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元素的活化與運用──從「和平.愛」軍事體驗營遊會談起
金門縣金城鎮公所於雙十國慶日晚間七時,在金城鎮縣定古蹟清代「金門鎮總兵署」廣場舉辦「和平.愛」軍事體驗營遊會開幕式,吸引大批民眾踴躍參與。
今年,金城鎮公所援例舉辦一系列的「和平.愛」軍事體驗活動;每一回舉辦的內容或有變化,訴求卻都在於活化金門的「軍事風采」,期待讓軍事文化成為金門觀光旅遊的賣點之一。對於承辦單位的用心我們咸表認同,更以為對於金門軍事元素的發掘和運用,理應有更積極全面的擘劃、執行才是。
金門的軍事元素正在逐漸的消失,消失的原因不在缺乏硬體保存計畫,而在於軟體互動元素的缺乏。君不見,金門的軍事旅遊賣點,都以靜態、硬體式的展示居多,除了真的參與其中的參觀者外,恐怕很難引起太多的共鳴,遑論旅遊的感動或難忘的回憶。曾有旅遊者稱:「金門是座軍事史蹟的寶山,可惜多半的來訪者都空手而返。」要論金門的軍事地景,恐怕沒有任何旅遊勝地可與金門媲美,遺憾的是,軍事地景的保存不是失去了原味,就只餘空洞的硬體;要說從中汲取了什麼,還真的很難說得明白。諸如,公部門花大錢整建了翟山坑道和塔后坑道,卻不見任何軟性互動元素;再如成功坑道雖建立了電子化的導覽系統,卻沒考慮在陰溼的環境下,如何確保電子產品的正常運作?就這樣,花了大筆公帑的設備多數閒而不用,「活化、再生」成了空口白話,此又豈是計畫初始所未能料及的?
反觀「和平.愛」軍事體驗營,有留念金門照相館,提供金門早期各式軍裝、軍帽、軍刀、軍槍、及軍事背景圖案,供民眾拍照留念,重溫早期當兵的英雄歲月;有金城民防坑道牆壁供觀光客塗鴉,並在偽裝網掛上許願紙卡等等。「和平.愛」軍事體驗營遊會,沒有大堆頭的硬體配置,有的只是面對面的互動關係;藉由互動可以了解軍事元素的趣味,梗概的知悉「戰地金門」的特色與不同。這些活動設計,都稱不上創舉,有的只是苦幹實幹的用心。電子化的導覽只需要動動手指,而以上的活動設計,從前置、建置到實務執行,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及心力。活動現場,大夥都玩得很開心,而不是參觀景點後,通常的無語。金門曾經是個戰鬥的島嶼,戰鬥需要的是對事業無比的熱情;當年的執干戈,今日的金門行,都是如此,遺憾的是我們已經遺忘了熱情,遺忘了如何保留金門的魅力,如何凝聚人心。
現代科技為我們解決了許多問題,同時也讓我們漠視人心。翟山坑道內可以舉辦音樂會,為什麼只是驚鴻一瞥?塔山坑道內可以重現昔日的戰地播音站,為何僅止於紙上談兵?成功坑道內多的是掩體射口,為何只留死物點綴?在眾多的史蹟景點中,只有沈寂,沒有熱情。戰鬥的金門如若只是如此,如何讓人一來再來,如何吸引如織的人群?
「和平.愛」軍事體驗營遊會是金門旅遊元素的絕佳賣點,如能擴大推廣,誰曰金門不會改造成一個有特色的軍事體驗島嶼?體制上的管制,曾經戕害了金門的發展,何由今日我們卻自我箝制了創意的馳騁空間?
捨棄那些冠冕堂皇的規劃吧,要讓金門變得更精采,「動起來」當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