文化為主題,為莒光樓、山后民俗文化村、建功嶼、經武酒窖等景點打造專屬的四大亮點主題遊程,並規劃出三條體驗遊程,藉由金門特有軍事體驗活動吸引各地遊客前來;他同時邀請各地的旅客來到金門,探索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一起走進金門的軍旅時光。 李文良表示,為落實陳福海縣長「結合業者推出整合性遊程」的政策,本次活動特別攜手業者包裝旅程,將有二百多家旅行社共同行銷,此外同步輔導金門在地業者串聯食、宿、遊、購、行等觀光產業,整合推出多元遊程優惠方案,提供遊客豐富且具吸引力的旅遊選擇,共同推動金門觀光發展。 昨日記者會中還邀請了知名旅遊達人—依娃,現身分享金門兩大具代表性的亮點景點—「莒光樓」與「建功嶼」。旅遊達人依娃以「站在時光裡,看見金門的靜與遠」,形容莒光樓所蘊含的歷史厚度與視野遼闊,以及生動地描繪建功嶼的自然風貌與時空魅力。她邀請旅客親自踏入金門,深入探索這座島嶼的歷史與風采。育有孩子的依娃特別推薦建功嶼,她表示,該景點可以帶著孩子一覽濕地生態,同時能瞭解周邊豐富物種,甚至能認識古生物「鱟」。 秘境時光機活動特別設置三組趣味且極具話題性的打卡點,昨日「巨大公仔盒」打卡裝置率先亮相,搭配莒光樓壯麗的建築外觀,成為融合歷史氛圍與現代創意的話題亮點,成功為莒光樓再添人氣新地標。為了提升活動參與度與互動體驗,將同步推出「打卡送好禮」活動,歡迎民眾熱情參與,保留專屬於「金門秘境時光機」的珍貴紀念。 觀光處說明,活動同步規劃三大軍旅體驗遊程,提供旅客免費報名參加,完成遊程體驗即可獲得專屬紀念證書,兼具參與感與收藏價值。三大遊程包括:走訪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與獅山砲陣地的「Boom!砲力全開」;融合微醺體驗與坑道探索的「防不勝防!坑道大探索」;涵蓋延平公園行軍互動體驗及建功嶼生態導覽的「登島吧!莒光任務特攻隊」,遊程梯次及名額,將公告於活動官網(網址:https://mystickinmen.net.tw/)。此外,華信航空對於推展金門的觀光旅遊一向不遺餘力,此次在縣府觀光處的鼓勵下,華信假期將會配合活動推出遊程,並由易飛旅遊、雄獅、五福、旅天下、育昇等二百多家旅行社共同行銷。 今年夏季活動不僅是秘境時光機主題遊,搭配金門嘉年華活動將持續整個暑假至秋季,活動多達十四項,包括七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的「金門親子體驗遊」及「海島生活節」、七月十一日至八月三十日(每週五、週六)的「後浦十六藝文特區音樂季」、七月十二日的「金門街頭文化藝術節」、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七日的「金湖海灘花蛤季」、七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的「金門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八月一日開跑的「尋找風獅爺APP活動」、八月一日至七日的「金寧!音浪玩水節」、八月二日的「臺灣原住民族豐年節慶活動」、八月二日至三十一日的「金門美食讚聯合行銷活動」、八月九日的「跑動金門」、八月九日至十日的「烈嶼親子童玩節」、八月十五日至十月三十一日的「金門秘境時光機」,以及文化部於八月二十三日主辦的「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藝日限定」等。 觀光處邀請遊客們於暑假期間造訪金門,來體驗當地有趣、好玩、好拍的景色,隨著金門秘境時光機活動的接近,相關資訊將陸續公告於官網;遊客也可以持續追蹤「樂遊金門」臉書粉絲頁,瞭解最新旅遊資訊。
-
縣府召開重點工程進度追蹤專案會議
為強化教育與體育設施整體規劃與執行進度,金門縣政府日前召開重點工程進度追蹤專案會議,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整合教育處、工務處、主計處及相關單位,共同針對近期多項校園新建、幼兒園整備及運動設施推動狀況進行盤整與協調,期望在既定政策方向下,持續超前部署、系統性檢討,讓每一筆預算都能真正「花在刀口上」,提供孩子與民眾更安全、更友善的公共空間。 縣長陳福海指出,面對不同性質的場域需求與工程類型,縣府的角色不只是審核與核定,更要站在政府高度,主動整合資訊、釐清進度、協調問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治理框架。他表示,許多建設會碰到土地取得、設計需求、安置規劃等問題,但「不能等」,應該先盤整、確定方向,及早思考、及早面對,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會中討論多項校園及體育館建設規劃,針對部分仍在設計、評選、土地協調作業階段的工程,陳縣長提醒各單位應隨時就關鍵節點提出檢討與策略調整,包含需求合理性、施工可行性、預算彈性與機制建構等層面,從系統上「看見問題、處理問題、預防問題」。陳縣長再次強調,縣府團隊要「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用系統的高度治理」,面對任何複雜的程序與協調,關鍵不在於制度有多繁瑣,而在於政府是否願意主動跨出去,推動真正能執行、能改善現場狀況的方案。 縣長陳福海指出,校園建設不能只看眼前的硬體規模,更要考慮未來維護的彈性、教學模式的發展,以及如何與周邊社區共構共融;幼兒園規劃則更需要提前思考結構安全、空間彈性與安置動線,規劃階段就要與學校充分溝通,確保各項設計符合現場實際需求與未來發展方向;而運動設施也不能只是建物外觀,而要實際對接民眾需求、使用頻率與日後營運。這些都不是單一局處能完成的,而是整個縣府團隊、學校、設計單位與施工系統必須共同面對與合作的方向。 為使行政協調更具效率,會中也強調需建立「進度追蹤」機制,由主責單位每週更新關鍵節點,並設定明確工作窗口。針對涉及水電、通信、管線、土地使用調整等外部因素,須由跨局處建立橫向整合的作業節奏。工務處與教育處將落實部門分工與專業協作,讓工程推動更順暢、更具彈性。 陳縣長表示,工程推動的關鍵不在於進度快慢,而是能否在制度內兼顧品質、效率與實用性。他強調,不論是學校反映的需求,或地方居民的使用經驗,都是縣府在施政中最重要的參考基礎;政府的每一筆投資,不僅要看得見結果,更要讓人感受得到改變。 縣府未來將持續針對教育與運動建設項目,採「滾動調整、專案追蹤、即時協調」方式辦理,從需求盤點到政策決標皆落實治理思維,朝向更穩健、更務實、更貼近使用者的施政方向前進。
-
國防部全民國防教育評鑑 委員抵金實地考評
國防部114年「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考核評鑑」考評委員一行昨日抵金門縣政府展開實地考評。縣府參議張瑞心強調,金門地處兩岸前線,國防與生活密不可分,長年來透過多元創新做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縣府未來將持續深化國防意識在民間的根植,強化國家安全與社會韌性。 這項考評於昨日上午在縣府大禮堂舉行,中央考評委員包括教育部科長黃惠玲、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專門委員陳怡君、國防部科長徐振強、文化部組長周彥汝、交通部簡任技正莊慧文、國防部政戰局上校蔣宗明(承辦人)等。縣府參議張瑞心率同縣府各局處科長級的代表以及業務承辦人員出席說明,於進行簡報、接受考評委員就書面資料審核,隨後委員們實地訪查金門縣文化園區的古砲解說點及獅山砲陣地。 縣府民政處報告中提到,在學校教育方面,將防災教育融入國防議題,提升學生避難知識,如上岐國小討論坑道避難,金沙國中邀請警方教授防空課程;鼓勵教師參與教育部教案徵選,如金城國中范佳莉老師以「心戰•新戰」獲全國特優。112至113年間,16所學校舉辦11場課外活動及18場營隊,如安瀾國小暑期國防營、金沙國小與雲科大合作野外求生遊戲,培養團隊精神。另結合青年動員計畫,辦理實彈射擊、大膽島登島及校園宣導活動,每年約100名教師參與國防景點探訪,二年間共200人受惠。 在職教育部分,定期舉辦電影賞析及專題講座,將全民國防列為公務員政策性訓練,納入數位學習平台,112年完成率達89.6%,113年76%,數位學習佔74%。而在社會教育與文化保存方面,執行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訓練,並推動軍事文化保存。文化局研究44門出土古砲,舉辦工作坊推廣歷史價值,結合觀光資源宣導國防教育。透過媒體報導動員活動,鼓勵民眾參訪軍事景點,深化全民國防意識。 中央評鑑委員對金門縣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努力高度肯定,特別讚賞金門豐富的軍事資源運用成效。教育部建議運用部內製作的影片與國防應變手冊進行宣導,並鼓勵參與教案徵選與全民國防貢獻獎,同時加強錯假訊息辨識。人事總處肯定金門在職訓練與數位學習表現,建議書面資料依國防部評分標準撰寫,並多辦理實地體驗活動。國防部政戰局則鼓勵善用多元平台響應「國家團結月」政策。文化部建議強化軍事遺址參觀的體驗描述,以深化民眾愛國情感。觀光署肯定軍事旅遊成效,建議強化新媒體行銷,如將暑期戰鬥營影片上傳至YouTube。全民國防承辦人則指出,未來評鑑將聚焦在職與社教訓練目標,並強調資訊傳播平台整合對強化社會防禦韌性的重要性。 張瑞心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所有評鑑委員的寶貴意見與指導,並表示縣府將虛心採納各項建議,並在未來的工作中持續強化與精進全民國防教育的各項作為。張瑞心強調,金門做為前線島嶼,國防與生活緊密結合,縣府將會更積極地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使國防意識更加深入民間,貼近民眾生活,以確保國家安全與發展。
