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傳承浯島文化 盤山社區推出一人一菜社區母語大融合
金門盤山村社區發展協會推出「一人一菜社區母語大融合」計畫活動,助力金門文化傳承與交流。 位於離島的金門,隨著人口老化與外流,傳統產業逐漸衰退,但當地的飲食文化依然蘊藏著生命力與創新能量。為了促進社區內不同族群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並傳承即將消失的金門話。在金門縣文化局推動的113年社區營造輔導計畫之下,金門盤山村社區發展協會推出「一人一菜社區母語大融合」計畫,將食物與金門話結合,透過一系列活動凝聚社區居民與新住民間的情感,並實現多元文化的共存共榮。 該計畫圍繞飲食文化與母語教學展開,邀請社區居民與來自中國、臺灣、越南、泰國等地的新住民,共同參與飲食文化盤點工作坊與社區美食分享活動。 每位參與者將烹製一道在他們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的菜餚,並與社區居民交流菜名、食材及烹飪方式。此外,活動中聘請熟悉金門話的鄉親擔任講師,指導如何使用金門話表達各地美食的名稱與做法,讓參與者在實踐中學習並推廣金門母語。 計畫內容包括:社區母語教學、一人一菜交流等活動,並且計劃培養10名金門話志工,協助推廣鄉土文化與語言。透過這一系列的活動,社區不僅促進了不同族群的文化交流,還為金門話的復振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進一步提升社區的文化認同感與凝聚力。 未來,該計畫期望透過結合社區的在地特色飲食與新住民的外來美食,帶動金門地區產業復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並讓更多民眾關注並參與到金門母語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中。
-
慈善舞蹈公益行巡演 3/15起以舞會友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婦女會承辦的「慈善舞蹈公益行」巡迴演出深受各界喜愛。今年,金門縣婦女會再次投入練習,編排全新舞碼,準備展開新一輪的巡演,延續以舞會友、發揚公益的精神。 金門縣婦女會在過去一年不僅積極參與慈善巡演,也於多場舞蹈比賽中表現優異,為金門舞蹈健身風氣帶來正向影響。今年四月,婦女會預計由理事長王秀玉帶領,前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進行文化交流,並拜訪當地金門會館,以精心編排的舞蹈展現金門的文化魅力。 在正式出國前,特別規劃一系列公益巡演,將舞蹈藝術帶入社區,與長者共享動人的舞姿與音樂。此次巡演場次如下:3月15日(週六)9:00至10:00在紅龍餐廳。3月18日(週二)14:30至15:30在金沙日照中心。3月19日(週三)14:30至15:30在安岐日照中心。3月20日(週四)14:00至15:30在金湖日照中心舉辦。 金門縣婦女會期盼透過此次巡演,將縣長陳福海倡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念落實於行動之中,並為即將到來的國際文化交流做好萬全準備。歡迎各界共襄盛舉,感受舞蹈的美好與溫暖。
-
家扶舉辦「共讀共玩」活動 即起報名
金門家扶中心預計於3月8日上午10:00至12:00,在金門家扶中心富育圖書室舉辦一場「共讀共玩」活動,邀請3至8歲的孩子與家長共同參與,名額限12至15組家庭,即日起至額滿為止。此次活動將透過故事分享與手作活動,加深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並鼓勵孩子們培養對閱讀的熱愛。活動由金湖國小志工隊的故事組負責,黃嘉慧講師將以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大家講述溫馨故事《親愛的奶爸》,並設置手作環節,讓參與者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發揮創意與想像。 活動的故事主題《親愛的奶爸》,講述了一位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爸爸,如何與孩子們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繫。故事內容不僅溫馨感人,也充滿了父愛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更深刻地理解父親在家庭中的獨特地位。為讓此次的活動更加生動有趣,金湖國小志工隊故事組的黃嘉慧,將為大家精心準備互動環節,利用創意和演繹技巧,將《親愛的奶爸》的故事情節生動呈現,並引導孩子們進行討論與思考,讓閱讀不僅僅是聆聽,還能夠成為一種互動式的學習過程。 除精彩的故事分享,活動現場還將設置手作環節,將邀請家長與孩子們共同參與創作,手作活動的內容將圍繞故事中的主題,透過手工藝品的製作,讓孩子們將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轉化為具體的創作,可促進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創意與想像,讓大家在享受遊戲的同時,也學會協作與表達,家長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在過程中加深彼此間的默契和溝通。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表示,透過富育圖書室每月辦理共讀共玩的活動,不僅是親子共讀的體驗,更是一個讓家庭增加互動的機會。希望能夠透過這類活動,幫助更多家庭發現親子間深厚的情感聯繫,並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相互扶持與成長。 金門家扶中心表示,中心館舍一樓設有富育圖書室空間,歡迎社區民眾可於週一至週六上班時段到家扶使用,是一個完全開放閱讀及遊戲的空間,期望讓兒少藉由閱讀豐富身心靈。報名資訊請掃描QR Code(如圖),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082-326139洽詢。
-
遇春蛇出沒勿驚擾 野外宜冷靜離開 戶內可打119
