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送暖人人力行鄉情運動
年關將至,返鄉人潮不斷,家家戶戶頓時樂鬧非凡,同時,政府與民間機構,也本著原鄉情誼,相繼發揮愛心,紛紛探望弱勢族群或獨居老人,寒冬送暖,讓家鄉洋溢著溫馨氛圍。己丑歲末之際,金門人禮尚往來,真情互動,以誠摯鄉誼證明著家鄉即是一座人文的島嶼。
農曆新年為華人世界親情嘉年華會,不僅展現著年節熱鬧氣氛,同時也蘊含著家庭天倫親情,誠為我國傳統民俗中,先民們追求「安居樂業」的實踐。古今中外,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社會間常呈現各等經濟差異,產生均富缺口,「服務精神」的興起,讓民間盛行關懷弱勢族群活動,也讓金門充分發揮溫馨人情味。
現代社會快速發展引發城鄉嚴重差距,年輕人為升學就業,不得不離鄉背井,負笈台灣發展,僅在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返鄉與家人團圓,「回家過年」乃成為遊子年年莫大盼望,熱鬧滾滾的機場與車站,常載滿著歸心似箭的人潮,常年擠滿觀光客的金門機場,也一改昔日盛況,轉而出現眾多返鄉遊子的蹤影。
半世紀以來,年輕人頻出外發展,留下年邁雙親在家,或是諸般因素,形成村里間眾多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亟需社會大眾關懷與重視。母親疼惜襁褓中的嬰孩是自然天成,子女孝敬年長雙親為天經地義,這種出自本分的親情毫無矯揉造作,如今,公私部門發揮愛心,寒冬送暖,無私無我,當如為母者與人子出自良善的動機,讓對方感受到真正的溫暖。
自古,社會常是盛行「錦上添花」,「雪中送炭」反而不足,金門的社會難免也會如此,且見打著國際名號者,生活消費處處有人買單,殊不知社會某角落尚有人三餐沒著落,旅外鄉親也有籌不到旅費返鄉者,這些雖是難上檯面的訊息,卻是部份鄉親當下生活寫照。金門曾是人情味富足所在地,或許,錦上添花不可免,人人更應極力響應雪中送炭的精神,對我們周遭的親友噓寒問暖。
近二三十年來,各縣市莫不依賴學者專家協助規劃各項建設,也莫不期盼企業財團投入地方發展,殊不知,有些事情是無法急就章的做作出來,唯有全民真誠付出,彼此相愛,才會慢慢滋長人文的涵養,回家是趟辛苦而甜蜜的旅程,團圓則是幅壯闊而溫馨的畫面,我們期待這個農曆新年,即是全民回家團圓,體驗鄉情的嘉年華會。
頂著「幸福城市」光環的金門,社會福利始終追求更上層樓,更需追求是一個屬於全體鄉親圓滿的溫馨家園,我們期待每個鄉親,都能由心出發,踴躍響應寒冬送暖活動,進而力行鄉情運動,不分貧富,不分貴賤,都能夠回家慶團圓,歡喜過新年。屆此,縣政團隊履新之際,我們期待未來的金門,即是一個團結又團圓的鄉情島嶼,而未來的新年,將是年年充滿鄉情的溫暖,戶戶洋溢家庭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