-
青岐、盤山村社區獲頒首屆紫絲帶認證
金門縣青岐社區及盤山村社區發展協會榮獲衛生福利部首屆一朵紫絲帶社區認證,近日由社會處黃雅芬處長率隊赴台接受表揚,該獎項肯定社區在性別暴力社區初級預防工作的深耕與成果,鼓勵持續推動防暴理念、擴大在地影響力。 為強化「零暴力‧零容忍」的社區意識,衛福部於113年起攜手地方推動紫絲帶社區認證,鼓勵社區整合過往經驗,以系統性方式深化防暴工作。藉著在地化、多元且具可近性之宣導,提升民眾對暴力預防的敏感度與應對能力,落實暴力發生前及時遏止、降低風險再發生的目標,邁向永續發展。 社會處指出,青岐社區自107年起投入性別暴力初級預防工作,透過校園宣導、兒少營隊、婦女技藝培力、路跑與各式慶典,集結男女老幼參與,逐步在社區中建立起「暴力零容忍」的共識,現由計畫負責人蔡淑媛與志工團隊持續深耕。青岐社區洪正雄理事長表示,能在首屆榮獲一朵紫絲帶,是秉持著「不問鐘聲為誰響、不為他人正為你」的初心;他指出,教育是百年大計,防暴志工們深入校園,讓小朋友建立正確的防暴觀念,讓這份工作能永續發揚傳承下去。未來期盼能以青岐為起點,將這份理念由點擴散到周邊社區;同時也感謝防暴志工的辛勞付出,更感謝衛福部及縣府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盤山村社區於108年加入暴力防治行列,在前任理事長翁明堆及現任理事長翁品洋帶領下,結合照顧關懷據點的各項服務及校園巡迴宣導,致力提升居民對預防暴力的警覺,建構社區守護網。負責該計畫接洽與推動的翁明振總顧問回憶,第一屆紫絲帶認證過程是從無到有,從初始的惶恐與不安,經志工們共同努力及縣府大力支持協助,才能走到這一步,獲獎當下盡是感動;與其他社區交流分享時,更感受到金門縣政府積極支持與補助;期許未來透過紫絲帶認證,讓長期推動性別暴力防治的社區,其努力被看見並獲肯定,也讓志工們更有信心跟底氣,繼續堅持、精進成長。 縣府表示,感謝兩社區對金門防暴工作長期以來的貢獻,並高度肯定其在宣導與服務上逐年成長與創新,此次獲認證更樹立了良好典範,盼能激勵更多社區與民眾加入反暴力行列,共同邁向無暴家園的願景。
-
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捐贈消防局救災指揮車
金門縣消防局獲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捐贈救災指揮車1輛,並於昨(25)日辦理啟用典禮,協會由理事長呂文雄代表捐贈,金門縣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受贈並頒發感謝狀。金門縣退休消防人員協會理事長王世祿、金寧鄉鄉長楊忠俊、金寧鄉代會主席黃文欣、前主席李正騰等嘉賓亦共同到場見證協會的善行義舉,並表達祝福與感謝之意。 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自民國105年創立以來,始終秉持「育幼、救急、扶老」的宗旨,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活動,協助各地弱勢群體與急難救助。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其最主要的贊助單位是永旭保險經紀人,特別在董事長范國樑先生全力支持與其夫人創會理事長張淑儀女士及通路長邱錫玄等無私奉獻、努力經營下,善舉遍及全國各地,現任理事長呂文雄總經理更本著人本精神將大愛傳播到外島│金門,跨海親臨捐贈傳愛儀式。 永旭慈善協會本著「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宗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特別著重在育幼、急救、扶老等三個面向。在育幼及扶老方面,協會幫助偏鄉學童,每月捐贈永旭希望米及補助課後輔導班,並捐贈創世安養活動、每年發送端午愛心粽;而在救急方面,協會亦陸續捐贈各縣市消防局救災指揮車,同時在今年更捐贈全國第一台第三代捐血車予高雄市捐血中心,充分展現協會對於消防救災及醫療體系的關心與支持。 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長期以來默默行善,致力於社會福利與公共安全的提升,已經累積了無數感人事蹟。本次向金門縣消防局捐贈救災指揮車1輛,為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捐贈的第27輛救災指揮車,此次捐贈不僅代表著對離島地區消防、救災工作的支持,也彰顯出協會持續關懷社會、回饋大眾的善心。 李文良副縣長在致詞中代表縣長陳福海及金門鄉親對於協會的善舉表達感謝,並表示,希望消防局能夠善用這輛嶄新先進的救災指揮車,讓其在防救災工作上發揮最大效益,保護縣民生命財產安全。縣府也會與消防局一同努力,持續提升本縣防救災能量,將金門建構成為安全宜居的城市。 消防局局長呂英華也表示,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為社會寫下了許許多多溫暖人心的篇章,今年協會更進一步將愛心傳播到金門、高雄港、貢寮、內門等地,許多民眾及慈善單位亦紛紛響應形成善的循環,著實令人感動。相信在各界善心人士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能夠建構一個積極、溫暖且安全的社會。
-
學生輔導諮詢會議:盼中央支持人力與預算
為完善本縣學生輔導政策體系,強化專業支持網絡,金門縣政府23日下午在縣府第一會議室召開「114年度金門縣學生輔導諮詢會第一次會議」。本次會議由副縣長李文良親自主持,邀集教育處、衛生局、校園輔導主管、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及社工師代表、學校教師與家長代表等各界專業人士共同參與,展現縣府對於校園輔導議題的高度重視與推動決心。 副縣長李文良表示,現代學生所面對的挑戰不再僅止於學業壓力,家庭變遷、網路影響、同儕關係、心理健康等因素,皆可能影響其身心發展與學習歷程。因此,校園輔導工作已不再只是輔助性措施,而是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核心工程。李副縣長強調,金門縣政府將持續整合縣內教育、衛生、社政、警政與民間專業資源,積極建構一個跨領域、全方位、具前瞻性的學生輔導支持系統。 會議首先由教育處進行「學生輔導法」修正重點的專題簡報。新法於113年12月18日公布,並針對學生權益保障、輔導三級分層、專業人員配置與督導制度等面向進行重大修訂,特別強調「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原則」,以及輔導過程中學生自主同意權與隱私保障。會中指出,新法賦予地方主管機關與學校更多責任與資源調度權限,並規範應設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配置專任輔導教師與專業人員,並強化各級學校的危機應變能力與轉銜輔導機制。 在專題簡報後,由金門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進行業務執行報告。中心近年致力推動縣內高關懷個案服務,針對情緒困擾、自我傷害、嚴重適應困難與家庭功能失衡等狀況,提供個別諮商、小團體輔導、跨機關會議、資源轉介與後續追蹤等支持服務。報告指出,自推動輔導三級制度以來,中心已與各級學校密切合作,有效強化學生早期辨識、即時介入與後續處遇的完整機制。除服務個案外,中心亦辦理多場教師在職進修與家長親職教育活動,提升全縣校園輔導能量。 報告中亦提出目前實務上仍存在人力配置不足、偏遠地區輔導資源分布不均、個案量與專業督導負荷不成比例等挑戰,盼中央持續支持本縣專業輔導人力配置與預算需求,協助縮短城鄉資源差距,讓每一位孩子都能獲得妥適的輔導服務與心理照顧。 隨後的提案與臨時動議環節中,與會委員針對實務推動面所遇到的困境與建議進行熱烈交流。包括如何強化中介轉介流程的回饋機制、推動校園內部個案會議制度常態化、促進親師溝通協調以減少輔導落差等議題,皆獲得與會人員關注。多位委員也建議,縣府可規劃跨部門定期輔導協調會議機制,加強橫向聯繫與整體資源整合效率。 李文良指出,學生輔導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深耕的系統性工程,金門雖地處離島,但對於校園心理健康的重視不亞於本島,縣府將秉持對學子福祉的承諾,持續推動專業升級與制度優化。未來也將根據本次諮詢會議提出的建議與反映,進一步調整政策策略、規劃專業增能課程及資源配置,讓學生、家庭與學校在輔導體系中共同成長,打造更安全、友善、健康的學習環境。
