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提昇金門在兩岸區域整合的人流優勢

發布日期:
點閱率:599
字型大小:

兩岸最近掀起區域經濟合作探討熱潮,主要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每個國家與地區都在尋找自己的優勢,為自己下個階段創造更強的競爭力。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引起大陸方面高度矚目,尤其是海西區的福建省更是積極在探討兩岸是否有整體區域經濟合作的協調空間,海西區北有「平潭綜合實驗區」、南有「廈門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這兩個海西區的亮點是否能與台灣所規劃的示範區相對接的空間,產生創造出兩岸經濟特區,締造一加一遠遠大於二的經濟效果。
相對地,台灣初步規劃的「五海一空」經濟示範區較無明顯要與大陸海西區對接的意圖,依賴對外貿易與投資的台灣經濟,它主要是面向全球開放,不會只限於大陸,更不可能只侷限在海西區,但對大陸想要對接台灣經濟,無疑地,是增加不少實際的參與空間,以及未來合作的想像空間。
就經濟戰略角度而言,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是對外展現台灣自由化的決心,是一種未經區域各經濟體談判之前,自我先行自由化的政策呈現,先行創造台灣經濟優勢與談判籌碼,而「五海一空」的先期規劃也是基於全局放開擔心衝擊過大,社會無法適應所做的權宜措施,因此第二階段未來可能由各縣市自由提報計畫,報准實施,實施範圍逐步擴大,直到全台實施。
值得金門注意的有兩件事,第一是經濟空間區位戰略思考,金門所處位置鄰近大陸廈門「綜改區」,腹地、資源都極為有限的金門,要拿什麼東西去連接台灣與大陸廈門左右對接?夾在兩岸特區區域合作規劃,金門的未來戰略又在哪裡?第二是未來區域整合的時間掌握,面對「跨太平洋戰略合作夥伴」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RCEP,以及中日韓三方FTA的談判期程,一般估計兩年後就會有明顯進展,因此如何牢牢抓住機會,機不可失。
以現階段金門的可能優勢,在全球化下想在兩岸特區對接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要確定的是主推項目,亦即在金流、物流、人流、資訊流、技術流等確立發展方向,從客觀發展上,金流絕不是金門的強項,缺乏海空港口基礎設施與經濟腹地也不會是商家通路物流的重要選擇;缺乏現代大都會性格,金門也絕不可能是「資訊流」、「技術流」的必經之由,最後剩下「人流」可供選擇與發展。
所謂「人流」當然是指觀光客與過境人潮的吸引,因此如何將「小三通」人流與地方觀光產業相互結合的加值化措施,便是金門現階段最重要的主推項目,可是去年以來「小三通」開始逆成長,雖然金門縣政府積極努力加值化,力挽狂瀾,例如舉辦各項節慶活動創造人流往來,但依然不敵越來越頻密的兩岸直航市場壓力。
挽救「小三通」為當務之急,涉及兩岸邊境人流開放主要權責都在兩岸中央政府手上,尤其是台灣中央政府,針對人流通關政策簡便措施應予再開放、更加便捷化,並結合再擴大免稅購物的範圍,在兩岸區域整合中,金門才具有足夠且有效的政策工具,才能繼續暢旺「小三通」的人流對接。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