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縣政府「幸福住宅」政策
金門縣房價偏高,近幾年房價上漲率屢創全國之冠,且有持續上漲的趨勢,已成為有住屋需求的年輕家庭沈重負擔,金門縣政府近年來積極計畫在金寧鄉、金湖鎮推出興建三批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擴大房屋供給量,以平抑房價,並照顧弱勢者與青年人都「住者有其屋」,是兼顧抑制飆漲房價與實現社會正義的重要政策,也是檢視「幸福島嶼」的重要指標,對縣政府的努力應給予喝采,也期許這項「幸福住宅」計畫能盡快完成招標作業,早日完工,嘉惠鄉親。
房價高漲早已成為台灣社會「民怨之首」,中央政府正積極檢討並推出合理住房政策,目前廣建「只租不賣」專門照顧弱勢者的「社會住宅」已成為社會共識,至於「合宜住宅」正當性則備受檢討,建議縣政府宜多參考並借鏡台灣各縣市成功與失敗案例,並廣徵鄉親賢達意見,推出更周延完善的金門版「幸福住宅」。
推動最為順利的金湖鎮尚義住宅整體開發案,規劃有710戶,可容納人口高達2130人,規模如同大型社區的造鎮計畫,若能如期完成招標作業,並符合照顧弱勢規劃設計,相信此一「幸福住宅」推出就能立即扭轉金門房地產投機風氣,協助弱勢者「住者有其屋」之外,相信也能帶動人口回流。
值得密切注意的是,金門房地產價格變化除了本身市場供需因素,還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兩岸關係緩和與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化,所謂「和平紅利」與金廈合作的各種想像,往往成為建商與投資客炒作的題材,萬一兩岸情勢出現變化,或是中國大陸許多政策的調整,都會直接衝擊金門房地產價值與價格,這些屬於「政策的不確定性」是一般購屋者最難掌握的訊息,因此「幸福住宅」的推出,可以讓社會新鮮人先避開華而不實的膨風風險。
以目前金門若干精華地帶房地產價格不但超過台南市、高雄市,與台中市、新北市房價相比也不遑多讓,金門房地產潛在「假性需求」可能很嚴重,亦即原本住屋需求容易受到投資客炒作,一旦出現金門空屋量過多,實際需求下降時,金門房地產市場泡沫情形勢必嚴重,這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翻轉恢復。因此如何在人口增加量與房屋增加量達到供需平衡穩定,需要有一個長期觀察機構來負責監測與估計,金門大學應有相關系所與專業可以協助縣政府來監測與評估金門「合理房價」,以提供施政參考。此外,金門鄉親有土斯有財觀念濃厚,多年積蓄大都用來買房,也吸引部分台灣不良建商跨海來金參與「炒作」房地產,各種購屋糾紛頻傳,建議縣政府消保官宜結合相關建管單位,強化鄉親購屋權益保障,除司法救濟外,可考慮先透過行政措施懲罰外來不肖建商,遏阻詐欺行為。
為使縣政府擁有長期籌碼來平衡房地產,建議縣府三項「幸福住宅」規劃案,不宜一次性全部推出,宜有策略性視市場反應逐一推出,若不足再加碼,以有效調節市場,而非扼殺,同時可發揮遏阻效應,讓建商不再毫無忌憚肆意炒作,真正落實導正市場的不良風氣。