-
《金門瞭望》關於2025《海峽論壇》的那些事
特約主筆:李金生 2025年第17屆《海峽論壇》是兩岸很不一樣的一年,在綠營吹起大罷免號角,藍營風雨飄搖的關鍵時刻,陸委會更因對岸長期軍機艦擾台等非善意作為及「賴十七條」的基礎上,表達「不建議」形同「不同意」地方政府首長出席的緊縮立場,首次出現沒有台灣縣市長參加的一屆,讓兩岸關係持續緊繃。 一水之隔的金廈小兩岸,在大兩岸對立、缺乏互信的氣圍裡,也出現一些新的變化。陳福海縣長未率團跨海與會,也未如去年指派副縣長李文良帶隊參加,而是由工務處代理處長陳家輝帶領縣府觀光處副處長何桂泉、民政處副處長陳國興、產發處副處長李文堆、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消防局副局長陳國瑋偕金酒廈門公司董事長呂清福等人與會。清一色副處級主管為歷年來僅見,寫下《海峽論壇》的新紀錄。 這樣的「降格」安排,在「小三通」依然往來熱絡的此時,隱約浮現一層讓對岸不樂見的交流黑障。但對做為地方政府的金門縣政府來說,有它關乎政治現實與整體利益的多重考量,且決策過程有如博弈,難以輕易出手落子。 因為,在《海峽論壇》於15日登場前,陸委會即再次定調為北京對台的統戰平台,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員都不會放行,並向媒體透露有3名地方官員的申請案遭到駁回,據了解分別為金馬兩地局處首長。 然而,金門是兩岸交流的最前線,2001年開啟的「小三通」讓金門、廈門「兩門對開」,也讓金門與大海西城市交流頻繁,金廈海域一灣淺水朝來夕往,現況與隔著台灣海峽的其它縣市完全不同,在「交流比對抗好」的大前提下,必須有不一樣的折衷作法,任何從對立層面出發的作法,都可能為兩岸悉心維護,走過SARS、新冠疫情等天災的「小三通」帶來變數。 陳福海縣長與統籌兩岸交流事務的副縣長李文良,就兩岸關係和鄉親輿情的方方面面,連數日推估研議後,才有由副處級主管組團與會的決定。 主要是中央目前的管制對象,並不包括簡任11職等以下官員在內,讓縣府2025《海峽論壇》代表團有一個彈性處理的空間。在中央陸委會可以理解,對岸涉台單位也能諒解的情況下,最終也得以順利出發。但縣府基於尊重中央的考量,事先仍主動檢附名單向陸委會完成象徵性「報備」。 重點也在陸委會主委邱垂正長期在金門大學任教,個人戶籍也一直放在金寧鄉大學路一號,以「半個金門人」自許的他,對金門整體發展現況和地方需求的了解,也非其它中央官員可以相比,在有師生情誼的綜發處長王中聖轉達縣府兩全構想後,最後在不違反現行規範的條件下,此事得以取得默契和低調進行。 今年的《海峽論壇》有一個與金門有關的「亮點」,就是跨海出席的前總統馬英九在致詞時談金廈小兩岸,強調任何政治力量都無法打壓和阻止兩岸民間的真誠往來,並對與會者說「喝過金門高粱的請舉手」、「這是用福建的水釀造的。」馬英九的一席話,讓他成了最受矚目的金酒代言人,也讓2018年陳福海縣長首個任期內,大陸通水金門解決長期缺水問題一事,再度成為論壇另一個焦點話題。 馬英九的語重心長,反映的是鄉親對兩岸和諧交流、往來的普遍期待,在兩岸風起雲湧的這些年,《海峽論壇》也一直是兩岸關係具參考性的觀察重點。目前兩岸局勢險峻,金門縣政府用穩健前進的步伐,努力守望「小三通」這扇交流窗口。
-
金城ㄅㄆㄇ正音班 6/28線上報名
金城鎮公所預定從八月十一日起至八月二十二日為止,開辦「ㄅㄆㄇ正音班」;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六)的上午十點開放線上報名,額滿為止。 金城鎮公所表示,這項ㄅㄆㄇ正音班暑期研習營,報名資格為設籍金城鎮,並且將於今年九月就讀金城鎮轄區國小一年級的幼大班學童,預計招收二十四名。有意參與的學童,家長可以逕至https://reurl.cc/5KeOrM報名,若對課程有問題者可以洽詢承辦人莊淞鈜,電話為325058轉分機505。 金城鎮公所提醒,報名完成後請於七月四日(星期五)下午五點前,攜帶學童設籍於金城鎮之身分證明文件,至金城鎮公所社會課繳交報名費新台幣三百元(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得免繳納),逾期未繳納者,將取消錄取資格。 今年的暑期正音班課程,將聘請中正國小姚語歆老師教導幼童對注音符號的認識、指導其正確ㄅㄆㄇ讀音、符號辨識,讓幼童從遊戲中學習,進而銜接小學課程,培養閱讀的樂趣。
-
石曉楓專題展7月開幕 睿友文學館邀民眾共賞文學風華
金門睿友文學館114年度第三季(7至9月)文學推廣活動,將舉辦「我欲以文學織錦—石曉楓創作及論著展」,展出金門女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石曉楓,歷年來在創作、學術論著、圖片與史料等豐碩成果。活動訂於7月2日下午2時舉行開幕式,將邀請安琪莉莎合唱團到場演出,循例不另發邀請函,歡迎鄉親、藝文界人士踴躍參加,共同享受這場文學與音樂交融的藝文饗宴。 金門睿友文學館今(114)年第二季文學推廣活動為「邂逅金門野地~周志強、廖翊蓁作品聯展」,即將接棒登場展出的是「我欲以文學織錦—石曉楓創作及論著展」。金門睿友文學館指出,此次特別邀請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的金門才女—石曉楓帶來精彩的作品展,內容豐富多元,有其歷年來之創作及學術論著與珍貴圖片及史料。活動由金門縣文化局指導,金門睿友文學館主辦,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碧山東店社區發展協會協辦。 關於今年第三季文學推廣活動策展人—石曉楓教授,金門睿友文學館介紹指出,石曉楓教授出生於金門縣金城鎮北門里浯江街,她在進入大學前,所有的求學階段皆於金門完成。民國70年畢業於金門中正國小、民國73年畢業於金城國民中學、民國76年畢業於國立金門高級中學。小學到高中時期的多位老師,包括鄭藩派、陳為學、楊德聲、顏生龍、何寶蓮、洪春柳、歐陽文章、黃書文等,都曾在她的文學之路上給予諸多引導與鼓勵。 石曉楓教授赴臺求學,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取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師從楊昌年、何寄澎、張素貞等教授。大學畢業後曾任教於臺北市忠孝國中一年,隨後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並曾受邀於韓國外國語文學校中文系客座講學一年。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專任教授。 石曉楓教授學術與創作成果豐碩;創作以散文為主,榮獲諸多獎項。依據金門睿友文學館之介紹,石曉楓教授的研究領域涵蓋臺灣及中國現當代文學。其重要學術論著包括論文集《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白馬湖畔的輝光——豐子愷散文研究》。她也曾發表多篇單篇論文,如〈死亡魅影下的存在思索——林懷民小說的成長敘事〉、〈一九九○年代台灣鄉土書寫的轉向——以袁哲生、童偉格為例〉等。其研究曾榮獲文建會現代文學研究獎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獎勵,以及「第十四屆中央日報文學獎‧文學評論類」評審獎,並長年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在創作方面,她曾榮獲華航旅行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多項殊榮。著有散文集《跳島練習》、《無窮花開——我的首爾歲月》、《臨界之旅》。其中,《跳島練習》榮獲2023年第36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散文大師獎優選獎。她也著有評論集《創作的星圖:國民散文手藝課》、《生命的浮影——跨世代散文書旅》。 金門睿友文學館也補充指出,石曉楓教授在學術殿堂內教授多門重要課程,深受學生愛戴。她教授的課程包括「中國當代小說專題研究」、「臺灣當代小說專題研究」、「成長小說專題研究」、「現代散文」、「文藝美學」等,並曾榮獲109年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傑出獎及102年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優良獎。 石曉楓教授不僅是一位桃李滿天下,廣受學生歡迎的教授,更是著名的作家與學者,實為金門的才女。此次展覽機會難得,廣邀金門鄉親、藝文界和各界人士踴躍到場參與,一同見證石曉楓教授在文學與學術領域的卓越成就!
