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教育是全民共同的責任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9
字型大小:

十二年國教沸沸揚揚即將展開,正負批評各有說詞,但若深究教育就該回歸其本意:「教化、育才」才是根本。教育目的就是為了讓後起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識能力與社會人格,這不僅僅只是為了承傳,更是為了讓國家及社稷得以穩定的發展。姑且不論國家於世界的國際競爭力,且說社會能否穩定永續的關鍵都在於民眾的素質,而教育則是提升國民水平的必要。
教育改革喊得驚天動地,持續了十數年之久,原本是對過去因為升學主義所造成的填鴨式教育的反思,希望透過教改端正謬誤。但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教育制度、內容等的變革之後,也產生了不少的問題。首先,現在學童的學習內容和自己家長所受的教育內容全然迥異,無助的家長也只能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去。造成教改之後,除了學生的負擔更重、家長的負擔也跟著加重。更重者,只要觸及教育之事,家長只能退避三舍,也讓家長有了撇清責任的藉口。只是教育不是只有「知識教育」一環而已,「品格教育」的成果更影響學童的學習能力!
在家長教育程度貧乏的年代裡,反而對於自己孩子的生活教育更加管教,所以造就了許多貧困家庭能夠透過教育改善家庭的實例。這些在這樣背景成長的人成了現在學童的家長,但似乎忘了當年自己是如何的被自己的父母要求而獲得了嚴謹的「家庭教育」。舉例說明:過去小孩出門在外時,家長會嚴厲的要求在外有在外的樣子;但是現在街上或是公共場合中常常看見到不守秩序的孩子,毫無自律的奔跑喧囂。可以想像的,這樣的習慣在學校學習上必然帶來相反的效果,並且造成其他同學上課的困擾。地區的各級學校,也常常收到家長的申訴,對學校提出質疑或是控訴。而其中,不乏家長對於自己小孩在外的行為表現一無所知。
面對十二年國教的新制,家長的心態是否也納入了改革之列?這是政府該思索以及進行的工作,但目前尚未見政府有所動作的一環。畢竟教育是一項全民的工作,倘若家長的心態未跟著新制上路而調整的話,未來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以及學校教育都會造成莫大的困擾,也將會讓過去教改所衍生的爭議更為加劇。
這次的教改所牽動者更甚,如何讓參與者能夠跟上步伐,也是需要透過教育來達成。學校、老師是第一線受到衝擊的對象,十二年國教所產生的新狀態,也已經有跡可循。所以教育部以及地區教育單位等,因應十二年國教的變革,業已針對相關學校的老師進行教育。未來,我們也期許政府能夠透過學校、媒體等,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不讓「教育」淪為只是學校的事。若不能記取過去教改時忽視了家長必需跟著進行教育的疏忽,則此一教育新制將不免重蹈覆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