隨著春季來臨,氣溫逐步回升,野生蛇類的活動頻率也明顯增加。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提醒民眾,在從事戶外活動時,應提高警覺,避免驚擾蛇類,並掌握正確應對方式,以確保自身安全。 協會表示,蛇類為變溫動物,當氣溫回暖時,牠們會趁著白天出來活動及曬太陽。然而,蛇類天性害羞,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唯有在感受到威脅或受到挑釁時,才可能出現防衛性攻擊。因此,若民眾在野外發現蛇類,應保持冷靜,避免驚擾或刻意驅趕蛇隻,並以穩定的步伐安靜離開現場。 此外,進行登山、健行等戶外活動時,建議民眾穿著具防護性的長袖長褲與包覆性高的鞋款,以降低意外被蛇咬傷的風險。若發現蛇類闖入住宅或建築物內,切勿嘗試自行捕捉或殺害蛇類,以免造成反擊危險,建議撥打119報案,由消防隊轉介專業人員前往協助處理。 金門縣內常見的蛇類多數無毒,唯有雨傘節具有毒性,若不慎遭蛇咬傷,應冷靜處置,迅速遠離蛇隻攻擊範圍,避免行走或奔跑,以減少毒液擴散,並將患肢位置保持低於心臟。建議受傷者可拍攝蛇的外觀,提供醫護人員判斷蛇種,切勿捶打蛇隻以免激怒,亦應避免使用綑綁、切開、吸吮傷口或冰敷等錯誤處置方式,以免導致傷口惡化。處理後應立即前往金門醫院急診或毒物科進行專業治療。 蛇類雖然令人畏懼,但其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角色,特別是對於控制鼠類和其他害蟲族群而言,蛇類是重要的自然捕食者。因此,保護蛇類不僅有助於生態的健康發展,也有助於減少因害蟲滋生所帶來的農業與公共衛生問題。 春季是蛇類繁殖與覓食的重要時期,牠們可能會選擇較隱密的地方棲息,如雜草叢生的草地、石縫間或住宅周邊的陰暗角落。為降低人蛇衝突的風險,建議民眾定期清理住家周邊環境,移除可能吸引蛇類藏匿的雜物與落葉,並確保門窗或排水孔無破損,避免蛇類誤入建築物內。如有發現蛇類出沒,應通報專業單位處理,避免自行干預造成不必要的危險。 作為以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為核心的機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長期致力於野生動物的救治、復健與野放工作,期望透過這些行動提升大眾對於生態保育的關注與認識。協會表示,金門地區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多樣的爬行動物與鳥類,每種生物在環境中都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因此,讓民眾學習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是協會推動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標之一。 除了救援與保育工作外,協會亦積極推動生態教育與環境永續發展,透過舉辦講座、工作坊與校園宣導等活動,讓大眾了解野生動物的習性與保育的重要性。協會強調,唯有透過持續的教育推廣,才能讓更多人意識到野生動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進而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友善且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呼籲,蛇類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對維持自然環境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民眾應以尊重與謹慎的態度面對蛇類出沒情形。如有相關疑問或緊急狀況,可撥打119尋求協助,以確保自身安全並妥善處理蛇類問題。
-
致敬榜樣 烈嶼3/5將表揚模範婦女及婆媳
烈嶼鄉公所預定於3月5日辦理114年婦女節模範婦女暨模範婆媳表揚活動,共計將表揚7名模範婦女及1對模範婆媳,另有2名模範婦女及1對模範婆媳接受縣級表揚。 鄉公所指出,經由評審委員的評選,獲選烈嶼鄉114年度的模範婦女及模範婆媳包括:林湖村—李采娥(縣)、許彩玉(縣)、藍惠華(鄉)、洪筱瑩(鄉)。上岐村—許秀娟(鄉)、方明美(鄉)。上林村—李采芬(鄉)。西口村—林金滿(鄉)。黃埔村—林秀英(鄉)。模範婆媳:上林村-林洪愛治與施秀春(縣)、上岐村-洪林梅雀與王巧芳(鄉)。 模範婦女當選人的優良事蹟如下: 林湖村-李采娥(縣):李女士平時與丈夫共同教養子女,深具中國婦女傳統美德;與夫共同經營知名海園餐廳,夫婦兩人勤儉持家、刻苦耐勞,平時操持家務盡心盡力且持家有成,家庭和樂。 林湖村-許彩玉(縣):許女士為卓環國小幼兒園老師,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日常生活中,都細心呵護、耐心指導,讓孩子們在歡樂與探索中成長;育有三子,家庭生活和諧幸福,與公婆相處融洽,展現對長輩的尊重與對家人的愛,為家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協助社區各項活動,淨灘、關懷據點活動全心投入,付出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閒暇之餘,經營芋頭島故事團,除在學校說故事,這幾年還協助辦理烈嶼地區老兵劇場、社區樂齡課程,深獲好評。 林湖村-藍惠華(鄉):藍女士育有1男2女,兒女皆在求學中,均品學兼優,夫妻相處融洽,家庭和樂,勤儉持家,深受鄰里好評;閒暇之餘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即使生活忙碌仍藉由社區的各項活動不斷學習,開拓視野,樂在生活讓居家氣氛更美好;舉凡鄰里婚喪喜慶皆能主動協助,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林湖村-洪筱瑩(鄉):洪女士目前在新金輪擔任船務工作,與公婆同住,三代同堂家庭幸福美滿,相處融洽;育有二子,目前分別就讀大學及擔任職業軍人,家庭和諧美滿,婆媳互諒、相夫教子、敦親睦鄰,熱心公益、常常協助村里辦理活動及服務工作,任勞任怨,做事認真負責。 上岐村-許秀娟(鄉):許女士目前擔任青岐社區關懷據點主廚,每日用心烹煮佳餚,提供社區65歲以上長者午餐,樂在其中;其夫任職金門縣信用合作社,育有1子2女,分別服務於畜試所、藥廠及稅務單位,許女士教導子女孝敬長輩,細心照顧婆婆,家庭幸福美滿。上岐村-方明美(鄉):方女士育有2子2女,長子擔任軍職,現於後備中心服務,二女分別為教師、護理人員,其夫任職於營造公司,夫婦兩人相互扶持,家庭美滿和樂。 