-
珍愛生命職訓登場 志工化身幸福捕手守護鄉親生命安全
為強化本縣自傷防治網絡,打造更完整的社區支持系統,金門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辦理「珍愛生命 守護天使」志工在職教育訓練,期盼透過專業課程強化志工知能,使其成為社區中第一線的幸福捕手。此次訓練特別邀請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精神健康基金會金門區執行長及愛人放心診所院長的吳阿瑾醫師擔任講師,吸引本縣立案社政類志工團隊志工、公所相關業務承辦人及主管共61人踴躍參與。 課程中,吳阿瑾醫師以其專業經驗,循序引導學員深入學習如何正確掌握「主動關懷、積極傾聽」、「適當回應、支持陪伴」、「資源轉介、持續關懷」等核心技巧,協助志工在日常服務中發揮守門人角色,及早發現並協助處於情緒困境中的民眾。課程內容不僅著重於理論分享,更透過實例討論與互動練習,提升學員面對潛在高風險個案時的敏感度與處理能力,讓志工能在危機發生前即時介入,適時轉介資源,減少悲劇發生的可能性。 金門縣社會處處長黃雅芬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活動,向辛勞付出的志工表達感謝之意。她表示,志工服務深入社區基層,是縣府推動自傷防治工作的重要支柱。藉由此次課程,期盼參與的志工能在服務現場及日常生活中,敏銳觀察服務對象的身心狀況,及早察覺異常徵兆,適時給予關懷與支持,並在必要時迅速啟動轉介機制,落實「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工作流程,有效防範周遭潛在的自傷風險,讓關懷不僅止於表面,更深入每一個可能需要幫助的角落。 黃雅芬進一步指出,自傷防治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而志工正是連結社會安全網的重要節點。她感謝每一位志工的參與與投入,透過彼此的愛心與專業,讓社區充滿溫暖與希望,為那些在生命低谷中的人們點亮希望之光。她也鼓勵志工持續精進專業知能,成為社區中堅實的情緒支持力量,發揮助人助己的志願服務精神。 社會處進一步說明,擔任志工是一種對社會的付出,同時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為建構完善且友善的社區服務網絡,縣府團隊長期鼓勵鄉親踴躍投入志工行列,並持續辦理多元化的在職教育與訓練課程,無論是實體或線上學習資源,均希望協助志工提升服務品質與應變能力。透過系統性的教育訓練,讓每位志工在服務歷程中累積豐富經驗與成就感,同時也能在服務過程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實現,貫徹「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志願服務精神,進一步彰顯公益服務的意義。 社會處強調,縣府未來仍將持續結合醫療、社會工作及志願服務等跨專業資源,共同擘劃更完整的自傷防治機制,期盼讓每一位陷入困境的鄉親都能在社會安全網的保護下,及時獲得溫暖的協助與陪伴,共同守護金門成為一座幸福、安全的友善城市。
-
金森金事講座帶民眾走讀太武山 探索岩層中的金門故事
金門植物園《金森.金事》友善環境系列講座,日前規劃辦理「石在金彩-金門地質的故事」以及「岩料觀察家」戶外走讀講座,邀請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林英生擔任講師,透過專題的分享帶領民眾認識金門的岩石分布與形成方式,並實地走讀到太武山,為學員解讀岩石上的痕跡,豐富大家有關地質相關的專有名詞、知識以及認識家鄉土地曾經發生的環境紀事。 金門植物園《金森.金事》友善環境系列講座,日前邀請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林英生擔任講師,透過專題分享以及走讀活動帶領逾36位學員一同探索解密深藏岩層中的金門故事。 其中,上午場次「石在金彩-金門地質的故事」講座,講師林英生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舉例,相異的礦物在岩石中呈現不同的排列狀態時,岩石名稱也會隨之改變,並指出除了找尋自然中的岩石,也因傳統聚落的房屋經常運用在地的土砂、岩石做為建材,因此觀察房屋的建材也能當作判斷附近岩石種類分布的線索,有助於分析地質狀況,以及曾經發生過的自然現象。 下午的「岩料觀察家」戶外走讀講座,講師林英生帶學員走訪太武山,並引導學員觀察剪切、岩層入侵、解壓節理等作用是如何在岩脈上呈現。他輕鬆地將太武山的歷史轉化為有趣且淺顯易懂的解說,有助於學員更加了解岩石生成所經歷過的事件,現場有學員學以致用,嘗試梳理這片土地可能曾發生的自然現象。 有不少民眾表示,透過本次講座除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認識許多地質相關的專有名詞及知識外,更學習到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深入」觀察金門,挖掘並閱讀這塊土地上獨有的地質故事。 金門植物園《金森.金事》友善環境系列講座持續推出各主題內容,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持續關注林務所網站及金門植物園臉書粉絲專頁。若有相關疑問可於園區服務時間(上午09:00至12:00、下午2:00-5:00,每周一休園)來電或信件洽詢。諮詢信箱:kgb190304@gmail.com,旅遊資訊站電話:082-332-420。
-
文化局好時光閱讀推廣 聖草平安皂手作課程招生
為推廣閱讀風氣並提升民眾對自然草本生活美學的認識,金門縣文化局精心規劃「好時光」閱讀推廣系列活動,將於7月5日在縣立圖書館舉辦兩場次「聖草平安皂」手作課程,歡迎年滿12歲以上的讀者踴躍參與,一起來圖書館借好書、看好書,並親手製作淨身驅穢、守護身心的草本手工皂,度過富有意義的夏日時光。 本次「聖草平安皂」課程分為上午場(9:00至12:00)與下午場(13:30至16:30)兩個時段,每場限額40名,為確保參與者皆能完整體驗課程內容,參加者不得重複報名上下場次。活動地點設於金門縣立圖書館北棟四樓視聽室,場地設備完善,提供優質學習環境。 文化局表示,活動已開放報名,民眾可掃描活動海報上的QR Code完成報名程序。為落實閱讀推廣精神,報名者需於6月25日至7月2日期間,至金門縣立圖書館完成借閱6本書籍,主辦單位將於7月3日查核借書紀錄,未達標者名額將由候補人員依序遞補。提醒民眾珍惜資源、準時出席,活動開始後10分鐘內未報到者,將開放現場候補遞補名額;此外,參加者需自備裝皂提袋,以利成品攜回。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手工皂領域資深講師——陳婕菱老師蒞臨授課。陳老師為《漢方植萃手工皂運用》、《神奇中草藥手工皂》、《一次學會5大技法!達人級手工皂Guide Book》(合著)以及《手創新視界-手工皂》(合著)等多本專業書籍的作者,同時也是舒丹亞手工皂坊創辦人,擁有超過20年手工皂教學與創作經驗,並具備多項中草藥與美容相關專業證照。她曾多次受邀至各大電視台節目與媒體專訪,長期致力於推廣天然草本手工皂的應用與製作,深受學員喜愛。 陳老師的教學風格親切細膩,擅長引導學員從零開始學習製皂技術,並透過植物萃取與香氛搭配,創造出獨具療癒與保養功效的手工皂。她也致力於推廣永續天然生活理念,透過課程傳達愛護環境、減少化學添加物的生活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如何用雙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天然保養品。 為延伸閱讀推廣效益,活動當天現場亦將展出縣立圖書館館藏中與草本植物、手工藝、生活美學及自然療癒等相關主題的優質書籍,讓參加者能在課程之外繼續深化學習。此外,文化局也鼓勵民眾多加利用金門各鄉鎮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各館皆設有豐富多樣的藏書與雜誌,且採行「甲地借、乙地還」的便民借閱機制,方便民眾就近取閱與歸還。 文化局表示,透過閱讀與手作結合的活動,不僅能提升民眾對生活藝術的興趣與實踐力,也有助於養成持續閱讀的良好習慣。歡迎鄉親把握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閱讀中獲得知識,在手作中獲得療癒,度過一段豐富而充實的「好時光」。欲瞭解更多活動詳情與即時訊息,請追蹤「金門縣公共圖書館」臉書粉絲專頁,或洽詢電話(082)323169轉172。
-
沃皮斯盃金城國際籃球邀請賽 7/8~7/12登場
