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缺水立論有待商榷

發布日期:
點閱率:927
字型大小:

 日前某雜誌一篇聳動的專題報導,標題直指「金門用水拉警報,高粱酒害的?」指高粱酒是讓金門水資源拉警報的元兇之一,其次是人口急速增加,這樣的立論完全沒有經過慎重的調查採訪,就下這樣的結論,不但容易偏頗也很危險。
 該雜誌說,「金門縣政府為了不讓金酒斷炊,決定從大陸引水,這能解決金門的用水問題嗎?水權拱手讓人,金門的國家安全怎麼辦?」這樣的破題,不由讓我們想起民進黨曾大力反對大陸引水,理由是「怕大陸在水中下毒」,兩者的思維是一樣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殊不知行政院同意自大陸引水之初,就曾核定一個「六四比例」,要求金門買水不能超過四成,必須要自籌六成的供水量,也就是從地下水、湖庫水及海淡水,要能自給自足六成,另外四成才向大陸購買,也就是說,執政者早就有居安思危的設想,何來水權拱手讓人?何來金門國家安全受制於人?
 金門目前缺水是不爭的事實,為了經濟長遠發展,解決民生缺水問題,初步檢討到民國110年成長用水需求,因供水缺口將達29,683立方公尺/日,所以水利署研擬「金門地區整體供水改善綱要計畫」中,建議優先推動大陸引水,也經行政院核定。
 金門未來向大陸買的是原水,水質基準、檢驗頻率等都將列入檢查要項,而且原水是要入湖庫(田埔水庫),再經自來水廠檢測及過濾、消毒等多個程序,才會供給民眾飲用,這是最基本的,應不致有安全疑慮才對。
 金門高粱酒之所以有名,水也是主要功臣之一,因金酒主要是用地下岩層水來釀酒,酒廠一年的用水量是六十七萬噸左右,其中地下水佔八成,自來水佔約兩成,平均一天的用水量約一萬八千噸,加上每天可以回收約兩成水再利用,說金酒是金門最大用水戶,我們承認,但說金酒是缺水的元兇,這一點實在言過其實。
 更何況,目前一度水才十塊錢左右,一度水等於一千公升,所以一公升水只值約0.01毛,但釀出一公升高粱酒,可以賣到六百塊左右,創造出來的價值真是天壤之別,所以連自來水廠廠長王登緯也說,就算用一度七、八十元的海淡水,只要可以釀酒都值得。
 經營之神王永慶生前曾感慨說「一瓶礦泉水賣得比一瓶汽油還貴」,如果照這個論調,王永慶應會更喟歎,因為號稱「白色石油」的高粱酒,真的比「黑色石油」提煉的汽油又不知貴多少倍?
 也正因為如此,金門的地下水真的是難能可貴,所以我們要積極向大陸引水,提供民生、灌溉及畜牧之用,然後涵養地下水資源,專供金酒釀酒之用,創造最高的利潤及價值,好讓縣民共享。
 另外,該報導指出「要釀一公升的高粱酒,需要用掉兩公升的地下水」,這也是完全沒有依據的;又說「酒廠生產量在過去三年爆增,以往平均每年2,000萬公升產量,去年已達到3,000萬公升的產量,今年要衝3,600萬公升」這些數據也都不實,並未向酒廠求證。
 真正的實情是,酒廠過去三年平均年產量約2,500萬公升,以往平圴約在2,300萬公升左右,去年產量也只有2,800萬公升,在新的第三生產線尚未完工啟用之前,今年大概也只能維持這樣的水平,要衝到3,600萬公升,起碼在最近幾年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只是酒廠未來追求的目標罷了。
 該項報導誇大數據,又製造錯誤的假象,誤導讀者「金酒因超抽地下水,又擴大產能釀製高粱酒,才是造成金門缺水的元兇」。
 金門缺水的真正元兇是降兩量遠低於蒸發量,就這麼簡單,所以節約用水,開源節流是我們應做的,相信沒有一位金門人會去歸咎金酒是元兇。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