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優質人口留住金門
近年來,為因應新生兒逐年減少、人口加速老化。各國均有目的地實施「優質移民法」,鼓勵高科技、高收入、高知識之優質專業人口移入。因為,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宣示的:高素質、高經濟能力的住民,才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希望。易言之,設若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住民是上述之反向,則代表這個城市、這個國家是沒有競爭力的!此不但是經濟學之常識,更是人口學之主要理論。也因此,先進國家莫不以吸引高素質人口移入為最重要的政績,更是衡量其自身未來之主要數據。
在很長的一段時空中,台灣是個人口密度很高的地方,因此從未考慮過引進移民,當然更不會考慮到移民政策,更不會考慮到什麼樣的移民,才是高素質的移民,乃至高素質的移民之重要性及其來源。但細而探之,不難發現,以台灣目前高科技人才來說,約可以分成三類:有土生土長的代表,例如鴻海的郭台銘和宏碁的施振榮;有留學回國人才,例如台積電的張忠謀;還有一種是「留台學生」,例如華僑子弟來台深造,最後在台定居甚至創業,廣達的林百里就是最佳代表。
就因有了上述這三種高素質之移民加入台灣社會,除充實人力外,更提高了人口素質及競爭力。對台灣之正面發展及貢獻,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就此而言,針對金門目前常住人口中多半是老弱者而言,豈是一面嚴肅之反思例子?因此如何有效鼓勵高素質人口留在金門、長住金門,不但是必要,更是刻不容緩之世紀人口工程。
眾所周知,金門幽靈人口占多數,以人口學來說,本就是一項嚴重警訊!更嚴重的是,常住人口中,「老」、「幼」占多數;而此資訊正是人口學中「消失」之代名詞。況且誠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宣示的:高素質、高經濟能力的住民,才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希望。而老人恰正是生產力最弱、乃至無生產力之代表。因此,如何劍及履及,正視且立即規劃高素質之人口移入金門、長住金門,才是重振金門之根本要道。因為古有明訓:「招人遠來;城興在人!」有人口才有未來,而這人口正是目前各先進國家鼓勵的高素質人口。
以金門先天之條件,如何吸引高素質之人口移入金門?我們以為,或可效法之前經建會、衛生署「鮭魚計畫」精神,鼓勵移居台灣之鄉親返籍金門。為了杜絕幽靈人口,尤其是顧及高素質人口之要求,何妨以是否在台「就業否」為門檻。因為就經濟學理論,有工作者即有經濟力。因此,若能自動放棄在台之工作,返金定居,且在金門提出就業証明者,即是本文鼓勵移入金門之對象。則縣府何妨以比例之獎金予以鼓勵之,推衍而進,期其發揮蝴蝶效應,有效影響其他台籍就業人士,也移入金門、長住金門,使金門能擺脫老人島,則金門才有希望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