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優勢扭轉劣勢帶動金門發展起飛
「很多人都忽略了,離島的條件更像小台北」。這是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專任教授施能傑在《天下雜誌》2013「幸福城市大調查」中,對金門的評價。他認為五都之外的十七縣市組評比,能獎落金馬,「不意外」。
根據施能傑的研究,金門因為人口少、幅員小,每一位公務員所能服務的縣民數甚至比台北還佔優勢,讓地方政府的施政更能「精耕細作」。尤其是金門縣政府的財政優勢,受惠於金酒公司每年挹注的大量盈餘,讓金門「歲入自有財源比」高達六成五,居全國之冠。就連即將在明年升格「第六都」的桃園都瞠乎其後。
此外,《天下雜誌》還在這篇專題報導中分析,曾走過戰地烽火的金門,現在走了軍人、來了觀光客,縣長李沃士鎖定免稅購物商機,為地方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證諸近日昇恆昌對人才需求孔急,不但在金門當地持續擴大舉辦單一廠商的人才招募活動,還巡迴台灣地區金門鄉親聚集的縣市,向旅台鄉親招手,希望能鼓勵「鮭魚迴游」。甚至還出現金門罕見的「事求人」景況。
事實上,根據《天下雜誌》這份調查,金門在「社福力」方面,於非五都的十七個縣市當中排名第四名;「文教力」的表現較差,排名第十七名;「施政力」則排名第一;「環境力」表現不俗,也在十七個非五都的縣市當中名列前茅,排名第一;「經濟力」也有第四名的表現。
從這份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金門的發展確實深具潛力,尤其施政力、環境力兩項指標都在十七個縣市當中名列前茅。幾家指標性的連鎖企業相繼進駐金門。象徵經濟力的「都市地價指數」也自2008年起累積漲幅達到百分之三十六。
當然,在調查中顯示,縣府預算中,教科文支出佔總歲出比例,以及每年舉辦藝文展演活動次數、人均出席藝文展演活動次數等象徵「文教力」的部分,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而長期以來民眾較為不滿意的醫療與台金交通問題,也有待以創新思維推動開創性的改革。
從《天下雜誌》這份調查所呈現出來的數據與相對優劣,顯示縣府團隊確實有穩固的財力基礎,亦有良好的施政能力,加上相對優勢的地理區位與環境條件,只要能夠體察並善用優勢,透過施政作為儘速扭轉劣勢,相信李縣長擘劃的三高、四就、五願景等施政藍圖,當能全部獲得落實,並帶動金門向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