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弘揚清明節「慎終追遠」孝道精神

發布日期:
點閱率:583
字型大小: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已悄悄到來,淵遠流長,深覺別具意義。
何謂「孝道」,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用心順心,無怨無悔,不離不棄也。如果將「清明節」與其他節令比較,則能了解情景迥然不同。新春與中秋佳節,祈求閤家團圓,齊聚一堂,樂敘天倫。而面對清明節,則是以「慎終追遠,緬懷祖德宗功」等掃墓活動為主,同樣過節祭拜祖先,惟在每個人內心深處,清明節感觸特別多,另有一番不同情懷。
國人素重「忠孝、仁義、親情、倫理」之核心價值與精神內涵,不惟視之如寶,莫不竭力維護,用心經營,代代相傳,凡此即是悠久中華歷史文化,也是國人獨有之美德,無以倫比,誠足引以為傲。
若以地區對於「清明節」祭祀列祖列宗,拜掃先人墓塋為例,由於相沿成規,早在節前十天,即有遊子束裝扶老攜幼遠自他鄉返回故里,絡繹不絕於途,惟恐落於人後。加上節後十天,皆為清明節掃墓活動時段。此期間殯葬所靈骨塔、各鄉鎮管轄公共墓園,還有島上山崗野外,到處人潮川流不息,來往忙於「追思先人,回顧遺澤」祭拜儀式,哀戚悲傷情景,幕幕盡收眼底,偶而還有哭泣聲音傳出,凡此正是「孝行」之具體表現,令人不勝感動。
又有禁忌者,非於掃墓活動期間,或經日師擇定,親屬不得隨意整理先人墓塋或者清除週邊蔓草枝椏,避免發生傷煞,以求四季平安,諸事順遂,慰亡安生,何其慎重,用心之誠,需要大家互相學習,予以發揚光大。
隨著時空推移,公墓制度早已完整建立,就地區而言,個葬不復存在。惟「亡者為大」之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因而講求治喪場面,屢見不鮮。或許表達形式互異,而其注重禮儀程序歷久未變。緣此,倡導節約並無不可,既有風俗習慣,祇可簡不可廢。尤以盡孝乃是禮儀之精髓,更是不可省略漠視。
舉凡輕視清明節,忽略「慎終追遠」實質意義,將之置諸腦後者,即是悖離孝道倫常之行為,社會普遍不能容忍接納,起而批評譴責有之,在此姑且不談其中原因為何,其所暴露出來即是「社會教育」仍有不足,猶待認真檢討與加強,爰特提出以下淺見,以供大家參考:
一、無可否認,祇知過節,不知節義,此乃一般社會現象。亟需藉由每個家庭做起,將其先人生前嘉言善行傳教後輩子孫,由點而線,漸而蔚成風尚,不僅有助相互勉勵學習履行,促進家庭和諧,也能促進社會安定祥和。
二、凡人皆有「本源」,何謂「本」與「源」,胥賴承上啟下深入了解,尋找答案,認真相傳,得之言教者,倘不銘記在心,過耳即忘,亦枉然矣。如有少數年輕人,不知三代以上祖先為何?假以時日,遺澤蕩然,如此情形,格外引人關切。
因而,姓氏族譜或私譜之建置,成為文史工作者重視服務重點,值得倡導支持。換言之,尋找「本源」,人皆有責,倘不重視,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可貴歷史文化失真闕漏,甚而中斷,豈不可惜乎?
三、人生最高境界「忠孝兩全」,所謂「忠臣出自孝子之門」,詮釋出忠與孝之間因果關係密切。記得地區昔日曾經全面推動「教孝月」活動,如火如荼,盛況空前,高潮迭起,頗收「潛移默化」預期教育功效。
值此功利抬頭,社會純樸風氣漸而走樣變質,至盼家庭、社會、學校三者相互結合,全面加強教孝活動,弘揚先人先賢孝道精神,使之長長久久,典範常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