上林村-李采芬(鄉):李女士為卓環國小廚工,品行端正、賢淑能幹,平時輔助丈夫教養子女,其夫自營維修機車行,夫婦兩人勤儉持家,平時操持家務盡心盡力且持家有成,育有1子3女,其子女均認真向學,家庭溫馨和樂;熱心服務,閒暇之餘擔任志工,並為小學入班說故事,與親朋好友一同創立芋頭島故事團成員,參與演藝,廣受好評。 西口村-林金滿(鄉):林女士與其夫共同經營廣豐早餐店,林女士待人和氣,深具中國婦女傳統美德;平時敦親睦鄰,熱心公益,常常協助社區辦理活動,婚喪喜慶均能主動協助,任勞任怨,認真負責。 黃埔村-林秀英(鄉):林女士平時協助婆婆操持家務,盡心盡力且持家有成,育有3男2女,家庭溫馨和樂,對村內婚喪喜慶、社區事務亦樂在其中且付出心力,故可常於社區活動看到其忙碌的身影,為社區活動服務不遺餘力;擔任黃埔村1鄰鄰長,熱心鄉里事務,遇有婚喪喜慶,均能主動幫忙,平時輔助丈夫教養子女,家庭和樂。 獲選模範婆媳的優良事蹟如下: 上林村-林洪愛治與施秀春(縣):施秀春女士為鄉公所綜合志工及戶政志工,熱心服務,夫妻與婆婆同住,克盡媳職,幫忙婆婆處理家務,婆媳敬愛互諒,相處融洽,家庭幸福美滿;施秀春女士熱心行善,公益不落人後,認養家扶中心弱勢兒童,家族成員皆為慈濟會員,婆媳敦親睦鄰,遇有村內婚喪喜慶及社區活動,均能主動幫忙,深受鄰里讚揚。 上岐村-洪林梅雀與王巧芳(鄉):婆婆洪林梅雀女士擔任社區志工,每週兩次到青岐社區當志工,幫忙洗菜、切菜等工作,平日裡會參加社區樂齡課程,活到老學到老;媳婦王巧芳女士為公所員工,認真負責,媳婦孝敬婆婆、婆婆愛護媳婦,三代同堂樂融融。
-
環北機車事故 駕駛意識昏迷送醫
金門縣消防局指揮中心日前接獲報案,指出在金寧鄉環島北路二段路段發生車禍事故,需要救護車協助送醫,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立刻在現場進行緊急救護處置之後,隨即馬上將傷患送往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消防局說明,該局接獲這場車禍事故的報案時間,是在二十八日的下午三點五十四分左右,該局在獲報後立即派遣金寧分隊兩輛救護車,以及六名消防人員前往救援,由於機車駕駛昏迷及乘客手腕疼痛,因此現場緊急處理後隨即送醫。 消防人員在抵達事故的現場之後,發現為機車車禍事故,現場的傷患共有一男一女兩名,其中,男性機車駕駛意識昏迷,左側頭部外傷出血;而女性乘客則是意識清楚,僅有左手腕疼痛,檢查並無明顯外傷,救護人員於是在現場進行緊急救護處置以後,隨即由救護車送往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及治療。 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董必文呼籲駕駛人,駕駛汽機車途中務必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行車安全,尤其是碰到天候不佳時,更需保持防禦性駕駛觀念,以降低交通事故風險。此外,發生事故時可以立即撥打119或110報案,詳細說明事故概況及受傷情形,以利消防人員迅速調度,爭取黃金救援時間,確保生命安全。
-
文臺寶塔附近雜草火災 財物無損
金門縣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日前接獲報案,指金城鎮文臺寶塔附近發生雜草火災,指揮中心隨即派遣消防車輛與人力前往救災,同時協請水頭港消防分隊支援,該事件歷時二十五分鐘將火勢撲滅,燃燒面積約一千八百平方公尺,整起火警所幸未有任何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 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表示,該中心是在二十八日的下午五點十一分時獲報火災事件後,立即調派五輛消防車以及十一名消防人員前往搶救,並請水頭港消防分隊支援一車兩人前往救災,由金城分隊小隊長曾以勒擔任現場指揮官。 救災車組抵達後,現場為大面積雜草燃燒,為防止火勢擴大蔓延,指揮官立即指示所屬分兩面部署水線,截斷可能蔓延之火勢,並在確保水源供給無虞下進行滅火搶救。整起火災在優勢消防人力還有正確的部署下,火勢迅速得到控制,燃燒面積約為一千八百平方公尺,至於詳細的起火原因,則由消防局火調科調查當中。 消防局特別提醒民眾,田野引火燃燒,依照法令規定是需要申請,同時民眾自身也務必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切記應避免在野外隨意燃燒雜草以及廢棄物,或是使用火源,才能有效的減少火災發生。
-
唐牧馬侯聖誕 縣長獻祭開浯恩主 祈求縣運昌盛
昨日是農曆二月初二,適逢「開浯恩主」唐牧馬侯陳淵的聖誕,金城鎮庵前縣定古蹟「牧馬侯祠」昨上午舉行醮慶活動,為「恩主公」祝壽。而金門各界也在依循往例辦理公祭牧馬侯陳淵聖誕祭典的活動,由縣長陳福海擔任主祭,依循古禮行上香及獻花、獻爵後,率陪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祈求「開浯恩主」護佑浯島子民安居樂業,縣運昌盛。 為了紀念恩主公牧馬侯,「金門各界公祭牧馬侯陳淵聖誕祭典」活動,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隆重舉行,由縣長陳福海擔任主祭,副縣長李文良、縣府秘書長呂清福、議員李養生、金城鎮長李誠智、金沙鎮長吳有家、金城鎮賢庵里里長顏士強、牧馬侯祠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有禮與庵前村長老,以及縣府各一、二級局處主官等人陪祭,於大樂及清樂聲中,祭典莊嚴隆重。 陳福海獻上三炷清香後,隨後依循禮俗,依序行獻花、獻爵、獻饌、獻果、獻金帛後,率陪與祭人員行禮致敬;同時並致獻爐敬金一份,由牧馬侯祠管委會主委林有禮與鄉老代表接受。在祭典結束後,陳福海也和現場的長老、鄉親一一握手致意、話家常。 隨後,金城鎮長李誠智則是率領主任秘書許世丞、以及鎮公所各課室主管,與賢庵里長顏士強、南門里長鄭易岳等人,向牧馬侯陳淵上香致意,致贈爐敬金,祈求神威護佑里民平安、國泰民安。同時,庵前村為慶祝恩主公牧馬侯聖誕,一早開始當地的村民以及周邊社區的信眾們,也紛紛準備豐盛的祭品前往廟內上香膜拜,祈求恩主公神威顯赫、庇佑閤家安康。 金城鎮庵前牧馬侯祠又稱「孚濟廟」,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供奉「開浯恩主」陳淵。歷代幾經修葺,原三進式廟宇是道光二十三年所修,縣府為保存牧馬侯祠風貌,爭取內政部經費補助工程費三千餘萬元,自八十四年動工修護,並於八十六年十二月完工,牧馬侯祠修護工程是金門縣第一座進口使用大陸福州杉原木,三進的廟宇,名家的剪黏、彩繪、庭園造景,使牧馬侯散發傳統建築優美風範。 相傳陳淵為唐代光州固始養馬戶,在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八○三年)率十二姓氏族來金,選擇地形如蓮花瓣,水草豐沛、土地沃腴的豐蓮山麓駐紮牧馬,陳淵善於養馬,驪黃牝牡,千百成群,能令馬兒聽從號令,有「馬祖」之譽;陳淵在牧馬之餘尚開墾山林,化荒蕪為良田,種植五穀,奠定了浯洲開發基礎,因此為島民尊稱為「開浯恩主」。
