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扎根原鄉文化 提振文教實力

發布日期:
點閱率:742
字型大小:

2013年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十月廿六日、廿七日假金門大學陳開蓉會議廳舉行,研討會安排三場精湛的專題演講,以及七場廿二篇論文發表,主辦單位文化局表示,為讓金門成為台閩文化交流的平台及閩南文化圈的交集,辦理國際性學術研討會,從中建置保存傳承研究記錄與發展,不僅能幫助本縣展現研究能量,同時也能提高本縣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就地緣而言,金門歸屬閩南自勿庸多言,然其在閩南文化的載體中居於何種地位,爭創出何種光輝,甚或在未來將產生何種變異,發展出何種文化形態及力量,反係是舉辦類似學術研討會應予關注的重點。
事實上,近年來縣府在原鄉文化的推動及自我定位的發展上,頗多著力;除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外,針對「金門學」也舉辦過多次的學術研討活動,更遑論其豐沛的出版實力,對當下金門文化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堅實根基。然而,在我們探討金門原鄉文化的同時,卻不得不正視其跨界及流動的特質;金門自古即為僑鄉,更因連年烽火助長了原鄉文化的遷徙,以及異鄉文化的落地生根,在因應時代巨輪變異的多元的文化載體下,已經不能單以金門一地的文化思維或文化資產來看待金門,而應放寬視野,兼容更多的相關的異地文化特質,方能真實彰顯金門的文化原色。因此,我們談「金門學」,並不以金門本地文化為基調,而應擴及整體閩南文化,乃至東南亞、東北亞、大陸諸多連根及臍帶文化的連動及影響,或便能從文化的多變性中,找到兼容並蓄、多姿多彩的金門文化。
因而,當下所謂的「閩南文化」也並非專指以福建南部為主的地方文化概念。由於地理與歷史因素,傳統閩南人具有跨界流動的特質。閩南人離開原鄉,或移居中國內地,或飄洋過海,在許多地區落地生根,與各地文化產生融合,又能保存既有的文化特質。長年以來「閩南文化」已然超越地域、國界,從泉州、漳州、廈門、金門、臺灣到東亞地區,形成一個龐大的文化圈,而這個文化圈導引出來的影響及成就,正是當下及未來金門人所應關注及理解的重點。
然而,縱是在如此茁壯的文化載體下,我們同樣得直面文教力落後的現實問題。根據2013年《天下雜誌》幸福城巿大調查的結果,金門縣的「文教力」在「非五都組」的十七個縣巿中,敬陪末座。誠然,這類的調查經常會因為取樣及項目設定等問題,產生一定的事實偏差,但是金門閱讀風氣不盛,藝文活動在質、量不佳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們與其將閩南文化、金門學設定為學術研討會,不若更具體而微的設想如何運用如此豐沛的文化元素導引居民的閱讀習慣,並與藝文、觀光活動做到更強而有力的結合。
再者,因為戰地政務及長期的鎖島政策,金門的國際化素為人所詬病,然而,放諸金門的僑鄉原色,這般的評價著實令金門人汗顏。一場學術研討會或便是一次連結國際、自我發聲的機會,當下的金門還需要更多的對外連結,造就更多通往世界的機會,扎根原鄉文化,提振文教實力,讓島嶼煥發出名實相符的動人姿采。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