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推動申請世界遺產的重要關鍵
我國今年推動參與聯合國案的策略與過去有所轉變,新的政策將不再委由友邦在聯合國大會中提案,而改以爭取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機會。今年政府鎖定的目標為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國際民航組織」。選擇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原因為面對全球暖化導致氣候劇烈變遷,台灣實在不能被排除在外,特別是八八水災為我國南部地區帶來嚴重損害後,更凸顯跨國界共同合作與參與國際氣象事務的重要性。另外,自退出聯合國後,我國即喪失「國際民航組織」的會員資格,這使得台灣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取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各種標準規範,若能夠成功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就可讓台灣更迅速與國際接軌。
今年五月我國受邀以觀察員的身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會員大會(WHA)。接續,政府推動進入有關氣象與民航相關專門機構。雖說無法獲得全然尊嚴與平等的對待,但終究是朝目標向前跨了一步。除了前述的組織,若台灣欲重回國際文化領域應該著手推動重回「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特別是政府正推動金馬地區等地作為申請世界遺產的重大文化政策,此一思考與作為更顯重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1945年11月16日在英國倫敦依聯合國憲章通過「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法」,次年11月4日在法國巴黎宣告正式成立,總部設於巴黎。其宗旨是「透過教育、科學及文化促進各國間合作,對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以增進對正義、法治及聯合國憲章所確認之世界人民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均享人權與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其中,召開世界文化政策會議,協助會員國制訂、協調文化政策。組織世界各地區文化和歷史研究;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恢復和展出工作,培訓文物保護人員等即屬其文化業務。
長久以來,因為政治因素,我國無法全面參與世界遺產維護工作。雖然現階段透過邦交國得以個案式接觸,但仍屬少數。目前中央政府欲推動金門、馬祖等地為潛力點申請世界遺產,雖說各方正積極研提各項推動計畫,惟最終仍將面臨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國的根本性問題。目前雖然有所謂「兩岸共同申請世遺」的想法,但仍屬於概念式的說詞,無法評估其可行性。
金門與馬祖因為豐厚的閩南、閩東與戰地文化被文建會選定為申請世界遺產的潛力點,如何整合善用已有的資源,為我國邁向世界級遺產維護工作起一帶頭效應是地方各界應該思考與努力的目標。然而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應該著手思考重返「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此一教育文化專門機構的可能性,為申請世界遺產開創出一條真正可行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