-
金門生命線覓新家 陳福海:盤點整合公共空間 協助尋找安全地點
金門生命線協會新任理事長陳澤林暨理監事成員,近日前往縣府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並當面向其表達盼縣府能協助生命線協會尋找適當的場所,作為協會辦公、志工服務以及活動的場域。陳福海表示,生命線協會致力於地區鄉親精神健康的服務,是很重要的社會團體,因此他也現場指示社會處,只要是結構安全無虞,積極幫忙從空置的房舍、營區當中尋找適合的地點。 生命線協會理事長陳澤林,會同前理事長謝觀昭、常務理事李鍾靈、常務監事陳棟燦、監事崔春華、理事戴靜賢、王玉翠、張其嫺、總幹事李素治、主任潘嬋蓉等人,前往縣府拜會縣長陳福海,受到陳福海與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黃雅芬、副處長王茲繐、科長李品萱的熱情歡迎。 理事長陳澤林表示,金門縣生命線協會創辦較台灣其他分會時間點晚,目前的經費運作主要靠著理監事成員的小額捐款,並且缺乏完整的辦公場所。現在該協會的辦公會址,是跟教會承租其二樓作為辦公場域,不僅當作辦公室,也包含了「生命線1995協談輔導專線」的志工接聽空間,但該空間目前只有小小的兩坪大,接線志工在狹小的面積內進行服務相當克難;另該協會亦有承接的計劃活動、會議所需要的空間,常常需要借用一樓的教會場所。 縣長陳福海表示,將要求社會處予以列管,並且協助尋找適當場所,縣府部分也會來盤點整合公共空間,找出適當的地點。目前尋找到場所,一定要要求安全結構沒問題,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才能進駐。他進一步表示,其實法律扶助基金會也向他表達過尋找新會址的想法,法扶本來是借用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福建省政府),但是因為總預算被凍結導致金馬服務中心運作停止,而必須要尋覓其他地方。 陳福海提到,縣府近期正在進行警光會館再活化,並且力推落實顧老顧幼政策,只要有空間都正在予以活化,希望能成為老人日照、長照中心,健康運動場所以及托嬰中心,只要民眾敢於生育,政府就會幫忙照顧扶養,他強調這是他所倡導的政策。 陳福海認為金城金寧等地的土地空間稀少,金湖、金沙相對更容易尋找到適合的地點,如文化園區仍有不少閒置辦公空間,是可以馬上進駐。不過生命線協會說明,協會許多值班志工多是女性,值班的時間若碰上電話量較多的話,不會只到九點就結束,甚至可能要服務到半夜十二點,對於出入的安全十分重要;另外協會承接的許多針對弱勢學童的活動,都需要依賴志工們接送,如果協會會址過於偏遠,實屬不便,因此若能靠近市區是比較妥當的。 陳福海也樂見善心人士願意承租給生命線,而他也表示,一通電話或許可以拯救一個人的生命,因此要特別向生命線致敬,同時承諾會盡最大努力,要求社會處儘量在金城周邊尋找適合地點。另也會先尋找水試所周邊是否有閒置空間,同時指示社會處與生命線進行更多的合作,也有利於政策的宣導及執行。
-
金門家扶兒童啟力方案 伴親子學習成長
金門家扶中心為幫助經濟弱勢兒少及其家庭有能力脫離家庭困境,依扶助家庭成員不同的發展階段,提供脫貧能力培養方案。在一系列家庭服務方案中,其中在兒童啟力計畫以兩年為一期,主要以扶助家庭親子為對象,第一年以啟蒙方案幫助學齡前幼兒就學,提升幼兒發展、家長教養能力;第二年續以兒童教育方案,結合教育投資概念,引導家庭儲蓄教育基金,提升兒童教育。 方案主責社工陳柏蓉說明,兒童啟力計畫透過每月至少一次課程安排,內容可分為家長課程、幼兒課程及親子課程三大面向進行。在幼兒課程中運用繪本、音樂、畫畫、桌遊、繪本等方式,透過不同活動的設計與搭配,刺激幼兒發展及語言溝通,另也從其中去強化幼兒的生活規範學習及社會互動。 在家長課程規劃上,為提升家長的親職功能、財務知能,進行家長支持團體,讓家長彼此討論交流,以增加家長的育兒知識、降低家庭的負向互動,舒解緊張的親子關係,增進家庭關係和諧。 參加課程的陳媽媽表示,這是我第二次加入兒童啟力計畫,第一年學習親職教育知識,讓自己更瞭解孩子的想法及發展,與孩子的關係更拉近;第二年開始接觸財務知能相關課程,重視家庭經濟資產的累積,以穩定兒童的學習及發展。 金門家扶中心表示,此方案執行至今已辦理18屆兒童啟力計畫,回應SDGs,透過方案服務提升家庭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並藉由提供教育資源、學習機會,減少不平等。 在課程中引導家長儲蓄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學習親職知識及技巧,以促進正向的親子關係,給予兒童多元的學習刺激,讓兒童透過各種感官進行探索學習,藉以累積其人力資本,讓兒童能不畏艱難,挺起胸膛大步迎向自己的未來。
-
鞏固社區文化根基 榜林社發會啟動傳承計畫
為推動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在金門縣文化局推動的113年社區營造輔導計畫之下,榜林社區發展協會正式啟動「榜林社區傳統文化傳承計畫」。該計畫旨在透過南管音樂與土風舞的研習活動,進一步鞏固社區文化根基,增強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並打造榜林社區成為金門地區的傳統文化特色社區。 榜林社區發展協會自民國8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活動,過去曾配合廟會活動成立鑼鼓隊,並辦理青少年鑼鼓技藝研習、七娘亭製作等多元活動。從108年起,社區更自主成立南管班,由許虎帶領金門樂府傳統樂團成員每週定期於社區活動中心進行教學。這些傳統文化的推廣,讓社區居民有機會學習金門特色的音樂與舞蹈。 目前,許虎團長與其他南管樂團成員如唱師陳秀月、長笛演奏家陳秀珠等,皆是榜林社區的居民,為南管音樂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穩固的支持。此外,陳彩仙老師長期指導金門其他社區的土風舞活動,也將持續協助榜林社區的土風舞推廣。透過這些專業人士的指導,榜林社區將能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為確保計畫順利推行,榜林社區發展協會將採取社區內外的招生宣導策略。透過社區會議、老人共餐、老人關懷訪視、廣播等途徑,社區內的居民將廣泛獲得參與資訊。同時,鄰近社區如東洲、龍門等地的社區發展協會也將協助進行跨社區的招生宣導,吸引更多人參與。 榜林社區希望透過此傳承計畫,不僅能夠保存珍貴的傳統文化,更能讓居民以此為榮,進一步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成為金門地區文化傳承的重要推手。
