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島作為一種領航計畫
金門大學,作為一所新興的國立大學,其發展的方向不僅教育部重視,也廣受海內外的金門鄉親所關注。而面對金門這樣一座特殊的島嶼,大學所扮演的角色超過一般所認知的研究、教學、輔導與服務。
大學與所在地方、社區的關係,並非容易處理之事,英國劍橋大學的肇始即因社區衝突所產生的美麗錯誤。當前的金門,由於發展掛帥與保育保存兩種不同立場的路線之爭,短期內社會共識不易形成,為未來前途埋下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但尚無具體內涵的大學島構想,卻儼然成為官方與民間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金門大學必須善用此一契機,使自己成為地方永續發展的領頭羊。
換言之,大學不僅是自身需要壯大,更要對地方產生正向的影響。首先,成立迄今,金大已經對於微型產業復甦有了具體的效益,以目前2,000名大學生、一年9個月住在金門來計算,每人每月花費5,000元(不含租屋,租屋每人每月還要花費3,000-5,000元)的話,一年即有超過9,000萬的資金流入金門民間,而且隨著學校規模的成長,經濟效益更為可觀。
但是,不僅如此,我們期待金大之於金門,仍可進一步扮演這些角色:一、大學吸引來自國內外之高級專業人才定居,發揮具有學術與文化氛圍的聚落效應,進而改變人口素質,推動金門由一個宗族社會轉型到公民社會的過程;二、大學的研究與教學功能,可以扮演地方政府的智庫角色,推動各種公共政策之擬定;三、透過產學合作,大學可以將研發成果反映於特色產業的輔導上,有助於地方經濟的轉型與提升。
另外一個重要的課題是大學校園與地方空間的融合。昔日因戰地而低度發展的金門,今日成為臺灣海峽兩岸的中介平台之一。但我們的城市規劃無法及時面對新的挑戰與機會而有所調整。而在開發中國家的城市發展經驗來看,大學校園往往是城市中最具規劃理念、最高品質的部分之一。金門大學及其周邊未來仍有相當大的腹地空間需要規劃建設。然而,金門本身即是一座建築文化的地上博物館,閩南傳統聚落、合院民居建築及近代洋樓的文化遺產,如何透過一種轉化性設計,成為一種具有地方感、富歷史意義的文化形式,極為重要。換言之,金門大學的校園規劃及其周邊社區的發展,理應學習人文傳統且尊重自然,並符合節能減碳及永續發展的趨勢。也就是說,除了都市計畫的配套之外,都市設計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
這就是為什麼金門大學對地方發展至關重要的原因了。好的大學,會帶動地方好的發展方向。大學島計畫不只是教育文化、教育產業的發展計畫,還可以是一個空間發展計畫,讓金門新開發的社區、城鎮空間「校園化(一種有品質的生活環境),以達到閩南最宜人居島嶼的定位。站在這個角度,金門大學校園內的「無車化」可以是提供金門空間治理典範的第一步。
特殊的歷史與地緣角色曾經讓金門飽受苦難,但今天它有了新的機會,金門大學這所新興學校是恢復其歷史榮光、開創未來願景的重要關鍵。過去師生共同努力所累積的成就,我們給予掌聲;但其所不足之處,相信在新任校長的領導下,會不斷發展特色,使之成為一所無可取代的好大學,進而帶動金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