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築文化遺產是我們重要的發展資源

發布日期:
點閱率:682
字型大小:

建築文化遺產是地方歷史發展的實體證物,它累積了先人的智慧及記錄了社會變遷的史實,這些遺產必須被保存,這乃是為了當代及未來世代的利益而做,它們並不屬於我們,而僅是被委託給我們以便將之傳承給其他人,保存它就是保存了實體的史料,透過合宜的利用與維護,避免閒置及衰敗,才能將之傳承給未來世代。
在當代,僅把這些遺產狹隘地當作一個物品保留下來,是無法符合時代所需的,保存是必要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透過適當的調整利用,使能發掘及發揚其所蘊含的歷史的、科學的、藝術的價值,並使這些建築文化遺產進一步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社群,啟迪人們在精神、情感,以及美的享受。這些在我們周邊不可或缺的文化資源,展現了曾經延續一段時間的文化與歷史,無論是建築本身或其內部所包括的生活方式,均記錄著在社會變遷下的生活價值與環境特色。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類似如建築文化遺產的存在才能展現環境的自我特質,對當代社會的永續發展,具有經濟、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影響。而這些遺產不斷地以新的生存衍化模式和社會文化要素融合,形成一種豐富內涵、歷久彌新的實體標的,將引導世代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取得對自身文化的自明性與自信心。
台灣歷史發展中重要的指標城市台南市,近幾年透過一連串的民間「老屋欣力」活動,激起了市民對老舊環境與歷史建築再發展的信心,其主因來自從文化與舊環境美學自省開始,那些數十年來看似不起眼的建築空間、構造、材料,在一番梳理與改造後,發揮了地方文化的張力,人們不再為新空間、新環境的淺薄味道所吸引,反因歷史與文化洗禮過的空間氛圍讓舊建築凸顯時間性的價值,而翻轉了台灣過去數十年追求新、快速下斷裂的記憶系統,拉回了城市空間中人文資源的潛力。在這過程中讓年輕人懂得關懷地方與環境,深入社群,探究城市中更具魅力的歷史與記憶,而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現象,這股力量不僅未由政府導引,反而讓各界意識到民間無限創意所帶來的經濟、觀光及文化發揚之成果。
而眾所皆知,金門之美,其中之一亦為舊建築的多樣風貌,從閩南傳統建築至洋風僑匯建築,以及兩者交融的折衷形貌,為這塊土地增添了許多不一樣的文化色彩;再加上戰地政務時期為各種軍事服務而設置的構造或建築,金門可說處處是驚奇。我們保存這些歷史建築等文化遺產,是為了後代萬世代之子孫,然而,保存不是為了古物式的凍結,它必須融入當代使用的需求,透過適當的改修與再利用,不僅要讓這些遺產持續存活,也必須讓年輕世代願意欣賞、利用,才能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建築文化遺產作為一項保護對象,應將其視為一個既成環境重要的人文資源和發展動力。其妥善的保存與再生、再利用,不僅有助於凸顯其本身的文化魅力,更能在環境美學、歷史風貌,甚至觀光與經濟利益上發揮其價值。金門所擁有的眾多建築文化遺產,借鏡國內外不同區域的經驗,我們應深思其發展可行之道。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