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在世界金門日之後

發布日期:
點閱率:681
字型大小:

2014年的世界金門日已經成功閉幕.作為一個地方政府,能夠策劃且執行如此複雜的涉外事務,且讓返鄉僑親感受溫暖的情誼,實屬難能可貴,值得吾人加以肯定。
在熱鬧且充滿感性的活動之後,是不是還有一些可以做的事情?以及如何面對華僑華人迫切需要政府解決的課題。實應研究及規劃,以回應海外鄉僑之需。
眾所皆知,在近代金門發展歷史中,華僑及其僑匯經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家眷贍養到興修祖厝,從教育事業到社會啟蒙,從造橋鋪路到實業發展,從公共衛生到治安改良,華僑捐資是金門第一波的現代化,影響深遠。加上,部分事業有成的華僑返鄉建屋,這些閩南合院大厝與洋樓今日已經成為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是金門發展文化旅遊的重要資源之一。此外,吃苦耐勞且互助團結的華僑精神,也是今日金門精神建設之典範。講述華僑奮鬥史,有助於導正當前傾向安逸享樂的社會現象,重新提倡積極打拼及講究誠信的重商主義精神,對朝向服務業轉型的金門,尤其重要。
既然華僑是我縣乃至於我國的重要資產,維繫與海外會館或僑民的關係應該與時俱進。返鄉尋根的活動,是過去幾年來縣政府最成功的政策之一,特別是星馬一帶,反應十分熱烈,這部分可以朝主題化及普及化進一步推動之。主題化是指在返鄉祭祖及旅遊之外,試著提供世界各地的金門裔青年返回故鄉貢獻所長之機會,如來自北美或東南亞英語系國家青年可短期教授英語,或舉辦工作坊,或擔任某一類的志工等。普及化則是需要擴及星馬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讓金門成為所有海外金門後裔的心靈之鄉。這些工作都需要專責單位加以擘劃,且長期推動,方能有所成效。
另外,華僑土地問題已顯嚴峻,特別是晚近金門土地的飆漲,不能漠視。地政單位近年來馬不停蹄前往南洋各地說明,無非是希望讓相關法令及其程序公開化、透明化。同時,每一宗土地問題的背後,幾乎都是個案;海外與金門本地之間,或因兩三代的隔閡,或因兩地法律體系的差異,形成對彼此的誤解,均有待深入研究,提出兼顧法理情的解決模式。具有文化資產身分的地上物,如何以具有彈性的最高限額抵押權或設定地上權形式加以處理,並給予修復經費上最大協助,或許才能真正有效地保存及活化利用。當然,地政單位增加專業人力,以單一窗口處理,且擬定標準作業流程,也有實際的需要。
同時,海外各地同鄉會條件不一,並非所有會館都如馬來西亞雪蘭莪巴生金門會館、新加坡金門會館及浯江公會如此有制度,有些根本沒有能力向當地國政府註冊,造成諸多之不便,以及經營上的困境,如菲律賓宿務金門同鄉會等。金門如何反哺、協助海外需要幫助的鄉團,藉此照顧弱勢的僑親。甚至,通過各地同鄉會會所的展示補助,一方面讓各地同鄉會成為金門城市行銷與文化展演的中心,一方面讓海外的下一代認識金門文化,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華僑是金門的資產。在2014年的世界金門日之後,需要兼具創意、務實的行動方案,使得開枝散葉的金門人,心有所歸。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