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新崛起中的金廈跨域經濟合作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7
字型大小:

現階段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正處於「促轉型、調結構」階段,過去三十年平均每年9.5%經濟成長率的快速增長時代已落幕,將由強調區域整合、結構轉型、與穩步成長的經濟發展模式,取而代之。包括福建海西區的發展也正處於「騰籠換鳥」發展階段,作為中央計畫單列市廈門市更具有發展意義的指標,其中最近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推動金廈跨境經濟合作區的概念,被大陸學界重新提出來。
廈門作為過去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成為福建地區最先進的都市,未來三十年的規劃主要以「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實驗總體方案的通知」(簡稱:綜改方案)為藍圖,在區域合作方面特別強調與台灣對接,因此圍繞在「綜改方案」有所謂「四個最」:兩岸經貿最緊密地區、兩岸文化交流最活躍平台、兩岸往來最便捷通道,以及兩岸同胞最溫馨家園等。要達成在「四個最」的目標,廈門市正以「一區三中心」的建設全面加以落實。
所謂「一區三中心」,「一區」就是廈門要成為對台交流合作示範區;「三中心」就是要將廈門打造成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對台貿易中心等。換言之,無論是「四個最」,還是「一區三中心」,廈門未來發展必須緊緊拴住台灣,強調對台的區域整合綜效,否則執行「綜改方案」的績效,難以具體呈現,要如何階段性逐步發揮對台優勢,金門無疑是廈門發展必須重新思考的優先合作夥伴。
過去廈門市部分人士認為與金門合作對廈門價值不大,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認為與金門合作總是廈門付出,所得有限。廈門要積極與台經濟整合對接,卻迴避或跳過金門,例如讓小三通邊緣化,或讓金門在兩岸經濟整合的架構下「斯人獨憔悴」,廈門如何有成功經驗或對台優勢可以吸引台灣呢?如今廈門市肩負起對台經濟對接的任務,要尋找突破口,達成「綜改方案」的階段性任務,不得不重新回過頭來認真思考金廈跨境的經濟合作,以期發揮「以金聯台、以金促台」的示範作用。
站在金門主體性,對大陸開始認真將金門相嵌整體經濟發展規劃,共創繁榮,金門應該表示樂觀其成,並積極做好準備,掌握歷史難得的契機。但金門也要有自己的未來發展規劃,包括打造自己成「國際休閒觀光島」、「精緻購物免稅島」,合資興建金廈跨海大橋,積極推動金廈教育文化合作等等,在在需要廈門方面的政策配合,金廈雙方在人流、物流、金流各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合作空間與想像,這些都是金廈跨境經濟合作的重要課題。
然而,金廈跨域經濟合作的必要條件,還需要中央政策給予配合與支持,兩岸經濟合作正如火如荼加緊進行中,對金廈次區域合作開展,中央理應給予必要的祝福與支持,畢竟過去金門是確保台灣繁榮安全,扮演兩岸戰火的緩衝區,如今金門也可以是兩岸區域經濟合作的先行示範區,或是成為兩岸跨域經濟對接的實驗區,在兩岸和平發展的形勢下,請中央給金門一次機會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