由金門在地潮流品牌沃皮斯潮流 Worldpeace、金城鎮公所共同主辦的「二○二五沃皮斯盃金城國際籃球邀請賽」,將在七月八日至十二日於縣立體育館隆重登場。這項賽事匯集來自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九支頂尖隊伍,預計進行二十五場精彩賽事,對於金門的體育發展與國際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賽事的參賽隊伍,包括:國立政治大學(UBA五連霸王朝)、健行科技大學、輔仁大學(UBA勁旅)、虎尾科技大學、台灣藝術大學(球風創新)、南山高中(HBL傳奇強隊)、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傳承重鎮)、新加坡雄獅隊、以及馬來西亞MBC麒麟俱樂部(國際賽常客)。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的賽事看點十足,UBA五連霸的政大將再度對決健行與輔仁,延續UBA四強之爭,虎科與藝大將以創新打法挑戰領頭地位,南山高中也將挑戰大專強隊,國立體育大學將與各路強敵正面對決;此外,新加坡雄獅隊與馬來西亞MBC麒麟隊也將同場競技,展現東南亞菁英的對決。 在比賽進行期間,每日進場者皆可參加現場摸彩,天天抽出上百樣精美好禮,獎品包含各式運動裝備、潮流配件與限量紀念品等,最大獎更祭出萬元現金。 主辦單位表示,該賽事要讓世界看見金門的能量,也讓金門的孩子看見世界的高度,這場高水平體育競技更象徵金門在青年體育、城市行銷與文化交流上的嶄新跨步。 沃皮斯潮流Worldpeace是由金門青年創立的潮流品牌,長期關注年輕文化與運動風格,主張「誰說打球不能帥」的理念,融合街頭文化與籃球態度,推動潮流與競技並存的賽場風格;此次從金門出發,策劃舉辦亞洲級賽事,是品牌實踐精神的重要里程碑,誠摯邀請所有金門鄉親,一起進場為這場屬於金門的國際賽事喝采。
-
走入碉堡守護記憶 述美國小師生訪安東二營區
述美國小為落實校訂「鄉土探索」與「全民國防教育」的雙重教學目標,為二年級學生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走入碉堡│守護記憶」校外教學活動,在教導主任蘇子鈞帶領下,9位師生實地走訪「安東二營區」,經由碉堡歷史導覽、虛擬實境(VR)海洋探索與模擬射擊體驗等,認識碉堡在戰役時扮演的角色,以及自然觀察與數位科技體驗,讓學子在親身體驗中深化對家鄉的認同,並從小扎根基本的國防素養! 述美國小9位師生在教導主任蘇子鈞帶領下,日前前往參訪位於古寧頭的安東二營區,展開訂課程進行鄉土教育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程體驗。依據現場介紹,安東二營區為金門國家公園委由民間業者經營的軍事據點,現場藉由融合教師的歷史導覽、自然觀察與數位科技體驗,讓學子在親身參與中,深化對家鄉的認同,也藉由現場之設備,以數位科技虛擬實境體驗金門戰地歷史文化經過與演變! 述美國小指出,師生首先於安東二營區展開歷史導覽,在教師生動的故事講述中,學子深入了解碉堡在古寧頭戰役中的關鍵角色,並認識防禦構造與軍事用途。藉由實地踏查,讓學生對「什麼是國防」有初步認識,也在觀察、體驗、感受以及問與答之間,激發對戰地文化的興趣。有學生形容:「我第一次走進真的碉堡,裡面好像迷宮一樣,很酷!」隨後,師生也移步至碉堡旁海岸,進行潮間帶生態觀察,藉以讓學生理解自然環境與戰地地貌之間的緊密連結,體會在地防衛與環境永續的共生價值。 在數位科技應用部分,活動設計結合VR海洋探索與模擬射擊體驗。學生戴上虛擬實境裝置,沉浸於海洋生態環境中,並透過模擬射擊認識基本的防衛行動與危機應對。這項科技體驗有效提升學生對「全民國防」的概念理解。學生楊昱表示,射擊模擬遊戲是我最喜歡的體驗,好像真的在守護家園一樣。我以後也想當一個可以保護大家的人!。 「走入碉堡│守護記憶」內容圍繞著歷史、自然與科技,學子親身經歷戰地場景,激發對戰地文化的興趣,在體驗之中,從具象空間中感受歷史的重量。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進一步指出,此次活動之宗旨即在於結合這次課程之設計,讓學生用眼睛看、用腳走、用心感受,透過行動學習,激發孩子對家鄉的情感認同與探索的好奇心! 對於述美二年級學子的參觀體驗,安東二營區工作人員何喬竹也指出,雖然是低年級學生,但透過真實場域的體驗與科技輔助,他們能逐步建立起守護家園、珍惜和平的價值觀,這就是國防教育真正的起點! 述美國小也說,將校訂課程融入國防教育,並結合歷史、自然與科技三大面向,讓孩子們在探索家鄉的過程中,播下保衛國土、關懷家園的種子,也為學子注入嶄新且深刻的國防視角。這次課程的核心精神和目標在親身體驗,讓學子從中激發對家鄉的認同感,並從小培養保衛家園與珍惜和平的價值觀。
-
縣府規劃金鼎附幼改建 重視幼兒學習權益
為改善金鼎國小附設幼兒園老舊校舍問題,金門縣政府將自今年起啟動拆除與新建工程,工程期間幼兒就學勢必受到影響。為保障幼兒學習權益,校方與教育處積極規劃臨時安置方案。縣長陳福海23日下午特別率隊實地勘查潛在場址,強調在確保學童權益前提下,應妥善規劃安置空間,讓孩子在安全、適宜的環境中安心學習、健康成長。 本次會勘由縣長陳福海親自帶隊,隨行人員包括教育處長孫麗琪、副處長董雲馨、金鼎國小校長蔡玉羨等人。考察行程先後走訪金寧警察分駐所現址與古寧國小校區,實地了解各場地現況與教學使用可行性,作為未來臨時教室規劃的重要依據。 縣長陳福海表示,教育是縣府施政的核心項目之一,尤其幼兒階段是人格與能力發展的起點,更需要完善、安全的學習環境。他指出,金鼎國小幼兒園歷經多年使用,現有校舍已無法符應現代教育與安全需求,因此縣府責無旁貸,必須即時啟動重建,並在過渡期同步做好安置配套,讓孩子們在學習的每一階段都能安心穩定,家長也能放心託付。 金鼎國小幼兒園創建於民國58年,雖於民國74年曾進行部分整修,然歷經歲月侵蝕後,校舍結構已嚴重老化,並陸續出現漏水、壁癌等問題,不僅影響環境美觀,更對幼生健康與安全構成威脅。此外,教室與廁所動線不合理,造成幼兒頻繁往返,對生活自理能力尚未成熟的孩童而言更是隱憂。校方在評估後認為已無法透過局部整修解決問題,重建勢在必行。 縣府認同校方提出的重建需求,相關計畫目前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預計將於明(115)年初動工。重建期間,幼兒需暫時遷移至其他地點上課,尋找符合安全、空間與交通等多項條件的臨時教室,成為一大挑戰。家長與校方均盼能妥善安排,避免對幼兒學習與生活造成不必要干擾。 目前金鼎幼兒園設有大、中、小班各兩班,共計六班,學生人數逾百。根據校方規劃,重建期間將暫時遷出四班學生,預定由大班及中班在臨時教室上課,並採混齡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資源,兼顧教學品質與空間效益。新園舍完工後亦將增設幼幼班,目前設計作業同步進行,預計明年完成招標後啟動施工。 在場地評估方面,古寧國小因現有空間已全數使用,無法再行支援,確定不納入考量;而金寧警察分駐所因新建大樓即將完工,警力預計9月遷入新址,原有場地將釋出,有望成為臨時教學空間。對此,陳福海指出,該建物未來亦面臨拆除,使用期間有限,整修應以最小成本為原則,避免不必要資源浪費。 會中,古寧國小校長楊肅健分享,過去金城幼兒園重建時曾借用空中大學辦學,顯示靈活運用現有空間具有高度可行性。金鼎將持續再與縣府及相關單位攜手,儘速覓得通風及採光良好,且適合作為幼兒園教學之空間。 針對場地選擇與後續規劃,縣長陳福海表示,他尊重教育專業與現場需求,並責成教育處與校方積極研擬最妥方案,以保護學童學習權益為前提。他肯定蔡校長對場地的用心規劃,並指示教育處儘速與相關單位展開協調作業,提出具體可行方案,確保重建工程如期推進,學生安置萬無一失。 縣長陳福海希望各相關單位齊心協力,讓金門的孩子在最關鍵的啟蒙階段,擁有最穩定、優質的學習空間。他表示,幼兒園重建不只是硬體翻新,更是對教育價值的重申。只要牽涉到孩子的未來,我們就不能等、不能慢,更不能妥協品質。 陳福海縣長重申,他對教育一向高度重視,尤其幼兒教育更是扎根教育的起點,對幼童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自己將全程關注校舍重建與安置進度,嚴格要求教學環境與設施品質不打折扣。他強調,任何細節都不能馬虎,這是對孩子的責任,也是對未來的投資。縣府將持續監督進度,確保孩子在轉換期間也能安心學習、快樂成長。
-
少輔會整合輔導資源 全力為學子打造健全成長環境
