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在紀念碑之外

發布日期:
點閱率:586
字型大小:

隨著兩岸情勢緩和,國防部近十多年在金門逐年施行撤軍,將軍事用地逐步釋出,後由地方的文化局、觀光處以及國家公園接管。其進行的開放與活化方式,皆回應了「金門」在不同時期下對戰爭和歷史的態度與定位。不論是早期以國族情感面操作的英雄式戰史館,或者近年改以軟性、貼近民眾的作法:像是小艇坑道和器樂結合的「翟山坑道音樂會」、「九宮坑道」搖身為戰地的介紹空間、「八三一特約茶室展示館」的另一種軍人娛樂生活、「獅山砲陣地」再現著砲兵據點與砲操操演等。這些利用現地軍事場所,以不同主題進行的靜/動態展出活動,皆成為這幾年來,在地民眾與外來遊客經常走訪與熟知的景點。
因應後續一連串軍隊的撤出,與軍用地轉交地方政府;金門解下原本背上的戰地包袱,如何回溯與擺放過去的歷史變得刻不容緩。像是目前規劃中的光華園心戰喊話園區,或者近幾年也將撤軍的大二膽島後續的規劃,都是金門眼下碰到的挑戰。
回顧世界冷戰史中,東西方兩大陣營影響下的金門,或向前推到前線中的前線│大二膽;其孤懸於海上的地理位置、想盡辦法就地取材的防禦工事、擁有既對內也向外的巨型標語、踩在第一線上的心戰喊話角色、戰時民間的海上運補支援,以及軍人如何將大二膽島打造為實行軍事操演與生活兼備的場所…。林總細數下,它實實在在濃縮了戰役的大歷史與小故事於一身,其軍事價值亦足以以「冷戰島」定位之。那麼,未來的規劃應能朝此方向構想:首先對大二膽島上設施建物進行普查,評估後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原貌空間的保存;並同時蒐集軍人生活史,為原有的軍事設施注入鋼砲以外的血肉和故事;設置往來大二膽島的船班與登島流程和規範;並在島嶼可負荷的承載量上,進行有品質且具教育意涵的路線尋覽、體驗式遊程、甚至是找回曾在大二膽島服役的軍人、昔日播音員給予現地的導覽行程。此外,除了必要的設備裝載,更須回到尊重歷史與環境的態度,堅持最低量體的加附,以維持大二膽島中央沙灘的晶瑩潔淨,和鄰近海水原有的生態環境等。
金門從早期的戰史館、碉堡坑道、防禦工事,甚至歷經四十餘年的軍事管制中,所形成的軍民的戰地文化等,皆不斷積累充實其作為戰地前線的內涵。以金門擁有密度極高的軍事量體與豐沛的戰地歷史,如何從既有的戰地設施、紀念館中找出其軍事價值和評估,進而開展後續基地的使用與規劃,顯得更為重要。
在此,要不要重新建造一個紀念碑式博物館,並非最核心的問題;反而,我們首要的提問,或許是:我們是誰?曾有什麼樣的戰爭歷史?戰爭對金門或每個人的關係是?為了什麼而說?要對誰說?帶著這些提問,重新盤整我們已經擁有的有形/無形資產,試著從生態博物館的概念,現地串連與整合現有資源、空間。對於金門的軍事觀光來說,甚至以軍事文化當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點,這會是更要緊的討論。
在兩岸逐日邁向下一里程碑階段時,我們要的,確實不僅僅是一棟建築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