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教學改變是12年國教的成敗關鍵

發布日期:
點閱率:623
字型大小:

教育部長蔣偉寧曾說:「十二年國教的成敗關鍵不在入學,而在改變國中的教學方式,可以接受大家因為瞭解而有不同意見,而不是不瞭解去擔心、憂慮和反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已為大多數教師帶來很大的衝擊與挑戰,現又來了12年國教,教師教學信念的轉變將是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亦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表現。教學中應讓教師分享、討論與反思其教學經驗,並協助教師進行教學改變,期能藉由教學活動設計與試教的實作過程,提昇教師的教學知能,並激發教師持續進行專業成長的意願與動力。
教師是教學改變的關鍵人物,其對於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學習等的觀點,皆會影響其教室實務的表現,且是推進教育改革邁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未來12年國教的實施,益加突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應把握教育改革的時機,建立專業成長制度,有效協助教師進行專業成長,而合作式的行動研究是實施課程改革的基礎,較有利於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可在合作式行動研究中,針對其欲解決或實際面臨的問題,藉由經驗分享、討論及學者的支持與協助,進行教學改變,並反思與修正教學實務。
全美科學教育標準及我國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皆強調科學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探索的學習環境,甚且教師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信念,將有助於學習成效的提升。學校為本位合作式專業成長計畫中,提供教師專業對話,以協助教師省思其教學信念,並經由教學改變,獲致專業成長。未來,除了協助教師教學改變之外,更應持續鼓勵教師進行有關的教學研究,並提昇教師教學研究的知能,有效的推動教師學習理念的專業成長。
日本教育界大師左藤學教授提出「學習共同體」教育改革,並著有「學習革命」一書,除了日本超過3,000所中小學正在推動外,更推廣到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尼等地區。我國正值12年國教實施在即,也有多位專家學者提出「合作學習」的理論。希望在常態編班的架構下,教師能依學生個別差異,採用合宜的教學方法,讓他們都可順著自己的性向和興趣去發展才能。國內外許多研究發現,「分組合作學習」有助於提昇學生學習成就、增進學生之學習動機、發展合作及溝通技巧。以小組合作進行調查和討論為主要活動,由師生共訂學習主題,提供學生多樣而廣泛的學習經驗,藉著資料蒐集、團體分工、解釋、分析與歸納資料,並參與討論交換意見,將有效提升學習效果。這項教學方式目前正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教授與多位學者積極推動中,合作學習所強調的教學方式,主要由各組同學討論學習,每位成員不僅要對自己學習負責,也要幫助同組成員學習,建立良好的合作觀念與能力。
總之,任何一項教學改變都有增進教學專業知能的成效,甚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於每一種教學法均有其優缺點,因此教師在決定該採用何種教學法之前,仍應依照教師本身的教學專業能力與教學理念,並根據教學對象、教學科目與教學時間等主、客觀條件進行評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是未來12年國教所追求的教育目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