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欣見博餅文化擴大延伸

發布日期:
點閱率:638
字型大小:

今年金門的秋節博餅已告一段落,接下來金門地區的優勝者將組團前往中國大陸參加總決賽。金門秋節博餅,已經入選交通部觀光局的「台灣觀光年曆」,將作為台灣的特色文化之一,對外籍旅客進行宣傳。而金門今年的博餅活動,除了規模依舊,最大的特色還在於博餅文化的向外延伸。尤其旅台鄉親們也在縣府的規劃之下,在台舉辦兩場博餅活動,讓博餅文化成功延伸到台灣。
有關博餅活動的由來,民間、學界有幾種說法,其主軸均與鄭成功及其部將有關。其中一種版本是,相傳三百多年前國姓爺鄭成功的金門籍大將洪旭,當時奉命率福建、廣東一帶的士兵們駐守金門,適逢中秋,洪旭為了紓解官兵佳節思鄉之情,特別在紀律森嚴的部隊中限期開放博戲。此一博戲後來被賦予教化意義,依附當時的科舉制度,最終衍生出一套極富教育意義的擲骰子遊戲。此外,有關博餅的起源還有另一套說法,與盛行於明清時代的「狀元籌」結合在一起,甚至有學者將其溯源至宋代。對金門來說,故事的「真相」並不是重點,只要有美麗的傳說,就能成為推動觀光旅遊與活動行銷的利器。
金門的博餅活動,經由縣長李沃士、縣府團隊、金門各鄉鎮公所及觀光旅遊相關民間團體的傾力推動下,秋節金門博狀元已經蔚為風氣,活動規模一年比一年盛大,儼然已成後浦迎城隍之外,金門年度的盛大活動之一,縣府也希望藉此活動為金門創造旅遊亮點,吸引兩岸旅客能來到金門參與博餅盛會。基於這項訴求,縣府今年特別將博餅活動的觸角延伸至台灣,透過各旅台同鄉會的串連與合作,將這項深具金門特色的民俗文化推廣到台灣。秋節前夕地區各社區均仿效縣府博餅活動辦理小規模的體驗賽,就是這項民俗文化深入基層的明證。十六日晚間在高雄成功物流園區,為南台灣四縣市五個同鄉會約600名金門鄉親舉辦的慶中秋、博月餅、拚狀元活動,以及十七日晚間在台北國軍英雄館為北部地區十五個旅台同鄉會舉辦的博餅晚會等,就是博餅文化向台灣的一種延伸。
金門博餅拚狀元活動,始終沿襲閩南文化遺風,迄今已成為盛行於金廈一帶的中秋民俗活動,這項活動不僅已入選交通部觀光局的「台灣觀光年曆」,未來將在交通部觀光局對國際旅客的宣傳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據報載,台中、嘉義地區部份鄉鎮也正在仿效辦理。我們認為,今年選擇以同鄉會為主軸,將金門博餅文化延伸至台灣,這是一項正確的發展方向與策略。我們期盼金門博餅未來能以同鄉會為種子,將博餅文化散播至台灣各角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