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全民同心牽動觀光產業熱潮

發布日期:
點閱率:591
字型大小:

解嚴後,金門萬事莫如觀光急,不論政府或民眾,總是期待透過管道策略與專家協助,能夠為地區開創一片觀光前景,政府在推動觀光產業不遺餘力後,日前舉辦以營造金門觀光新形象為題的座談會,即是此一標的之延續。
當下全國各縣市戮力發展觀光,不外繞著「文化」與「觀光」話題打轉,隨著時代潮流與經驗累積,同時衍生出「文化創意」與「觀光產業」等概念和議題。大力推銷觀光的金門,將近二十年的經驗累積,觀光「錢景」大起大落,在島嶼魅力消耗殆盡後,總想求新求變,再創新猷。
金門解嚴後,歷任縣長莫不以謀求全民福利,提昇地方產業效能為施政目標,為開拓地方觀光產業榮景,經常延請學者專家集思廣益,企望再造金門觀光新魅力。在政府與學者共同努力下,觀光產業雖然屢次遇見瓶頸,諸如戰地神秘色彩不再,多元特色也漸失魅力,站在第一線服務民眾的政府團隊仍不可失志,既當各司其責,更須緊密相繫,方能妥善發揮效能。
在全球化浪潮牽引下,異類結盟不僅成為流行趨勢,且為企業大展鴻圖的利器。政府部門本是一個核心組織,首重同心協力,強調分工合作,各單位能否眾志成城,影響縣政團隊績效甚大。而政府推動觀光產業,組織間需要精誠團結,全民更需密切配合,針對觀光難題,抽絲剝繭,迎刃而解,方能踏出成功第一步。
政府關懷百姓天經地義,觀光產業推動成功即能發揮極大效益,進而造福百姓,顯然是振興地方經濟重要方案,卻並非唯一的手段。發展觀光產業,亟需「文化、教育」相配合,卻不能犧牲後兩者來凸顯觀光的重要,文化教育是固本培元的工作,都以厚實內在能量為主,唯有紮實去做,才能彰顯地區的人文涵養,並成為發展觀光的軟實力。
金門特有的地上景觀,曾經散發極大魅力,卻未能妥善積蓄能量,解嚴後,累積一千六百年的文化能量,在短短二十年內消費耗損後,觀光產業因而屢見瓶頸,起起伏伏,沒有誘因,即無法吸引人潮前來觀光,現實如此,「觀光產業」不爭氣,卻一味苛求「文化能量」,此亦不盡然正確。「建設」更應是觀光產業的支柱,精緻的硬體建設尤能為產業奠基,擴大社造精神,巧思田園建設,打造深具魅力的森林庭園,更能增添觀光產業無上風采。
金門發展觀光,客觀因素限制甚多,政府仍應發揮智慧,極力克服與創新。特殊景觀魅力驟然消逝,金門發展觀光還是有許多可供發揮的元素與空間,在感謝學者專家不辭勞苦獻策之餘,政府與民眾分別為觀光產業的領導與主角,尤應集思廣益,密切配合,唯有全民同心,眾志成城,努力克服難題,進而創新求變,同時恢復金門原有溫馨的人情味,重振觀光產業熱潮美夢必能成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