金門縣少年輔導委員會昨(24)日上午假金門縣政府召開114年第二季委員會議,副縣長李文良主持會議時強調「青少年是金門的未來,大人的多一分努力,就是為金門的未來多一分付出。」,會中並檢視當季青少年輔導及犯罪預防成效,將持續強化各網絡單位合作,為金門少年學子打造健全成長環境。 會議由副縣長李文良主持,警察局長黃壬聰、社會處長黃雅芬等委員及各網絡單位代表出席。會中由警政、教育、社輔、衛生及校外會等五組工作小組報告114年3月至5月重點工作外,也針對暑期安全、校園反毒、防範曝險行為、橫向聯繫整合等議題深入討論。 李副縣長指出,青少年脫離學校管束的暑假期間,若缺乏妥善安排,容易成為高風險群。他責成教育處於放假前應透過學校主動向家長宣導交通安全與生活規劃等事項,並提供緊急聯絡資訊,確保家校聯繫暢通,能及時處理突發狀況。也要求警察局強化夜間與社區死角的巡邏,降低青少年被害或涉案機會。 針對上季提出的「加強網絡單位橫向聯繫」議題,教育處簡報「少年事件過渡性教育計畫」,目標是協助觸法學生順利銜接返校。然而,李副縣長強調,橫向聯繫應超越單位各自回報,更需整合計畫與活動、互補資源,達到實質協作與成效提升。他指示警察局,作為少輔會秘書單位,須彙整全縣青少年相關活動並提出具體合作模式,供下次會議參考,作為下半年乃至明年業務規劃的依據。 警察局會中提案,籲請本縣各級教育單位依教育部「教育單位協助檢警緝毒溯源通報作業要點」,將販毒情資密件通報校外會轉警政機關,以有效追查藥頭,防制毒品進入校園。 黃壬聰局長表示,目前青少年吸毒樣態多樣且難以掌握,特別是三、四級毒品流通隱密,警方偵查受限,需仰賴學校與社會單位提供情資。他呼籲各級學校依教育部通報要點,若掌握販毒或學生遭吸收販毒的訊息,應以密件經校外會轉報警方,由警方進一步追查毒源,同時保障提供情報者的身分安全。 他也指出,目前青少年吸毒多集中於校外群聚場所,校內教師若無情資來源,將難以發現。新北市經驗顯示,透過建立通報與信任機制,反而能提升案件偵辦與防制成效。 李副縣長對此表示肯定,並強調學校應將警方視為輔導合作資源之一,不應因為通報數據上升而猶豫,認真面對問題、及早處理,即使數據刺眼,也是一種努力成果。 與會委員也建議,部分中離學生雖未在校,卻仍與同儕互動頻繁,其行為可能波及校園安全,應納入關注對象。對於已出現偏差但尚未觸法的學生,學校可主動提供名單,作為警方重點訪視依據。若屬於「曝險少年」類型,則可先通報少輔會評估後再視情況移送法院處理,以平衡輔導與司法介入。 會中黃壬聰局長也指出,現階段少輔會多處理法院移交的事後個案,應將功能擴大至前端預警與介入,例如輔導攜帶危險物、出現偷竊或藥物使用傾向但未構成犯罪的「曝險少年」,真正發揮早期預防作用。 李副縣長回應表示,過去任職教育處長期間也曾遇到個別學生輔導困難的情形,若能結合警政單位力量與法治觀念宣導,往往比教師單方面介入更具說服力。他鼓勵學校改變心態,將警察視為教育資源,而非外力介入者,透過多元合作,增加輔導實效。 另方面,對於部分單位未派主管與會僅派承辦人出席報告,黃壬聰局長指出此舉不利於政策推動與溝通協調。李副縣長也認同,未來將要求與會代表層級提升至科長以上,確保政策訊息能被正確理解並有效執行。他並承諾將在下次縣務會議中正式提出相關規定,提升整體會議品質與效能。 李文良副縣長在結論時再次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各單位為青少年輔導投入的心力與專業,他強調「青少年是金門的未來,大人多盡一分力,就是為金門多累積一分希望。」,希望透過縣府與各網絡單位的密切合作、全面整合輔導與安全資源,為在地學子建構一個健康、安全、充滿希望的成長環境。 在本季(3月至5月)工作小組報告中,警政組共處理32件少年輔導個案,包含29件主動開案,進行324人次訪視,結案7件。另執行「春風專案」臨檢116次,勸導8名偏差少年,並辦理53場犯罪預防宣導,逾萬人參與。教育組輔導14名涉及家暴與性平議題學生,積極追蹤偏差行為個案,並協助3名輟學生復學,持續進行各項宣導及專業人員訓練。 社輔組方面,本期服務共案4件、兒少保護個案16件、性侵害7件、性剝削1件,社福中心並服務213戶脆弱家庭,提供千餘人次訪談與支援服務。衛生組辦理7場青少年菸害防制課程,協助25位學生戒菸,成功6人,稽查392家次查獲違規16件;毒品防制中心未發現未成年個案。校外組則執行31次校外聯巡,修正45處毒品熱點,並持續辦理藥物濫用防治與特定人員尿液篩檢,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觀光處拜會金門國境隊 持續強化陸客旅遊宣導
自113年9月27日小三通恢復大陸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以來,累計入境陸客已逾13萬人次,平均每月近1萬5千人,其中自由行旅客占比高達93%。由於多數陸客以微型電動車作為主要代步工具,卻常因不諳本地法規而發生違規情事,縣長陳福海特別責成觀光處會同警察局、監理站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跨部門研擬宣導策略,並攜手移民署金門國境事務隊,加強入境第一線的交通與旅宿安全指引,致力打造健康、有序的觀光環境。 縣府指出,近來自由行旅客旅遊行為模式,微型電動車因操作便利、綠能環保,成為陸客來金首選交通工具。然而因兩岸交通與旅遊規範不同,不少旅客在使用上出現違規或安全疏失,引發交通事故或社區疑慮。為防患於未然,金門縣政府召開跨部門會議,確立多項宣導重點,期望從源頭強化教育,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 交通安全方面,縣府提醒旅客,租車時應選擇合法業者,確認車況與電池電量,提前瞭解充電站分布,避免中途拋錨。微型電動車設計最高時速為每小時25公里,禁止雙人騎乘、酒後或吸毒駕駛,14歲以下不得騎乘,騎乘過程應全程佩戴安全帽,並主動禮讓行人及視障者,維護用路安全。 在住宿管理方面,則建議旅客入住合法登記的旅宿業者,勿選擇未申報的非法日租套房。訂房前應確認付款方式、房型資訊及是否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以保障自身權益並確保旅程順暢。住宿期間也應遵守禁菸及安寧規範,貴重物品妥善保管,退房前確認隨身物品是否遺落,並確實歸還所有租借物品。 為強化宣導成效,縣府觀光處並與內政部移民署金門國境事務隊合作,在旅客入境時即提供紙本或電子宣導資料,協助旅客即時瞭解在地生活規範與旅遊須知,提升資訊可及性與即時性。相關單位也同步建立旅客急難協助聯繫機制,萬一發生意外事件,可迅速獲得協助處理,保障旅遊安全。 縣府強調,推動小三通不僅是經濟與觀光發展的重要策略,更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橋樑。為確保這項政策能永續發展,需在維護秩序與促進理解間取得平衡。未來將持續強化執法與宣導並行的策略,不僅讓旅客「玩得開心、行得安全」,也讓居民「住得安心、生活有序」,攜手打造一個兼顧觀光品質與社會友善的宜人金門。
-
2025跑動金門邀您體驗觀光旅程全新風貌
金門夏季最具創意與魅力的觀光活動「2025跑動金門秘境探索夕陽跑」將於今(114)年8月9日傍晚盛大登場!本次活動由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縣觀光協會承辦,並首度結合藝術與運動元素,邀請金門重量級鋼雕藝術家吳鼎信老師進行鋼雕藝術展,開啟金門觀光旅遊結合藝文能量的新篇章,為跑者帶來不同以往的沉浸式路跑體驗,也為金門旅遊增添全新亮點。 縣府教育處指出,本屆「夕陽跑」活動報名熱烈開放中,名額限定2,500位,報名截止日為7月8日(二)17:00止。活動當天選在視野遼闊、風景絕美的金門縣畜產試驗所周邊秘境展開,路線特別設計讓參與者能在夕陽餘暉中奔跑於金門自然與歷史交織的美景之中,探索過去未曾發現的秘境角落。 最特別的是,今年活動加入藝術展演元素,於主會場設置吳鼎信老師的鋼雕藝術展,展期為期一個月,跑者與旅客不僅能在現場觀賞藝術作品、拍照打卡,更能深刻感受藝術與生活融合的美學力量。展出的鋼雕作品,是吳老師近十年來創作的代表系列,媒材包括鋼鐵、泥塑、磚雕、交趾陶等,呈現出金門在地文化、歷史與生命記憶的縮影。 「生活就是工作,生命就是藝術。」吳鼎信說,他相信藝術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訴說地方的故事與歷史。此次跨界合作,是他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希望透過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金門、愛上金門。 除主展區外,吳鼎信及其子女吳子魁、吳杏子亦於金門各地留下眾多公共藝術作品,包括瓊林聚落的「木棉花樹牆」、沙美老街的「牽牛花紅土藝術牆」、「月老許願井」、「我們結婚吧藝術牆」、慈湖路旁的「生態藝術牆」、金城鎮的「鋼雕藝術走廊」等,並遍及本地多所學校與社區空間,展現藝術如何深耕金門日常生活,成為在地特色的重要一環。 此外,吳老師也多次代表金門走出海外,曾赴美國紐約、新加坡、福建等地展出,將金門藝術能量拓展至國際舞台。他與「跑動金門」活動的跨界攜手,不僅突顯金門豐富的人文底蘊與藝術實力,也提升了金門觀光的文化層次與國際辨識度。 縣府表示,「2025跑動金門秘境探索夕陽跑」不僅是一場運動賽事,更是一場文化體驗之旅,透過藝術與運動的融合,打造金門全新觀光模式。活動也將安排多項抽獎活動與在地美食市集,邀請全台跑友、藝術愛好者與旅人共襄盛舉。 活動報名及活動相關資訊請洽金門縣觀光協會(082-373858)。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歡迎大家攜家帶眷,跑進金門秘境、奔向藝術夕陽!
