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人為先育人為重
英國威廉王子的妻子凱特22日分娩,產下重3800公克的白胖小王子。凱特的分娩與小王子的誕生,幾乎成了全英國、乃至全世界關注和感興趣的大事。這個含著「金湯匙」寶寶,將成為英國王室第3順位繼承人。據媒體報導,小王子誕生後,英國進入了舉國歡騰的熱鬧情境,來自各國的祝福紛至沓來,英國各處名勝古蹟,也利用LED跑馬燈打出「It's a boy」來傳達喜訊。
大陸贈送給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大熊貓「團團」、「圓圓」,7月6日誕生了愛的結晶,保育員為「圓仔」進行了無微不至的照料。這隻活力十足的熊貓寶寶,勢必成為動物園的新寵,國內大小朋友注目的「嬌」點。
本縣首開先例,將補助不孕夫婦施行試管嬰兒人工生殖技術,每對夫妻每年補助金額最高八萬元,這是繼補助縣民健檢每人最高3500元的計畫,衛福部金門醫院推出「超值優惠健檢方案」之後,又一項嘉惠縣民之幸福措施。
對照前兩則報導,凱特的「劍橋寶寶」與「圓仔」寶寶都是現在進行式,而本縣之創舉,則是未來發展式。
目前國內少子化問題嚴重,人才不能適才適所更是令大家手足無措,總統馬英九將之視為「國安」而拉高政策位階。
據報導指出,縣政府表示,凡設籍金門縣滿三年且有居住事實,年滿二十歲以上之不孕夫妻,至行政院衛福部評核通過效期內之人工生殖機構,施行試管嬰兒人工生殖技術,診療期間具備合法婚姻關係,均可向縣衛生局提出申請。我們都是一般人,需要透過行政程序來成就心事。熊貓是動物,只因以稀為貴,熊貓寶寶不需要行政程序,立刻受到園方的關愛與照顧。
相形之下,台金兩地共同面臨的問題,是造「人」困難。為了解決新生人口不足,政府推動包括生育補助、幼托等誘因政策,現在本縣更進一步造福不孕者。主要目標是催生新生代人口。
今天的試管嬰兒,將是明天的金門縣民,大家準備好迎接他們了嗎?凱特產下的小王子,預料將是一頁美麗的童話故事;熊貓寶寶只能滿足我們的娛樂,消遣一番;唯獨在我們的國度裡,製造「人子」困難,則是大家必須共同關注的課題。
生育是私人問題,要不要生是個人的選擇。「人子」倘若如凱特寶寶生長在帝王之家,打出娘胎就是「特權」寶寶,或是生長在平民百姓家,那是祖靈保佑。「人子」無法選擇要生長在怎樣的家庭,選擇怎樣的父母,那都是「身不由己」。
科技發達,只要我願意,今後造「人」不難。自然「人」不能僅有保育員的照顧,必須透過教育過程,才能成長為社會所需的「人力」,進而自我實現成就為「人才」。
芸芸眾生,人為萬靈,但並非萬能。寶寶擁有特權,光彩是一時的,不保證未來是「人才」;平民寶寶或試管寶寶,快樂成長,至少個個是提升社會生產力所需之勞動參與「人力」,更期待未來成為國家建設所仰賴的「人才」。
幸福的金門,民眾必須不斷的自我教育,一方面慶幸可以安穩的造「人」,一方面更需重視教育過程,投資育「人」;千萬不要如凱特寶寶般,徒然享受著「縣庫」補助的特權,坐擁「金湯匙」,滿足於現狀而停止勞動,減緩生產,不思振作,失去鬥志!如果千方百計造不出來的「人子」,經過一番試管實驗而造出的「科學人」,最後卻成為「熊貓寶寶」般的受人「寵看」,只是憨憨的、肥嘟嘟的可愛模樣,只等補助,再也不肯勞動,懶得奮發,未來幸福的金門,會不會成為供人觀光的「另類動物園」?
常言,天地化育萬物,綱常有理。流水不腐,方能涓涓清澈,匯成千江百流;人子如玉,不雕不琢,器不成材。生養有方,更需輔之育之蔚成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