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認真檢討缺失 才能持續穩健向前
歲序更迭,年關在即,到處可見忙碌景象,商賈忙於清倉出盡存貨變現,計算盈虧,準備重新出發。而政府各部門,即是忙於檢討過去,除舊佈新,要拚經濟,予人有感,藉此消弭民怨,爭取向心與支持。
回顧過去一年,國步維艱,內外交迫,紛紛擾擾,爭端不斷,社會動盪,人心渙散。幸賴總統馬英九持正走穩,把定方向,關關難過,關關過,化危機為轉機,安渡層層困阻。凡此種種,看在平民百姓眼裡,莫不感到五味雜陳,點點滴滴,盡在心頭。是好國民,豈可袖手旁觀,而不效忠國家,支持政府,共創未來。
無可否認,政府去年諸事不順,得少失多,動輒得咎,貶撻之聲,此起彼落。更由於藍綠對立,僵局未解,政客興風作浪,特定媒體推波助瀾,立法院儼然成為〈口水戰場〉。影響所及,非僅政府重大政策窒礙難行,許多攸關民生大計法案,也都橫遭政客杯葛束之高閣,或者支解得體無完膚。諸如甫經三讀通過〈通信保障法〉修正案,竟在政客私利掛帥,兩黨和稀泥狀況下,修得〈國安大門〉洞開,俟後正式公布生效開始實施,許多不豫狀況,可能相繼出現,社會整體治安,也將面臨嚴苛挑戰,政客聲稱危言聳聽,實則治安死角擴大。緣此,讓人憂心忡忡。尤以職司揭奸發伏者法定職權遭到弱化,預期功能難以發揮,到時非僅「好人保不住」,反之「壞人可能登堂入室」,匪類難防難抓,也就遑談予以一網打盡,強力根除,勢必成為禍國殃民之淵藪。
持平而論,國安工作,孰可兒戲,社會治安亦復如斯,事關國家、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匹夫有責,至盼兩黨立法委員,秉持〈國家為重,人權至上,安全優先〉之原則,兼籌並顧,切實負起〈解鈴還需繫鈴人〉之責任,來次重新會審,藉以亡羊補牢,以符實際,做到完整週全,萬無一失。
再者,改革與創新,時勢所趨,祗是改革與創新,任重道遠,工程浩大,耗力費時,誠非畢於一役可以竟其事功。因而最忌躁進,粗製濫造,所謂事緩則圓,一切慎之於始,謀定而後動最為重要。況且,古有明訓〈吃緊弄破碗、緊行嘸好腳步〉,意喻處理任何事務,應以循序漸進為宜,草率將事,應付了事,急就之章,有勇無謀,誠然足以僨事,貽害無窮,輕忽嘗試,失大於得。
以年金改革為例,就因一次將法有明文、實施已久之退休軍公教年終每年發給1.5個月慰問金砍掉,以致造成〈親痛仇快〉,引起守法者不平之鳴,吵鬧多時,如果時採〈先改後革〉,相信無人會公然抗議反對,何況死忠兼換帖之族群,應可充分諒解,但因急於回應少數濫權人士之要求,卻讓許多守法者感到吃虧,類似改革,失慎於先,有失無得,值得深思反省。此外,洪仲丘冤死、塑化劑及食安問題,乃至〈司法關說〉事件之發生,無一不與制度不完整、人事不健全、特權橫行、執法不嚴諸因素息息相關。
換言之,徒法不足以自行,人為因素最大,有法不依法,有例不循例,導致偏離法制正軌。凡此顯示整個行政組織督導與考核工作失之寬鬆,甚至流於形式,事半功倍,成效不彰。洪案如此,食安問題亦然。一言以蔽之,督考運作之安全閥失靈,致使國家付出慘痛代價,也讓廣大社會賠上浩大之資源成本。如果說不無遺憾,實應記取教訓,按部就班,落實改革,以免重蹈覆轍。
隨著馬年之到來,駿馬奔騰,祗要大家同心同德,穩紮穩打,做對事,走對路,講對話,放下一切是非恩怨,祛私務公,併肩齊力拚經濟,未來願景不難美夢成真。反之,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國,那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