-
林氏宗親會理監事授證典禮 林永壽接任理事長
社團法人金門縣林氏宗親會舉行第13屆理事長、理監事授證典禮,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頒贈當選證書予新任理事長林永壽,並致贈紀念牌道賀。李文良期勉林氏宗親會齊心協力,發揮「宗親一家親」的精神,攜手推動鄉里和諧發展。議長洪允典亦期許林氏宗親會能成為金門宗親團體的典範,共同為地方發展貢獻心力。 授證典禮暨聯誼餐會於盈春閣餐廳舉行,副縣長李文良、議長洪允典伉儷、縣府社會處長黃雅芬、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中華民國林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林滄敏,陳玉珍立委辦公室主任、鄉鎮長及代表會主席等各界來賓到場道賀。金門林氏各宗派宗親會理事長、幹部,包括金寧安岐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永標、金寧上后垵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振查、金沙呂厝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榮泉、金沙洋山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金物、金湖后壟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再求、烈嶼上林頂林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延璉、烈嶼下林三鄉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英生、烈嶼東林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義雄、烈嶼西路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吉義、烈嶼西宅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翼正、烈嶼雙口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俊銘及林氏宗親會會員代表等一百餘人,齊聚一堂,踴躍參與此次盛會,充分展現金門林氏宗親會的高度團結、和諧的凝聚力,場面溫馨隆重。 副縣長李文良傳達縣長陳福海向新任理事長暨理監事的道賀之意,同時代表主管單位頒發理事長當選證書予林永壽,並轉贈陳縣長贈送的賀匾。李文良致稱讚新任理事長林永壽接棒承擔服務宗親的責任,繼續帶領宗親會協力地方事務,共促地方建設和發展。他表示,宗親會組織不僅是宗族凝聚力的展現,更是社會基層力量的重要組成。宗親會的功能,不但有助於文化傳承與宗族情誼的延續,更將成為金門地區公益事務的積極推手。李文良期望宗親會組織的角色,除了凝聚族親團結,服務宗親,也能為關懷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盡一份力量。 議長洪允典則肯定林氏宗親會在敦睦宗誼的重大貢獻,他表示,宗親會在維繫家族情誼、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公益服務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期許金門縣林氏宗親會能成為金門宗親團體的典範,共同為地方發展貢獻心力;並祝福宗親會會務蒸蒸日上、宗族興旺發達。 專程從台灣來參如典禮的中華民國林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林滄敏表示,宗親會是社會服務中很重要的平台,除了要敦睦族親情誼外,更要發揮社會服務的功能;中華民國林氏宗親總會願做金門縣林氏宗親會的後盾,期待把宗親服務的範疇擴大到全國各地區,甚至世界的各個角落,讓宗親情誼的維繫更深更遠更長久。 從台電公司退休的林永壽,長年熱心參與宗親會會務,過去曾擔任宗親會理、監事,協助理事長推動會務。此次理事長改選,獲得宗親們的支持,接任第13屆理事長。林永壽感謝宗親對他的厚愛,他表示,宗親會是聯絡同姓、宗族的組織,如同一個大家庭,情感的凝結和團結對會務的推動相當重要;宗親會亦是宗親建立感情、維繫友誼與宗誼的平台,讓宗親彼此相互協助。他表示,未來會盡個人之力,結合常務監事、常務理事與理監事的共同努力下,主動積極參與宗親會和公共事務,凝聚宗族向心力,加強與各地宗親組織交流互動,增進宗誼,宏揚祖德,薪火相傳,服務鄉親。 林永壽期望宗親會繼續傳承林氏「忠孝詩禮」傳家的族規和祖德,弘揚「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林氏族訓暨優良門風,並與理監事與會務幹部們共同努力推展敦親睦族工作。 林永壽表示,金門縣林氏宗親會的雛形,最早可溯及到民國初年設於金城北門的「長林家族自治會」聯誼組織。民國56年,在鄉賢宗彥的努力奔走下正式籌組成立「金門縣林氏宗親會」並完成社團組織登記,可說是金門地區最早健全宗親會組織的社團之一。宗親會運作迄今已近一甲子,在歷任理事長及執事同仁的努力之下,蓽路藍縷,屢開新局方有今天敦睦宗誼,宏宗耀族的傑出成果。 第13屆金門縣林氏宗親會理、監事暨會務人員名單如下: 理事長:林永壽。榮譽理事長:林長耕。常務監事:林建城。常務理事:林國祥、林榮輝、林再生、林德明。理事:林振查、林文鉦、林其昌、林永標、林清源、林義雄、林長展、林水印、林翼正、林明訓。監事:林國佐、林天德、林長遠、林銘凱。總幹事:林松杉。副總幹事:林世忠、林嘉森。會計:林文武。出納:林明德。總務:林文堅、林志勇、林水元、林有禮。
-
《星期三專欄》【島語線上】從碉堡到咖啡香│莊芸瑄與她的「看海」日常
走進金門新湖漁港的盡頭,一座塗著藍白迷彩、外觀醒目卻獨具風格的碉堡映入眼簾。這座曾經肩負國防重任的軍事設施,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一間別具風情的咖啡館│「看海」。而經營這間咖啡館的老闆娘,是來自台中的金門媳婦,28歲的莊芸瑄。 「除了天氣實在不太習慣之外,其實我滿喜歡金門的生活,很慢,很親近自然。」談起來金門的契機,莊芸瑄露出笑容。從都市移居離島,已經快四年了,雖然生活節奏截然不同,但她逐漸適應,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這間名為「看海」的咖啡館,前身是一座海防碉堡,原本閒置一段時間,由漁會對外招標,希望將閒置的碉堡再利用。2020年,漁會將碉堡外牆重新粉刷,2024年6月,莊芸瑄與家人投入整修與設計,耗時半年、斥資百萬元以上,才終於讓這個老碉堡內外煥然一新。 「碉堡真的不好裝潢,牆壁太厚,水電都不好拉,沒辦法藏線,只能盡量走簡約風。」她坦言,空間規劃相當受限,但也因此更注重實用與氛圍的打造。 經營一間咖啡館,聽來浪漫,實則充滿現實挑戰。夏天是觀光旺季,生意絡繹不絕;颱風季節可能會遇到封港;到了冬季,氣溫驟降,來客銳減,營收也跟著冷了下來。「其實還在試營運階段,冬天如果真的太淡,也許就會歇業,或是轉型賣熱食。」而在經營上最大的挑戰,她說,客源很不穩定,但是又很有默契,常常來的時候就一起來,突然會一次來了四、五桌的客人,讓人措手不及。 莊芸瑄原本在家中幫忙經營物流,但隨著小三通開啟,需求驟減、人力閒置,才興起了轉型開店的想法。沒有背景、也沒有經驗,她幾乎是從零開始摸索。 對於一手打造的「看海」,她給予非常個人的定位。