-
向下扎根 胡璉基金會啟動藝術陶冶計畫
為了進一步推動金門地區的文化藝術發展,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正式啟動「金門地區文化藝術向下扎根-藝術陶冶計畫」,該計畫旨在透過結合在地藝術家、學校以及基金會的資源,將藝術帶進校園,讓更多的金門孩子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並學習藝術,進一步增強當地的藝術氛圍及文化底蘊。 金門歷來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無論是閩南文化、僑鄉文化,還是軍事文化,都在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並交織發展。近年來,隨著藝術風氣的興起,金門各級學校積極發展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性社團,讓藝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然而,金門的藝術教育仍面臨資源分配不均及藝術長才缺乏的挑戰,因此,基金會啟動此項計畫,希望能進一步擴大藝術教育的覆蓋面,並為金門地區的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藝術的機會。 「金門地區文化藝術向下扎根-藝術陶冶計畫」的核心目標是將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帶入金門地區的學校。計畫將於114年3月至6月期間實施,每項藝術形式授課時數為30小時,其中至少有20小時為實際授課時數。計畫內容涵蓋音樂、舞蹈、繪畫等形式,並將聘請具有專業資格的在地藝術家擔任講師,與學校老師一同合作,開展具有創意和教育意義的藝術課程。計畫將特別注重課程的實踐性和藝術長才的培養,並希望通過藝術教育的滲透,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並從中得到啟發。計畫結束後,將於每年6月舉行成果展演,藉此展示學生們在課程中的學習成果。展演的安排恰逢金門的胡璉將軍紀念月,旨在緬懷深受金門人民尊崇的胡璉將軍,並以此來弘揚文化藝術的精神。 藝術陶冶計畫的申請對象為金門縣所屬的各國民小學。申請學校需要提出具有文化藝術扶植意義的課程計畫書,並提交至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基金會將根據計畫的可行性、藝術傳承稀缺性及資源分配公平性等標準進行評選。每所學校申請件數不限,但實際通過審核的數量將依照評分進行排序。 藝術陶冶計畫的申請期間為114年2月26日至114年3月12日,學校可將申請表與課程計畫書以A4大小列印後按序裝訂成冊,並寄送至基金會指定地址。所有申請資料須註明「金門地區文化藝術扎根-藝術陶冶計畫」,以便基金會進行審核與後續的安排。 基金會將成立由三至五名文化藝術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根據以下標準進行評選:1.計畫可行性(50%):包括學校過去在藝術領域的推展狀況、協同教師的經歷及相關授課資源等。2. 藝術傳承稀缺性(30%):評估所申請藝術形式的資源及傳承現況,具備稀缺性且具保存價值者優先錄取。3. 資源分配公平性(20%):評估金門文化藝術資源的分配現況,確保東西半島的資源分配達到平衡。計畫的執行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基金會將籌備並審核學校的申請計畫,確定最終三項計畫作為正式執行的內容。接著,在執行階段,計畫將於3月至6月期間實施,學校與藝術家合作,完成課程的授課,並在此期間提供必要的支援與資源。最後,計畫將在6月舉行成果展演,讓學生展示他們在課程中的學習成果。 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這項計畫的開展不僅是對當地文化藝術的支持,更是為金門的未來文化發展奠定基礎。透過這樣的計畫,學生們將能夠從小接受藝術熏陶,發展創造力,並進一步提升金門的文化藝術氛圍。此外,計畫也期望能夠促進金門東西半島之間文化藝術資源的共享與平衡,為整個金門地區創造更公平的藝術教育機會。 此次計畫將金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當地學校、藝術家、社區資源結合,並在全島範圍內推動藝術教育的發展。金門的藝術氛圍不僅將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還將為金門未來的文化藝術事業開創新的篇章。 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期待與各界共同見證這項計畫的實施,並期待在未來的成果展演中,看到更多金門學子在藝術的舞台上綻放光彩。
-
縣府急購500劑流感疫苗 明起開打
因應流感疫情傳播風險持續,為考量鄉親需求,金門縣緊急採購500劑流感疫苗已於2月27日抵金,將於3月3日於金門縣14家合約院所統一開打,針對中央規範之11類高風險族群接續辦理接種,符合資格且有意願之鄉親可前往接種。 衛生局再次提醒,符合接種條件的鄉親,前往施打時須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件,另針對去年(113年)10月後已接種過流感疫苗的民眾,請勿重複接種。再次提醒金門縣緊急採購之流感疫苗為賡續中央2月20日推動之政策,接種對象包含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對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含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6個月內嬰兒父母、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三年級學生、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對象接種。 金門縣公費流感疫苗合約院所包含金城鎮的金城衛生所、吾家診所、傅仰賢診所、安仁診所、禾心診所、台大中心診所與健康診所;金湖鎮的金湖衛生所、部立金門醫院與三大診所;金寧鄉的金寧衛生所與陳水湖診所;金沙鎮的金沙衛生所,以及烈嶼鄉的烈嶼衛生所,有需求的民眾可前往接種。
