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家專輯李子恆譜唱原鄉音樂

發布日期:
點閱率:1,027
字型大小:

二○一三年第二十四屆金曲獎,七月六日在台北小巨蛋揭曉、頒獎,金門籍音樂家李子恆所創作的《海岸線》一口氣入圍三大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獎,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後,作詞人獎由焦安溥的《玫瑰色的你》、作曲人獎由黃韻玲的《回味》、最佳單曲製作人獎由亂彈阿翔的不一樣的朋友等分別出線摘得,《海岸線》雖在問鼎金曲留下遺憾,但已受到華人樂界的高度好評肯定,大陸網易雲音樂網評論這首歌「藉由島嶼的描繪,來闡述人世間的許多無常與惆悵,一推出就受到網友極高的評價」,《海岸線》連同李子恆為金門故鄉推出的另一張專輯《回家》,都充滿了島嶼情感、金門意象,等於說,李子恆透過音樂,打動了外界親近、擁抱一座有人文、有鄉愁的島嶼。發揮獨立製作金門音樂的精神,李子恆的用情、用心投入,值得我們注視。
原籍金門金寧鄉北山,一九五六年出生於金湖瓊林的李子恆,在金門高中就讀半學期後即轉往台灣升學、發展,二十一歲時就詞曲創作了《秋蟬》,列為中廣三十年來最有影響力的民歌票選第一名;此後寫出了五百多首歌,包括《星星知我心》、《歲月》、《憶芙蓉》、《情難枕》、《紅青蜓》、《牽手》等,其中《牽手》拿下第五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又為江蕙寫的《半醉半清醒》專輯創下百萬張銷售佳績,是江蕙成功轉型的關鍵。
未聽過李子恆的名字、見過李子恆的人,卻多聽、唱過李子恆作的歌,他已是華人世界共同的音樂聲音代表之一。尤其可貴的是,在流行音樂走一遭之後,李子恆漸起回歸故鄉的音樂情感,一九九一年為金馬人抗爭二度戒嚴社會運動的主題歌《金馬查某》譜曲,一九九五年為董振良導演的電影《單打雙不打》主題歌《燈》譜曲,一九九八年為「烽火歲月番薯情」文藝季活動詞曲《番薯情》,二○○九年為唐振瑜導演的電影《星月無盡》譜主題曲《燕尾》;二○一一年推出的《落番》音樂專輯,一舉獲全球華語金曲獎八項提名,並奪 下「最佳專輯製作人」等大獎,旋即又在華人音樂「金音獎」拿下「評審團獎」。
迭經十餘載歲月投入金門原鄉音樂的採擷、創作,繼《落番》之後,二○一三年初,野火樂集推出、出版了《李子恆‧回家》專輯,一次完整收錄了李子恆為金門譜寫、演唱的十二首歌:《回家》、《鄉愁音樂盒》、《月光海峽》、《異鄉人》、《燕尾》、《風獅爺》、《山的沉思》、《金沙溪》、《燈》、《番薯情》、《白龍吟》、《采薇》。
心海翻騰,耗時十年完成的《李子恆‧回家》,李子恆以「五十鄉愁,月光海峽」自喻專輯裡湧現的鄉景、鄉情,「那是青少年離別金門三十幾年後首次在故鄉與滿月重逢的時刻,月下屋瓦垣牆、遠處海面熠熠粼波、小金門朦朧輪廓、童年、成長、初戀、烽火、親情、他鄉、異國、生涯、中年……」,「人生如歌,五十得證」,「過去、未來、故園、他方,盡是一首首異鄉人的未央歌」,從這段文字描述中,可感《回家》是李子恆的五十鄉愁,也是所有島嶼中人離去與歸返的鄉心糾結。
李子恆的《回家》,道盡金門的土地與情感重量,亦飽滿了故事島嶼與音樂結合的生命美學,與此次入圍三項金曲獎的《海岸線》產生了某種連結、呼應,在流行音樂之外自成一格,也打開了金門島嶼、金門原鄉音樂被看到、聽見的另一扇窗。再是,未動用到公部門任何經費挹注,李子恆獨立製作,自由揮灑,盡情唱出金門人的鄉情之昔,《李子恆‧回家》讓我們感動,也值得我們支持、傳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