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論金門向大陸接水
金門將自大陸接水!日前抵達金門觀察自來水管線路徑,以供雙方工程人員參考的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表示:自福建泉州山美水庫,引至晉江龍湖水庫、再透過海底管線接往金門田埔水庫的路線較為可行。他接著表示,大陸向金門供水已經準備了十八年,馬上「水到渠成」,陸方會以優先、優質與優價「三優原則」供水,並在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共識下,共同規劃細部工程。
由於廈門本島沒有水源,因此從晉江到金門的路線,是目前雙方認為較可行且方更之路線,況且泉州山美水庫容量六點五五億立方公尺,河道也已打通到晉江海邊,未來只要完成十六點七公里海底管線鋪設即可通水到金,完成史上最具時代意義之通水工程。
多年來,金門苦於水旱,雖說之前藉助於大小水庫、地下水之幫助,多少解決這些問題;但總非長久之計,終有了向大陸接水之議。但由於兩岸意識形態之隔閡,信任度不確定性。因此,此議即一直束之高閣,或根本沒有人敢再提起。而今拜和平價值之普世化,兩岸之和解,加上金門本身無藍、綠糾鬥之問題,相形之下,對於向大陸接水之議,坦言之,唯工程技術之問題而已。只待此些問題解決,即可水到渠成,供水金門毫無問題,對金門言,對兩岸言,其時代意義更有其世紀之功。
眾所週知,任何城市的發展,必須有水。易言之,有水才有可能發展出人類的文明。如黃河之於我國,如埃及文明之於尼羅河,如恆河之於印度文明,如兩河之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因此,設若不解決金門水之問題,則勢必代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代表金門沒有明天。因此,此時此刻,我們在慶欣之餘,更要進一步表達兩點看法。
首先是,金門自大陸接水,不但攸關金門民生之問題,更關係著金門之未來。因此,不但金門、大陸相關單位,應以世紀工程之慎重態度親臨之,中央更應親臨之,因為這不但攸關金門之未來,更隱含兩岸對未來之和、戰態度。
其次是,既然是民生用水,我們呼籲相關單位,應嚴格把關其品質,必須是健康之用水、方便之用水,更是價格適宜之用水,如此才是金門向大陸接水最具體呈現於民生之有效作為。也唯有如此,才能顯出大陸當局之誠意、善意,尤其是作為一個世紀大國之應有風範及氣度。終究,不但金門人在看,台灣在看,世界各國更在看大陸這個大國是如何地「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