-
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 福德宮信眾祈求百業興旺
農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聖誕的日子,也是金湖鎮市港路「福德宮」熱鬧慶祝福德星君千秋聖誕的重要日子。3月1日金湖鎮公所秘書陳書文以及公所課室主管與同仁,齊聚福德宮,在廟方的引領下,虔誠上香祭拜,遵循古禮祭拜福德星君,並敬獻爐敬金,表達對福德星君的敬仰與感謝之情。金湖鎮公所的同仁恭敬地祈求福德星君庇佑金湖鎮風調雨順、財源廣進、百業興旺,願福德星君護佑金湖鎮的發展與繁榮。 活動現場,金湖鎮公所秘書陳書文率領公所同仁受到了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理事長林德恭及廟方慈善會理監事的熱烈歡迎。廟內的氣氛莊嚴而隆重,香火鼎盛,四周環繞著濃濃的煙霧,香氣飄散,似乎將信仰的力量凝聚於空氣中。當地的長老們也親自參與,與信眾一同虔誠祭拜,並共同祈求社區的安康與發展。 「福德星君的聖誕,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特別的意義。」金湖鎮公所秘書陳書文表示:「這一天不僅是對土地公的感恩與祈福,也是對整個金湖鎮未來的祝願。希望能藉由這個機會,將社區每一位居民的心意匯聚在一起,讓大家共同為未來的繁榮和發展祈福。」 土地公,亦稱福德正神,是民間最受尊崇的守護神之一,廣受信眾的敬仰。根據傳統信仰,土地公的庇佑能夠維護地方的安寧,保護百姓平安、五穀豐登、財源廣進。因此,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信眾們都會準備各式各樣的祭品來表達對土地公的感謝與敬意,包括牲禮、發糕、紅龜粿、麻糬、米酒等,這些祭品代表著人們對福德正神的尊重與祈願。 除了祭拜儀式外,現場還有許多信眾前來參拜,許下心願。廟內香火鼎盛,民眾的隊伍從早晨就開始聚集,逐漸形成長長的人龍。大家捧著香火,虔誠祈求家庭幸福、事業順利、健康平安,並希望土地公能庇佑金湖鎮在未來的日子裡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在這樣的氣氛中,廟方理事長林德恭也表示,這是一個充滿祥瑞和福氣的日子。每年熱鬧慶祝福德星君千秋聖誕,更是一種凝聚社區力量的方式,讓每個居民都能夠感受到溫暖與支持。他特別強調,土地公不僅是地方的守護神,也是每一個民眾心中的庇佑者,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還是面對挑戰的時候,土地公的庇佑總是能夠給予大家力量和安慰。 福德星君千秋聖誕慶典,不僅是一次盛大的宗教慶典,更是一個展示社區凝聚力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活動。信眾們的虔誠與熱情,廟方的細心籌劃,以及金湖鎮公所的積極參與,共同打造了一個充滿祥瑞與喜氣的慶典氛圍,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
頭牙拜拜 世華金門分會盼藉由信仰促進在地聯繫
農曆二月初二為福德正神聖誕,俗稱「頭牙」,是傳統民間信仰中極具意義的日子,商家與信眾會前往土地公廟祈求新的一年財運亨通、平安順遂。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會長洪秀暖與秘書長林寶華,於「頭牙」當天蒞臨金湖鎮市港路「福德宮」參拜,受到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理事長林德恭的熱情接待。現場人潮鼎盛,香火鼎盛,眾多商家、居民齊聚一堂,祈求土地公庇佑生意興隆、闔家平安,盛況空前。 福德宮是金湖鎮重要的信仰中心之,長年庇佑地方百姓與商家。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的「頭牙」,更是吸引大批信眾前來祈福,象徵新的一年財運與事業的開端。當日,福德宮內人潮絡繹不絕,信眾們手持鮮花、牲禮、金紙與粿品,依照傳統儀式虔誠上香參拜,氣氛莊嚴而熱烈。洪秀暖會長與林寶華秘書長依序上香、敬拜,虔誠祝禱,祈求協會發展順遂,會員們事業興隆、平安健康。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女性企業家的專業發展,同時積極參與地方社會公益與文化活動。洪秀暖會長表示,「頭牙」對於工商業界而言,具有重要象徵意義,許多商家會選擇在這天到土地公廟參拜,祈求財運順遂、生意興隆。協會此次特別前來福德宮,不僅是為會員們祈福,也希望藉此加深對地方信仰文化的認識,促進與在地社會的聯繫。 「土地公象徵著守護百姓、照顧地方的精神,這與我們協會鼓勵女性在家庭與事業間取得平衡,並積極回饋社會的理念不謀而合。」洪會長表示,透過這次參拜活動,期盼凝聚會員力量,並向土地公祈求庇佑,讓大家的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和樂安康。 林德恭理事長表示,福德宮長年來庇佑地方百姓,每年「頭牙」都會熱鬧慶祝福德星君千秋聖誕慶典,感謝土地公的護佑,同時也凝聚地方信仰,共同促進社區和諧與發展。 「非常歡迎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蒞臨福德宮參拜,這不僅展現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也象徵著工商界對地方社會的支持與關懷。」林理事長表示,希望未來能與協會進一步合作,共同推動地方信仰文化,促進女性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為地方經濟與社會繁榮注入更多正能量。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金門分會在洪秀暖會長的帶領下,積極推動多元活動,包括企業培訓、公益講座、文化參訪等,為會員提供更廣闊的學習與交流平台。此次參拜福德宮,不僅是信仰的表達,更是協會深化社會連結的重要一步。 「未來我們將持續鼓勵會員參與地方文化活動,發揮工商婦女的影響力,讓企業與社會共同成長。」洪秀暖會長強調,協會將持續秉持服務社會的精神,透過不同的公益與文化活動,讓工商婦女不僅能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也能在社會各個層面發揮正向影響力。 隨著「頭牙」祈福圓滿落幕,洪秀暖會長與林寶華秘書長也向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表達感謝,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與地方社區合作,共同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此次參拜活動不僅展現了工商婦女對傳統信仰的尊重,也象徵著她們對地方社會的關懷與貢獻,為金門地區的和諧與發展注入了更多正能量。
