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再談教育資源整合

發布日期:
點閱率:899
字型大小:

為配合十二年國教,倡導有效教學,提升教育水準,運用各種教育方式,建立資源整合之概念與共識,才能真正達到與落實教育目標。尤其在這社會變遷神速,知識爆發的時代裡,資源整合的概念更為重要,諸如特殊教育、科學教育、環境教育、創造力教育、生命教育、藝術教育、生活教育、各學程階段之教育…等之整合,但這些不同之領域整合也均須建立在社會大眾之共識基礎上,當共識成熟後,即可大刀闊斧地推行,才能真正的達成教育之理想與目標。
金門縣教育資源整合已談論多年,但仍無法突破與執行,主要原因是意見與共識未能整合與建立,幾年前縣政府也委託台大城鄉所研究規劃地區中小學之教育整合方案,提出一些構想,可說是甚為具體可行,亦即每一鄉鎮有1所中心學校,以此中心學校發揮整合的功能(民國五、六十年代,金門也有如此做法)。然而可惜的是有些人將教育資源整合與學校整併劃為等號,因此導致一些村里、社區及學校教育人員之惶恐,所以持著反對的意見,這些都是今後尚待努力溝通的工作。
根據美國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Columbus之教育資源整合經驗,提供參考:該市的學區行政官署(相當於縣政府的教育處)負責資源整合工作,他們是美國社區教育資源整合之成功案例。全區約11000多個學生(本縣約10000名),只有11所小學、2所初中、2所高中(一所中心高中、一所社區高中),全區教職員工有1500個,面積有36平方哩(約93平方公里),就擁有100多輛校車,深入各鄉間及社區接送學生。以學生數來說,與我們金門相當,但在資源的支援與分配似乎就不太相同,如果我們金門也能同該市一樣,整合現有資源,校區不變,將鄰近學校實施協同教學與分組學習,然後配置各校所需接送學生的校車(可與公共汽車配合使用),應該比哥倫布市Columbus更好實施,且教職員能相互支援的情形下,靈活運用,利用現代化之管理機制,達到優質之教育效果。並將指定之中心學校,充實設備與人力組織,負責規劃,改變教學模式,以社群及班群的學習方式,以達到現代化教育需求,則我們金門教育將更為精進與優質。
當然在整合前,也須經過政府宣導、社區村里民眾之意見交流與協商,共同研擬可行方案,經過社區民眾討論、同意後,在不受任何損失且對社區村里有益的情況下,分析利弊得失,建立共識,然後再進行整合之動作。由上所述,在教育整體發展過程中,除了要突破傳統行政之束縛外,尚須消除以往一村一校的觀念,甚至要讓社區村里民眾或學校建立策略聯盟的概念,將整合後之成果妥善研究整理與運作,以提供規劃與執行的參考。針對社區與金門整體之特色與需求,將須整合之學校也成為社區活動中心、社區文物館、生活與歷史博物館、藝文中心、社區圖書館、活動中心、托兒所或各類型產業之展示館,列為社區村里資產,並作為未來觀光之資源,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總之,學校教育整合是未來之趨勢,若能以金門為一個大學區之理念作規劃、宣導與執行,消除各方面之阻力,提供一筆足夠的經費,甚至設立永續經營基金(與近日議會所提之基礎教育基金相同),建立全體縣民之共識,在各級學校與社區村里民眾之溝通協調下,達成共識,以期完成此項教育資源整合工作,一定能對金門整體教育水準有所提升。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