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新移民的原鄉文化與權益
由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舉辦的一○二年新移民多元文化園遊會,日前假金門縣立體育館後方廣場舉行,活動吸引許多地區民眾參與。
據本縣社會處的統計,目前金門有二千餘名外籍配偶,其中二百餘名為東南亞各國配偶、一千九百名為大陸配偶。二千多人在金門的長住人口中,已經具有一定的比重及影響力。如何關護並貼近他們的需求,對於金門的社會生活而言,已然是不容漠視的一環。
新移民,也是社群中的一員。不論是因何原由造就的異國婚姻,新移民終究會成為「新金門人」的家長,並成為「新金門人」中的一員。然而,因為國族、語言、文化的迥異,新移民族群在金門的社會活動中,仍存在某些窒礙,甚或摩擦因子,如若再加上可能為弱勢家庭的背景,在權益的爭取上,更難臻於周全。誠然,政府對於新移民的關護已經做過許多努力,然在整體社會生活及氛圍的營造上,我們仍應以更周全的設想,營造更友善的互動環境及氛圍,讓新移民族群能夠更順遂的融入社會,更全心全力的擔負起照護家庭的重責大任。以下謹提供幾個面向,供各界參酌。
其一,健全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機能。現在各縣市幾乎都成立有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這個中心的機能可能包括了諮詢及個案服務、支持性服務、婦女培力、休閒聯誼,以及教育性等全方面的機能,更可能只是虛應故事般的聊備一格。對於是類服務機構的機能,除了硬體外,更重要的是軟體;如何有效的建置足夠的社群服務員,健全訊息通報系統,恐怕要比辦多少活動、座談會要來得更加實惠而有裨益。對於異國婚姻而言,最難的不是家庭間的相處,而是社群間的文化融合與周邊人等的對等平視;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先決基礎便是服務能量的到位。新移民已非社群的附屬,而是不容漠視的群體;投入更多的資源,強化更多的服務,恐係現階段所應檢討及重視的。
其二,新移民原鄉文化的導入。一般認知,新移民對於社區、學校開辦的補校及華語識字班教育,如能以更積極、開放的心境嘗試學習,必能減少文化差異所產生的生活困境與不適。但我們以為,文化的豐富性正由於其是個吸納的載體,而不是出於本位思考、強調自我優勢的強權。是以,在我們強調新移民應融入在地社會、接納在地文化的同時,有否機制也能同步開展導入新移民的原鄉文化及語言,讓其成為在地文化的一隅?了解異鄉文化對在地居民而言,亦等同於開展一扇國際窗口,奠基新金門人的國際視野,特別是這樣的文化交流,更能迅速的弭平部分人的在地優越感,促使新移民的權益保障早日獲得實現。
總之,新移民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社群中的一員,已是進行中的社會趨勢。我們期待他們的移入形成新興族群,卻不希望他們成為社會上弱勢的一群,進而衍生許多社會與教育問題;職是之故,我們必需正視新移民帶來的文化衝擊更應尊重,並欣賞多元文化與積極面對其帶來的衝擊。不要因為文化的隔閡與齟齬動蕩社會的和諧與秩序,而應以多元的文化包容及創造力,創造更大的新移民文化影響力及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