-
古寧頭社區召開會員大會 凝聚向心力
金寧鄉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於近日在古寧頭社區活動中心召開了第七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社區理監事與會員齊聚一堂,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鎗表示將帶領全體理監事和會員致力會務發展,凝聚社區向心力,期使社區業務更為發展和進步。 會員大會由理事長李金鎗主持,獲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黃雅芬蒞臨指導,會中由總幹事李俊龍報告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並進行理監事工作報告,討論今年度各項年度會務重點工作。 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黃雅芬、金寧鄉公所社會課課長李煜翔代表金寧鄉鄉長楊忠俊、金寧鄉代表會主席黃文欣及各代表、金門縣議會議員李養生、金門縣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金瓚、古寧頭李氏宗親會會長李正騰等貴賓皆到場致意,並對社區表示關切與支持。 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表示,金門縣政府始終關注社區發展及民生福祉,對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在提升社區凝聚力、文化保存及社會福利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他強調,金門縣的發展並非僅依賴於經濟建設的提升,更多的是文化的傳承與社會的進步。社區發展不僅關乎每一個居民的生活品質,還涉及到地方特色文化的保存與創新。 李文良副縣長指出,金門縣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對於社區發展至關重要。在未來的發展中,金門縣政府將繼續加大對這些資源的保護與發展,並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服務及地方創生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他強調,金門縣的發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團體及居民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鎗表示,協會自成立以來,秉持著推動社區發展、促進居民福祉的目標,積極致力於地方文化的保存與創新。他感謝所有會員及貴賓的支持,並強調社區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此次會議的召開,是為了讓社區居民能夠共同討論未來發展的方向,也讓各界了解古寧頭社區的需求與成就。
-
大條年食閏 金門縣長青會號召志工做菜粿
昨(一)日是農曆的二月初二,這天正好是土地公生日,同時也是所謂的「頭牙」,民眾都會在這天準備祭品來祭拜土地公,祈求一整年的順心。而金門縣長青會特別在日前號召志工會員們,一起動手製作拜拜用的「菜粿」,美味可口的菜粿,品嚐起來口感Q彈、鹹淡適中。 金門縣長青會的「菜粿」製作活動是在日前的下午兩點開始,不過志工們一早就開始為了活動進行,早早就忙進忙出準備材料。長青會表示,食材相當簡單,外皮只需要糯米粉與太白粉即可,再加入蒸煮成泥狀的地瓜一起攪拌就成為Q彈的菜粿外皮了;內餡部分則是準備了冬粉、絞肉、蝦米、高麗菜、紅蘿蔔、蒜頭等加以調味即可,餡料部分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口味而異,並沒有特殊規定。 這場活動不僅是長青會志工們相當捧場,大家招呼一起挽袖包菜粿,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東門里長周偉義、北門里長許績才、社會處業務承辦人員以及台灣據點指導委員等人也特別到場參加,並且加入體驗包菜粿的樂趣。此外,吳增允還特別準備加菜金,作為充實會務運作之用,由長青會理事長許淑慧代表接受。 在金門的習俗中「菜粿」出現在二月初二拜拜供桌上,通常都是會在閏年的時候,閏年每三年一次,今年正好是閏六月。而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也是大家俗稱「頭牙」,在地方習俗中閏年供品中都會準備十三個菜粿來祭拜土地公,也有人準備元寶(水餃)或是龍眼,但是都會是十三這個數字,這也是金門的特殊拜拜文化。金門當地民眾把閏年叫做「大條年」,一般都會認為在這一年常常諸事不順,所以會用十三個菜粿祭祀神明土地公,十三個菜粿就代表閏年中的十三個月,並會在祭拜結束以後,要把其中一個菜粿丟到外面給狗吃,這是因為人們相信天狗食月,象徵著狗把多出來的閏月吃掉,也稱「食閏」。寓意著神明和狗吃了這美味食物之後,可以保佑全家今年可以平安度過。 理事長許淑慧表示,這項菜粿製作活動,在志工們的齊心協力之下,大約包出八百顆的菜粿,該會將分送給志工與會員們。 金門長青會除了服務地區的長輩外,同時也是社會處輔導的社區關懷據點之一,不只是辦理共(供)餐,同時也開辦許多的樂齡課程,或是定期舉辦各項預防及延緩失能的長青課程等,提供給會員們一個終身學習,並且促進自我健康的老人生活場域。
-
展現多元藝術 台北八閩美術會書畫家作品聯展開幕