「因為自己有小孩,更能理解當媽媽的辛苦。」她也不介意小孩子在店裡跑來跑去,她覺得媽媽帶小孩子出門不需要太壓抑,因此,咖啡館設有專屬的幼兒遊戲區,讓親子能有舒適空間互動,也讓媽媽們能安心用餐。此外,「看海」還是一間寵物友善餐廳,從空間設計到服務細節,都以貼心為出發點。 「剛開幕就遇上夏天,人很多,我也還不熟悉流程,根本不敢異業合作,怕做不好。」她坦言,目前還沒有大規模宣傳,一切都以「穩定再說」為原則。招募人手也不容易,她希望找到理念契合的人,「因為這不是只是賣咖啡,我希望大家是有共同目標的。」 她也分享,近期開始與塔后「就是咖啡」的專業烘豆師合作,對她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她坦言,以往購買市售咖啡豆時,很難掌握豆子的特性與細節,「其實咖啡豆的學問很深,這正是烘豆師的專業所在。」由於理念契合,雙方一拍即合。她希望透過這次合作,能調配出一支最適合「看海」的咖啡風味。 談到經營的心得,莊芸瑄思考片刻說:「剛開始我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但後來發現,其實可以聽聽別人的建議,只要你能教我,我很願意學。」她也強調對長輩經驗的尊重,但仍會衡量自身能力來做決定。 聊到孩子,莊芸瑄回憶,開店初期曾為了孩子的托育安排感到壓力。「剛開始還在觀察店裡環境跟客源,小朋友沒辦法一個人待在店裡。」所幸店開幕後不久,她順利排上了8月開學的公托名額。「我們提早六個月就開始排隊,小孩從六個月大就開始排,直到一歲兩個月才進去。」她不諱言地說:「真的很幸運有排到,讓我能夠在創業初期能安心地送孩子去上學。」 看似柔和的外表下,莊芸瑄其實有著一股堅定的力量,靜靜地撐起一家碉堡改建的咖啡館,也漸漸在這片土地上找到她的位置。她笑說:「我沒有要一次成功,但我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好一點點。」
-
水頭港區切勿隨意棄置廢棄物
金門縣港務處近來發現有旅客隨意丟置廢棄物於水頭港區內,港務處特別呼籲旅客,請勿將廢棄物棄置在港區之內,以共同維護環境整潔;同時強調若發現有違規者,將依法移送環保局進行裁罰。 港務處表示,為提供旅客一個舒適、整潔的搭船環境,該處有在水頭港區內多處設置垃圾桶,以便利旅客於指定地點丟棄垃圾,以避免隨意棄置造成環境污染。但近來發現屢有業者未依規定傾倒垃圾,嚴重影響環境整潔;另外,該處配合環境保護局垃圾分類規範,嚴格落實執行垃圾分類,卻因發現垃圾量大幅增加,導致處理費用遽增,耗費公帑。 港務處呼籲,業者針對其所營業產生的廢棄物,應由業者自行清運處理,嚴禁轉嫁公務單位,避免耗費社會資源。此外,近期該處已經有查獲多起任意棄置廢棄物之情事,且已經依法移送環境保護局裁罰;而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五十條規定,可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希望民眾發揮公德心,並請自重,勿隨意棄置垃圾,避免遭裁罰,以共同維護整潔、優質港區環境。
-
長者外出遲遲未歸 警方順利尋獲
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金寧分駐所協助家屬尋獲失聯長者,這起暖心救援事件,除了展現警方的專業服務效率,更見證了警民之間的真摯情誼,讓焦急的家屬相當感動。 金寧分駐所警員甘明昌、王俊傑於日前擔服巡邏勤務,接獲一起緊急求助案件,一名神情焦急的婦女向警方表示,其78歲的丈夫李老先生當日下午獨自騎車前往金城鎮市區就診,卻遲遲未歸。由於李老先生先前曾因頭部外傷導致反應遲鈍,家屬憂心忡忡,深怕發生意外。 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展開全方位搜尋行動。值班警員陳珮蓉細心調閱數十支路口監視器,經過縝密分析,終於在民生路一帶發現李老先生騎車的身影。畫面中,機車行進路線明顯不穩,這個關鍵線索讓警方研判可能發生意外狀況。 警方隨即駕駛巡邏車陪同家屬沿線搜尋,最終在金城鎮民生路信用合作社大樓前的花圃旁,發現虛弱無力的李老先生。當時老先生已出現意識模糊、言語不清等症狀,情況相當危急。警方立即啟動緊急救援機制,通報消防隊到場協助,並迅速將老先生送醫救治。經醫院診治後,老先生狀況已趨穩定,讓家屬終於放下心中大石。 金城分局分局長朱政憲特別表揚該案員警的專業表現,強調這正是警察「視民如親」精神的具體實踐。他表示,警方除了維護治安的本職工作外,更重視社區服務與關懷,特別是高齡長者的照護需求。民眾若發現需要協助的長者,請立即撥打110報案專線。他同時建議民眾可為家中長輩申請防走失愛心手鍊,讓社區安全網更加完善。
-
版畫之父廖修平金門開課 藝術家爭睹美柔丁版畫魅力
金門縣西園黃世團版畫工作室於昨(24)日上午迎來一場難得的藝術盛宴,被譽為「臺灣現代版畫之父」的廖修平博士親臨現場,舉辦首場金門「美柔丁版畫」示範教學活動。這場藝術盛會吸引30餘位金門藝文界人士熱情參與,現場藝術氛圍濃厚,其中10位參與者完成人生首件美柔丁版畫創作初體驗,直呼是完美的難得經驗。 廖修平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榮譽博士,第29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一生致力藝術創作,有臺灣現代版畫之父美譽,對版畫的大力推廣不遺餘力,在藝術界享有盛譽。 到場參與者包括前金門文化局長呂坤和、藝術家吳鼎仁、蘇益家、楊天澤、唐敏達、李苡甄及文史工作者顏炳洳等30餘人。 廖修平博士說明,「美柔丁」是銅版畫的一種製版方法,它屬於凹版印刷的一種,可將黑白對比及層次處理得非常細緻,色調變化範圍可由灰至黑,呈現多變而纖細的美感。簡單說就是可呈現出黑白細緻柔美的效果版畫。 廖修平特別從台北帶來多塊版畫作品銅版當示範品,以及10塊供學習創作的磨刻銅版。他當場指導用刮刀和壓刀把銅版上毛點不同程度的刮平碾壓,創作不同的明暗層次而製作出圖像來,即呈現柔美細膩的黑絨般效果。 他親自示範從修邊、描繪、刮碾、完成圖像、到最後用油墨壓印成版畫的逐步創作流程。10位幸運體驗創作「美柔丁版畫」的參與者都很興奮的完成首件版畫作品,其中包括楊天澤、唐敏達、李苡甄等地方藝術家。 活動主辦人黃世團是廖修平博士的得意門生,他很感謝廖老師百忙之中,抽空飛來金門示範教學,成就這件金門藝文盛事;也謝謝地方藝術家與愛好藝術者共襄盛舉,讓廖老師首次的金門版畫示範教學圓滿成功的完成。
-
慢壘在地推廣再升溫 大將盃首屆賽事圓滿落幕
由金門體育會-慢速壘球運動委員會舉辦、大將體育贊助的「第一屆大將盃慢速壘球運動錦標賽」在週日熱血完賽,兩天的賽事,最後由「黑潮」榮獲冠軍。 首屆大將盃慢壘錦標賽,在六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兩天,在金門縣壘球場開賽,經過兩日的激烈賽事,每隊各打八場的馬拉松賽事後,由黑潮榮獲冠軍,閉幕典禮由金門體育會辛雷達秘書長、金門大學董燊學務長及大將體育盧翰宇老闆頒發獎盃及紀念品予各獲獎隊伍。 第一屆的賽事,冠軍由「黑潮」拿下,亞軍則是「龍骨拉山」、季軍「擎天虎」、殿軍為「金一體育」;個人獎項方面,由宋昀泰獲得最佳打擊獎。 賽事贊助的大將體育盧翰宇表示,第一屆賽事取得圓滿成功,明年將擴大辦理,邀請更多縣市隊伍參與,讓慢壘成為金門運動盛事。另外參賽的選手也認為,這項比賽的賽事安排上,比賽場次較多,讓選手們有更多機會比賽,以賽代訓,是個不錯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