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他山之石談金門低碳島願景

發布日期:
點閱率:622
字型大小:

四川郫縣安德鎮安龍村,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但今天已成為了一片回歸川西林盤文化,和生態農業產業的「試驗田」。此種變化,不得不提及一個人,她就是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秘書長田軍。多年來,在她領導下,致力於低碳環境的生態村工程:水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實踐、環境教育與交流、積極組織和參與社會公益、環境保護活動,為政府提供環境政策建議、為公眾提供公共環境信息;進而在此村專注於生態農業產業試驗,其目標就是今日當令的生態環保低碳環境。
這項工程就從推廣沼氣池開始,就因此一沼氣池,年節約薪柴1204千克,相當於保護3.3畝林地。再來就是改建廚、廁生態工程。讓廚、廁等的污水,流入院子內的小型人工濕地植物床,植物床放有過濾作用的大小碎石,上面種植蘆葦、薑花、傘草等根系發達的植物,可降解、吸收水裡的有毒物質。這樣流出的水,甚至能用來養魚。而沼氣池產生的清潔肥料,廁所收集的穢物,可回收垃圾等堆積形成的有機肥料能用於農業。就在此種努力改造下,如今的安龍村,不但山青水綠,更吸引了數十種鳥類,近百隻珍稀黃緣螢在此翩翩起舞,這正是所謂低碳島的最佳實踐,不但引起國際各生態環保團體注視,也為此村帶來康健等無價之寶,怎不令正朝低碳島努力之金門省思及效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觀安龍村之生態工程,十足實現了「因地就宜」思維,針對安龍村之現況,予以改善發揮,終而造就今日,凡攸關生態、環保、低碳之研究者、實踐者、教學者、參訪者必到之地點,怎不令人省思。
推衍而下,我們何妨反思,當咱金門正以朝向低碳、甚至零碳之島邁進之際,何妨反思咱金門現有之利基,進而發揮之,朝向「經濟即環保」、「環保即經濟」之雙贏局面。諸如安龍村例,善用原本農之利基,不但創造農村新機,更帶來觀光、參訪之經濟價值,這正是環保之思維,更是後冷戰之後,新環保經濟理論。
就此而言,金門因昔日軍管之故,所帶來之環島皆林之島,不正是金門反思之基石嗎?不正是金門未來走向低碳島之至道嗎?當然,在此知性旅遊當令世代,「環島皆林」就是一項「致命的吸引力」,若再輔以之前本報所力倡之「草坪」,且不談其攸關低碳島之利基,其所帶來之觀光價值,又何需再言,君不見,歐、美各風光景點,除各項條件外,又有誰能否認綠樹翠草的功效呢?凡此不正是咱金門應正視之焦點?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其道理正在此,且以此共襄金門低碳島之願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