臺北市立八閩美術會113年度書畫家作品聯展於昨(1)日正式在烈嶼鄉文化館開幕,並將持續至4月30日。此次展覽以「八閩舞墨.烈嶼傳情」為主題。匯聚了八閩美術會的72幅精選作品,涵蓋水墨山水、花鳥、人物與走獸,以及具有意境的書法作品,展示了傳統藝術的精髓與現代創作的靈感。 開幕式當天,金門縣政府參議陳世保代表縣長陳福海、金門縣文化局局長陳榮昌、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台北市八閩美術會理事長趙文雄、金門縣文化遺產保存學會理事長黃湘玲等貴賓出席,並共同見證了該場文化盛會的開幕。 金門縣政府參議陳世保表示,這樣的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金門的藝術氛圍,也為金門與外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他期望此次展覽能夠進一步提升金門的文化能見度,並促進當地的藝術發展,讓更多人認識金門的文化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中的72位參展藝術家中,三位來自金門。分別是金門籍藝術家陳素民、洪啟義和林翠雲。他們的作品不僅代表了金門本地的藝術風格,還將金門的地方特色與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作品中,讓觀眾得以從中感受到濃厚的金門地方風情。 此次展覽的作品種類豐富,展示了八閩美術會的藝術家們在書畫領域的深厚造詣。展品中不僅包括氣韻生動的水墨山水,還有細膩的花鳥畫作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與走獸畫。每幅作品都蘊含著藝術家們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詮釋與對文化的敬意。 特別是水墨畫的部分,藝術家們以濃淡變化的墨色,描繪出山川河流的壯麗景觀與大自然的精細細節,無論是遙遠的山峦還是近處的流水,每一筆每一墨都彷彿能夠讓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與靜謐。而書法作品則透過筆墨間的韻律,表現出中國傳統書法的深厚底蘊與藝術家對書法的獨到理解。 除了對傳統書畫的傳承,展覽中的作品還融合了現代藝術的創新精神。部分藝術家透過對自然景色的獨特詮釋,將書法與水墨畫結合,為觀眾呈現出既具傳統美感又充滿現代感的藝術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藝術家情感的寄託與靈感的結晶,無論是筆觸的遒勁,還是色彩的搭配,都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藝術生命力。
-
資格限定:繳交今年黨費的黨員 金門黨部免費獅子王欣賞活動明起報名
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百週年」,同時響應植樹節的精神,金門縣黨部特別策劃一場別開生面的紀念活動,將邀請已經繳交今年黨費的黨員們,在三月九日(星期日)下午兩點三十分,於台開金獅影城免費欣賞院線電影《獅子王》,縣黨部廣邀黨員們共襄盛舉,有意參加者可以致電黨部進行報名,洽詢電話為(082)325715。 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表示,此次的院線電影《獅子王》的欣賞活動,由於名額有限,因此報名資格限定為今年已經繳交黨費的黨員,可以致電黨部進行報名,同時歡迎黨員闔家一起來共同觀賞。活動的報名時間,將從三月三日(星期一)開始至三月五日(星期三),於上午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及下午一點三十分至五點之間,報名的相關問題,可以洽詢金門縣黨部張小姐,電話:(082)325715。 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陳玉珍表示,今年的紀念活動不同於以往傳統肅穆莊嚴的追思方式,而是特別安排黨員闔家親子一起透過電影欣賞,共同追思國父孫中山的偉大精神與理念。活動會在電影正式放映之前,舉行一場簡單而隆重的儀式,來向國父孫中山表達敬意。 這是一場相當適合黨員與親子一起同樂的活動,主委陳玉珍鼓勵,有意參加但尚未繳交黨費的黨員,可以在三月五日(星期三)活動報名截止之前來補繳黨部,以便參加此次特別活動。
-
金門攝影學會聯展「祭.平安」 3/8登場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攝影學會協辦的2025年「金門縣攝影學會會員聯展」,將於3月8日至3月19日在文化局第一展廳盛大展出。開幕典禮將於3月8日上午10時在金門縣文化局大廳舉行,誠摯邀請金門鄉親前往參觀與交流。 此次展覽的主題為「祭‧平安」,透過鏡頭捕捉金門寺廟與民間信仰活動的莊嚴與熱烈,呈現祭典過程中的虔誠氛圍,讓人感受到金門人民對信仰與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展覽展現宗教信仰如何安定人心,培養同理心與慈悲,並給予心靈的安慰與內在的寧靜。 參展的藝術家包括:王衛煌、蔡添丁、王婷、蔡顯國、許進西、方朝良、鄭碧珍、許志恆、許雅玲、林筱雯、黃逸煥、黃奕偉、悟真、辛甫道、辛甫愿、陳宗新、俞政君、李衛脩、徐國輝、黃邦培、洪金池、許文科、蔡木在、王賢德等24位攝影家,共同呈現60幅精彩作品。 此外,金門縣文化局將邀請黃邦培老師於3月8日下午2:00起,在文化局三樓會議室舉辦藝術講座「人像與風景攝影美學」。黃老師擁有近三十年的經驗,專注於婚紗與人像攝影,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樣的機會可以深入了解攝影技巧並提升拍攝技術。特別是焦距選擇、鏡頭應用等,對並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這活動對那些希望掌握光影處理和構圖技巧的參加者,提供了非常實用的知識。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此次講座不需要報名,講座中還有機會與其他攝影愛好者交流經驗。如果你有興趣,歡迎參加,了解更多攝影方面的技巧。 金門縣文化局與金門縣攝影學會誠摯邀請所有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來欣賞此次精彩的攝影展覽,並與黃邦培理事長一起深入探索攝影的藝術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