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學島﹕兩岸和平的具體實踐
昨日是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軍方、政府、民間各界,上自總統下至平民百姓,都透過種種活動來回顧、省思這場決定中華民國命運的重要戰役。總統馬英九也特別親臨金門,憑弔古戰場,向陣亡將士致祭。
古寧頭戰役這段烽火歲月,正是人類經歷所有戰役的微小縮影,再一次印證了戰爭無贏家,人民當芻狗。馬總統昨日所發表感言,正是所有金門鄉親、所有中國人,以及全人類共同的願望,兩岸實應以最大誠意化解仇恨,讓殺戮走入歷史,使和平成為永恆。
此次金門各界與軍方盛大紀念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推出各項紀念與回顧活動,透過省思戰爭的無情破壞,固然有助於世人記取戰爭年代的慘痛代價,敦促世人更珍視和平的無價可貴,亦為和平催生更多、更大的力量。這些和平力量,體現在和平紀念碑的設立、戰爭博物館的籌設、水陸祈福大法會等儀式上,但更令人感動的是,金門人已逐漸走出悲情記憶,正以智慧與行動,打造和平繁榮工程,積極迎向未來;其具體作為即為「打造金門大學島」,盼能換取未來永久的和平繁榮,這種「超越悲情、迎向未來」的正面建構和平力量,是金門經歷最沈痛戰爭歲月,所淬煉昇華出集體和平智慧,彌足珍貴。
昨日除了是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也是金門縣政府與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合辦第二屆「金門高峰論壇」的首日。此次論壇以「打造金門大學島」為主題,期盼結合所有海內外金門人的智慧與力量,整合台灣中央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兩岸三地學界與教育當局,以及有意在金設立校區的台灣二十所大學校院校長與學校代表,共同會師金門,集思廣益,擬定未來發展策略與行動綱領。具體而言,此次論壇選定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當天,正是向世人展現金門鄉親的決心與力量,金門要以打造大學島的願景與實際行動,恢復過去鼎盛的文風,並創造金門未來長久的和平繁榮。
平心而論,大學作為人類發展的理性殿堂,不但是阻卻戰爭發生、最好的和平基地,更是繁榮地方產業、培育優質人才、創造未來競爭力的最佳保證。此一願景與目標並不遙遠,具體落實在金門,更是意義深遠。而昨日的論壇則是築夢踏實的重要一步。
金門要打造大學城島,既不能無中生有,更不能閉門造車。金門何其有幸,在歷史交會的重要時點,躍上了國際舞台,又在打造大學島的願景實踐上,獲得來自地方民意機構、政府部門與全體鄉親全力支持,為創設大學提供了堅實基礎。就在可預見的未來,由金門人親手孕育的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有望成為島上第一所大學。
我們欣見教育部對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的構想已有初步共識,短期內可望獲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籌備作業正緊鑼密鼓進行中。二屆高峰論壇今日閉幕之後,才是金門大學島築夢踏實的開始。
也因此,我們必須不厭其煩地再次提出懇切呼籲,金門走過慘痛的烽火歲月,全民均有體認,和平才是兩岸最大共識,其具體實踐則應從「大學島」起步。我們也必須強調,大學島夢想自非一蹴可幾,亦不可能「馬」到成功,未來還需要各級政府政策支持,地方資源投入,及海外僑社大力贊助。至盼兩岸共同在高等教育合作議題上,勇敢邁出大步,拿出最大誠意,玉成金門為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平台,讓大學島成為兩岸和平具體實踐的最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